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41659754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PPT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选官官制制度度先秦先秦 两汉两汉魏晋南魏晋南北朝北朝隋唐至隋唐至明清明清世世官官制制察察举举制制九品中九品中正制正制科举制科举制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局部,由汉到元官吏制度的开展与完善表达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管理水平。世袭制:禹死后,启登上了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1912年,生产力开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产物,是历史开展必然趋势。军功授爵:在政治上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战国西汉初年选官制度察举制汉武帝始):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后期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世家地主因此而开展起来。东汉时期,逐渐被官僚家族支配。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三国时的魏国评定州郡人才上下,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是品评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科举制:时间:隋朝至晚清时期。隋文帝开始,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以后继承并完善。含义: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选官制度。依据:考试成绩。特点: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选官制度积极意义:积极意义:科举制的实行,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科举制的实行,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根底。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根底。科举制把读书、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开展。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开展。消极影响:明清时专重消极影响:明清时专重“四书、四书、“五经,以八五经,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开展和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开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种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其种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