课题二--平面加工(刮削))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771201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二--平面加工(刮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课题二--平面加工(刮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课题二--平面加工(刮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二 平面加工 四、刮削讲授内容提要n刮削概述(刮削的概念、刮削原理、刮削种类)n刮削工具(刮刀、校准工具、显示剂)n刮削余量n平面刮削的基本操作(显点方法、平面刮削方法、步骤、原始平板的刮削)n曲面刮削(对合轴瓦的刮削)n刮削精度及检验n刮削表面缺陷及废品分析n刮削的概念n刮削是用刮刀在工件表面上刮去一层很薄的金属,以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的切削方法。(用刮刀刮除工件表面薄层的切削加工方法)n刮削分为平面刮削和曲面刮削。刮削刮削概述(平面和曲面)1、刮削概述(1)刮削原理n 将工件与标准工具或与其配合的工件之间涂上一层显示剂,经过对研,使工件上较高的部位显示出来,然后用刮刀进行微量切削,刮去较高部位的金属层。经过这样反复地对研和刮削,工件就能达到规定的形状和精度要求。n刮削的特点:刮削所用的工具简单,且不受工件形状和位置以及设备条件的限制,具有切削量小、切削力小、产生热量小、装夹变形小以及操作灵活等特点。n刮削时,刮刀对工件既有切削作用,又有挤压作用,因此经过刮削后的工件表面组织比原来致密,硬度提高。(2)刮削的特点及作用刮削种类类别分类例子平面刮削单个平面刮削平板、工作台组合平面刮削V形导轨面、燕尾槽曲面刮削内圆柱面刮削曲轴瓦内圆锥面刮削锥阀球面刮削单向阀钢球 平面刮削方法及目的平面刮削方法及目的 类别目的方法研点数/(25mm25mm)粗刮用粗刮刀在刮削面上均匀地铲去一层较厚的金属。目的是去余量、去锈斑、去刀痕连续推铲法,刀痕要连成长片23点细刮用细刮刀在刮削面上刮去稀疏的大块斑点(俗称破点),以进一步改善不平现象短刮法,刀痕宽而短。随着研点的增多,刀痕逐渐缩短1215点精刮用精刮刀更仔细的刮削研点(俗称摘点),以增加研点,改善表面质量,使刮削面符合精度要求点刮法,刀迹长度约为5mm。刮面越窄小,精度要求越高,刀痕越短大于20点刮花在刮削面或机器外观表面上刮出装饰性花纹,即使刮削面美观,又改善了润滑条件2、刮削工具及显点n刮刀n刮刀是刮削的主要工具,要求刀头部分硬度足够高,刃口锋利。n根据用途,刮刀分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两大类。平面刮刀用于刮削平面和外曲面;曲面刮刀主要用于刮削内曲面。n刮刀按所刮表面的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粗刮刀、细刮刀、精刮刀三种。n曲面刮刀按刮刀形状分三角刮刀、蛇头刮刀、柳叶刮刀、半圆头刮刀等。平面刮刀刮刀的刃磨和热处理曲面刮刀校准工具n校准工具也称研具,用来磨研点和检查刮削面准确性的工具。n常用的校准工具有标准平板、桥式直尺、工字直尺、角度直尺等。标准平板用于检查较宽的平面;校准直尺用于检验狭长的平面;角度直尺用于检验两个刮面成角度的组合面。n检验各种曲面,一般是用与其相配合的零件作为标准工具。如检查内曲面刮削质量时,校准工具一般是采用与其配合的轴。显示剂n校准工具与工件对研时所用的有颜色的涂料称为显示剂。n常用的显示剂有红丹粉和蓝油两种。红丹粉广泛用于铸铁和钢制成的工件上。蓝油用于精密工件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制成的工件上。n刮削时显示剂的使用方法:粗刮时,可调得稀些,涂在标准研具表面上,这样显示出的研点较大,便于刮削;精刮时,可调得稍稠些,涂在工件表面上,应薄而均匀,这样显示出的研点细小,便于提高刮削精度。中、小型工件的显点 一般是基准平板固定不动,工件被刮面在平板上推磨。如果小于平板的工件推磨时最好不出头,而被刮面等于或稍大于平板面,则推磨时工件超出平板的部分不得大于工件长度L的13,大型工件的显点 当工件的被刮面长度大于平板若干倍的时候,一般是以平板在工件被刮面上推磨,平板超出工件被刮面的长度应小于平板长度的1/5,采用水平仪与显点相结合来判断被刮面的误差。形状不对称的工件的显点 推研时应在工作部位压和托,用力要得当 3、刮削精度的检验 对刮削表面的质量要求,一般包括:形状和位置精度、尺寸精度、配合间隙及表面粗糙度、接触精度等。由于工件的工作要求不同,刮削精查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以接触点数目来表示,即用每边长为25mm的正方形方框,罩在被检查面上,根据在方框内的接触点数目多少来表示,如图所示。各种平面接触精度研点数 平面种类每边长为25mm的正方形面积内的接触点数应用举例一般平面25较粗糙机件的固定结合面58一般结合面812机器台面、一般基准面、机床导向面、密封结合面1216机床导轨及导向面、工具基准面、量具接触面精密平面1620精密机床导轨、平尺2025一级平板、精密量具超精密平面250级平板、高精度机床导轨、精密量具n曲面刮削中,较多的是对滑动轴承内孔的刮削,各种不同接触精度的研点数目 轴承精度d/mm机床或精密机械主轴轴承锻压设备、通用机械的轴承动力机械、冶金设备的轴承高精密精密普通重要普通重要普通每边长为25mm的正方形面积内的接触点数1202520161288512016108662刮削余量n因每次的刮削量很少,所以要求机械加工后所留下的刮削余量不能太大,一般约在00504mm。n具体数值依情况而异。n规律为:刮削面积大,刮削前加工误差大,工件结构刚性差,刮削余量大。平面刮削的操作n显点方法n刮削姿势n刮削步骤平面刮削的显点方法n显点方法应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刮削面积的大小确定。n显点前,先用油石去工件表面毛刺,再涂上显示剂;n中小型工件显点,一般是标准平板固定,工件在平板上推研。施力均匀,运动轨迹一般为8字形或螺旋形。工件被刮削面小于平板时,研点范围不应超出平板;被刮削面等于或大于平板时,允许工件超出平板,超出部分小于工件长度的三分之一。n大型工件的显点:工件固定,标准平板在工件被刮面上研点。平面刮削方法n手刮法n挺刮法n拉刮法n肩挺法掌握其动作要领、特点及应用。如挺刮法力大,用于粗刮;手刮法灵活,用于细刮、精刮。手刮法刮削挺刮法刮削平行面和垂直面的刮削平面刮削步骤n粗刮n细刮n精刮n刮花粗刮过程n当加工表面有明显的加工刀痕、严重锈蚀或刮削余量较大(0.05mm以上)时就需要进行粗刮。刮削时采用长刮法(连续推铲方法,刮削的刀迹连成长片)。在整个刮削平面上均匀地刮削,不能出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现象。当刮削到每25 mm25 mm内有 23个研点时,粗刮即可结束,转入细刮。细刮过程n用细刮刀在刮削面上刮去稀疏的大块研点,进一步改善不平现象。刮削时采用短刮法,刀迹长度约为刮刀宽度,随着研点的增多,刀迹逐步缩短。在刮第一遍时,刀痕方向应一致,刮第二遍时,要交叉进行,以消除原来的刀迹。在刮削的过程中,要防止刮刀倾斜,以免将刮削面划出深痕。对发亮的研点要重刮,黯淡的研点轻刮,直至显示出的研点轻重均匀。在整个刮削平面上,每25 mm25 mm内有1215个研点时,即可转入细刮。精刮过程n在细刮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刮削表面的显点数量,使工件符合预期的精度要求。刮削用精刮刀,采用点刮法。刮削时,落刀要轻,提刀要快,每个研点上只刮一刀,不应重复,并始终交叉地进行刮削。当研点增多到每25 mm25 mm内有20个研点以上时,可分三类区别对待:即最大最亮的研点全部刮去;中等研点在其顶部刮去一小片;小研点留着不刮。这样连续刮几遍,就能很快达到所要求的研点数。在刮削到最后三遍时,交叉刀迹大小应一致,排列整齐,以使刮削面更美观。刮花n刮花是利用刮刀在刮削面上刮出装饰性花纹,以增加刮削面的美观,并能使滑动件之间造成良好的润滑条件,同时还能根据花纹的消失情况判断平面的磨损程度。常见的三种花纹有斜纹花、鱼鳞花、半月花,其它花纹还有波纹花、燕子花、地毯花、钻石花等。原始平板的刮削n采用循环刮削法,分对研、掉头研、对角研进行。标准平板是检验、划线及刮削中的基本工具。对合轴瓦的组成n轴承座n轴承盖n上、下轴瓦n调整垫片n螺栓、螺母、垫片等 对合轴瓦的刮削方法n刮削工具:一般选用三角刮刀或蛇头刮刀;n研点方法:一般以校准轴(又称工艺轴)或相配合的工作轴作为内圆面研点的校准工具。校准时将显示剂涂布在轴的圆周面上,使轴在轴瓦的内曲面上来回旋转显示出研点。n刮削动作:刮刀在曲面内作后拉或前推的螺旋运动,切忌作直线运动;每刮一遍之后,下一遍刮削应交叉进行;刮削时用力不可太大,否则容易发生抖动,使刮削面产生振痕。刮削精度含义n形状精度n位置精度n尺寸精度n接触精度及贴合程度n表面粗糙度 检验刮削精度的方法n用边长为25 mm的正方形方框内的研点数目的多少来表示刮削表面的接触精度。n平面度和直线度(形状精度)用方框水平仪检验。n配合面之间的间隙(尺寸精度)用塞尺检验。刮削表面缺陷 n深凹坑n撕痕n振痕n划痕n刮削面精度不准确深凹坑n特征:刮削面研点局部稀少或刀迹与显示研点高低相差太多。n产生原因之一:粗刮时用力不均,局部落刀太重或多次刀迹重叠;n产生原因之二:刮刀切削部分圆弧过小。撕痕n特征:刮削面上有粗糙的条状刮痕,较正常刀迹深。n产生原因之一:刀刃有缺口和裂纹;n产生原因之二:刀刃不光滑、不锋利。振痕n特征:刮削表面上出现有规则的波纹。n产生原因:多次同向刮削,刀迹没有交叉。划痕n特征:刮削面上划出深浅不一和较长的直线。n产生原因:研点时夹有沙粒、铁屑等杂质,或显示剂不清洁。刮削面精度不准确n特征:显点情况无规律。n产生原因之一:推磨研点时压力不均,研具伸出工件太多,按出现的假点刮削时造成;n产生原因之二:研具本身不准确。刮削废品分析n刮削是一种精密加工,每一刀刮去的余量很少,一般不会产生废品。n避免产生刮削废品的方法是:采用合理的刮削方法;及时检测。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