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立克次体与衣原体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47874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8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章立克次体与衣原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十六章立克次体与衣原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十六章立克次体与衣原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立克次体与衣原体立克次体与衣原体1 1第十六章 立克次体与衣原体1第十六章 立克次体与衣原体11 一、概述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原核细胞微生物,在进化关系上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某些成员为人和动物立克次体病(如斑疹伤寒、Q热、恙虫病等)的病原体。一、概述2(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染色 菌体呈多形性,主要是球杆状。球状菌直径0.20.7m杆状菌长约0.82m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色或蓝色马基维洛(Macchiavello)法染成红色。(一)生物学特性3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4立克次体在胞浆中聚集形成包涵体立克次体在胞浆中聚集形成包涵体5电镜下不同形态的立克次体电镜下不同形态的立克次体6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立克次体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立克次体7 2、培养 专性细胞内寄生,人工培养基不生长。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细胞培养 2、培养 83、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尤其对热敏感,一般在56,30min即被灭活。对一些广谱抗生素敏感。但对磺胺药不敏感,该药反而有促进立克次体生长作用,不能用于立克次体病的治疗。3、抵抗力 9(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性感染人和多种动物,致人畜立克次体病。此类微生物常寄生在虱、蚤、蜱、螨等节肢动物的肠壁上皮细胞,唾液腺或生殖道内。人畜主要经这些节肢动物的叮咬或其粪便污染伤口感染。故节肢动物为其寄生宿主或贮存宿主及重要的或必要的传播媒介。(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02、免疫性 体液免疫 可中和立克次体的毒性物质,但同时也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加重晚期立克次体病。细胞免疫 一方面可使机体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另一方面致敏淋巴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可抵御疾病发生和发展。2、免疫性 11 立克次体属 立克次体科 东方体属 鱼立克次体属 立克次体目 柯克斯体属 新立克次体属 艾立希体属 乏质体科 乏质体属 可厥体属 沃巴克体属 全孢体科第十六章立克次体与衣原体课件12(四)微生物学诊断1、病原检查 镜检病料制片染色后镜检。若应用荧光抗体法检查,则更为确切。分离培养病料接种鸡胚卵黄囊或易感动物再用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定。(四)微生物学诊断132、抗体检查 可用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和试验,证实患病动物血清中的相应抗体,从而诊断该病。中和试验可用豚鼠或鸡胚进行。2、抗体检查 14魏-斐二氏反应(Weil-Felix reaction)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OX19、OXK、OX2等)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相互间可发生交叉反应,故在医学上,常用这些变形杆菌菌株制成凝集抗原,用凝集试验检查人类的立克次体病。这种凝集试验称为魏-斐二氏反应。魏-斐二氏反应(Weil-Felix reaction)15 名称 所致疾病 发病宿主 贮存宿主 媒介立氏立克次体 落基山斑点热 人、犬 啮齿动物 蜱猫立克次体 猫蚤斑疹伤寒 人 鼠、猫、黄鼠 猫蚤康氏立克次体 地中海斑点热 人 啮齿动物、犬 蜱 阿斯特拉罕热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鼠斑疹伤寒 人 鼠、猫负鼠 鼠虱普氏立克次体 流行性斑疹伤寒 人 鼯鼠、人 人体虱恙虫病东方体 恙虫病 人、犬 野鸟 恙螨鲑鱼立克次体 鱼立克次体 鲑鳟 不详 不详 名称 所致疾病 发病宿16二、柯克斯体属(Coxiella)贝氏柯克斯体(C.burnetii)原名贝氏立克次体,惯称Q热立克次体,为人类Q热(question fever)的病原,该病有多种临床表现,通常发病急骤,有发热、头疼、肌肉痛等症状。一般预后良好,死亡率很低。二、柯克斯体属(Coxiella)17能感染Q热立克次体的家畜有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马、骡、驴、骆驼、犬和猫等,野生动物有野鼠、袋鼠和多种鼠类及旱獭;鸟类有鸡、鸭、鹅、鸽和多种野鸟。受感染动物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它们的乳汁、粪和尿,以及胎盘组织中均含有数量不等的病原体。排出体外的病原体污染外环境,还可通过污染尘埃经空气而传播,或经接触污染物及吮食乳汁而感染人畜。多种蜱可将本病原体传染给动物。能感染Q热立克次体的家畜有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马、18三、艾立希体属(Ehrlichia)(一)犬艾立希体(E.canis)可致犬单核细胞艾立希体病,猫的关节炎及贫血。(二)反刍兽艾立希体(E.ruminantium)旧称反刍兽可厥体,致牛、山羊、绵羊及野生反刍动物的心水病。三、艾立希体属(Ehrlichia)19衣原体是一类具有滤过性、严格细胞内寄生,并经独特发育周期以二分裂法繁殖和形成包涵体的革兰氏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进化关系上介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能引起人和家畜的衣原体病。衣原体是一类具有滤过性、严格细胞内寄生,并经独特发育周期以二20一、分类衣原体属亲衣原体属副衣原体属新衣原体属西氏衣原体属弹状衣原体属衣原体科副衣原体科 西氏衣原体科 沃氏衣原体科沃氏衣原体属衣原体目一、分类衣原体属亲衣原体属副衣原体属新衣原体属西氏衣原体属弹21常见较重要的衣原体有以下4种 1、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分为2个生物型:沙眼生物型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主要寄生于人类,引致沙眼及性病淋巴肉芽肿等,无动物储存宿主。两个生物型有19个血清型。常见较重要的衣原体有以下4种 222、鹦鹉热亲衣原体(Cp.psittaci)旧称鹦鹉热衣原体,以鸟类和哺乳动物为其天然宿主,有8个血清型,鸟类为AF,哺乳动物为M56及WC型。可致畜禽肺炎、流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偶致人的肺炎。在兽医上较重要。2、鹦鹉热亲衣原体(Cp.psittaci)233、牛羊亲衣原体(Cp.pecorum)旧称牛羊衣原体,能引起牛和绵羊的多发性关节炎、脑脊髓炎和腹泻;猪的肠炎及关节炎。3、牛羊亲衣原体(Cp.pecorum)244、肺炎亲衣原体(Cp.pneumoniae)旧称肺炎衣原体,有3个生物型:TWAR型考拉型鸟型TWAR型分离自结膜炎和呼吸道,以TW-138和AR-39两个代表株字头缩合而成,对动物无病原性,致人急性呼吸道疾病。4、肺炎亲衣原体(Cp.pneumoniae)25二、主要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结构及染色 衣原体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革兰氏 阴性。二、主要生物学特性26衣原体衣原体27衣原体衣原体28(二)发育周期 衣原体的繁殖,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不同发育阶段的衣原体在形态、大小和染色性上都有差异。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包括:元体始体包涵体子代元体(二)发育周期 29元体元体 又称原生小体或原体,呈球状、椭圆形,直径0.20.4m。存在于细胞外,对人和动物具有高度传染性,但无繁殖能力。姬姆萨染色呈紫色,马基维洛染色红色。元体吸附细胞表面后,经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元体即在空泡中逐渐增大,演变成始体。元体 30始体又称网状体,直径为0.71.5m,呈圆形或椭圆形。存在于细胞内,无感染性。姬姆萨和马基维洛染色均呈蓝色。始体由元体在细胞内增大而形成,经多次分裂形成雏形包涵体、成熟包涵体,最后演变成子代元体。子代元体从破裂的感染细胞中释出,再感染新的易感细胞,开始新的发育周期。每一发育周期约23d。始体31包涵体 是衣原体在细胞空泡内繁殖过程中所形成集团(落)形态。它内含无数子代元体和正在分裂增殖的始体。成熟的包涵体经姬姆萨染色呈深紫色,革兰氏阴性。包涵体 32衣原体的发育周期衣原体的发育周期33(三)培养1、鸡胚培养绝大多数衣原体可在57日龄鸡胚或8l0日龄鸭胚卵黄囊内生长繁殖。2、动物接种常用34周龄小鼠。可腹腔接种或脑内接种。3、细胞培养可用易感动物的原代细胞以及HeLa细胞、Vero细胞、BHK21、等传代细胞。(三)培养34(四)抵抗力 衣原体对热、脂溶剂、去污剂以及常用的消毒药液均十分敏感。但对煤酚类化合物及石炭酸等不敏感。长期保存可将衣原体置于50冻结。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及多粘菌素B等可抑制衣原体生长繁殖。除沙眼衣原体对磺胺药敏感外,其余均能抵抗。(四)抵抗力 35(五)抗原结构 1、属特异性抗原(共同抗原)位于细胞壁,成分为脂多糖,所有衣原体均含此类抗原,在不同种间可发生交叉反应。多以补反检出。这种抗原不能用于衣原体种别的鉴定。(五)抗原结构 362、种特异性抗原 位于细胞壁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上,是一种酸性蛋白,它与衣原体的致病性、免疫性、种型抗原相关。含有种特异、生物型特异和血清型特异的抗原决定簇。MOMP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抗MOMP血清能抑制衣原体的感染性。这种抗原可用补反、琼扩、荧光抗体以及中和试验检测,藉此可鉴别衣原体的不同种别。2、种特异性抗原 373、型特异抗原 衣原体的MOMP抗原还可区分种内的血清型或生物型,决定这种型特异性差异的分子基础是MOMP中氨基酸可变区的顺序变化。常用单克隆抗体微量免疫荧光试验加以检测。根据型特异性抗原的不同,目前沙眼衣原体分19个血清型,牛羊亲衣原体至少有8个型。3、型特异抗原 38三、致病性沙眼衣原体和肺炎亲衣原体主要感染人,对动物无致病性。牛羊亲衣原体可引起羊牛的多发性关节炎、脑脊髓炎和腹泻。三、致病性39鹦鹉热亲衣原体主要感染动物,有时也致人类疾病。从130多动物已分离到鹦鹉热亲衣原体,但该种衣原体主要危害禽类、绵羊、山羊和牛。羊、牛:流产、早产、死产以及肺炎鹦鹉类禽鸟:鹦鹉热非鹦鹉类禽类:鸟疫鹦鹉热亲衣原体40四、微生物学检查(一)分离鉴定 根据所致的不同疾病,采取肺、关节液、脑脊髓、胎盘等病料,经适当的预处理后,接种鸡胚或鸭胚卵黄囊分离病原体,必要时可适当传代。四、微生物学检查41(二)血清学检查 检测血清抗体可用补反、琼扩、间接血凝及ELISA等试验。对感染组织或细胞中抗原,可做免疫荧光检查,以证实衣原体抗原的存在。或用酶标抗体对组织或细胞进行酶免疫法染色鉴定之。除上述方法外,近年来,已采用核酸探针或PCR技术来准确、灵敏地检测或鉴定鹦鹉热亲衣原体。(二)血清学检查 42谢谢观赏谢谢观赏谢谢观赏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