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七章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500402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8.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七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七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七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肠道杆菌第七章第七章肠道杆菌肠道杆菌(entericbacilli)是一大群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肠道杆菌多为肠道正常菌群,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或细菌侵入肠道以外组织时,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少数为致病菌,如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可引起人类某些肠道传染病。第七章 肠道杆菌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是第一节概述第一节第一节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结构肠道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或包膜,致病菌大多有菌毛。第一节 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结构第一节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二)培养特性肠道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湿润、直径23mm的灰白色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在SS琼脂等肠道鉴别培养基上,肠道非致病菌可分解乳糖产酸,形成红色菌落;而致病菌大多不分解乳糖,形成无色菌落。第一节 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二)培养特性第一节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三)生化反应肠道杆菌生化反应活泼,能分解多糖和蛋白质,生成不同的代谢产物,常用于鉴别不同的菌属和菌种,如利用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第一节 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三)生化反应第一节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四)抗原结构肠道杆菌抗原结构复杂,主要包括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或包膜抗原、肠道杆菌共同抗原、菌毛抗原等。第一节 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四)抗原结构第一节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菌体抗原(O抗原)1O抗原存在于细菌细胞壁脂多糖(LPS)的最外层,耐热,100维持数小时不会被破坏。新分离的菌株富含O特异多糖,菌落呈光滑(S)型,致病性强;长期人工培养后,细菌失去O特异多糖,菌落由光滑型变为粗糙(R)型,称为S-R变异,R型菌株毒力通常较弱。O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M型抗体。第一节 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菌体抗原(O抗原)1O抗原存第一节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鞭毛抗原(H抗原)2H抗原存在于鞭毛蛋白中,不耐热,60维持30分钟即被破坏。细菌失去鞭毛后,H抗原消失,O抗原外露,称为H-O变异。H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G型抗体。第一节 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鞭毛抗原(H抗原)2H抗原存第一节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荚膜或包膜抗原3荚膜或包膜抗原包绕在O抗原外围,具有型特异性,能阻止O凝集,不耐热,60维持30分钟可被破坏。该抗原在不同菌属有不同的名称,重要的有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等。第一节 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荚膜或包膜抗原3荚膜或包膜抗第一节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肠道杆菌共同抗原4肠道杆菌共同抗原(enterobacteriacommonantigen,ECA)存在于肠道杆菌的表面,为氨基糖聚合物。几乎所有肠杆菌科的细菌都有ECA,而非肠杆菌科细菌一般不产生这种抗原。第一节 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肠道杆菌共同抗原4肠道杆菌共第一节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菌毛抗原5菌毛抗原存在于菌毛蛋白中,能阻止O凝集,煮沸可将其破坏。第一节 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菌毛抗原5菌毛抗原存在于菌毛第一节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五)抵抗力肠道杆菌对理化因素敏感,加热60维持30分钟即死亡,易被一般的化学消毒剂杀灭。第一节 概述一、共同生物学特性(五)抵抗力第一节概述二、分类肠道杆菌种类很多,根据生化反应、抗原结构等表型特征,以及通过核酸杂交、序列分析等分44个菌属,170多个菌种,其中肠道杆菌的重要菌属及其主要区别见下表。第一节 概述二、分类肠道杆菌种类很多,根据生化反应、抗原结第一节概述二、分类菌属菌属代表菌种代表菌种动力动力葡萄糖葡萄糖乳糖乳糖VP靛基质靛基质枸橼酸盐枸橼酸盐H2S脲酶脲酶埃希菌属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L/沙门菌属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其他沙门菌/克雷伯菌属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肠杆菌属肠杆菌属产气肠杆菌/沙雷菌属沙雷菌属黏质沙雷菌/第一节 概述二、分类菌属代表菌种动力葡萄糖乳糖VP靛基质枸第二节埃希菌属第二节第二节埃希菌属概述埃希菌属(Escherichia)包括六个种,一般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其中大肠埃希菌(E.coli)是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多为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在婴儿出生数小时后就进入其肠道,并伴随终生。该菌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或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时,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具有较强的毒力,可引起肠道内感染,导致腹泻,称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第二节 埃希菌属概述埃希菌属(Escherichia)包括六第二节埃希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与染色大肠埃希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数有周鞭毛和菌毛。第二节 埃希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与染色第二节埃希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大肠埃希菌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后,形成圆形、凸起、灰白色、直径23mm的S型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能发酵多种糖产酸产气,不形成硫化氢。在SS琼脂培养等肠道选择培养基上,因发酵乳糖产酸使菌落呈现颜色,易与沙门菌、志贺菌等致病菌区别。第二节 埃希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第二节埃希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三)抗原结构大肠埃希菌表面主要有O,H,K三类抗原,是血清学分型的基础。目前,已知O抗原有170多种,H抗原有60多种,K抗原有100多种。第二节 埃希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三)抗原结构第二节埃希菌属一、生物学特性.(四)抵抗力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强,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对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敏感,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抗菌药物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第二节 埃希菌属一、生物学特性.(四)抵抗力第二节埃希菌属二、致病性n1定居因子(colonizationfactor,CF)定居因子又称黏附素,能使细菌紧密黏附在肠道和泌尿道黏膜的上皮细胞上,避免因肠蠕动和尿液的冲刷作用被排出体外。大肠埃希菌的黏附素是由质粒编码的特殊菌毛,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一)致病物质第二节 埃希菌属二、致病性1定居因子(colonizati第二节埃希菌属二、致病性n2外毒素n大肠埃希菌产生的外毒素有多种。n(1)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enterotoxin,LT)不耐热肠毒素由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产生,为蛋白质,对热不稳定,65加热30分钟即被破坏。LT由A,B两种亚单位组成,其中A亚单位是毒素的活性部分;B亚单位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内,激活肠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水平增高,导致肠黏膜细胞分泌功能亢进,肠腔积液,引起腹泻。(一)致病物质第二节 埃希菌属二、致病性2外毒素(一)致病物质第二节埃希菌属二、致病性n2外毒素n(2)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enterotoxin,ST)耐热肠毒素为低分子量多肽,对热稳定,100加热20分钟仍不被破坏。ST通过激活小肠黏膜细胞上的鸟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GMP水平增高,导致肠黏膜细胞过度分泌,肠腔积液,引起腹泻。(一)致病物质第二节 埃希菌属二、致病性2外毒素(一)致病物质第二节埃希菌属二、致病性n2外毒素n(3)志贺样毒素(shiga-liketoxin,SLT)n志贺样毒素是由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产生的一种细胞毒素,分为SLT-和STL-两型:SLT-与痢疾志贺菌的志贺毒素基本相同,SLT-与SLT-有60%的同源性,两型毒素均由溶原性噬菌体介导产生。SLT可致血性腹泻,还能选择性破坏肾内皮细胞,这可能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发生有关。(一)致病物质第二节 埃希菌属二、致病性2外毒素(一)致病物质第二节埃希菌属二、致病性n2外毒素n(4)肠集聚耐热毒素(enteroaggregativeheat-stabletoxin,EAST)n肠集聚耐热毒素由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产生,可导致肠黏膜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引起腹泻。(一)致病物质第二节 埃希菌属二、致病性2外毒素(一)致病物质第二节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1肠外感染多数大肠埃希菌在肠道内不致病,但当其寄居部位改变时可引起肠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化脓性感染如腹膜炎、阑尾炎、手术创口感染、败血症和新生儿脑膜炎等;泌尿道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第二节 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1肠外感染第二节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2肠道感染肠道感染多为外源性感染,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常见的有以下五种类型。(1)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临床症状可从轻度腹泻至严重的霍乱样水泻。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致病物质主要是肠毒素和黏附素。第二节 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2肠道感染第二节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2肠道感染(2)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成人感染少见。不产生肠毒素及其他外毒素,可导致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造成严重腹泻。腹泻多为自限性,但可以转变为慢性。第二节 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2肠道感染第二节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2肠道感染(3)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本菌不产生肠毒素,细菌直接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繁殖,释放内毒素破坏细胞,引起炎症、溃疡,产生黏液脓血便,临床表现酷似菌痢,应注意与志贺菌鉴别。第二节 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2肠道感染第二节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2肠道感染(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以O157H7血清型菌株为主,是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临床症状可从轻度水泻至伴剧烈腹痛的血便。约10%小于10岁的患儿可并发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感染的来源主要是被污染的牛奶、肉类、蔬菜、水果等。第二节 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2肠道感染第二节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2肠道感染(5)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EC)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可产生毒素和黏附素,不侵袭细胞,引起婴儿持续性水样腹泻,伴脱水,偶有血便。第二节 埃希菌属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2肠道感染第二节埃希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n1标本n肠道外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可取中段尿、脓汁、血液、脑脊液等;肠道感染者取新鲜粪便。(一)临床细菌学检查第二节 埃希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1标本(一)临床细菌学检查第二节埃希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n2分离培养和鉴定n血液标本经肉汤增菌培养后,移种血琼脂平板;粪便标本划线接种于肠道选择培养基;体液标本的离心沉淀物和其他标本直接接种血琼脂平板,根据菌落特征、生化反应及血清分型等做出鉴定。(一)临床细菌学检查第二节 埃希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2分离培养和鉴定(一)临床第二节埃希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n大肠埃希菌寄生在人体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水源及食品等。受检样品中大肠埃希菌愈多,表示被粪便污染愈严重。在环境卫生学和食品卫生学中,常以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作为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我国卫生标准规定:样品的细菌总数每毫升不超过100个;每升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3个;每100mL瓶装汽水、果汁中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5个。(二)卫生细菌学检查第二节 埃希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大肠埃希菌寄生在人体肠道,随第二节埃希菌属四、防治原则.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临床上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防止尿道插管和膀胱镜检查中的医源性感染;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防止尿路感染;加强饮食卫生监督是防止肠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对患者应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第二节 埃希菌属四、防治原则.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目前尚无特第三节志贺菌属第三节第三节志贺菌属概述志贺菌属(Shigella)俗称痢疾杆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第三节 志贺菌属概述志贺菌属(Shigella)俗称痢疾杆菌第三节志贺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志贺菌属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无鞭毛,无芽胞,无荚膜,多数有菌毛。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后,形成中等大小(直径约2mm)、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在SS等肠道选择培养基上形成无色半透明菌落。第三节 志贺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第三节志贺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生化反应志贺菌属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除宋内志贺菌某些菌株能迟缓发酵乳糖外,均不发酵乳糖;不分解尿素,不形成硫化氢。第三节 志贺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生化反应第三节志贺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三)抗原结构与分类本菌属有K抗原和O抗原。O抗原分为群特异性抗原和型特异性抗原,是分类的依据,借此将志贺菌属分为4个群,40多个血清型,见表。第三节 志贺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三)抗原结构与分类第三节志贺菌属一、生物学特性菌种菌种群群型型亚型亚型痢疾志贺菌痢疾志贺菌A1138a,8b,8c福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B16,x、y变型1a,1b,1c,2a,2b,3a,3b,3c,4a,4b,4c,5a,5b鲍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C118宋内志贺菌宋内志贺菌D1第三节 志贺菌属一、生物学特性菌种群型亚型痢疾志贺菌A11第三节志贺菌属一、生物学特性.(四)变异性与抵抗力本属细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弱,56维持10分钟即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该菌对酸敏感,在粪便中,由于其他肠道菌产酸或噬菌体的作用常使本菌在数小时内死亡,故用于志贺菌分离培养的粪便标本应迅速送检。第三节 志贺菌属一、生物学特性.(四)变异性与抵抗力第三节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n志贺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尚可产生外毒素。n1侵袭力n志贺菌先通过菌毛黏附在回肠末端和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表面,继而侵入上皮细胞,在黏膜固有层内生长繁殖并形成感染灶,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一)致病物质第三节 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志贺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侵袭第三节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n2内毒素n志贺菌所有菌株都具有强烈的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使其通透性增高,进一步促进对内毒素的吸收,引起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等一系列症状。内毒素亦可破坏肠黏膜,促进炎症、溃疡、坏死和出血。内毒素尚能作用于肠壁自主神经,使肠功能发生紊乱、肠蠕动失调和痉挛,尤其是直肠括约肌痉挛最明显,因而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一)致病物质第三节 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内毒素(一)致病物质第三节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n3外毒素nA群志贺菌型和型能产生外毒素,称为志贺毒素。该毒素的生物活性主要包括:神经毒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致死性感染(假性脑膜炎昏迷)。细胞毒性:作用于人肝细胞、猴Vero细胞等,致使蛋白质合成中断,细胞变性坏死。肠毒性:有类似霍乱肠毒素的活性,可引起水样腹泻。(一)致病物质第三节 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外毒素(一)致病物质第三节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志贺菌可引起细菌性痢疾。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人类对志贺菌普遍易感,少量(10200个)菌即可引起典型的细菌性痢疾。常见的感染类型有三种。第三节 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志贺菌可引起第三节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1急性菌痢典型急性菌痢经13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主要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可伴有畏寒、发热、乏力,若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第三节 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1急性菌痢第三节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2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常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而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以高热(40)、休克、中毒性脑病为主要表现,死亡率较高。第三节 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2中毒性菌第三节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3慢性菌痢急性菌痢因治疗不彻底或症状不典型被误诊,或机体抵抗力低、营养不良、胃酸过低,易转为慢性,病程迁延2个月以上。第三节 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3慢性菌痢第三节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免疫性抗志贺菌感染的免疫主要依赖消化道黏膜表面的SIgA。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牢固,不能防止再感染。第三节 志贺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免疫性抗志贺菌感染的第三节志贺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n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取新鲜粪便的黏液脓血部分(不能混有尿液),立即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应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中或专门的运送培养基中。n怀疑中毒性菌痢者可取肛门拭子检查。(一)标本第三节 志贺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取新鲜粪便的第三节志贺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n标本接种于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上,37孵育1824小时,挑取无色半透明的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反应和玻片凝集实验,确定其菌群和菌型。(二)培养与鉴定n快速诊断法主要有免疫凝集法、免疫荧光菌球法、协同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三)快速诊断第三节 志贺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接种于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第三节志贺菌属四、防治原则.加强饮水、食品卫生管理,避免病从口入。对患者及带菌者要早发现、早治疗。药物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黄连素、吡哌酸等,但易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故用药前应做药物敏感试验,减少盲目用药、提高疗效。第三节 志贺菌属四、防治原则.加强饮水、食品卫生管理,避免病第四节沙门菌属第四节第四节沙门菌属概述沙门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沙门菌属细菌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2500多个血清型。其中对人致病的只有少数,如引起肠热症的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沙门菌、希沙门菌等。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10余种细菌也可传染给人,引起食源性疾病或败血症。第四节 沙门菌属概述沙门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第四节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染色沙门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一般无荚膜,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和菌毛。第四节 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染色第四节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培养特性沙门菌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在肠道鉴别培养基上因不分解乳糖而形成无色菌落。生化反应对本属细菌各菌种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第四节 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二)培养特性第四节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菌名菌名葡萄糖葡萄糖乳糖乳糖H H2 2S S甲基红甲基红VPVP枸橼酸盐枸橼酸盐鸟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沙门菌肖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希沙门菌希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第四节 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菌名葡萄糖乳糖H2S甲基红VP第四节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三)抗原结构沙门菌重要的抗原有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少数菌株具有毒力(Vi)抗原。第四节 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三)抗原结构第四节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nO抗原是细菌细胞壁脂多糖中的特异性多糖,至少有58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个沙门菌血清型含一种或多种O抗原。n凡含有相同O抗原成分的沙门菌归为一组,可将沙门菌分为A,B,C42组,对人类致病的沙门菌大多属于AE组。O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M型抗体。1O抗原第四节 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O抗原是细菌细胞壁脂多糖中的特第四节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nH抗原为细菌鞭毛蛋白,对热不稳定。H抗原分为第相和第相两种,前者特异性高,又称特异相,用a,b,c表示;后者特异性低,为数种沙门菌共有,称为非特异相,用1,2,3表示。n同时具有第相和第相H抗原的菌株称为双相菌;只有一相者称为单项菌。每一组沙门菌根据H抗原的不同可进一步分成不同的菌型。2H抗原第四节 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H抗原为细菌鞭毛蛋白,对热不稳第四节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n新分离的伤寒沙门菌和希沙门菌有Vi抗原,是一种不耐热的酸性多糖复合体,不稳定,经60加热、苯酚处理或经传代培养后消失。n该抗原具有抗吞噬、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凝集的作用。3表面抗原第四节 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新分离的伤寒沙门菌和希沙门菌有第四节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四)抵抗力沙门菌抵抗力不强,对氯霉素等敏感,65维持1530分钟、5%苯酚溶液或70%乙醇中放置5分钟均可将其杀死。该菌在水中能存活23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该菌对胆盐、煌绿等的耐受性比其他肠道菌强,故在沙门菌选择培养基中可加入这些成分,有利于沙门菌的分离培养。第四节 沙门菌属一、生物学特性.(四)抵抗力第四节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物质沙门菌致病物质主要是侵袭力和内毒素,有些菌型还能产肠毒素。1侵袭力沙门菌有毒株借助菌毛吸附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并穿过上皮细胞层到达上皮下组织,被黏膜固有层中的吞噬细胞吞噬,但不被杀灭,并能在吞噬细胞中生长繁殖,由吞噬细胞将其携带至机体的其他部位。第四节 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物质沙门菌致病物第四节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物质2内毒素内毒素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粒细胞,导致肠道局部炎症反应;吸收入血可引起发热、白细胞减少、中毒性休克等全身症状。第四节 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物质2内毒素第四节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物质3肠毒素有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其性质与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的肠毒素类似,可引起水样腹泻。第四节 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物质3肠毒素第四节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n1肠热症n肠热症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沙门菌、希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n伤寒和副伤寒的致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措施相似,只是副伤寒的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二)所致疾病第四节 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肠热症(二)所致疾病第四节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n1肠热症n肠热症的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n当细菌侵入人体后,部分细菌在肠系膜淋巴结大量繁殖,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引起第一次菌血症。同时,细菌随血液进入肝、脾、肾、胆囊等器官,此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通常潜伏期为2周左右。(二)所致疾病第四节 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肠热症(二)所致疾病第四节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n1肠热症n细菌在上述器官繁殖后,再次入血造成第二次菌血症。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可出现明显临床表现,如持续高热(39)、相对缓脉、肝脾大,全身中毒症状显著,皮肤出现玫瑰疹,外周血白细胞明显下降。胆囊中的细菌通过胆汁进入肠道,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另一部分再次侵入肠壁淋巴组织,使局部组织发生超敏反应性炎症,导致肠壁组织坏死和溃疡,严重者有出血或肠穿孔等并发症;肾脏中的病菌可随尿排出。(二)所致疾病第四节 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肠热症(二)所致疾病第四节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n1肠热症n若无并发症,34周后,病情开始好转。部分伤寒或副伤寒患者病愈后仍可自粪便继续排菌达1年或更长时间,成为无症状带菌者,是伤寒、副伤寒重要的传染源。(二)所致疾病第四节 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肠热症(二)所致疾病第四节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n2急性胃肠炎(食源性疾病)n急性胃肠炎因食入大量被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污染的食物引起,是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多为集体食源性疾病,病程较短,一般24天可自愈。(二)所致疾病第四节 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急性胃肠炎(食源性疾病第四节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n3败血症n败血症常由希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引起,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成人。n病菌经口进入肠道后,迅速侵入血液大量生长繁殖,引起败血症。症状严重,有高热、寒战、厌食和贫血等。n病菌随血液播散,可引起脑膜炎、骨髓炎、肾盂肾炎、胆囊炎、心内膜炎等组织器官感染。(二)所致疾病第四节 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败血症(二)所致疾病第四节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免疫性患者伤寒或副伤寒病后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很少发生再感染,以细胞免疫为主。消化道黏膜局部SIgA对胃肠炎的恢复及阻止病原菌的黏附起一定作用。第四节 沙门菌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免疫性患者伤寒或副伤第四节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n1标本n肠热症根据不同的病程采取不同标本,通常在病程的第12周取外周血,第23周取粪便、尿液,整个病程中均可取骨髓。败血症患者取血液,食源性疾病取患者吐泻物、可疑食物,胆道带菌者可取十二指肠引流液。(一)细菌分离鉴定第四节 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1标本(一)细菌分离鉴定第四节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n2分离培养与鉴定n血液和骨髓标本可先做肉汤增菌,再划线接种于肠道选择培养基;粪便、经离心的尿沉渣和可疑食物可直接接种于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37培养1824小时后,挑选无色半透明的菌落接种于双糖铁培养基。若疑为沙门菌,应进一步做系列生化反应和玻片凝集试验进行鉴定。(一)细菌分离鉴定第四节 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2分离培养与鉴定(一)细菌第四节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n3快速诊断n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测定、SPA协同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尿液、粪便中的沙门菌可溶性抗原;用基因探针、PCR技术等检测沙门菌DNA,可用于沙门菌感染的快速诊断。(一)细菌分离鉴定第四节 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3快速诊断(一)细菌分离鉴第四节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二)血清学试验用于伤寒、副伤寒辅助诊断的血清学试验有肥达试验、SPA协同凝集试验、ELISA等多种方法,其中以肥达试验最常用。肥达试验是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抗原、H抗原,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沙门菌和希沙门菌H抗原与受检者血清做半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病程、病史、地区流行病学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应着重考虑以下情况。第四节 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二)血清学试验用于伤寒、副第四节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二)血清学试验1正常值健康人因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存在一定量的相应抗体,且效价随地区不同而异。通常伤寒沙门菌O凝集效价180、H凝集效价1160、副伤寒沙门菌H凝集效价180时,才有辅助诊断价值。第四节 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二)血清学试验1正常值第四节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二)血清学试验2O及H抗体的诊断意义机体患肠热症后,IgM型O抗体出现较早,维持时间短(仅半年左右);IgG型H抗体出现较晚,维持时间长(可达数年)。若O与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患肠热症的可能性大;若O与H凝集效价均低,则患肠热症的可能性小;若O凝集效价高而H凝集效价低于正常值,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沙门菌属中其他细菌感染引起的交叉凝集反应;若H凝集效价高而O凝集效价低于正常值,则可能是预防接种的结果或是非特异性回忆反应。第四节 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二)血清学试验2O及H抗第四节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二)血清学试验2O及H抗体的诊断意义少数肠热症患者,在整个病程中肥达试验结果始终阴性,可能是感染早期应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所致。有时单次凝集效价增高或单项凝集效价增高还不能定论,可在病程中逐周复查,若抗体效价随病程延长而递增或恢复期效价比初次4倍者有诊断意义。第四节 沙门菌属三、微生物学检查(二)血清学试验2O及H抗第四节沙门菌属四、防治原则.及时发现患者,隔离治疗;加强饮食卫生监督和管理;特异性预防可用Ty21a(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差向异构酶缺失突变株)减毒口服活菌苗,安全、稳定、副作用少。治疗可用环丙沙星、氯霉素等。第四节 沙门菌属四、防治原则.及时发现患者,隔离治疗;加强饮第五节其他肠道杆菌第五节第五节其他肠道菌属一、克雷伯菌属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单个、成对或呈短链状排列,有较厚的荚膜,多数有菌毛,无鞭毛,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较大的黏液型菌落,以接种环挑取菌落易拉成丝,有助于本菌鉴别。肺炎克雷伯菌的亚种中,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肺炎克雷伯菌鼻炎亚种、肺炎克雷伯菌鼻硬结亚种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第五节 其他肠道菌属一、克雷伯菌属克雷伯菌属(Klebsi第五节其他肠道菌属一、克雷伯菌属(一)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常寄居于人类的呼吸道和肠道中,一般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时,可引起感染。常见的有呼吸道、泌尿道和创伤感染,有时可引起败血症、腹膜炎、脑膜炎等,是目前医院感染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第五节 其他肠道菌属一、克雷伯菌属(一)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第五节其他肠道菌属一、克雷伯菌属(二)肺炎克雷伯菌鼻炎亚种肺炎克雷伯菌鼻炎亚种主要侵犯鼻咽部,引起慢性萎缩性鼻炎和鼻黏膜的化脓性感染。第五节 其他肠道菌属一、克雷伯菌属(二)肺炎克雷伯菌鼻炎亚第五节其他肠道菌属一、克雷伯菌属(三)肺炎克雷伯菌鼻硬结亚种肺炎克雷伯菌鼻硬结亚种主要侵犯鼻咽部,导致慢性肉芽肿性病变和硬结形成。第五节 其他肠道菌属一、克雷伯菌属(三)肺炎克雷伯菌鼻硬结第五节其他肠道菌属二、变形杆菌属.变形杆菌属(Proteu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包括八个菌种,与医学关系密切的主要有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该菌是革兰氏染色阴性,有明显多形性,有周身鞭毛,无荚膜,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厌氧。该菌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呈扩散生长,形成以细菌接种部位为中心的、厚薄交替、同心圆形的层层波状菌苔,称为迁徙生长现象。第五节 其他肠道菌属二、变形杆菌属.变形杆菌属(Prote第五节其他肠道菌属二、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X19,XK,X2的菌体抗原(OX19,OXK,OX2)与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恙虫病立克次氏体等具有相同的抗原成分,可用来代替不易获得的立克次氏体抗原与患者血清进行交叉凝集反应,以辅助诊断相关的立克次氏体病,称为外斐试验。第五节 其他肠道菌属二、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X19,X第五节其他肠道菌属二、变形杆菌属.本属细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膀胱结石和肾结石的形成可能与变形杆菌感染有关;还可引起创伤感染、食源性疾病、中耳炎、脑膜炎、腹膜炎、败血症等多种感染。本属细菌耐药菌株多,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第五节 其他肠道菌属二、变形杆菌属.本属细菌为条件致病菌,本章小结本章小结肠道杆菌是一大群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或包膜,致病菌大多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生化反应活泼,能分解多糖和蛋白质,生成不同的代谢产物,常用于鉴别不同的菌属和菌种。其抗原结构复杂,主要包括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或包膜抗原、肠道杆菌共同抗原、菌毛抗原等。本章小结本章小结肠道杆菌是一大群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生物学本章小结本章小结大肠埃希菌表面主要有O,H,K三类抗原,是血清学分型的基础。其致病物质主要是定居因子和外毒素,可引起肠外感染和肠道感染。本章小结本章小结大肠埃希菌表面主要有O,H,K三类抗原,是血本章小结本章小结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本菌属有K抗原和O抗原,O抗原分为群特异性抗原和型特异性抗原,是分类的依据。其致病物质主要是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尚可产生外毒素,可引起细菌性痢疾。本章小结本章小结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本菌属有K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沙门菌重要的抗原有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少数菌株具有毒力(Vi)抗原。其致病物质主要是侵袭力和内毒素,有些菌型还能产肠毒素,可引起肠热症、急性胃肠炎和败血症。特异性预防可用Ty21a,治疗可用环丙沙星、氯霉素等。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沙门菌重要的抗原有菌体(O)抗原和鞭毛(H)Thanks!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