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472117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1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1(优选)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优选)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优选)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优选)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培训培训培训(优选)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2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静态动态0.5m5m0.5m5m A级(1)352020352020B级3520293520002900C级3520002900352000029000D级352000029000不作规定不作规定(1)为了确定A级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m3。A级区空气尘埃粒子的级别为ISO 4.8,以0.5m的尘粒为限度标准。B级区(静态)的空气尘埃粒子的级别为ISO 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尘粒。对于C级区(静态和动态)而言,空气尘埃粒子的级别分别为ISO7和ISO8。对于D级区(静态)空气尘埃粒子的级别为ISO8。测试方法可参照的标准为ISO14644-1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3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关于关于ISO14644-1ISO14644-1的介绍的介绍1.1.最大允许浓度的设定最大允许浓度的设定Cn=10N(0.1/D)2.081.1 Cn某等级下,D的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浓度(pc/m3)。Cn以有效数为3位四舍五入到最靠近的整数。1.2 D被考虑粒径um1.3 N洁净度等级2.2.最少采样点数目最少采样点数目NL=2.1NL最少采样点数2.2A洁净室或洁净区的面积,以立方米计。在水平单向层流时,面积A可以看作是与气流方向呈垂直流动空气的截面积。3.3.每个点的最小采样量每个点的最小采样量VS=201000/(Cn.m)3.1VS每个采样点的每次最少采样量,用升表示。3.2Cn.m为相关等级规定的最大被考虑粒径之等级限制(pc/m3)。即可用得出A级每个采样点的最小采样量为1立方米,B级静态为690L,B级动态为6.9L关于最小采样量有另一条规定:每个点的采样量至少为2L,采样时间为1分钟。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关于ISO14644-1的介绍4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a)(a)如下:如下:级别浮游菌cfu/m3沉降菌(f90mm)cfu/4小时(2)表面微生物接触碟(f55mm)cfu/碟5指手套cfu/手套A级1111B级10555C级1005025D级20010050注:注:(1)(1)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2)(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 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积计数。并累积计数。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a)如5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十二条应制定适当的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监控警戒和纠偏限度。操作规程中应详细说明结果超标时需采取的纠偏措施。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十二条应制定适当的悬浮粒子和微6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课件72010201020102010版版版版 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v第一章第一章 范围范围v第二章第二章 原则原则v第三章第三章 洁净级别及洁净级别及监测监测v第四章第四章 隔离操作技隔离操作技术术v第五章第五章 吹罐封技术吹罐封技术v第六章第六章 人员人员v第七章第七章 厂房厂房v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v第九章第九章 消毒消毒v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v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灭菌工艺灭菌工艺v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灭菌方法灭菌方法v第十三第十三 无菌药品的无菌药品的最终处理最终处理v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2010版附录一:无菌产品第一章范围第十章生产管8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人员人员人员人员人体是最大的污染源,人体产生的污染占总污染数的35%制药企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机构,组成,资源,职责,培训,考核,人员卫生附录1对人员的要求:第十九条洁净区内的人数应严加控制,检查和监督应尽可能在无菌生产的洁净区外进行。洁净区与关键区洁净区:需要对环境中尘埃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或区域。关键区:指在洁净区中,对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的操作区域。第六章人员人体是最大的污染源,人体产生的污染占总污染数的39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人员人员人员人员第二十条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和设备维修工)都必须定期培训,以使无菌药品的操作符合要求,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卫生和微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未受培训的外部人员(如外部施工人员或维修人员)在生产期间需进入洁净区时,应对他们进行特别详细的指导和监督。公司操作人员1.更衣过程的培训与更衣测试2.无菌灌装验证的参与外来人员(包括检查人员)进入关键区域时1.应尽可能安排更衣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2.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先进行更衣后的取样,然后再根据结果进行评估。第六章人员第二十条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10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人员人员人员人员第二十四条工作服及其质量应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能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各洁净区的着装要求规定如下:vD级区:应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穿合适的工作服和鞋子或鞋套。应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带入洁净区外的污染物。vC级区:应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戴口罩。应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或衣裤分开的工作服,并穿适当的鞋子或鞋套。工作服应不脱落纤维或微粒。vA/B级区:应用头罩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头罩应塞进衣领内,应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必要时戴防护目镜。应戴经灭菌且无颗粒物(如滑石粉)散发的橡胶或塑料手套,穿经灭菌或消毒的脚套,裤腿应塞进脚套内,袖口应塞进手套内。工作服应为灭菌的连体工作服,不脱落纤维或微粒,并能滞留身体散发的微粒。第六章人员第二十四条工作服及其质量应与生产操作的112010201020102010版版版版 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v第一章第一章 范围范围v第二章第二章 原则原则v第三章第三章 洁净级别及洁净级别及监测监测v第四章第四章 隔离操作技隔离操作技术术v第五章第五章 吹罐封技术吹罐封技术v第六章第六章 人员人员v第七章第七章 厂房厂房v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v第九章第九章 消毒消毒v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v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灭菌工艺灭菌工艺v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灭菌方法灭菌方法v第十三第十三 无菌药品的无菌药品的最终处理最终处理v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2010版附录一:无菌产品第一章范围第十章生产管12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设备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第六十五条所有的待灭菌物品均须按规定的要求处理,以获得良好的灭菌效果,灭菌工艺的设计应确保灭菌完全。第六十六条应通过验证确认灭菌设备腔室内待灭菌产品和物品的装载方式。第八章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13剂型:无菌原料药或无菌制剂无菌药品容器的密封性应当经过验证,避免产品遭受污染。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CMCC10104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非正常的非正常情况才会发生(设备故障,灌封线堵塞,轨道调节,拆卸/替换破损的部件)非正常的干预至少每年模拟一次CIP设备,清洁、灭菌程序的执行情况(3)操作和运行的代表放置热电偶和真空探头,环境监测-放置和取走培养皿22m的过滤器均可以称为除菌过滤器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应遵循以下要求:测试方法可参照的标准为ISO14644-12010版附录一:无菌产品第六十六条应通过验证确认灭菌设备腔室内待灭菌产品和物品的装载方式。B级区(静态)的空气尘埃粒子的级别为ISO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尘粒。最终的除菌过滤滤器应尽可能接近灌装点。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停电故障,设备维修人员进入,分装中发现消毒剂过期后的更换机构,组成,资源,职责,培训,考核,人员卫生第八章设备-隧道烘箱环境微生物监测数据(),空气悬浮粒子监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设备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第六十八条应有明确区分已灭菌产品和待灭菌产品的方法。每一车(盘或其它装载设备)产品或物料均应贴签,清晰地注明品名、批号并标明是否已经灭菌。必要时,可用湿热灭菌指示带加以区分。第六十九条每一个灭菌批次都应有灭菌记录。应把灭菌记录作为该批产品放行的依据。剂型:无菌原料药或无菌制剂第八章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14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设备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冷凝水和空气如何影响灭菌效率冷凝水和空气如何影响灭菌效率空气比水的热阻还要高例子:1.1/100英寸厚的气体层2.1/4英寸的水层3.12.9英寸的铁墙第八章设备-湿热灭菌设备湿热灭菌设备15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设备设备-隧道烘箱隧道烘箱隧道烘箱隧道烘箱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措施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措施热分布热分布:通过验证得出压差压差:隧道烘箱中压差的梯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灌封间高温段冷却段预热段洗瓶间,每个梯度之间需要保持正压。第八章设备-隧道烘箱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措施16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设备设备-隧道烘箱隧道烘箱隧道烘箱隧道烘箱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措施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措施层流质量层流质量关于隧道烘箱在使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分析:产品中出现黑点原因:国内的隧道烘箱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将温度设定的偏高,比如320,340,360等,当温度过高时,烘箱内的高效过滤器本身还可以耐受,但是高效边框处的胶水会产生脱落,落到内包材中去预防: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现在有的高效过滤器在边框处进行负压保护设计,当有脱落物产生时自动吸走。第八章设备-隧道烘箱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措施17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设备设备-隧道烘箱隧道烘箱隧道烘箱隧道烘箱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措施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措施无菌无菌关于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除热源效果确认,需要通过验证来进行确认。在验证过程中,应该对初始段,中间段,结束段三个阶段进入隧道烘箱的过程进行验证。清洁清洁第八章设备-隧道烘箱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措施18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设备设备-灌装机灌装机灌装机灌装机灌装机三大关键要素灌装机三大关键要素破瓶率破瓶率灌装精度灌装精度加塞合格率加塞合格率1.对于胶塞锅,应易于拆卸,对于胶塞锅,应易于拆卸,清洁和灭菌清洁和灭菌2.胶塞锅内部的胶塞数量应胶塞锅内部的胶塞数量应进行限制,放在相关碰撞进行限制,放在相关碰撞过程中尘埃的产生。过程中尘埃的产生。工艺控制六大要素工艺控制六大要素1.风速风速(0.36-0.54m/S)2.层流流形层流流形3.尘埃粒子尘埃粒子4.浮游菌,沉降菌浮游菌,沉降菌5.风压风压6.无菌操作无菌操作第八章设备-灌装机灌装机三大关键要素工艺控制六大要素19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轧盖机轧盖机轧盖机轧盖机轧盖机轧盖机 对于西林瓶包装的产品,均涉及到轧盖工序。而对于非最终产品而言,该步骤通常是无菌药品的最终处理工程。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七十六条 小瓶压塞后应当尽快完成轧盖,轧盖前离开无菌操作区或房间的,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产品受到污染。第八章设备-轧盖机轧盖机20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设备设备-轧盖机轧盖机轧盖机轧盖机第七十七条无菌药品容器的密封性应当经过验证,避免产品遭受污染。-药害事件:完达山药业公司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药品在流通环节中被雨水浸泡,使药品收到细菌污染,后被更换包装标签并销售。药品检验所在被雨水浸泡药品的部分药品中检出多种细菌。熔封的产品(如玻璃安瓿或塑料安瓿)应当作100%的检漏试验,其它包装容器的密封性应当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抽样检查。第八章设备-轧盖机第七十七条21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轧盖机设备轧盖机设备轧盖机设备轧盖机v容器密封完整性验证容器密封完整性验证v将产品容器内灌入培养基,轧盖密封后灭菌冷却,然后将西林瓶倒置浸泡在菌液浓度为1*105-108cfu/ml的铜绿假单胞菌液中,4小时后,取出将容器外表面消毒,培养7天14天,首次测试后,利用剩余样品每隔12个月重复挑战试验1次,直至有效期满。v饱和盐水法测试密封性v亚甲基蓝溶液法v铜绿假单胞菌ATCC 9027/CMCC 10104第八章设备轧盖机容器密封完整性验证222010201020102010版版版版 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v第一章第一章 范围范围v第二章第二章 原则原则v第三章第三章 洁净级别及洁净级别及监测监测v第四章第四章 隔离操作技隔离操作技术术v第五章第五章 吹罐封技术吹罐封技术v第六章第六章 人员人员v第七章第七章 厂房厂房v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v第九章第九章 消毒消毒v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v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灭菌工艺灭菌工艺v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灭菌方法灭菌方法v第十三第十三 无菌药品的无菌药品的最终处理最终处理v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2010版附录一:无菌产品第一章范围第十章生产管23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1-1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应包括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应包括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人员确认人员确认无菌操作技能无菌更衣确认厂房系统设备确认厂房系统设备确认,HVAC,压空系统(或氮气)的确认,水系统,设备的在线清洗和灭菌CIP,SIP,冻干机物料物料瓶,胶塞湿热、干热灭菌环境消毒与监控确认环境消毒与监控确认无菌检测方法。无菌检测方法。第十章生产管理第四十七条-124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培养基灌装模拟验证的适用范围培养基灌装模拟验证的适用范围无菌药品分为:无菌原料药与无菌制剂无菌药品分为:无菌原料药与无菌制剂无菌制剂分为:非最终灭菌与最终灭菌两种类型无菌制剂分为:非最终灭菌与最终灭菌两种类型 其中无菌原料药与非最终灭菌制剂均需要进行培养其中无菌原料药与非最终灭菌制剂均需要进行培养基灌装模拟验证基灌装模拟验证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灌装模拟验证的适用25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新版无菌附录对培养基模拟灌装的要求:新版无菌附录对培养基模拟灌装的要求: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选择 最差条件的设计最差条件的设计 频次与变更频次与变更 结果的评价结果的评价 污染调查污染调查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新版无菌附录对培养26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2-2 应根据产品的剂型以及培养基的选择性、澄清度、应根据产品的剂型以及培养基的选择性、澄清度、浓度和灭菌的适用性选择培养基。应尽可能模拟常浓度和灭菌的适用性选择培养基。应尽可能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规的无菌生产工艺。1.剂型:无菌原料药或无菌制剂剂型:无菌原料药或无菌制剂2.选择性:应选择具有广谱性和代表性的培养基,选择性:应选择具有广谱性和代表性的培养基,比如如果产品在灌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冲氮保护的话,比如如果产品在灌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冲氮保护的话,就不能选择就不能选择TSB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而应该选择厌氧性的培养基,比如基),而应该选择厌氧性的培养基,比如FTM培培养基(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养基(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第四十七条-227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工艺验证将滤膜浸泡在料液中,浸泡时间不短于生产时间应把灭菌记录作为该批产品放行的依据。HVAC,压空系统(或氮气)的确认,水系统,新版无菌附录对培养基模拟灌装的要求:第十三无菌药品的最终处理操作规程中应详细说明结果超标时需采取的纠偏措施。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工艺验证水流速:浸泡前后测水的流速干预的次数应该等于或大于正常生产时发生的次数所有干预都应是预先设定和进行记录但第一次实验失败后,重新作的使用必须要与第一次实验的班次相同。包括所有对产品的无菌特性有影响的关键操作,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预和最差条件。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工艺验证洁净区:需要对环境中尘埃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或区域。(五)同一规格和型号的除菌过滤器使用时限应当经过验证,一般不得超过一个工作日。一般5000-10000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熔封的产品(如玻璃安瓿或塑料安瓿)应当作100%的检漏试验,其它包装容器的密封性应当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抽样检查。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一般5000-10000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阳性对照检查阳性对照检查在培养基灌装验证开始之前,需要做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阳性对照检查时为了考察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是否有抑菌因素。注:应对洁净区检测中出现的菌进行考察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28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3-3包括所有对产品的无菌特性有影响的关键操作,及生包括所有对产品的无菌特性有影响的关键操作,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预和最差条件。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预和最差条件。最差条件: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的条件限度,与正常生产条件相比最有可能造成工艺或生产失败的条件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第四十七条-329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的代表性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的代表性(1 1)时间代表性和批量的代表性)时间代表性和批量的代表性(2 2)操作和运行的代表性)操作和运行的代表性(3 3)剂型与包装容器代表性)剂型与包装容器代表性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的代表30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1)时间与批量的代表性)时间与批量的代表性最长灌装的持续时间最长灌装的持续时间1 最保守的设计:最保守的设计:在培养基灌封试验中,模拟生产用时最长的批量所需要的在培养基灌封试验中,模拟生产用时最长的批量所需要的时间,其中包括正常的干扰时间(换班、设备维修)。时间,其中包括正常的干扰时间(换班、设备维修)。2 其他的设计,有代表性的是过程。其他的设计,有代表性的是过程。1)在生产完成后接着进行培养基灌封实验)在生产完成后接着进行培养基灌封实验2)为了减少灌封瓶数,在每批试验开始、中间及结束前均灌)为了减少灌封瓶数,在每批试验开始、中间及结束前均灌装培养基,其余时间设备空运行以达到所需要的时间,或装培养基,其余时间设备空运行以达到所需要的时间,或在此时间灌装在此时间灌装WFI。任何干扰操作都应在培养基灌装时进行,任何干扰操作都应在培养基灌装时进行,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最长时间,包括可能发生的事件,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最长时间,包括可能发生的事件,人员的换班等人员的换班等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1)时间与批量的代表性31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1)时间与批量的代表性)时间与批量的代表性储存时间的验证储存时间的验证 灌装设备、部件、储罐、无菌物料、药液在实际灌封前能够放置的最灌装设备、部件、储罐、无菌物料、药液在实际灌封前能够放置的最长时间长时间 1.灌封设备、灌封部件、储罐、无菌物料需要再灭菌(除菌)的时间灌封设备、灌封部件、储罐、无菌物料需要再灭菌(除菌)的时间间间隔隔 用超出单项验证后确定的最长保存时间的设备部件、储罐、无菌物料用超出单项验证后确定的最长保存时间的设备部件、储罐、无菌物料参与培养基灌装试验参与培养基灌装试验 2.产品从无菌过滤到灌封加塞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产品从无菌过滤到灌封加塞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无菌过滤后存放在中间储罐内的培养基模拟实际生产时产品的最大储存无菌过滤后存放在中间储罐内的培养基模拟实际生产时产品的最大储存时间后再灌封时间后再灌封产品在灌装后密封前的储存时间产品在灌装后密封前的储存时间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1)时间与批量的代表性32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1)时间与批量的代表性)时间与批量的代表性新版新版GMP 指南指南一般一般5000-10000小于小于5000原则:培养基灌装容器的数量应当足以保证评价的有原则:培养基灌装容器的数量应当足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效性。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1)时间与批量的代表性33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2)剂型与容器的代表性)剂型与容器的代表性应当考虑到灌装容器的极端尺寸。应当考虑到灌装容器的极端尺寸。最大的容器:容器开口大,污染几率大。最大的容器:容器开口大,污染几率大。最小的容器:容器体积小,容易发生倒瓶。最小的容器:容器体积小,容易发生倒瓶。同一条灌装线灌装不同品种的产品的情况同一条灌装线灌装不同品种的产品的情况同一条灌装线灌装统一产品的不同规格的情况同一条灌装线灌装统一产品的不同规格的情况*对于灌装计量的要求,应位于容器体积的对于灌装计量的要求,应位于容器体积的1/21/2到到1/31/3处。处。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2)剂型与容器的代表性34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3)操作和运行的代表)操作和运行的代表 应模拟包括应模拟包括“最差状况最差状况”的生产条件下进行培养的生产条件下进行培养基灌装。基灌装。(如最大干预次数、模拟的加卸料、可(如最大干预次数、模拟的加卸料、可能的生产线停机的纠正灌装针能的生产线停机的纠正灌装针/管的调整和更换、管的调整和更换、人工轧盖、在线过滤器的更换以及所用人员的数量人工轧盖、在线过滤器的更换以及所用人员的数量等)等)干预的次数应该等于或大于正常生产时发生的次干预的次数应该等于或大于正常生产时发生的次数所有干预都应是预先设定和进行记录数所有干预都应是预先设定和进行记录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中,不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中,不需要模拟除菌过滤的实际过程,但应该模拟操作人员在模拟除菌过滤的实际过程,但应该模拟操作人员在无菌区在进行除菌过滤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如安装无菌区在进行除菌过滤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如安装和拆卸除菌过滤器的过程)和拆卸除菌过滤器的过程)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3)操作和运行的代表35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3)操作和运行的代表)操作和运行的代表正常的每班次都会发生(灌封线装配,装量调节,加胶塞/铝盖,处理倒瓶,中控取样,环境监测,手工补充轧盖等)非正常的非正常情况才会发生(设备故障,灌封线堵塞,轨道调节,拆卸/替换破损的部件)非正常的干预至少每年模拟一次不允许的行为:SOP中应列出哪些干预是容许的。根据实际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动作或操作来设计培养基灌装的人为干预。企业应列出可能会在无菌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允许和禁止的干预事件的一览表,并在试验中进行模拟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3)操作和运行的代表36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产品起泡点:浸泡前后的起泡点是否变化可以通过考察过滤前后料液的含量来进行判断。-对产品或生产线的每一种变更,均应根据书面的变更控制系统进行评估。以上三种过滤器均有孔径为0.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工艺验证选择性:应选择具有广谱性和代表性的培养基,比如如果产品在灌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冲氮保护的话,就不能选择TSB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而应该选择厌氧性的培养基,比如FTM培养基(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高效过滤器检测(空气悬浮粒子水平,过滤器检漏,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艺及人员重大变更后,应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更换灌装针头,灌装针头位置调整第七十五条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关于ISO14644-1的介绍第七十五条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灌封间高温段冷却段预热段洗瓶间,每个梯度之间需要保持正压。(五)同一规格和型号的除菌过滤器使用时限应当经过验证,一般不得超过一个工作日。常用的方法有起泡点试验、扩散流试验或压力保持试验。设备故障,取出卡住的胶塞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工艺验证(1)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3)操作和运行的代表)操作和运行的代表设备组装,设备组装,自动加塞故障自动加塞故障加入胶塞,加入胶塞,玻瓶破碎玻瓶破碎,捡出捡出更换灌装针头,更换灌装针头,灌装针头位置调整灌装针头位置调整设备故障,设备故障,取出卡住的胶塞取出卡住的胶塞取走倒下的玻瓶,取走倒下的玻瓶,检查员进入无菌区后的处理检查员进入无菌区后的处理手工装载到冻干机,手工装载到冻干机,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区忘带双层手套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区忘带双层手套后的退出后的退出放置热电偶和真空探头,放置热电偶和真空探头,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放置和取走培养皿放置和取走培养皿操作人员进出及更衣,操作人员进出及更衣,自动称量故障自动称量故障停电故障,停电故障,设备维修人员进入,分装中发现消毒剂过设备维修人员进入,分装中发现消毒剂过期后的更换期后的更换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37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4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每班次应连续进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每班次应连续进行行3次合格的试验。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次合格的试验。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艺及人员重大变更后,应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艺及人员重大变更后,应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通常应按生产工艺每班试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通常应按生产工艺每班次半年进行次半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一批。次,每次至少一批。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第四十七条-438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增补性培养基灌装实验增补性培养基灌装实验变更及其评估变更及其评估-对产品或生产线的每一种变更,均应根据书面的变对产品或生产线的每一种变更,均应根据书面的变更控制系统进行评估。更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如果通过评估认为此项变更会影响到无菌生产工艺如果通过评估认为此项变更会影响到无菌生产工艺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则需要进行增补性培养基灌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则需要进行增补性培养基灌封实验。封实验。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增补性培养基灌装实验39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再验证的要求再验证的要求频率频率-对每条生产线,每年进行两次再验证,间隔时间为对每条生产线,每年进行两次再验证,间隔时间为5-7个月个月。人员人员-人员至少每年参加一次再验证,以进行资格再确认人员至少每年参加一次再验证,以进行资格再确认容器规格容器规格-每条生产线轮流使用最大和最小规格的容器。每条生产线轮流使用最大和最小规格的容器。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再验证的要求40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5培养基灌装容器的数量应足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培养基灌装容器的数量应足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批量较小的产品,培养基灌装的数量应至少等于产批量较小的产品,培养基灌装的数量应至少等于产品的批量。品的批量。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第四十七条-541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应遵循以下要求: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应遵循以下要求:1.1.灌装数量少于灌装数量少于50005000支时,不得检出污染品支时,不得检出污染品 ;2.2.灌装数量在灌装数量在50005000至至1000010000支时支时 :(1 1)有)有1 1支污染,需调查,可考虑重复试验支污染,需调查,可考虑重复试验(2 2)有)有2 2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3.3.灌装数量超过灌装数量超过1000010000支时:支时:(1)(1)有有1 1支污染,需进行调查;支污染,需进行调查;(2)(2)有有2 2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4.4.发生任何微生物污染时,均应进行调查。发生任何微生物污染时,均应进行调查。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42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验证验证类型类型重复实验重复实验再验证再验证新建生产线新建生产线验证有效期到验证有效期到期期变更变更说明5000-10000支有一支5000支以下检出5000-10000支有两支新建每半年一次大变更小变更批次重复一批3批3批1批大变更3批小变更1批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类型重复实验再验证新建生43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结果与评价结果与评价1 外观检查,破损检查外观检查,破损检查2 物料平衡物料平衡3 培养与观察,培养与观察,连续监控连续监控20-257天天30-357天天1.灌装结束时,为保证培养基与内包材充分接触,灌装结束时,为保证培养基与内包材充分接触,应该将灌装后的培养基轻轻摇晃。应该将灌装后的培养基轻轻摇晃。2.在在20-257天培养结束后,也需要将培养基轻天培养结束后,也需要将培养基轻轻摇晃。轻摇晃。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结果与评价44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一:污染调查一:污染调查发生失败(污染)时,应尽可能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发生失败(污染)时,应尽可能找到最根本的原因。二:评估后果二:评估后果三:纠偏与预防三:纠偏与预防四:重新试验四:重新试验 当纠偏措施实施后,应当重新进行一次新的培养当纠偏措施实施后,应当重新进行一次新的培养基灌装实验,以确认其有效性。但第一次实验失败基灌装实验,以确认其有效性。但第一次实验失败后,重新作的使用必须要与第一次实验的班次相同。后,重新作的使用必须要与第一次实验的班次相同。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一:污染调查45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调查的范围应包括调查的范围应包括人:人:人员操作技术培训情况人员操作技术培训情况人员卫生状况监测数据人员卫生状况监测数据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调查的范围应包括46停电故障,设备维修人员进入,分装中发现消毒剂过期后的更换2010版附录一:无菌产品最终的除菌过滤滤器应尽可能接近灌装点。将滤膜浸泡在料液中,浸泡时间不短于生产时间灌装结束时,为保证培养基与内包材充分接触,应该将灌装后的培养基轻轻摇晃。*对于灌装计量的要求,应位于容器体积的1/2到1/3处。当纠偏措施实施后,应当重新进行一次新的培养基灌装实验,以确认其有效性。人员干扰操作、偏差、中断等-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加入胶塞,玻瓶破碎,捡出(2)剂型与容器的代表性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应遵循以下要求:通常情况下,不建议除菌过滤器反复使用,如果需要进行反复使用的,其使用时限应当通过验证。灌封设备、灌封部件、储罐、无菌物料需要再灭菌(除菌)的时间间22m的过滤器均可以称为除菌过滤器第二十条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和设备维修工)都必须定期培训,以使无菌药品的操作符合要求,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卫生和微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在验证实施过程中,要保证相关参数至少等于或大于其要求的参数标准。第七十五条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非正常的非正常情况才会发生(设备故障,灌封线堵塞,轨道调节,拆卸/替换破损的部件)非正常的干预至少每年模拟一次B级区(静态)的空气尘埃粒子的级别为ISO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尘粒。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调查的范围应包括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机:机:CIP设备,清洁、灭菌程序的执行情况设备,清洁、灭菌程序的执行情况设备和零件的灭菌工艺,灭菌釜的验证情况设备和零件的灭菌工艺,灭菌釜的验证情况停电故障,设备维修人员进入,分装中发现消毒剂过期后的47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调查的范围应包括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料:料:除菌过滤器完好性除菌过滤器完好性已灭菌物品的储存条件已灭菌物品的储存条件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调查的范围应包括48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调查的范围应包括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法:法:培养基灌装实验中的干预方式分析培养基灌装实验中的干预方式分析该区域近期是否有过维修活动,生产线的改造情况该区域近期是否有过维修活动,生产线的改造情况培养基灌封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培养基灌封过程中的异常事件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调查的范围应包括49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灌装过程记录培养基灌装过程记录文件记录:文件记录:过程控制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过程控制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环境和人员监测结果环境和人员监测结果 设备功能(批报警记录,过滤器完整性测试)设备功能(批报警记录,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人员干扰操作、偏差、中断等人员干扰操作、偏差、中断等-发生时间和持续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时间 生产线清场记录生产线清场记录过程录像过程录像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灌装过程记录50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调查的范围应包括调查的范围应包括环:环:环境微生物监测数据(),空气悬浮粒子监环境微生物监测数据(),空气悬浮粒子监测数据测数据高效过滤器检测高效过滤器检测(空气悬浮粒子水平,过滤器检漏,空气悬浮粒子水平,过滤器检漏,风速测量,密封系统检查,使用年限等风速测量,密封系统检查,使用年限等气流方向和设备影响气流方向和设备影响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调查的范围应包括512010201020102010版版版版 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附录一:无菌产品v第一章第一章 范围范围v第二章第二章 原则原则v第三章第三章 洁净级别及洁净级别及监测监测v第四章第四章 隔离操作技隔离操作技术术v第五章第五章 吹罐封技术吹罐封技术v第六章第六章 人员人员v第七章第七章 厂房厂房v第八章第八章 设备设备v第九章第九章 消毒消毒v第十章第十章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v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灭菌工艺灭菌工艺v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灭菌方法灭菌方法v第十三第十三 无菌药品的无菌药品的最终处理最终处理v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2010版附录一:无菌产品第一章范围第十章生产管52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v第七十五条第七十五条 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以下要求:(一)(一)对可最终灭菌的产品不得以除菌过滤工艺替代最终灭菌工艺。如果药品不能在其最终包装容器中灭菌,可用孔径为0.22m(或更小)的除菌过滤器将药液滤入预先灭菌的容器内。由于除菌过滤器不能将病毒或支原体全部滤除,可采用热处理方法来弥补除菌过滤的不足。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七十五条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53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并非所有的并非所有的0.22m0.22m的过滤器均可以称为除菌过滤器的过滤器均可以称为除菌过滤器澄清过滤器澄清过滤器预过滤器预过滤器除菌过滤器除菌过滤器以上三种过滤器均有孔径为以上三种过滤器均有孔径为0.22m0.22m大小的。大小的。除菌过滤器的定义:能对缺陷假单胞菌的截留效果达除菌过滤器的定义:能对缺陷假单胞菌的截留效果达到至少到至少10107 7CFU/cCFU/c的过滤器,才能称为除菌过滤器的过滤器,才能称为除菌过滤器第十二章:灭菌方法并非所有的0.22m的过滤器均可以称为除54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v第七十五条第七十五条 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以下要求:(二)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过滤除菌的风险。宜安装(二)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过滤除菌的风险。宜安装第二只已灭菌的除菌过滤器再次过滤药液。最终的第二只已灭菌的除菌过滤器再次过滤药液。最终的除菌过滤滤器应尽可能接近灌装点。除菌过滤滤器应尽可能接近灌装点。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七十五条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55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冗余过滤的概念冗余过滤的概念一:两个过滤器均为除菌过滤器一:两个过滤器均为除菌过滤器二:两个过滤器之间是无菌的二:两个过滤器之间是无菌的三:两个过滤器的完整性检测均为合格的三:两个过滤器的完整性检测均为合格的第十二章:灭菌方法冗余过滤的概念56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v第七十五条第七十五条 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以下要求:(三)(三)除菌过滤器使用后,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除菌过滤器使用后,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立即对其完整性进行检查并记录。常用的方法有起立即对其完整性进行检查并记录。常用的方法有起泡点试验、扩散流试验或压力保持试验。泡点试验、扩散流试验或压力保持试验。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七十五条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57手工装载到冻干机,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区忘带双层手套后的退出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艺及人员重大变更后,应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最终的除菌过滤滤器应尽可能接近灌装点。D级区:应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关键区:指在洁净区中,对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的操作区域。过滤器厂家提供的滤芯完整性检测标准,均为滤膜在水中润湿后进行确定的。应模拟包括“最差状况”的生产条件下进行培养基灌装。原因:国内的隧道烘箱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将温度设定的偏高,比如320,340,360等,当温度过高时,烘箱内的高效过滤器本身还可以耐受,但是高效边框处的胶水会产生脱落,落到内包材中去应尽可能安排更衣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措施培养基灌装实验中的干预方式分析干预的次数应该等于或大于正常生产时发生的次数所有干预都应是预先设定和进行记录洁净区:需要对环境中尘埃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或区域。停电故障,设备维修人员进入,分装中发现消毒剂过期后的更换(四)除菌过滤工艺应当经过验证,验证中应确定过滤一定量药液所需时间及过滤器二侧的压力。第二十条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和设备维修工)都必须定期培训,以使无菌药品的操作符合要求,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卫生和微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剂型:无菌原料药或无菌制剂22m的过滤器均可以称为除菌过滤器胶塞锅内部的胶塞数量应进行限制,放在相关碰撞过程中尘埃的产生。(五)同一规格和型号的除菌过滤器使用时限应当经过验证,一般不得超过一个工作日。(1)时间与批量的代表性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v第七十五条第七十五条 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以下要求:(四)除菌过滤工艺应当经过验证,验证中应确定(四)除菌过滤工艺应当经过验证,验证中应确定过滤一定量药液所需时间及过滤器二侧的压力。任过滤一定量药液所需时间及过滤器二侧的压力。任何明显偏离正常时间或压力的情况应有记录并进行何明显偏离正常时间或压力的情况应有记录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归入批记录。调查。调查结果应归入批记录。手工装载到冻干机,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区忘带双层手套后的退58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除菌过滤除菌过滤除菌过滤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工艺验证一:细菌截留实验一:细菌截留实验 工艺风险分析:通过对工艺风险的分析,确定影响细菌截留实验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的工艺参数设定相关的标准。在验证实施过程中,要保证相关参数至少等于或大于其要求的参数标准。挑战菌液的制备:在确定了细菌截留实验的影响因素后,并确认了挑战微生物(一般为缺陷假单胞菌)可以在产品药液中存活的话。而细菌挑战浓度要保证挑战水平达到基于过滤器表面积至少107CFU/c。滤出液分析:将过滤后的药液在分析(回收)过滤器或滤膜上全部直接通过,或者先用无菌容器收集全部的过滤液,再用分析膜片过滤。然后对滤膜进行培养,用以确认滤出液中是否存在挑战菌,来判定细菌截留实验是否通过。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工艺验证一:细菌截留实验59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除菌过滤除菌过滤除菌过滤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工艺验证二:化学兼容性(溶出)二:化学兼容性(溶出)滤膜与产品兼容吗?滤膜与产品兼容吗?将滤膜浸泡在料液中,浸泡时间不短于生产时间将滤膜浸泡在料液中,浸泡时间不短于生产时间查看有无可见的变化查看有无可见的变化检测物理性能的变化:检测物理性能的变化:水流速:浸泡前后测水的流速水流速:浸泡前后测水的流速滤膜重量:浸泡前后滤膜的重量滤膜重量:浸泡前后滤膜的重量产品起泡点:浸泡前后的起泡点是否变化产品起泡点:浸泡前后的起泡点是否变化检测化学性能的变化:检测化学性能的变化:料液中是否存在滤膜中的材质,对料液的性质产生料液中是否存在滤膜中的材质,对料液的性质产生影响。影响。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工艺验证二:化学兼容性(溶出)60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除菌过滤除菌过滤除菌过滤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工艺验证三:滤膜的吸附作用三:滤膜的吸附作用 考察在料液过滤过程中,料液的有效成分是否会被考察在料液过滤过程中,料液的有效成分是否会被滤膜吸附,从而影响料液的特性。滤膜吸附,从而影响料液的特性。可以通过考察过滤前后料液的含量来进行判断。可以通过考察过滤前后料液的含量来进行判断。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工艺验证三:滤膜的吸附作用61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艺及人员重大变更后,应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剂型:无菌原料药或无菌制剂2D被考虑粒径um第七十五条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除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第六十八条应有明确区分已灭菌产品和待灭菌产品的方法。应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或衣裤分开的工作服,并穿适当的鞋子或鞋套。压差:隧道烘箱中压差的梯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放置热电偶和真空探头,环境监测-放置和取走培养皿第十章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可以通过考察过滤前后料液的含量来进行判断。应尽可能安排更衣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应当考虑到灌装容器的极端尺寸。1/100英寸厚的气体层B级区(静态)的空气尘埃粒子的级别为ISO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尘粒。CIP设备,清洁、灭菌程序的执行情况(2)有2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非正常的非正常情况才会发生(设备故障,灌封线堵塞,轨道调节,拆卸/替换破损的部件)非正常的干预至少每年模拟一次选择性:应选择具有广谱性和代表性的培养基,比如如果产品在灌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冲氮保护的话,就不能选择TSB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而应该选择厌氧性的培养基,比如FTM培养基(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产品在灌装后密封前的储存时间剂型:无菌原料药或无菌制剂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除菌过滤除菌过滤除菌过滤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四:滤芯的完整性四:滤芯的完整性 过滤器厂家提供的滤芯完整性检测标准,均为滤膜过滤器厂家提供的滤芯完整性检测标准,均为滤膜在水中润湿后进行确定的。在水中润湿后进行确定的。如果在实际除菌工艺中,过滤后,料液附着在滤膜如果在实际除菌工艺中,过滤后,料液附着在滤膜的表面,无法通过注射用水的冲洗去除的,需要考的表面,无法通过注射用水的冲洗去除的,需要考虑滤芯在料液润湿情况下的完整性检测标准。虑滤芯在料液润湿情况下的完整性检测标准。如果可以通过冲洗的方式将料液去除的,可以直接如果可以通过冲洗的方式将料液去除的,可以直接使用厂家提供的标准。使用厂家提供的标准。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艺及人员重大变更后,应重复进行培养62第十二章:灭菌方法-除菌过滤工艺验证人员干扰操作、偏差、中断等-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