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学体裁论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556414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5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文艺学体裁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民间文艺学体裁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民间文艺学体裁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论现代民间文艺学文本理论目录体裁学的基本任体裁学的基本任务民民间文文艺体裁的分体裁的分类和特征和特征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民民间文文艺体裁研究史体裁研究史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一、体裁学的一、体裁学的基本任基本任务把握民间文学的体裁概念以及我国学者对于民间文学的分类;了解这些体裁如何为民众所认识;学者对于民间文学体裁学的相关理论的争论点;了解民间文学不同体裁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发生的不同作用;把握民间文学体裁学的研究与民间文学地方性和民族性研究的关系;民众生活自身的语境对民间文学体裁学研究的影响。民间文学体裁学的研究,能够深化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整体研究,所以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二、民二、民间文文艺体裁的分体裁的分类和特和特征征1从性质上说,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划分体裁,是一个学术概念,比如我们之所以把某个研究对象叫做体裁A(神话)而不是叫做体裁B(传说),主要是因为A、B、C等体裁概念作为一种规范而存在。它能方便民间文艺学者开展对民间文艺文本的教学和研究,但这不是民众的概念。民众关于体裁的概念和分类可能更为宽泛。因此研究者在实际调查时,或是在做某些作品的具体课题研究时,还要根据民众的概念,将两者结合起来。2从作用上说,使用体裁的概念,能进一步认识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特征论研究的问题和方向。3从分类上说,对民间文艺作品分体裁的研究,能针对不同作品或不同对象,考察其思维类型和叙事模式,然后做综合性研究,这样才能逐步深化对民间文艺本质的认识。(一)讨论民间文学的体裁学,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说明。从20年代到30年代,国内研究者在有关体裁分类系统的问题上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初,根据国外故事文本提出了一些体裁系统草案,甚至直接挪用国外研究者的分类方案;后来,由于编辑作品集和其他专题研究的需要,开始使用若干的体裁概念,但这是在尚未得到共识的情况下,由此导致的自然结果,便是早期中国民间文艺学界在体裁概念运用上的混乱状态。在这一段各种体裁名称和概念范畴相互竞争过程中,周作人于1913年所提出的三分法,最早得到认同。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故事,这三种体裁,便构成了后来民间叙事的骨干。经历50年代至70年代,前苏联著作论文的大量输入,国内学者在题材概念上的意见分歧逐渐得到了缓和。逐渐统一了体裁名称,另外添加了某些体裁概念。直到1980年,以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的出版为标志,中国民间文艺学界完成了建立体裁系统的基本工程。(二)民间文学的体裁分类1体裁分类的研究史二、民二、民间文文艺体裁的分体裁的分类和特征和特征二、民二、民间文文艺体裁的分体裁的分类和特征和特征中国民间文学的体裁,按照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所确定的范围,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和民间叙事诗、谚语和谜语、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10类。在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和开展研究工作的时候,又通常把神话、传说和故事划为散文类,并泛称其为民间故事,在老百姓的讲述活动中,也习惯上把它们归为一类,称之为说故事,或说瞎话。歌谣、史诗和民间叙事诗、谚语和谜语,被划为韵文类;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被划为表演艺术类。在国际民间文学比较研究(特别是类型研究)中,又将散文类和某些韵文类、表演艺术类的民间文学作品合并起来,以其共有的情节要素特征,统称为民间叙事作品;把余下的谚语和谜语,称为非叙事类民间文学作品。2中国民间文学的体裁分类二、民二、民间文文艺体裁的分体裁的分类和特征和特征1稳定性“体裁”作为民间文学理论中要的内容,虽然其划分和概念经历了多年的争论,但从民间文学记录文本来看,体裁的概念是稳定的。文本中的某些稳定因素在传承过程中得以保留,这些因素可以保证体裁的一致性,这种存在于文本内部的稳定因素,是用来区分不同民间文学类型的有效工具,有的学者也叫做“本质性特征”。(三)民间文艺体裁的特征我们都认可“民俗”在发展过程中有它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变异性,我认为民间文艺体裁也具有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个基本特征。2不稳定性但是,从民间文学在各地民族中的流传情况看,体裁概念的稳定性又是相对的,有时还在活跃地地方发生着变动。把学者的研究和民俗志的资料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在各类民间文学体裁的划分上,存在着一些矛盾。比如说,在观察民间讲述活动和从事田野资料研究的阶段,还要从民众观念、或这种研究角度出发,去把握对体裁的认定。这中间有一个重要的连接点,就是要把体裁的划分与民间文学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特征联系起来思考。二、民二、民间文文艺体裁的分体裁的分类和特征和特征(三)民间文艺体裁的特征2不稳定性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我国地域广大,一种民间文学作品,在这里是传说,在那里可能是故事;在这里是山歌,在那里可能是戏曲。第二个例子,是我国民族众多,在汉族的叙述中,神话是散文,在西南少数民族中间,有时却是韵文。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民间文学体裁划分的认识,既要看到它的稳定性一面,抓住民间文学艺术本质;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不稳定性一面,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和艺术需要,自由地调整体裁表达方式。二、民二、民间文文艺体裁的分体裁的分类和特征和特征(三)民间文艺体裁的特征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正因为体裁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就为不同民间文学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可能性。比如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学重要的体裁,在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民间文学叙事散文中不同的门类,它们虽然各自具备相互区别的一些鲜明表现形式特征,但实际上部分传说和民间故事却呈现出相互转变、演化甚至融合等复杂的形态。民间故事和传说的相互演变,一般就是这样两种情况:一、民间故事向传说转化;二、民间传说向故事转化。1.形式特征:按照我国民间文学理论一般的分类法,狭义的民间故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它一般具有下列形式特征:1.无特定的时间(“从前”、“很久很久前”、“古时候”等等)2.无具体人名(多是泛称,比如“张三”,或是以职业为名,如“卖肉的”,或以年龄称呼,如“老头”等)3.无具体地点(“山那边”、“在一个村子里”等等)而民间传说却恰恰相反,一般来说,它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具体的、固定的。这正是二者在形式上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一)民间故事与传说的区别:2.本质区别:同样的母题,可以被处理成传说,也可以被处理成故事。传说也是故事,只不过是关于特定的人、地、事、物的口头故事。传说与当地历史文化的关系密切,所以传说的中心必有可信物(特定的人、物)存在,这也是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两种体裁最本质的区别。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一)民间故事与传说的区别:民间故事传说:民间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有一部分故事逐渐固定、附着在各地的风物上,也有少数民间故事与历史人物发生了联系,从而实现了转化过程。传说民间故事:传说失去其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最重要的是失去其原有的可信物,同时又没有依附固定到新的可信物上时,民间传说就失去了传说的特征,从而以故事的形态出现了。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1民间故事固定附着在具体地方风物上从总的数量上来看,这种附着形式的现象较为常见。以田螺姑娘型故事为例。在我国,田螺姑娘型故事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民间故事之一,它的亚型、异式也大量存在。其基本情节为:(a)一个青年拾到一只田螺,便带回家养在水缸里。(b)他每次从田里回来,饭菜都已做好。(c)他假装外出,留在家里,发现从水缸里出来的田螺姑娘,于是二人结婚。(d)结局不同故事的原型和流变情况,可以参见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研究下册螺壳中之女郎一文中所记载的田螺故事。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二)民间故事向传说转化该故事类型在其流传过程中,逐渐附着在当地的风物上,呈现出传说的特征。比如螺狮姑娘(桂林山水传说1980年广西版)。(a)一个种田的后生哥在漓江边捡到一个螺狮,便带回家养在水缸里。(b)后生哥从地里干活回来,发现饭菜都已做好。(c)后生哥十分惊讶,假装外出,悄悄留下,见水缸里出一美女,忙上前道谢,二人于是结婚,后有三子。(d)县官企图霸占螺女,多次出难题斗智,皆输。县官带兵来抢,螺女战胜了县官。(e)螺女化为漓江边的螺狮山,三子化为螺狮石,丈夫化为银蟾石。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 体裁体裁 情情节 民民间故事故事 田螺姑娘田螺姑娘 民民间传说 螺螺狮姑娘姑娘 a一个青年拾到一只田螺,便带回家养在水缸里。一个种田的后生哥在漓江边捡到一个螺狮,便带回家养在水缸里。b他每次从田里回来,饭菜都已做好。后生哥从地里干活回来,发现饭菜都已做好。c他假装外出,留在家里,发现从水缸里出来的田螺姑娘,于是二人结婚。后生哥十分惊讶,假装外出,悄悄留下,见水缸里出一美女,忙上前道谢,二人于是结婚,后有三子。d结局不同1.十年后田螺姑娘乘风雨而去2.田螺姑娘被男主人公呵斥而“叹息升云而去”述异记县官企图霸占螺女,多次出难题斗智,皆输。县官带兵来抢,螺女战胜了县官。e螺女化为漓江边的螺狮山,三子化为螺狮石,丈夫化为银蟾石。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可信物2民间故事附着在具体人物上这种情况,以早发的魔箭型故事为例。此类故事在中国南方流传较广,美国民俗学家丁乃通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将故事的基本情节概述为:设计杀皇帝。一个男巫订好了行动计划,他是(a)一个少数民族人,憎恨中国当朝皇帝。(b)打算救一个了不起的年轻人,他似乎命定要成为下一个皇帝。(c)企图自己篡位。魔弓与魔箭。它们要由(a)竹笋、(b)桃木、(c)纸张、(d)其他材料制成,从男巫的墓地发出。箭一离弦便能射杀皇帝,但必须遵守指定的日期和时间。提前发射。由于(a)男主人公的妻子(亲属)的鲁莽,(b)一个叔叔恨他,(c)男主人公判断时间错误计划失败。结果,那只箭飞向宫殿,但(a)与皇帝擦身而过,(b)在皇帝坐下之前,射中了皇帝宝座(c)射中了宫中其他物体。惩罚。皇军派军队来捉拿男主人公,他(a)逃走,(b)很快被抓住,(c)终于叛变自首。(二)民间故事向传说转化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 体裁体裁情情节民民间故事故事早早发的魔箭的魔箭民民间传说梁丞相的墓梁丞相的墓 设计杀皇帝abc一个男巫订好了行动计划,他是一个少数民族人,憎恨中国当朝皇帝打算救一个了不起的年轻人,企图自己篡位。一堪舆师设计复活的可当皇帝弓箭材料abcd竹笋、桃木、纸张、其他材料制成。从男巫的墓地发出。箭一离弦便能射杀皇帝,但必须遵守指定的日期和时间。芒草须在一百天后发射。提前发射abc男主人公的妻子(亲属)的鲁莽一个叔叔恨他男主人公判断时间错误箭在第九十九日发出。男主人公判断时间错误计划失败abc结果,那只箭飞向宫殿,但与皇帝擦身而过在皇帝坐下之前射中了皇帝宝座射中了宫中其他物体。箭射在皇帝椅下惩罚abc皇军派军队来捉拿男主人公,他逃走很快被抓住终于叛变自首。其子很快被抓住丞相首先,民间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与各地的风物或历史人物相结合构成传说,这只是在一部分故事中发生的现象,是较为特殊的。而更为大量的同一类型故事,仍然以原型状态流传,以民间故事的形态出现,比如田螺故事型以及它的异式故事,比它转化为传说的形态多得多。从以上的举例和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故事向传说转化的现象具有以下三点规律性的特点: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其次,民间故事与各地风物、人物的结合过程,实际上是民间故事由无空间到有空间,无人物到有人物(指具体历史人物)、由虚到实的过程。这个过程得以实现,一般依据一定的先决条件。其一、一般来说,产生年代悠久、流传面广的民间故事,向传说转化的几率就要大一些,两者之间是正比例的关系。比如田螺姑娘型故事,从最早的文学记载时算起,已经有15、16个世纪的历史了,而且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中广泛流传。其二、被附着的风物、人物与附着的故事间一般具有相关性,即两者之间有一定内在的联系,这样才有可能通过联想、比附而使两者统一起来。比如,田螺姑娘型故事,很容易固定在形状像田螺的山、石等自然物上。离开了这些与故事内容有一定相关性的风物,故事向传说转化恐怕也就没有赖以形成的依据了。其三、一般的风物传说一旦形成,其传说情节与所附着风物之间的粘合也较为紧密,这就造成了它的单一性,即特定风物同时出现数种不同传说的情况也较为少见。因而,原型故事在同特定风物固定附着之前,一般这些风物没有别的传说。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最后,流传的故事一旦固定附着在特定的风物、人物上,故事本身具有了空间的位置和人物的存在,这就使故事增加了可信性,这也是转化的必然结果。从以上的举例和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故事向传说转化的现象具有以下三点规律性的特点: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当传说失去其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最重要的是失去其原有的可信物,同时又没有依附固定到新的可信物上时,民间传说就失去了传说的特征,从而以故事的形态出现了。以神酒的传说为例。(三)民间传说向故事的转化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浙东桐庐县旧有酒井,相传庐道人诣一酒肆中取饮,饮毕,辄去,酿家亦不索直。久之,道人谓主媪曰:“数费媪酒,无以报,有少药投井中,可以不酿而得美酒”。乃从渔鼓中泻出药二丸,色黄而坚,如龙眼大,投井中而去。明日井泉腾沸,挹之皆甘醴,香味逾于造者,俗呼为神仙酒。其家用此致富,凡三十年,而道人复来,阖门敬礼。道人从容而曰:“君家自有此井以来,所如子钱几何?”主媪曰:“酒则美矣,奈何糟粕饲猪,亦一欠事”。道人叹息,以手探井中,药即跃出,置鱼鼓中,井复如旧。神仙酒,载于冯梦龙古今谭概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比如后悔死了(福建民间故事(四)中记载:很早前有位孤苦伶仃的穷老太婆,靠卖酒和养母猪为生,一天来了个白发客人,听了老太太的诉苦,便给她一枚能让井水变酒的铜钱。老太太的日子渐渐好过起来。第二次客人又来了,老太太热情地招待他,并抱怨没有酒糟养猪。客人又给了她一根能让酒缸变出酒糟的拐杖。客人第三次来,她又想要个使唤丫头,客人变了脸,拿走了拐杖和铜钱。老太太后悔而死,变做一只鸟,每天高叫“后悔死了!”这是由酒井传说转化而成的民间故事。可以看出,在民间故事中,没有了事情发生的具体地点、人物;讲述前用了“很早前”作为故事的发生时间,进一步突出了民间故事的特征。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民间传说向民间故事转化的结果,使原型传说仅存在有传说的主要情节部分,而又失去传说特征以故事的形态出现,外部具备了故事的特征,甚至充分体现了一些民间故事的表现手法,比如后悔死了的故事,增加了原型传说所没有的“三段式”的表现手法,从而充分淋漓地层层揭示了主人公愈演愈烈的私心和贪婪。由此看出,如果传说在流传的过程中没有相关的事物、人物等使之得以固定下来,同时随着时间的延续和流传地域的扩展,原有的可信物风物或人物离开其存在的地域、时代,就会呈现逐渐消失的趋势,传说也就逐渐向故事演变了。这个过程同民间故事向传说演变的过程恰恰是相逆的,传说演变为故事的过程,是一个由拥有空间到失去空间,由拥有具体人物到只有泛称人物、由实到虚的过程。三、三、体裁的模糊地体裁的模糊地带与相互与相互转化化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20世纪以来,我国民间文艺学界产生了一些研究体裁学的成果,在这方面的学术史上,学者主要研究了民间文学各类体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民间文学在体裁史中如何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艺术传统的形成过程体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作用及它所表现的人们世界观的特点(一)(二)(三)从“五四”时期至40年代,我国学者受到西方文化人类学的影响,主要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民间文学在体裁发展史中形成文学特点的原因和样式。胡钦甫所撰从山海经神话中所得的古史观一文,专门研究神话体裁,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钟敬文先生自30年代开始,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兼受社会学派的影响,主张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制约说。以后,钟敬文先生的体裁理论向两层文学说发展。80年代以后,他提出了中国文学的“三条干流说”(文化分层理论),民间文学是其中的一条干流;(上层社会文化,中层社会文化,底层社会文化)三者各有体裁特点,又互相交叉渗透。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体裁理论建设,基本遵循这一轨迹。(一)民间文学在体裁史中如何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我国民间文艺学者从艺术学科的角度也对民间文学体裁形式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大量借鉴外国学者的相关成果,讨论这种艺术传统的形成过程。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1口传形式决定论苏联学者指出,口头形式对于民间文学体裁特点的形成,具有规定性。他们发现:“有些体裁适用于口头创作,也适用于笔头创作。对于某些体裁,口头形式是作品生存的主要形式,譬如谜语和某些神话便是”,这种看法,对我国学界有影响。但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相对文字文本的民间文学作品,我国学界比较重视搜集和整理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忽略了在历史文献中记载和保存的民间文学传统。在改革开放后,学界开始进行中国特色的新民间文艺学建设,同时加强了对文字文本的搜集研究。(二)艺术传统的形成过程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2地理民俗作用论,也有人称之为人种地理论。持这种论点的学者认为,某一人种集团与另一人种集团在对民间文学体裁的兴趣上,有时存在着很大差异。一个人种集团可能喜欢唱民歌,另一个人种集团却可能喜欢听故事。该理论对我国民间文艺学者研究民间文学的地方性和民族性都有启示。我国在近几年开展的地理区域标志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强调民间文艺学和地理学的交叉研究,为民间文艺学的研究扩宽了视野。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3民族志整体论通过对西方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艺批评理论的翻译,积极借鉴民族志的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理论。法国学者若赛尔维埃对此概括说,这就是要“借助于物品、制度、故事、仪式这类杂散的素材,重新建立一个严密的思维体系观念和形象的整体,至于汇集来的事实,则只是这个整体的表达而已”。简言之,这一派提倡在民族志资料的整体网络中,寻找民间文学体裁的艺术传统的个别事象的成因。这对我国民间文艺学者扩大研究视野具有促进作用。我国学者原有把民间文学体裁与文化本质研究联系起来的讨论和历史积累,现在对其他国家学者的著作加以翻译,可以促使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上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思想。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4民众加工论。民间听众对民间文学体裁的艺术加工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他们才熟悉这些口头体裁的知识,知道加工到什么程度的体裁才能在口头流传下去。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阐述了民众加工的两种形态:“加工的第一种形态,是人民根据现实的需要、切身的感受,对原有传说进一步提炼思想、丰富情节。加工的第二种形态,是把同类的事情集中到一个已经成型的人物身上。鲁班传说、包公传说就经过了这样的加工过程”。这是从中国大量的民间故事中概括出来的认识,因此现在仍一直受到重视。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1历史过程论。民间文艺学这认为,民间文学体裁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会作用,表现了民间文学享用者不同的世界观,并在这一过程中呈现了民众的艺术智慧。苏联民间文艺学者古雪夫的著作,在50年代对我国有一定影响,他指出:“民间文学艺术体裁的对象本身世世代代都在发生变化,这变化取决于社会上人们利益的性质和广阔程度,取决于人的艺术观包括的都是哪些为人所创造的自然界现象和物质世界现象(按马克思的说法就是第二自然界),包括的都是人的哪些社会关系,哪些品质和哪些特性。这些变化就是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的客观基础。”他认为,体裁学是研究艺术观中的世界观的(包括自然观和社会观两类)。40年来,民俗学者又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它们表现了学者讨论民间文学体裁的观念,在继续调整和丰富。(三)体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作用及它所表现的人们世界观的特点: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2兽类与人类进化论者认为,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民间文学的各类体裁,标志了野蛮与文明的分野。这种分野的界限,经常是通过兽类与人类的关系来划分的。有时兽类是人类的朋友,乃至亲属;进化论者对此解释为先民时代的从动物过渡到人的原始印象。有时兽类是人类的对手,只要一碰上它,人就要倒霉,乃至遭殃;进化论者对此解释为原始先民既崇拜又畏惧动物和自然的心理特征。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3阶级文化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家对民间文学体裁作了阶级分工,如神话和传说是贫困的土壤里开出的一朵幻想花,故事和歌谣是下层阶级反抗思想的传声筒,说唱戏曲是中下层阶级文化的消费品等。但不管怎样,中下层文艺还都基本属于劳动人民的文艺,他们的世界观叙述,情节结构上大体上是劳动观念的套路,如“经人加工过的石头,曾是具备某种用场、某种功能的工具”。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4社会革命事件创造除了物质标志之外,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家还认为,那些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社会历史事件激活了某些民间文学体裁的生命力。他们说,例如,“在俄罗斯民间诗歌创作的形成上起了巨大影响的是下列的历史事件:从鞑靼的压迫下解放,莫斯科之集聚俄罗斯土地,国家在15到16世纪巩固,以及阶级矛盾的深刻化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在17世纪出现了关于斯捷潘拉辛运动的歌谣;冒险的和讽刺的神话题材越加丰富和多样化了;无数的抒情的日常生活歌谣产生了,这些歌谣反映了到16世纪所形成的家庭社会关系”。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4社会革命事件创造但我国学者并不很赞成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历史事件和民间文学体裁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不能去把它当作创作方法,甚至误以为历史事件可以创造民间文学体裁。这也许跟国情有关系。虽然苏联学者认为,可以为了特定的革命历史事件创造新的民间文学体裁,但我国在50年代大跃进时期也掀起过新民歌的创作运动,结果运动一过,老百姓就把这类新创作忘掉了。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民间文学体裁不是社会历史事件所能创造的。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5边缘人西方当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提出了研究“边缘人”的思想,许多民俗学者接受了这一思想,用它来反思历史上的民间文学记录,他们发现,有时这类体裁原来具有明显的边缘性特征。所谓边缘性,是指一种生活事象带有两种以上文化的特点。类似的情况中国也有,如山海经。西方认为,这类民间文学,是人类的先辈“走了样”地描述了另一些我们没有猜到的人种集团。我们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但研究边缘体裁的意义,在于可以知道两种文化接触后,所产生的第三种文化形态:它可能不是原来的两种文化的相加,也不是两者之间的融合,而是已经相对独立出来的第三者。那么,如此说来,某些神话传说未必都是原始思维的表现,它也许就是某个人种集团的世界观,是在我们的既定理论框架之外的第三种、第四种也说不定。肯定边缘思想的意义,就在于给学者发现民间文学体裁的含义,进一步认识民众世界观的丰富性,留有余地。四、民四、民间文文艺体裁体裁研究史研究史无论对于民间文艺理论来说,还是对于民间文学作品来说,体裁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本节课仅把“体裁”作为一个概念来解释研究,主要讨论了体裁的分类、不稳定性的特征,体裁间的相互转化,以及体裁的研究历史,从系统上对体裁有个初步了解。但没有具体深入的了解民间文学作品中各种体裁的特点以及演变情况,日后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各种体裁的文本,以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把握民间文艺的题材理论。民间文艺体裁论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