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简明教程ppt课件-10醇-酚-醚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54018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简明教程ppt课件-10醇-酚-醚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有机化学简明教程ppt课件-10醇-酚-醚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有机化学简明教程ppt课件-10醇-酚-醚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第十章 醇、酚、醚醇、酚、醚第十章 醇、酚、醚1第一节第一节 醇醇一、一、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结构结构 醇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生成的衍生物(R-OH)。第一节 醇一、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2.2.分类分类1 1)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种类分为:)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种类分为:一级醇(伯醇)、二级醇(仲醇)、三级醇(叔醇)。一级醇(伯醇)、二级醇(仲醇)、三级醇(叔醇)。2 2)根据分子中烃基的类别分为:)根据分子中烃基的类别分为:脂脂肪肪醇醇、脂脂环环醇醇、和和芳芳香香醇醇(芳芳环环侧侧链链有有羟羟基基的的化化合合物物,羟基直接连在芳环上的不是醇而是酚)。羟基直接连在芳环上的不是醇而是酚)。3 3)根据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分为:)根据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两两个个羟羟基基连连在在同同一一碳碳上上的的化化合合物物不不稳稳定定,这这种种结结构构会会自自发发失失水水,故故同同碳碳二二醇醇不不存存在在。另另外外,烯烯醇醇是是不不稳稳定定的的,容易互变成为比较稳定的醛和酮容易互变成为比较稳定的醛和酮,这在前面已讨论过。,这在前面已讨论过。2.分类1)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种类分为:31 1)俗名)俗名 如乙醇俗称酒精,丙三醇称为甘油等。如乙醇俗称酒精,丙三醇称为甘油等。2 2)简单的一元醇用普通命名法命名。)简单的一元醇用普通命名法命名。3 3醇的命名醇的命名结构比较复杂的醇,采用系统命名法。结构比较复杂的醇,采用系统命名法。选择含有羟基碳的选择含有羟基碳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以羟基的位置最小编号,最长碳链为主链,以羟基的位置最小编号,称为某醇。称为某醇。3 3)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1)俗名 如乙醇俗称酒精,丙三醇称为甘油等。2)简单的一4 选长链选长链含羟基碳含羟基碳 选长链含羟基碳 5例如:多元醇的命名,要选择多元醇的命名,要选择含含-OH尽可能多的碳链为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主链,羟基的位次要标明。,羟基的位次要标明。例如:多元醇的命名,要选择含-OH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羟基6二、醇的物理性质二、醇的物理性质1.性状:性状:2.沸点:沸点:1)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100120(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原(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原因)因),如乙烷如乙烷(分子量为分子量为30)的沸点为的沸点为-88.6,而乙醇的沸,而乙醇的沸点为点为78.3。甲醇。甲醇(分子量分子量32)的沸点为的沸点为64.9。2)含支链的醇比直链醇的沸点低,如正丁醇()含支链的醇比直链醇的沸点低,如正丁醇(117.3)、异丁)、异丁醇(醇(108.4)、叔丁醇()、叔丁醇(88.2)。)。二、醇的物理性质7甲、乙、丙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甲、乙、丙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与水形成氢键的原因);(与水形成氢键的原因);C C4 4以上则随着碳链的增长溶解度减小(烃基增大,其遮蔽作以上则随着碳链的增长溶解度减小(烃基增大,其遮蔽作用增大,阻碍了醇羟基与水形成氢键);用增大,阻碍了醇羟基与水形成氢键);分子中羟基越多,分子中羟基越多,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沸点越高。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沸点越高。如乙二醇(如乙二醇(bp=197bp=197)、)、丙三醇(丙三醇(bp=290bp=290)可与水混溶。)可与水混溶。2 2、溶解度:、溶解度:甲、乙、丙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与水形成氢键的原因);C4以上83 3、结晶醇的形成、结晶醇的形成低级醇能和一些无机盐低级醇能和一些无机盐(MgClMgCl2 2、CaClCaCl2 2、CuSOCuSO4 4等)等)作用形成作用形成结晶醇结晶醇,亦称醇化物。如:,亦称醇化物。如:3、结晶醇的形成9三、醇的光谱性质三、醇的光谱性质 IR中中 -OH有两个吸收峰有两个吸收峰36403610cm-1未缔合的未缔合的OH的吸收带,外形较锐。的吸收带,外形较锐。36003200cm-1缔合缔合OH的吸收带,外形较宽。的吸收带,外形较宽。C-O的吸收峰在的吸收峰在10001200cm-1:伯醇在伯醇在10601030cm-1 仲醇在仲醇在1100cm-1附近附近 叔醇在叔醇在1140cm-1附近附近 NMR中中 OH的核磁共振信号由于受氢键、温度、溶剂性质等的核磁共振信号由于受氢键、温度、溶剂性质等影响,可出现影响,可出现值在值在15.5的范围内。的范围内。三、醇的光谱性质 IR中 -OH有两个吸收峰10三、醇的化学性质三、醇的化学性质 1 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三、醇的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11液态醇的酸性强弱顺序:液态醇的酸性强弱顺序:解释解释 烷氧负离子的稳定性烷氧负离子的稳定性NaNa与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慢的多,反应所生成的与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慢的多,反应所生成的热量不足以使氢气自燃,故常热量不足以使氢气自燃,故常利用醇与利用醇与NaNa的反应销毁的反应销毁残余的金属钠残余的金属钠,而不发生燃烧和爆炸。,而不发生燃烧和爆炸。较强的碱较强的碱 较强的酸较强的酸 较弱的酸较弱的酸 较弱的碱较弱的碱醇钠醇钠(RONa)(RONa)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碱性试剂。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碱性试剂。CHCH3 3CHCH2 2O O-的碱性比的碱性比-OHOH强,所以醇钠极易水解。强,所以醇钠极易水解。液态醇的酸性强弱顺序:解释 烷氧负离子的稳定性Na与醇的122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的重要方法)、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反应速度与氢卤酸的活性和醇的结构有关。反应速度与氢卤酸的活性和醇的结构有关。HXHX的反应活性:的反应活性:HI HBr HCl HI HBr HCl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反应速度与氢卤酸的活13醇的活性次序:醇的活性次序:CH CH3 3OHOH醇与卢卡斯(醇与卢卡斯(LucasLucas)试剂(浓盐酸和无水氯化锌)的反应:)试剂(浓盐酸和无水氯化锌)的反应:LucasLucas试剂可用于区别伯、仲、叔醇试剂可用于区别伯、仲、叔醇,但一般仅适用于,但一般仅适用于3636个碳原子的醇。个碳原子的醇。原因:原因:12 12个碳的产物(卤代烷)的沸点低,易挥发。个碳的产物(卤代烷)的沸点低,易挥发。大于大于6 6个碳的醇(苄醇除外)不溶于卢卡斯试剂,个碳的醇(苄醇除外)不溶于卢卡斯试剂,易混淆实验现象。易混淆实验现象。醇的活性次序:CH3OH醇与卢卡斯(Lucas)试剂(浓14有机化学简明教程ppt课件-10醇-酚-醚15位上有支链的伯醇、仲醇与位上有支链的伯醇、仲醇与HX的反应常有重排产物生成。的反应常有重排产物生成。原因:反应是以原因:反应是以S SN N1 1历程进行的历程进行的 。这类重排反应称为瓦格。这类重排反应称为瓦格涅尔涅尔-麦尔外因(麦尔外因(Wagner-MeerweinWagner-Meerwein)重排,)重排,是碳正离子的是碳正离子的重排。重排。位上有支链的伯醇、仲醇与HX的反应常有重排产物生成。原因163 3、与卤化磷和亚硫酰氯反应、与卤化磷和亚硫酰氯反应 产物不重排产物不重排醇与醇与PXPX3 3作用生成卤代烃的反应,通常是按作用生成卤代烃的反应,通常是按S SN N2 2历程进行的。历程进行的。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构型反转。构型反转。3、与卤化磷和亚硫酰氯反应 产物不重排醇与PX3作用生成卤代174 4、与酸反应(成酯反应)、与酸反应(成酯反应)1 1)与无机酸反应)与无机酸反应 醇与含氧无机酸硫酸、硝酸、磷酸反应生成无机酸酯。醇与含氧无机酸硫酸、硝酸、磷酸反应生成无机酸酯。高级醇的硫酸酯是常用的合成洗涤剂之一。如高级醇的硫酸酯是常用的合成洗涤剂之一。如 C C1212H H2525OSOOSO2 2ONaONa(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4、与酸反应(成酯反应)1)与无机酸反应 高级醇的硫酸酯是182 2)与有机酸反应)与有机酸反应2)与有机酸反应195 5、脱水反应、脱水反应醇与催化剂共热即发生脱水反应,随反应条件而异可醇与催化剂共热即发生脱水反应,随反应条件而异可发生发生分子内分子内或或分子间的脱水分子间的脱水反应。反应。醇的脱水反应活性:醇的脱水反应活性:3R-OH 2R-OH 1R-OH 3R-OH 2R-OH 1R-OH5、脱水反应醇的脱水反应活性:3R-OH 20醇脱水反应的特点:醇脱水反应的特点:1 1)主要生成札依采夫烯,例如:)主要生成札依采夫烯,例如:2 2)用硫酸催化脱水时,有重排产物生成。)用硫酸催化脱水时,有重排产物生成。醇脱水反应的特点:2)用硫酸催化脱水时,有重排产物生成。21 常用的氧化剂:常用的氧化剂:6 6、氧化和脱氢、氧化和脱氢1 1)氧化:)氧化:伯醇、仲醇分子中的伯醇、仲醇分子中的-H-H原子,由于受羟基的影响易被氧化。原子,由于受羟基的影响易被氧化。氧化产物:氧化产物:常用的氧化剂:6、氧化和脱氢 22由伯醇制备醛收率很低,因为醛很容易被氧化成酸。若想得到由伯醇制备醛收率很低,因为醛很容易被氧化成酸。若想得到高收率的醛,可采用较温和的氧化剂或特殊的氧化剂。高收率的醛,可采用较温和的氧化剂或特殊的氧化剂。a.a.沙瑞特沙瑞特(Sarrett)(Sarrett)试剂试剂 该试剂是吡啶和该试剂是吡啶和CrOCrO3 3在盐酸溶液中的络合盐,又称在盐酸溶液中的络合盐,又称PCC(PCC(p pyridinium yridinium c chlorohloroc chromate)hromate)氧化剂。由于其中的吡啶是碱性氧化剂。由于其中的吡啶是碱性的,因此,对于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的醇类氧化成醛的,因此,对于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的醇类氧化成醛(或酮或酮)时,不时,不但产率高,且不影响分子中但产率高,且不影响分子中C=CC=C、C=OC=O、C=NC=N等不饱和键的存在。等不饱和键的存在。b.b.活性活性MnOMnO2 2 该氧化剂对活泼的烯丙位醇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氧化作用,该氧化剂对活泼的烯丙位醇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氧化作用,而不影响而不影响C=CC=C双键。双键。A A、伯醇一般被氧化为醛、酸、伯醇一般被氧化为醛、酸由伯醇制备醛收率很低,因为醛很容易被氧化成酸。若想得到高收率23此反应可用于检查醇的含量,例如,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分此反应可用于检查醇的含量,例如,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分析仪就有根据此反应原理设计的。在析仪就有根据此反应原理设计的。在100ml100ml血液中如含有超过血液中如含有超过80mg80mg乙醇(最大允许量)时,呼出的气体所含的乙醇即可使仪器得出乙醇(最大允许量)时,呼出的气体所含的乙醇即可使仪器得出正反应。正反应。(若用酸性(若用酸性KMnOKMnO4 4,只要有痕迹量的乙醇存在,溶液颜色,只要有痕迹量的乙醇存在,溶液颜色即从紫色变为无色,故仪器中不用即从紫色变为无色,故仪器中不用KMnOKMnO4 4)。)。C C、K K2 2CrCr2 2O O7 7此反应可用于检查醇的含量,例如,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分析仪24B B、仲醇一般被氧化为酮。脂环醇可继续氧化为二元酸。、仲醇一般被氧化为酮。脂环醇可继续氧化为二元酸。叔醇一般难氧化,在剧烈条件下氧化则碳链断裂生成小分子叔醇一般难氧化,在剧烈条件下氧化则碳链断裂生成小分子氧化物。氧化物。B、仲醇一般被氧化为酮。脂环醇可继续氧化为二元酸。叔醇一般25 2 2)脱氢)脱氢 伯、仲醇的蒸气在高温下通过催化活性铜时发生脱氢反伯、仲醇的蒸气在高温下通过催化活性铜时发生脱氢反应,生成应,生成醛和酮。醛和酮。2)脱氢 26多元醇的反应多元醇的反应1 1、螯合物的生成、螯合物的生成2 2、与高碘酸(、与高碘酸(HIOHIO4 4)反应)反应 邻位二醇与高碘酸在缓和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具有羟基邻位二醇与高碘酸在缓和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具有羟基的两个碳原子的的两个碳原子的CCCC键断裂而生成醛、酮、羧酸等产物。键断裂而生成醛、酮、羧酸等产物。多元醇的反应1、螯合物的生成2、与高碘酸(HIO4)反应 邻27例如:例如:这个反应是定量地进行的,可用来定量测定这个反应是定量地进行的,可用来定量测定1 1,2-2-二醇的含量二醇的含量(非邻二醇无此反应(非邻二醇无此反应 )。)。3 3、片呐醇(四羟基乙二醇)重排片呐醇(四羟基乙二醇)重排片呐醇与硫酸作用时,片呐醇与硫酸作用时,脱水生成片呐酮。脱水生成片呐酮。例如:这个反应是定量地进行的,可用来定量测定1,2-二醇的含28醇的制备醇的制备 一、由烯烃制备一、由烯烃制备1 1、烯烃的水合、烯烃的水合 2 2、硼氢化、硼氢化-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反应特点:反应特点:11操作简单,产率高。操作简单,产率高。2 2反马氏规律的加成产物,是用末端烯烃制备伯反马氏规律的加成产物,是用末端烯烃制备伯 醇的好方法。醇的好方法。3 3立体化学为顺式加成。立体化学为顺式加成。醇的制备 一、由烯烃制备1、烯烃的水合 2、硼氢化-氧化反应2944无重排产物生成无重排产物生成二、由醛、酮制备二、由醛、酮制备1 1、醛、酮与格氏试剂反应、醛、酮与格氏试剂反应用格氏试剂与醛酮作用,可制得伯、仲、叔醇。用格氏试剂与醛酮作用,可制得伯、仲、叔醇。4无重排产物生成二、由醛、酮制备30应注意:应注意:11反应的第一步要绝对无水,因此两步一定要分开。反应的第一步要绝对无水,因此两步一定要分开。2 2制格氏试剂的底物应没有易与格氏试剂反应的基团。制格氏试剂的底物应没有易与格氏试剂反应的基团。2 2、醛、酮的还原、醛、酮的还原醛、酮分子中的羰基用还原剂(醛、酮分子中的羰基用还原剂(NaBHNaBH4 4,LiAlHLiAlH4 4)还原或催化)还原或催化加氢可还原为醇。加氢可还原为醇。不饱和醛、酮还原时,若要保存双键,则应选用特定还不饱和醛、酮还原时,若要保存双键,则应选用特定还原剂。原剂。如:如:NaBHNaBH4 4,LiAlHLiAlH4 4 应注意:1反应的第一步要绝对无水,因此两步一定要分开。2、31三、由卤代烃水解三、由卤代烃水解此法只适应在相应的卤代烃比醇容易得到的情况时采用。此法只适应在相应的卤代烃比醇容易得到的情况时采用。三、由卤代烃水解32一、甲醇一、甲醇有毒性,甲醇蒸气与眼接触可引起失明,误服有毒性,甲醇蒸气与眼接触可引起失明,误服10ml10ml失明,失明,30ml30ml致死。致死。重要的醇重要的醇二、乙二醇二、乙二醇制法制法乙二醇是合成纤维乙二醇是合成纤维“涤纶涤纶”等高分子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又是等高分子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又是常用的高沸点溶剂。乙二醇可与环氧乙烷作用生成聚乙二醇。常用的高沸点溶剂。乙二醇可与环氧乙烷作用生成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工业上用途很广,可用作乳化剂、软化剂、表面活化聚乙二醇工业上用途很广,可用作乳化剂、软化剂、表面活化剂等。剂等。一、甲醇重要的醇二、乙二醇乙二醇是合成纤维“涤纶”等高分子化33第二节第二节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的类型有:1,1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1,2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1,3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第二节 消除反应 34一、一、-消除反应消除反应1消除反应历程(E1和E2)(1)单分子消除历程(E1)两步反应:(1)(2)从反应物的相邻碳原子上消除两个原子或基从反应物的相邻碳原子上消除两个原子或基团,形成一个团,形成一个键的过程。键的过程。一、-消除反应1消除反应历程(E1和E2)两步反应:从反35E1和SN1是同时发生的,例如:E1反应的特点特点:1两步反应,与SN1反应的不同在于第二步,与 SN1互为竞争反应。2反应要在浓的强碱条件下进行。3有重排反应发生。E1和SN1是同时发生的,例如:E1反应的特点:1两步反应36(2)双分子消除反应()双分子消除反应(E2)一步反应:(2)双分子消除反应(E2)一步反应:37E2反应的特点:反应的特点:1一步反应,与SN2的不同在于B:进攻-H。E2与SN2是互相竟争 的反应。2反应要在浓的强碱条件下进行。3 通过过渡态形成产物,无重排产物。E2反应的特点:382消除反应的取向消除反应的取向一般情况下是生成札依采夫(Saytzeff)烯例如:对E1,主要是生成札依采夫烯,且消除活性是3 2 1 对E2,大多数消除遵守札依采夫规则,但也有例外(即趋向与Hofmann规则):-H的空间位阻增加,则生成Hofmann烯增多。键的体积增大,则Hofmann烯增多。2消除反应的取向一般情况下是生成札依采夫(Saytzeff393.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E1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不突出,这里不于讨论。许多实验事实说明,大多E2反应是反式消除的(同平面-反式消除)。反式消除方式可用单键旋转受阻的卤代物的消除产物来证明。3.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E1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不突出40反式消除易进行的原因反式消除易进行的原因(根据E2历程说明):1碱(B:)与离去基团的排斥力小,有利于B:进攻-H。2有利于形成键时轨道有最大的电子云重叠。反式消除易进行的原因(根据E2历程说明):1碱(B:)与离413反式构象的范德华斥力小,有利于B:进攻-H。4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是由同一亲核试剂的进攻而引起的。进攻碳原子引起取带,进攻就引起消除,所以这两种反应常常是同时发生和相互竞争的。3反式构象的范德华斥力小,有利于B:进攻-H。42 研究影响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相对优势的各种因素在有机合成上很有意义,它能提供有效的控制产物的依据。消除产物和取代产物的比例常受反应物的结构、试剂、溶剂和反应温度等的影响。1)反应物的结构)反应物的结构故制烯烃时宜用叔卤代烃;制醇时最好用伯卤代烃。伯卤代烃主要进行SN2反应。研究影响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相对优势的各种因素在有432)试剂的碱性)试剂的碱性试剂的碱性越强,浓度越大,越有利于E2反应;试剂的碱性较弱,浓度较小,则有利于SN2反应。3)溶剂的极性)溶剂的极性溶剂的极性增大有利于取代反应,不利于消除反应。所以由卤代烃制备烯烃时要用KOH的醇溶液(醇的极性小),而由卤代烃制备醇时则要用KOH的水溶液(因水的极性大)。4)反应温度)反应温度升高温度有利于消除反应,因消除反应的活化能比取代反应的大,(消除反应的活化过程中要拉长C-H键,而SN反应中无这种情况)。2)试剂的碱性44二、二、-消除反应消除反应 在同一碳原子上消除两个原子或基团产生中间体“卡宾”的过程,称为-消除反应。卡宾又叫碳烯。如:1卡宾的产生卡宾的产生(1)氯仿与强碱作用,失去HCl形成二氯卡宾。(2)由重氮甲烷的热分解或光分解而形成。二、-消除反应 在同一碳原子上消除两个原子或基团产生中452卡宾的结构卡宾的结构 卡宾的碳原子最外层仅有六个电子,除形成两个共价键外,还剩下两卡宾的碳原子最外层仅有六个电子,除形成两个共价键外,还剩下两个未成键电子。这两个未成键电子所处的状态经光谱研究证明有两种结个未成键电子。这两个未成键电子所处的状态经光谱研究证明有两种结构,一种称为单线态,另一种称为三线态。其结构如下:构,一种称为单线态,另一种称为三线态。其结构如下:2卡宾的结构 卡宾的碳原子最外层仅有六个电子,除形成两463卡宾的反应卡宾的反应(1)与碳碳双键的加成与碳碳双键的加成 在烯烃存在下的卡宾,可与双键加成得到环丙烷的衍生物。(2)插入反应(插入反应(insertion)卡宾能把自身插入到大多数分子的C-H键中去。3卡宾的反应(1)与碳碳双键的加成 (2)插入反应47第三节第三节 酚酚一、酚的结构及命名一、酚的结构及命名1结构 酚是羟基直接与芳环相连的化合物(羟基与芳环侧链的化合物为芳醇)2命名 酚的命名一般是在酚字的前面加上芳环的名称作为母体,再加上其它取代基的名称和位次。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按次序规则把羟基看作取代基来命名。二、酚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二、酚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三、酚的化学性质三、酚的化学性质 羟基即是醇的官能团也是酚的官能团,因此酚与醇具有共性。但由于酚羟基连在苯环上,苯环与羟基的互相影响又赋予酚一些特有性质,所以酚与醇在性质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第三节 酚一、酚的结构及命名481酚羟基的反应酚羟基的反应(1)酸性)酸性 酚的酸性比醇强,但比碳酸弱。酚的酸性比醇强,但比碳酸弱。1酚羟基的反应酚的酸性比醇强,但比碳酸弱。49 故酚可溶于故酚可溶于NaOH但不溶于但不溶于NaHCO3,不能与,不能与Na2CO3、NaHCO3作用作用放出放出CO2,反之羟基通,反之羟基通CO2于酚钠水溶液中,酚即游离出来。于酚钠水溶液中,酚即游离出来。利用醇、酚与利用醇、酚与NaOH和和NaHCO3反应性的不同,可鉴别和分离酚和醇。反应性的不同,可鉴别和分离酚和醇。当苯环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酚的酸性增强;连有供电子基团时,酚当苯环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酚的酸性增强;连有供电子基团时,酚的酸性减弱。的酸性减弱。故酚可溶于NaOH但不溶于NaHCO3,不能与Na250(2)与)与FeCl3的显色反应的显色反应 酚能与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大多数酚能起此反应,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大多数酚能起此反应,故此反应可用来鉴定酚。故此反应可用来鉴定酚。不同的酚与不同的酚与FeCl3作用产生的颜色不同。与作用产生的颜色不同。与FeCl3的显色的显色反应并不限于酚,具有烯醇式结构的脂肪族化合物也有此反应。反应并不限于酚,具有烯醇式结构的脂肪族化合物也有此反应。(2)与FeCl3的显色反应 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51(3)酚醚的生成)酚醚的生成酚不能分子间脱水成醚,一般是由醚在碱性溶液中与酚不能分子间脱水成醚,一般是由醚在碱性溶液中与烃基化剂作用生成。烃基化剂作用生成。(3)酚醚的生成酚不能分子间脱水成醚,一般是由醚在碱性溶液中52在有机合成上常利用生成酚醚的方法来保护酚羟基。在有机合成上常利用生成酚醚的方法来保护酚羟基。酚也可被卤素取代,但不象醇那样顺利;酚也可以酚也可被卤素取代,但不象醇那样顺利;酚也可以生成酯,但比醇困难。生成酯,但比醇困难。在有机合成上常利用生成酚醚的方法来保护酚羟基。532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1)卤代反应)卤代反应 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三溴苯酚 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反应很灵敏,很稀的苯酚溶液(反应很灵敏,很稀的苯酚溶液(10ppm)就能与溴水生成)就能与溴水生成沉淀。故此反应可用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沉淀。故此反应可用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2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1)卤代反应 反应很灵54(2)硝化)硝化 苯酚比苯易硝化,在室温下即可与稀硝酸反应。苯酚比苯易硝化,在室温下即可与稀硝酸反应。邻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成螯环,这样就削弱邻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成螯环,这样就削弱了分子内的引力;而对硝基苯酚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了分子内的引力;而对硝基苯酚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但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缔合。因此邻硝基苯酚的沸点和但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缔合。因此邻硝基苯酚的沸点和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其异构体低得多,故可随水蒸气蒸馏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其异构体低得多,故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出来。(2)硝化 邻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成螯环,55(3)亚硝化亚硝化 苯酚和亚硝酸作用生成对亚硝基苯酚。苯酚和亚硝酸作用生成对亚硝基苯酚。(4)缩合反应)缩合反应 酚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可以和羰基化合物发生缩合酚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可以和羰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例如,在稀碱存在下,苯酚与甲醛作用,生成反应。例如,在稀碱存在下,苯酚与甲醛作用,生成邻或对羟基苯甲醇,进一步生成酚醛树脂。邻或对羟基苯甲醇,进一步生成酚醛树脂。(3)亚硝化 (4)缩合反应 563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酚易被氧化为醌等氧化物,氧化物的颜色随着氧化程度的深化而逐渐加深,由无色而呈粉红色、红色以致深褐色。例如:多元酚更易被氧化。对苯二酚是常用的显影剂。酚易被氧化的性质常用来作为抗氧剂和除氧剂。3氧化反应 酚易被氧化为醌等氧化物,氧化物的颜色随着57第四节第四节 醚醚一、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一、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结构结构2分类分类第四节 醚一、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分类583命名命名1)简单醚在“醚”字前面写出两个烃基的名称。例如,乙醚、二苯醚等。2)混醚 是将小基排前大基排后;芳基在前烃基在后,称为某基某基醚。例如:3)结构复杂的醚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例如:3命名3)结构复杂的醚用系统命名法命名。59二、醚的物理性质二、醚的物理性质 三、醚的化学性质三、醚的化学性质 1 烊盐的生成烊盐的生成醚的氧原子上有未共用电子对,能接受强酸中的H+而生成烊盐。烊盐是一种弱碱强酸盐,仅在浓酸中才稳定,遇水很快分解为原来的醚。利用此性质可以将醚从烷烃或卤代烃中分离出来。二、醚的物理性质 烊盐是一种弱碱强酸盐,仅在浓酸602醚链的断裂醚链的断裂 在较高温度下,强酸能使醚链断裂,使醚链断裂最有效的试剂是浓的氢碘酸(HI)。醚键断裂时往往是较小的烃基生成碘代烷。芳香混醚与浓HI作用时,总是断裂烷氧键,生成酚和碘代烷 2醚链的断裂 在较高温度下,强酸能使醚链断裂,使醚链613.过氧化物的生成过氧化物的生成醚长期与空气接触下,会慢慢生成不易挥发的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而发生爆炸,因此,醚类应尽量避免暴露在空气中,一般应放在棕色玻璃瓶中,避光保存。蒸馏放置过久过久的乙醚时,要先检验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且不要蒸干。检验检验方法:硫酸亚铁和硫氰化钾混合液与醚振摇,有过氧化物则显红色。除去过氧化物除去过氧化物的方法:(1)加入还原剂5%的FeSO4于醚中振摇后蒸馏。(2)贮藏时在醚中加入少许金属钠。3.过氧化物的生成醚长期与空气接触下,会慢慢生成不易挥发的过62四、醚的制备四、醚的制备 1醇脱水 此法只适用于制简单醚,且限于伯醇,仲醇产量低,叔醇在酸性条件下主要生成烯烃。2威廉姆逊合成法(A.W.Williamson)威廉姆逊合成法是制备混合醚的一种好方法。是由卤代烃与醇钠或酚钠作用而得。威廉姆逊合成法中只能选用伯卤代烷与醇钠为原料。因为醇钠即是亲核试剂,又是强碱,仲、叔卤代烷(特别是叔卤代烷)在强碱条件下主要发生消除反应而生成烯烃 四、醚的制备 1醇脱水 威廉姆逊合成法中只能选用伯卤63如,制备乙基叔丁基醚时,可以有如下两条合成路线。路线路线1:路线路线2:如,制备乙基叔丁基醚时,可以有如下两条合成路线。64五、重要的醚五、重要的醚1.乙醚乙醚 2环氧乙烷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是最简单的环醚,是一个很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故给予重点讨论。(1)制法(2)物理性质 沸点11,无色有毒气体,易液化,与水混溶,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一般贮存于钢瓶中。(3)化学性质 环氧乙烷化学性质活泼,在酸或碱催化下能与多种试剂反应,形成一系列重要工业原料。五、重要的醚1.乙醚 65 1在酸催化下,环氧乙烷可与水、醇、卤化氢等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生成双官能团化合物。这些产物同时有醇和醚的性质,是很好的溶剂,常称溶纤素,广泛用于纤维素酯和油漆工业。在碱催化下,环氧乙烷可与RO-,NH3,RMgX等反应生成相应的开环化合物。环氧乙烷与RMgX反应,是制备增加两个碳原子的伯醇的重要方法。1在酸催化下,环氧乙烷可与水、醇、卤化氢等含活泼氢66 不对称的三元环醚的开环反应存在着一个取向问题,一般情况是:酸催化条件下亲核试剂进攻取代较多的碳原子;碱催化条件下亲核试剂进攻取代较少的碳原子。3四氢呋喃四氢呋喃 不对称的三元环醚的开环反应存在着一个取向问题,一般情67有机化学简明教程ppt课件-10醇-酚-醚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