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696283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1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2 2、六大要素的表述要点:、六大要素的表述要点:大气:气温、降水、光照、昼夜温差等;大气:气温、降水、光照、昼夜温差等;水: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水: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岩石:地质情况;岩石:地质情况;地貌:地形、地势等地貌:地形、地势等生物:植被类型、疏密等。生物:植被类型、疏密等。土壤:是否深厚肥沃、有无冻土等;土壤:是否深厚肥沃、有无冻土等;一、地理环境一、地理环境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一、地理环境23、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和能量交换。3、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3要点一地球上三大物质循环比较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要点一地球上三大物质循环比较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概4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简图能量变换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简图能量变换太阳能(蒸发、5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意义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意义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6特别提醒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生物生物进化与化与灭绝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特别提醒7一、生物一、生物1植物和植物和环境境(2)植物植物对环境有明境有明显的的 作用,作用,的的标志。志。2生物在地理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境中的作用(1)生物生物对地理地理环境的境的 作用,作用,归根根结底是由于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用。对 圈、圈、陆地水、岩石圈、生物圈具有改造作用。地水、岩石圈、生物圈具有改造作用。指示指示自然自然环境境光合光合大气大气一、生物1植物和环境(2)植物对环境有明显的 8(2)生物循生物循环过程程作用:促使自然界作用:促使自然界 不断迁移运不断迁移运动,不断不断流流动、转化,把地理化,把地理环境境 和和 联系起来。系起来。物物质和化学元素和化学元素能量能量有机界有机界无机界无机界(2)生物循环作用:促使自然界 9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课件103、生物进化与灭绝、生物进化与灭绝3、生物进化与灭绝11二、土壤二、土壤1土壤及其特性土壤及其特性(1)土壤:地表土壤:地表 和和 非常活非常活跃的的场所,是所,是联系系和和 的中心的中心环节。(2)本本质属性:属性:,能,能够生生长植物。植物。(3)理想土壤的理想土壤的组成成物物质循循环能量能量转化化有机界有机界无机界无机界具有肥力具有肥力二、土壤1土壤及其特性物质循环能量转化有机界无机界具有肥力122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2)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体现在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体现在 的积累过程和的积累过程和 的的富集过程。富集过程。有机质有机质养分元素养分元素2土壤的形成(2)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体现在 131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过程程1土壤的形成过程14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课件152.我国几种典型的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我国几种典型的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2.我国几种典型的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16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课件17陆地自然地自然带典型典型动物物典型土壤典型土壤热带雨林雨林带猩猩,河猩猩,河马砖红壤壤热带季雨林季雨林带象,孔雀象,孔雀砖红壤性壤性红壤壤热带草原草原带长颈鹿、羚羊鹿、羚羊燥燥红土土热带荒漠荒漠带袋鼠、沙漠狐、袋鼠、沙漠狐、单峰峰驼荒漠土荒漠土亚热带常常绿硬叶林硬叶林带阿阿尔卑斯山羊、卑斯山羊、黇鹿鹿褐土褐土亚热带常常绿阔叶林叶林带猕猴、灵猫猴、灵猫红壤壤温温带落叶落叶阔叶林和温叶林和温带混交林混交林带松鼠、黑熊松鼠、黑熊棕壤、褐土棕壤、褐土温温带草原草原带黄羊、旱黄羊、旱獭黑黑钙土土温温带荒漠荒漠带双峰双峰驼、子午沙鼠、子午沙鼠荒漠土荒漠土亚寒寒带针叶林叶林带驯鹿、紫貂鹿、紫貂灰化土灰化土苔原苔原带驯鹿、紫貂鹿、紫貂灰化土灰化土冰原冰原带北极熊、海豹北极熊、海豹未未发育育世界主要自然带及土壤陆地自然带典型动物典型土壤热带雨林带猩猩,河马砖红壤热带季雨18下下图为我国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的土壤成壤的土壤成分示意分示意图,回答,回答(1)(2)题。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的土壤19(1)图中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合是()A黑土、水稻土、黑土、水稻土、红壤壤 B水稻土、黑土、水稻土、黑土、红壤壤C红壤、水稻土、黑土壤、水稻土、黑土 D红壤、黑土、水稻土壤、黑土、水稻土(2)关于关于a、b、c三种土壤的正确叙述是三种土壤的正确叙述是()Aa土壤可通土壤可通过掺入沙子,施用熟石灰等方法入沙子,施用熟石灰等方法进行改良行改良Bb土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和江土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和江汉平原等地平原等地Cc土壤和黑土壤和黑钙土是在人土是在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Da、b、c三种土壤中,三种土壤中,c土壤的透气性最好土壤的透气性最好(1)图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20解析:解析:第第(1)题,三种土壤中,三种土壤中红壤有机壤有机质含量最少,故含量最少,故a为红壤;黑土因有机壤;黑土因有机质含量最高而最肥沃,且土含量最高而最肥沃,且土质较疏松,空气疏松,空气含量含量较大,故大,故b为黑土;黑土;c中水分含量与其他两种土壤比中水分含量与其他两种土壤比较,相,相对较多,故多,故为水稻土。第水稻土。第(2)题,红壤土壤土质较黏重而通气性能黏重而通气性能较差,且土壤呈酸性,可以通差,且土壤呈酸性,可以通过掺入沙子来改良黏性,通入沙子来改良黏性,通过施施用熟石灰中和的方法来改良其酸性土用熟石灰中和的方法来改良其酸性土质;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的东北平原地区;北方的黑北平原地区;北方的黑垆土和南方的水稻土是人土和南方的水稻土是人类耕作、耕作、培育下形成的;透气性能最好的是空气含量最高的黑土。培育下形成的;透气性能最好的是空气含量最高的黑土。答案:答案:(1)D(2)A 解析:第(1)题,三种土壤中红壤有机质含量最少,故a为红壤21(2009浙江文浙江文综)读图,、代表的土壤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型依次是()某地区三种土壤有机某地区三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示意含量垂直分布示意图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2009浙江文综)读图,、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22尝试解答解答D思路思路导引引解答本解答本题的关的关键是是认真真读图并明确土壤有机并明确土壤有机质主要来自枯主要来自枯枝落叶等生物残体。荒漠中植被稀少,土壤中的有机枝落叶等生物残体。荒漠中植被稀少,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含量很低很低,由此可,由此可以确定以确定曲曲线代表荒漠土壤;森林中枯枝落叶多,土壤中有机代表荒漠土壤;森林中枯枝落叶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含量较高高,但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机但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含量迅速含量迅速减少减少,由此可以确定曲,由此可以确定曲线代表森林代表森林土壤。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及其腐殖物。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及其腐殖物。尝试解答D 23(2011徐州模徐州模拟)近些年来外来入侵物种近些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巴西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巴西龟、紫紫荆泽兰、疯长的水葫芦等的水葫芦等)对我国生我国生态环境、境、农林林业生生产和人和人们身体健身体健康造成康造成严重威重威胁。据此回答。据此回答12题。1外来生物入侵某一区域,极易造成外来生物入侵某一区域,极易造成“疯狂繁殖狂繁殖”的原因是的原因是()A繁殖能力繁殖能力强强 B营养源丰富养源丰富C缺乏天缺乏天敌 D生物生物竞争激烈争激烈(2011徐州模拟)近些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242下面四幅下面四幅统计图中,能反映水葫芦大量繁殖中,能反映水葫芦大量繁殖对水体水体DO(溶解氧溶解氧)、BOD(生物耗氧量生物耗氧量)产生影响的是生影响的是()解析:解析: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因缺乏天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因缺乏天敌,故会迅速蔓延。其,故会迅速蔓延。其“疯狂繁殖狂繁殖”后,会大量消耗水体的溶解氧。后,会大量消耗水体的溶解氧。答案:答案:1.C2.C2下面四幅统计图中,能反映水葫芦大量繁殖对水体DO(溶解氧25要点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在学习中需要联系一些具体可感知的例子,由现象到本质地进行认识,然后再由这些典型的案例,由此及彼地理解与其相类似的实例,这种能力就是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要点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点)26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的地理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概念:()概念: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生物、土壤、地貌)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整体。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三个表现:()三个表现: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27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如下表以中亚地区为例:()三个表现:()三个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28深居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是中亚地理环境的核心,由于远离海洋使得干旱成为该区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在干旱的气候下多沙漠景观;多内流河和内陆湖;有水源的地区发展灌溉农业,种植棉花;没有灌溉水源的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牲畜是羊。深居大陆内部的位置还使本区成为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亚欧大陆桥。深居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是中亚地理环境的核心,由于远离海洋使得29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图所示:()三个表现:()三个表现: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三个30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三个表现:()三个表现: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3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如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变化和人类如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变化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影响的过程。()内因:()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外因:()外因:人类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人类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程:()过程: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结果:()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的变化。()结论:()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特别提醒特别提醒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特别提醒32要点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重、难点)1.世界气候与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全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的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自然带,气候对自然带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下图表达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点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重、难点)33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课件34特别提醒(1)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高山植物区。(2)两种气候形成一种自然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一种气候形成多个自然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了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特别提醒35(4)气候相同但因地势的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自然带不同: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西海岸;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4)气候相同但因地势的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自然带不同:在热带362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成因分布规律分布举例地带性规律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划分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伸展,沿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更替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非洲沿东经20度经线,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基础上,水分条件影响较大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伸展,沿经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更替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2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成因分布规律分布举例地带性规律水平地带性37成因分布规律分布举例地带性规律垂直地域分异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各自然带大致沿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水平)伸展,沿垂直方向更替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非地带性分布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自然带的分布不呈带状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显著的地区南半球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沙漠中的绿洲;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等成因分布规律分布举例地带性规律垂直地域分异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38特别提醒实际上,自然带的分布极其复杂,不便于我们掌握,如果地面上排除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的干扰,自然带在平地上的分布应是相当规则的,这种假设条件下的大陆,就是“理想大陆”。特别提醒39“理想大陆”自然带具有两种水平分布规律,即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具有两种水平分布规律,即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40(1)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明显。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则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2)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尤为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中纬度地区大陆开阔,大陆西岸通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1)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41要点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重、难点)陆地高山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异规律由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形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陆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共同形成了陆地的地带性分异规律。结合某一山地考查垂直带谱及影响因素是命题的主要方式。要点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重、难点)421地域分异规律(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是“少多少”变化。(2)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的自然带与水平带一致。(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1地域分异规律43(4)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受热量条件的影响,一般阳坡较高,阴坡较低。积雪冰川带若主要受热量影响,分布同此规律,若两坡降水差别大,则主要受降水的影响,降水多的山坡冰川面积、体积大,雪线低。(5)同一自然带随着其所在山体所处纬度的增加,其分布高度不断降低。(4)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受热量条件的影响,一般阳坡较高,阴坡较44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模式(以乞力马扎罗山为例)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模式(以乞力马扎罗山为例)45特别提醒(1)以自然带(除积雪冰川外)的倾斜方向判定阳坡和阴坡(阳坡某自然带分布的高度偏高)。(2)积雪冰川的倾斜方向除受热量(阳坡、阴坡)影响外,还受降水影响(降水多、湿度大,冰雪不易融化)。特别提醒46要点五非地带性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表现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该纬度带无陆地分布)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的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形起伏(安第斯山阻挡西风进入)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地形(科迪勒拉山阻挡自然带向东延伸)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洋流要点五非地带性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表现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47特别提醒(1)非地带性分布可由一种或几种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致。如湖泊、沼泽这种非地带性分布就是在地势低洼和水湿这两种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总之,由于这些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可以说,任一自然带的形成都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提醒48(2)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撒哈拉荒漠、澳大利亚的荒漠和西亚的荒漠等,是在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阿塔卡马荒漠、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影响有关。中亚、我国西北地区荒漠的形成,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下形成的,其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2)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49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西风带影响不到,因而降水稀少。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下形成的50典例1(2010天津河西区)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1)(2)题。典例1(2010天津河西区)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51(1)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BM地7月受下沉气流影响C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加湿作用DM地1月受上升气流影响(1)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52(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山脉右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C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D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53【剖析】第(1)题,从气候资料判断该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第(2)题,南北延伸的山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水热条件共同影响,东西两侧热量条件相同,水分条件差异大。【答案】(1)A(2)D【剖析】第(1)题,从气候资料判断该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54典例2(2010江苏三校联考)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共十二个地区的数值,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回答(1)(2)题。典例2(2010江苏三校联考)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55(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由赤道向两极分异由沿海向内陆分异由山麓向山顶分异由平原向高原分异ABCD(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56(2)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D可能是我国甘蔗重要的种植基地(2)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57【剖析】第(1)题,我国10年积温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低,其数值越大,符合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甲图反映的就是这个规律;乙图反映年降水量由少到多的变化,我国的降水量分布规律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正确。第(2)题,由D和两地的10年积温和年降水量可判断,该地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积温的值可判定该地不可能是热带草原带和甘蔗的种植基地,A、D两项不正确;热量资源相对不足,C项也不对。【答案】(1)A(2)B【剖析】第(1)题,我国10年积温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低58典例3(2010天津河西)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回答(1)(2)题。典例3(2010天津河西)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59(1)图中所代表的环节()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1)图中所代表的环节()60(2)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2)该示意图体现了()61【剖析】图中源于土壤湿度增大,可使空气湿度增大,则必然是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同时源于蒸腾作用加强,可使土壤湿度增大,则必然是降水增加;土壤热容量越大,气温变化幅度越小,则是气温变化幅度减小。该图显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1)B(2)B【剖析】图中源于土壤湿度增大,可使空气湿度增大,则必然是62典例4(2010北京朝阳)下图是四个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典例4(2010北京朝阳)下图是四个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63(1)图中所示地理景观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A甲全年高温,降水多B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少C丙全年酷寒,降水多D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1)图中所示地理景观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64(2)图中所示地理景观()A甲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B甲丙的变化与低纬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相近C乙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D乙丁的变化与亚欧大陆从西岸到东岸的变化一致(2)图中所示地理景观()65(3)与图中丁处自然景观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A全年高温的气候B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C流经沿岸的暖流 D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3)与图中丁处自然景观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66【剖析】图中显示甲位于赤道,是雨林景观,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甲至丙景观上依次是雨林、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带、极地,则表示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结合山地垂直地带性差异规律,可判断其变化与低纬度高山从山麓到山顶变化一致;丁处沙漠为温带沙漠,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是其形成原因。【答案】(1)A(2)B(3)B【剖析】图中显示甲位于赤道,是雨林景观,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67例1(2010福建)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回答(1)(2)题。例1(2010福建)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68(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 B降水C热量 D坡向(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69【剖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增高。第(2)题,长江上游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雪线高度逐渐升高。【答案】(1)D(2)B【剖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70例2(2010福建)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完成(1)(2)题。旱地 林草地 盐荒地 滩涂 其他 合计比例(%)1712321821100例2(2010福建)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71(1)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1)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A甲 72(2)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A滩涂盐荒地旱地 B盐荒地滩涂旱地C旱地盐荒地滩涂 D林草地旱地滩涂(2)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73【剖析】第(1)题,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说明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盐荒地比例较大,说明此区域旱涝频发。甲图中由于阿斯旺大坝建立,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不断后退。乙、丁两图中水土流失不是很严重,三角洲增长较慢。第(2)题,沿海土地利用类型自海向陆方向依次为:滩涂,盐荒地,旱地。【答案】(1)C(2)A【剖析】第(1)题,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说明河流流域水土流74例3(2010安徽)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回答(1)(2)题。例3(2010安徽)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75(1)“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2)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1)“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76【剖析】第(1)题,渭河平原的成因是地壳断裂下陷及河流的沉积作用而成。第(2)题,植被大量被破坏,造成湖泊萎缩、湿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也是今日西安水资源严重短缺原因之一。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可能会使湖泊、沼泽面积增大。【答案】(1)C(2)A【剖析】第(1)题,渭河平原的成因是地壳断裂下陷及河流的沉77例4(2010江苏)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1)(2)题。(双选)例4(2010江苏)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78(1)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1)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79(2)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2)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80【剖析】第(1)题,对应选项和坐标图可知:北坡、西坡缺失某一高度以下的自然带,显然是山麓高度造成的;东坡雪线比西坡低,说明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故西坡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高而窄,应是因为西坡更干燥造成的;北坡雪线比南坡低是由于北坡是阴坡。第(2)题,该山体2 500米以下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带,故该山体应位于南方湿润地区;该山体1 500米以下分布着干旱河谷灌丛,说明其位于干热河谷一侧。【答案】(1)AC(2)AD【剖析】第(1)题,对应选项和坐标图可知:北坡、西坡缺失某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