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64814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7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林素兰林素兰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小儿腹泻林素兰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的 在了解腹泻的病因及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在了解腹泻的病因及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在了解腹泻的病因及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在了解腹泻的病因及分类的基础上,学习不同病因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不同病因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不同病因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不同病因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并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重症腹泻患儿实施整疗原则。并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重症腹泻患儿实施整疗原则。并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重症腹泻患儿实施整疗原则。并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重症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体护理体护理体护理 二、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1 1 1 1、熟悉病因及其分类。、熟悉病因及其分类。、熟悉病因及其分类。、熟悉病因及其分类。2 2 2 2、了解不同病因的发病机理。、了解不同病因的发病机理。、了解不同病因的发病机理。、了解不同病因的发病机理。3 3 3 3、掌握轻、重型腹泻的临床表现。、掌握轻、重型腹泻的临床表现。、掌握轻、重型腹泻的临床表现。、掌握轻、重型腹泻的临床表现。4 4 4 4、了解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了解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了解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了解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5 5 5 5、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重症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重症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重症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重症腹泻患儿实施整体 护理。护理。护理。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一、教学目的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 特点:特点:1、多病原、多因素引起、多病原、多因素引起 2、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 3、6个月个月2岁多见岁多见 4、四、四 季均有发病,夏秋为多。季均有发病,夏秋为多。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3特点: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3病病 因因 感染性: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食饵性食饵性 过敏性过敏性 双糖酶缺乏双糖酶缺乏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非感染性非感染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4病 因 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非感染性(一)易感因素:(一)易感因素:1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2 2、机体防御功能差、机体防御功能差 3 3、人工喂养、人工喂养 4 4、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5(一)易感因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5(二)感染因素:(二)感染因素:1 1、细菌:、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 产毒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 (1 1 1 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侵袭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 出血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 粘附粘附粘附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集聚性大肠杆菌集聚性大肠杆菌集聚性大肠杆菌 (2 2 2 2)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 (3 3 3 3)耶尔森菌)耶尔森菌)耶尔森菌)耶尔森菌 (4 4 4 4)其他: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其他: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其他: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其他: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6(二)感染因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6(二)感染因素:(二)感染因素:2 2 2 2、病毒:、病毒:、病毒:、病毒:轮状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 3 3 3 3、真菌:、真菌:、真菌:、真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 4 4 4 4、寄生虫:、寄生虫:、寄生虫:、寄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7(二)感染因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7(三)非感染因素:(三)非感染因素:1、食饵性腹泻、食饵性腹泻 2、过敏性腹泻、过敏性腹泻 3、其他:双糖酶缺乏、其他:双糖酶缺乏 4、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8(三)非感染因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8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一)感染性腹泻:(一)感染性腹泻:宿主防御机能的强弱宿主防御机能的强弱 决定于决定于 感染菌量的多少感染菌量的多少 微生物的毒力微生物的毒力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9发病机制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9(二)非感染性腹泻:(二)非感染性腹泻:多由饮食不当引起多由饮食不当引起多由饮食不当引起多由饮食不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0(二)非感染性腹泻:多由饮食不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一)急性腹泻:(一)急性腹泻:(一)急性腹泻:(一)急性腹泻:(病程(病程(病程(病程2 2周)周)周)周)1 1、共同临床表现:、共同临床表现:、共同临床表现:、共同临床表现:(1 1)轻型:)轻型:)轻型:)轻型:胃肠道症状为主胃肠道症状为主胃肠道症状为主胃肠道症状为主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2 2)重型:)重型:)重型:)重型:胃肠道症状:较重胃肠道症状:较重胃肠道症状:较重胃肠道症状:较重 脱水脱水脱水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钾血症 低钙和低镁血症低钙和低镁血症低钙和低镁血症低钙和低镁血症 全身中毒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全身中毒症状 常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1(一)急性腹泻:(病程2周)临床表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2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2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3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32、几种常见类型肠炎临床特点:、几种常见类型肠炎临床特点:季节季节季节季节年龄年龄年龄年龄临床特点临床特点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大便常规大便常规大便常规大便常规病原菌病原菌病原菌病原菌轮状病毒轮状病毒轮状病毒轮状病毒秋冬季秋冬季秋冬季秋冬季6-246-24月月月月上感、腹泻、上感、腹泻、上感、腹泻、上感、腹泻、无中毒症状无中毒症状无中毒症状无中毒症状稀水便,无臭味,稀水便,无臭味,稀水便,无臭味,稀水便,无臭味,镜检:镜检:镜检:镜检:WBCWBC少或少或少或少或无无无无轮状病毒轮状病毒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大肠埃希大肠埃希大肠埃希大肠埃希菌肠炎菌肠炎菌肠炎菌肠炎 夏季夏季夏季夏季 发热、呕吐、发热、呕吐、发热、呕吐、发热、呕吐、腹泻稀水样便腹泻稀水样便腹泻稀水样便腹泻稀水样便中毒症状较重中毒症状较重中毒症状较重中毒症状较重有臭味有臭味有臭味有臭味大肠埃希大肠埃希大肠埃希大肠埃希菌菌菌菌真菌真菌真菌真菌年小体弱年小体弱年小体弱年小体弱其他真菌感染、其他真菌感染、其他真菌感染、其他真菌感染、口腔口腔口腔口腔泡沫多,豆腐渣泡沫多,豆腐渣泡沫多,豆腐渣泡沫多,豆腐渣样样样样白色念珠白色念珠白色念珠白色念珠菌菌菌菌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42、几种常见类型肠炎临床特点:季节年龄临床特点大便常规病(二)迁延性(二)迁延性(二)迁延性(二)迁延性(2 2周周周周22月)、慢性(月)、慢性(月)、慢性(月)、慢性(2 2月)腹泻:月)腹泻:月)腹泻:月)腹泻:病因复杂:急性感染性腹泻未彻底治疗、迁延病因复杂:急性感染性腹泻未彻底治疗、迁延 不愈常见不愈常见 营养不良:胃酸、消化酶分泌营养不良:胃酸、消化酶分泌 肠粘膜上皮细胞受损肠粘膜上皮细胞受损双糖酶缺乏双糖酶缺乏 免疫功能缺陷免疫功能缺陷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5(二)迁延性(2周2月)、慢性(2月)腹泻:消化系统疾病 非病理性腹泻非病理性腹泻 1.1.“生理性生理性生理性生理性”腹泻腹泻腹泻腹泻:多见于出生:多见于出生:多见于出生:多见于出生6 6个月以内的婴个月以内的婴个月以内的婴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好。除大便次数增多外,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好。除大便次数增多外,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好。除大便次数增多外,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好。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2.2.饥饿性腹泻饥饿性腹泻饥饿性腹泻饥饿性腹泻:急性腹泻恢复期,因不敢增加:急性腹泻恢复期,因不敢增加:急性腹泻恢复期,因不敢增加:急性腹泻恢复期,因不敢增加饮食,使患儿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粪便因缺少饮食,使患儿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粪便因缺少饮食,使患儿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粪便因缺少饮食,使患儿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粪便因缺少食物残渣而呈粘冻状,易被误认为腹泻未愈食物残渣而呈粘冻状,易被误认为腹泻未愈食物残渣而呈粘冻状,易被误认为腹泻未愈食物残渣而呈粘冻状,易被误认为腹泻未愈 常因常因常因常因饥饿而哭闹,粪便水分不多量少为其特点,只要饥饿而哭闹,粪便水分不多量少为其特点,只要饥饿而哭闹,粪便水分不多量少为其特点,只要饥饿而哭闹,粪便水分不多量少为其特点,只要逐渐增加饮食,粪便即可转为正常。逐渐增加饮食,粪便即可转为正常。逐渐增加饮食,粪便即可转为正常。逐渐增加饮食,粪便即可转为正常。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6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6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一)血常规(一)血常规(一)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增多提示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增多提示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增多提示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增多提示细菌感染,降低则提示病毒感染。降低则提示病毒感染。降低则提示病毒感染。降低则提示病毒感染。(二)大便检查(二)大便检查(二)大便检查(二)大便检查 大便常规内无或偶见白细胞者为侵袭大便常规内无或偶见白细胞者为侵袭大便常规内无或偶见白细胞者为侵袭大便常规内无或偶见白细胞者为侵袭性细菌以外的病原体感染引起;大便内有较多的白细胞常性细菌以外的病原体感染引起;大便内有较多的白细胞常性细菌以外的病原体感染引起;大便内有较多的白细胞常性细菌以外的病原体感染引起;大便内有较多的白细胞常由于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由于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由于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由于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三)血液生化检查(三)血液生化检查(三)血液生化检查(三)血液生化检查 血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血钾测血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血钾测血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血钾测血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血钾测定可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血气分析及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定可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血气分析及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定可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血气分析及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定可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血气分析及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力力力(CO2CP)(CO2CP)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程度和性质。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程度和性质。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程度和性质。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程度和性质。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7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7治治 疗疗 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预防并发症预防并发症预防并发症(一)急性腹泻治疗:(一)急性腹泻治疗:(一)急性腹泻治疗:(一)急性腹泻治疗:1 1、饮食疗法:、饮食疗法:、饮食疗法:、饮食疗法:2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1 1)ORSORS液:液:液:液:用于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用于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用于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用于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 轻度脱水:轻度脱水:轻度脱水:轻度脱水:5080ml/kg5080ml/kg 中度脱水:中度脱水:中度脱水:中度脱水:80100ml/kg80100ml/kg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8治 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2 2)静脉输液:)静脉输液:)静脉输液:)静脉输液: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患儿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患儿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患儿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患儿 1 1)第一天补液:)第一天补液:)第一天补液:)第一天补液:定量:累积损失量定量:累积损失量定量:累积损失量定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脱水:轻度脱水:轻度脱水:轻度脱水:90120ml/kg90120ml/kg 中度脱水中度脱水中度脱水中度脱水 :120150ml/kg120150ml/kg 重度脱水:重度脱水:重度脱水:重度脱水:150180ml/kg150180ml/kg 定性:根据脱水性质选用(等渗、低渗、高渗)定性:根据脱水性质选用(等渗、低渗、高渗)定性:根据脱水性质选用(等渗、低渗、高渗)定性:根据脱水性质选用(等渗、低渗、高渗)定速度:累积损失量:定速度:累积损失量:定速度:累积损失量:定速度:累积损失量:812812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12161216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纠正酸中毒纠正酸中毒纠正酸中毒纠正酸中毒 纠正钾、低钙、低镁纠正钾、低钙、低镁纠正钾、低钙、低镁纠正钾、低钙、低镁 2 2)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6080ml/kgd6080ml/kgd,1/51/5张含钠液张含钠液张含钠液张含钠液 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1/21/31/21/3张含钠液张含钠液张含钠液张含钠液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9(2)静脉输液: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19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1)控制感染:)控制感染:1)水样便:一般不用抗生素)水样便:一般不用抗生素 2)粘液、脓血便:针对病原选用抗生素)粘液、脓血便:针对病原选用抗生素(2)微生态疗法:)微生态疗法:(3)肠粘膜保护剂:)肠粘膜保护剂: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03、药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0(二)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二)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1 1、寻找病因,对因治疗、寻找病因,对因治疗、寻找病因,对因治疗、寻找病因,对因治疗 2 2、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 3、营养治疗:(、营养治疗:(、营养治疗:(、营养治疗:(1 1)继续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 (2 2)人工喂养儿调整饮食)人工喂养儿调整饮食)人工喂养儿调整饮食)人工喂养儿调整饮食 (3 3)碳水化合物不耐受者去双糖饮食)碳水化合物不耐受者去双糖饮食)碳水化合物不耐受者去双糖饮食)碳水化合物不耐受者去双糖饮食 (4 4)过敏性腹泻:改用其它饮食)过敏性腹泻:改用其它饮食)过敏性腹泻:改用其它饮食)过敏性腹泻:改用其它饮食 (5 5)要素饮食:)要素饮食:)要素饮食:)要素饮食:(6 6)静脉营养:)静脉营养:)静脉营养:)静脉营养:4 4、药物治疗:慎用抗生素、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应、药物治疗:慎用抗生素、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应、药物治疗:慎用抗生素、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应、药物治疗:慎用抗生素、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应 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粘膜保护剂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粘膜保护剂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粘膜保护剂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粘膜保护剂 5 5、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1(二)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护理诊断/护理问题体液不足:体液不足:与腹泻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与腹泻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与腹泻、呕吐丢 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体温过高: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与肠道感染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与大便次数增多 刺激臀部皮肤有关刺激臀部皮肤有关PCPC:酸中毒、低钾血症酸中毒、低钾血症知识缺乏:知识缺乏:缺乏喂养知识,卫生知识缺乏喂养知识,卫生知识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2护理诊断/护理问题体液不足:与腹泻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消化系 护理目标及护理评价护理目标及护理评价1.患儿腹泻、呕吐次数逐渐减少至停止,大便性患儿腹泻、呕吐次数逐渐减少至停止,大便性状正常。状正常。2.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体重恢复正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体重恢复正常,尿量正常。常,尿量正常。3.患儿体温降至能耐受的水平。患儿体温降至能耐受的水平。4.患儿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损。患儿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损。5.患儿家长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护理患儿。患儿家长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护理患儿。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3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3 护理措施1 1、调整饮食、调整饮食2 2、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 失衡失衡3 3、发热的护理、发热的护理4 4、维持皮肤完整性、维持皮肤完整性5 5、严密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病情6 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4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4 护理措施1 1、调整饮食、调整饮食 (1 1)营养)营养 (2 2)控制感染)控制感染 (3 3)观察排便情况)观察排便情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5 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5 护理措施2 2、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口服补液:口服补液:口服补液:口服补液:ORSORS口服液口服液口服液口服液l l 主要成分:氯化钠主要成分:氯化钠主要成分:氯化钠主要成分:氯化钠0.35g0.35g,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0.25g0.25g,l l 氯化钾氯化钾氯化钾氯化钾0.15 g0.15 g,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2 g2 g。l l 用用用用100ml100ml温开水溶解温开水溶解温开水溶解温开水溶解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6 护理措施2、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口服 护理措施2 2、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静脉补液:静脉补液:静脉补液:静脉补液:l l 三定:三定:三定:三定:l l 定量定量定量定量 轻轻轻轻90-120ml/kg 90-120ml/kg 中中中中120-150ml/kg 120-150ml/kg 重重重重150-180ml/kg150-180ml/kg l l 定性定性定性定性 低渗低渗低渗低渗2/32/3张张张张 等渗等渗等渗等渗1/21/2张张张张 高渗高渗高渗高渗1/3-1/3-1/51/5张张张张l l 定速定速定速定速 先快后慢,急需先补,见尿补钾先快后慢,急需先补,见尿补钾先快后慢,急需先补,见尿补钾先快后慢,急需先补,见尿补钾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7 护理措施2、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护理措施3 3、发热的护理、发热的护理 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温度在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温度在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温度在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温度在18-2218-22,湿,湿,湿,湿度在度在度在度在50-6050-60。l l每每每每4-64-6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l l使用物理降温,鼓励病人多饮水。使用物理降温,鼓励病人多饮水。使用物理降温,鼓励病人多饮水。使用物理降温,鼓励病人多饮水。l l出汗多时勤换衣服,避免受凉。出汗多时勤换衣服,避免受凉。出汗多时勤换衣服,避免受凉。出汗多时勤换衣服,避免受凉。l l限制探视的人数、次数,避免交叉感染,病房限制探视的人数、次数,避免交叉感染,病房限制探视的人数、次数,避免交叉感染,病房限制探视的人数、次数,避免交叉感染,病房定时紫外线消毒。定时紫外线消毒。定时紫外线消毒。定时紫外线消毒。l l遵医嘱静脉补液。遵医嘱静脉补液。遵医嘱静脉补液。遵医嘱静脉补液。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8 护理措施3、发热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 护理措施4 4、维持皮肤完整性、维持皮肤完整性 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使局部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使局部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使局部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使局部干燥。l l应选用消毒软棉尿布并及时更换。应选用消毒软棉尿布并及时更换。应选用消毒软棉尿布并及时更换。应选用消毒软棉尿布并及时更换。l l局部皮肤发红处外涂局部皮肤发红处外涂局部皮肤发红处外涂局部皮肤发红处外涂5 5鞣酸软膏。鞣酸软膏。鞣酸软膏。鞣酸软膏。l l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发生。尿布皮炎发生。尿布皮炎发生。尿布皮炎发生。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29 护理措施4、维持皮肤完整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 护理措施5 5、严密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病情 观察神志、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生命体征 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 有无脱水、电解质紊乱、全身中毒症状有无脱水、电解质紊乱、全身中毒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30 护理措施5、严密观察病情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6 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消毒隔离消毒隔离消毒隔离消毒隔离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31 护理措施6、健康教育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