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加工学习总结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610609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7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铸加工学习总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压铸加工学习总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压铸加工学习总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铸加工学习总结 报告人:2024年7月9日压铸加工学习总结1目录n1 压铸机结构及工作原理n2 压铸周边设备的作用n3 压铸余料控制厚度的作用n4 压铸过程的几个阶段n5 压铸最重要的几个工艺参数及动作n6 快速增压储能器的作用目录1 压铸机结构及工作原理1 压铸机结构及工作原理1-1 压铸机结构 压铸机主要由压射机构、电气控制、液压系统、合模机构、零部件锁模基座、辅助机构(喷涂,取件)。电气控制零部件锁模等液压系统压射机构合模机构零部件锁模等电气控制1 压铸机结构及工作原理1-1 压铸机结构电气控制零部件锁模1 压铸机结构及工作原理1 压铸机结构及工作原理1-调模大齿轮 2-液压泵 3-过滤器 4-冷却器 5-压射回油油箱 6-曲肘润滑油泵 7-主油箱 8-机架 9-电动机 10-电箱 11-合模油路板组件合开模液压缸-12 调模液压马达-13 顶出液压缸-14锁模柱架-15 模具冷却水观察窗-16 压射冲头-17 压射液压缸-18 快压射蓄能器-19 增压蓄能器-20 增压油路板组件-21 压射油路板组件-221 压铸机结构及工作原理1-调模大齿轮 合开模液压缸-12 1 压铸机结构及工1-2 工作原理 压铸是将液态或半固态合金在锤头作用下,以极快的速度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1-3 压铸三要素 压铸合金、模具、压铸机。1 压铸机结构及工作原理1-2 工作原理1 压铸机结构及工作原理2 压铸周边设备的作用2-1 主要周边设备 取件机器人、喷雾机器人、给汤机、熔汤保温炉,熔化炉。2-2 主要周边设备作用 取件机器人取件;喷雾机器人冷却及喷涂离型剂;给汤机舀取压铸所需合金液体;保温炉主要是保证合金水的温度满足压铸要求。2 压铸周边设备的作用2-1 主要周边设备3 压铸余料控制厚度的作用 料饼厚度超差,产品易形成欠铸、冷隔(汤回)、气孔、发黑、浇口分层缺肉、疏松、缩孔、产品机械性能下降等缺陷。3-1 余料控制计算1)一般情况下料饼厚度为:50为165mm60为185mm70为205mm80为225mm90为245mm100为265mm。2)当产品的气孔要求比较严格时,料饼厚度应适当加厚25mm即:50为205mm60为225mm70为255mm3)当模具的浇口套和分流锥不用通水冷却时,料饼厚度应适当减小23mm即:50为45mm60为165mm70为185mm等。3 压铸余料控制厚度的作用 料饼厚度超差,产品易形成3 压铸余料控制厚度的作用3-2 余料过厚1)浪费铝水,使回炉料增多,材料损耗增大。2)料饼易爆裂炸开,一是伤人、二是会飞出铝液粘到模具或产品上。3)使铝水低速时部分铝水已经流入型腔后才开始高速压铸,低速时先流入型腔的铝水会先冷却形成汤回、花纹。4)低速时流入内浇口处的铝水会先冷却凝固,这些先冷却凝固的料会堵住内浇口影响充填。内浇口处先冷却凝固的料,会与高速充填的产品分层,切边后断口光亮,会出现产品缺肉。3 压铸余料控制厚度的作用3-2 余料过厚3 压铸余料控制厚度的作用3-3 余料过薄1)型腔中的铝水接受不到压射和增压时的压力,铝水不能在高压下结晶,形成不了大量细小的内部晶粒组织。产品内部组织粗大、疏松,结构不致密、机械强度低、易断裂。2)起不到把浇道中的铝水压入型腔补缩的作用,型腔中的铝水不能在压力下凝固收缩。产品内部较厚的部位凝固收缩时接受不到压力,容易出现缩孔和缩松,增加了产品内部的孔隙率。3)型腔中的铝水不在压力下凝固,铝水中冷却、凝固时析出的氢气接受不到压力会膨胀,形成较大的气孔。4)若是因浇注量过少引起料饼过薄,是铝水没有充满浇道就开始高速压射时,没有很好地排除浇道和型腔中的气体,产品易形成气孔、憋气、表面汤回(冷隔)、发黑等缺陷。若是因飞料造成料饼厚度过薄,压力损失掉,产品会出现气孔、疏松、缩孔、产品机械性能下降等缺陷。3 压铸余料控制厚度的作用3-3 余料过薄4 压射过程的几个阶段压铸机的压射动作,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慢速射料,使金属液缓慢地流到射咀附近,以便排除浇注系统内的部分空气;第二阶段为快速射料,将金属液在高压、高速下射入型腔:第三阶段为保压阶段,使铸件在冷却过程中保持压力,确保其密实度。4 压射过程的几个阶段压铸机的压射动作,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完成4 压射过程之一4 压射过程之一4 压射过程之四4 压射过程之四4 压射过程之二4 压射过程之二4 压射过程之三4 压射过程之三4 压射过程之五4 压射过程之五结束语n感谢各位的指导,错误之处请指出。结束语感谢各位的指导,错误之处请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