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免疫学的应用》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48905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免疫学的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教材人教版《免疫学的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教材人教版《免疫学的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1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某同学在流感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接种了流感疫苗,可是没过一两个月,他患流感了。为什么注射的流感疫苗没起到预防作用呢?为什么注射的流感疫苗没起到预防作用呢?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某同学在流感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接种了流感疫苗2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接种一次麻疹疫苗,终身就不会得麻疹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接种一次麻疹疫苗,终身就不会得麻疹3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在人类的历史上,传染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而免疫学正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在人类的历史上,传染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4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一.疫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免疫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狂犬疫苗的研制者狂犬疫苗的研制者种痘防天花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一.疫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免疫的方法预防传51.1.概念概念: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2.2.机理机理: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的传染病具有抵抗力。3.3.传统疫苗种类:传统疫苗种类:(1)(1)减毒疫苗:减毒疫苗:丧失致病能力,毒性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菌或病毒。常用的有卡介苗、牛痘疫苗等。接种一次,且接种量少免疫时间长,效果好。(2)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强抗原病原微生物用物理方法灭活后制作而成。常用的有伤寒疫苗、狂犬疫苗等。制备简单,保存时间长且相对较安全,接种量大,且需要多次接种。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一.疫苗1.概念: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第4节6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3.3.传统疫苗的不足:传统疫苗的不足:有些疫苗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病原微生物灭活制成的,但灭活的适宜程度不好把握;有些是让病毒先感染一种动物,使病毒的毒力减弱,这样制备的疫苗可能因病毒的回复突变,毒力增强而引起感染。4.4.发展发展(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免疫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开创了科学地进行免疫接种的新时期。(3)2006年,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获得美国的批准。(4)2018年5月,我国首个人和动物的DNA疫苗获得新兽药证书,用于预防某个亚型的禽流感,这是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一.疫苗预防不同种的子宫颈癌DNA疫苗:既具有减活疫苗优点,又无感病危险。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3.传统疫苗的不足:有些疫苗是通过化学或物7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一.疫苗6.6.接种疫苗时遇到的问题:接种疫苗时遇到的问题:(1 1)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有些接种疫苗之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热或其他症状。(2 2)接种多种疫苗很麻烦,设计一种用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可行吗)接种多种疫苗很麻烦,设计一种用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可行吗?可行。将不同抗原联合制成一种疫苗,可预防相应的多种疾病。如:四联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及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心包炎等。(3 3)为什么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才会起作用?)为什么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才会起作用?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传递、识别以及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人体才具有免疫力。5.5.疫苗的作用机理疫苗的作用机理:是人们根据免疫反应的规律来设计的,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具有特异性。除此之外,免疫系统还具有记忆性,免疫力能维持较长的时间。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一.疫苗6.接种疫苗时遇到的问题:5.疫苗8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1.1.概念:概念:用正常的器官用正常的器官 丧失丧失 的器官,的器官,以以 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其生理功能的技术。2.2.意义:意义:治疗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手段。置换置换重建重建功能功能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1.概念:用正常的器官9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3.3.原理原理: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它们是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物质,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如果将别人的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白细胞就能识别出HLA不同而发起攻击。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3.原理: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10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4.4.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及希望: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及希望:(1 1)问题:)问题:(2 2)希望:)希望:阅读课本资料阅读课本资料1 14 4,思考并概括:,思考并概括: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等。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等。自体干细胞培养的组织器官的移植,自体干细胞培养的组织器官的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提高成活率等。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提高成活率等。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4.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及希望11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5.5.移植的关键移植的关键: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免疫排斥问题:应用免疫抑制剂应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反应。加大自愿捐献器官的宣传力度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5.移植的关键:主要取决于供者12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1954年,第一例成功的肾移植手术由美国医生约瑟夫默里进行。迄今为止,全世界仅心、肝、肾人体三大器官的移植已经达到50万例。我国器官移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虽然开展比较晚,但进展却很快。全球首例新冠肺炎肺移植成功者崔志强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1954年,第一例成功的肾移植13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利用自体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和自身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和自身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一致一致,不会出现排斥反应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同济大学团队首次在临床试验中利用自体肺部干细胞移植技术成功再生了患者的损伤肺部组织。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二.器官移植利用自体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14免疫用的生物制品类毒素: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被动免疫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如丙种球蛋白如白喉抗毒素主动免疫如伤寒菌苗、卡介苗菌苗:疫苗:如乙脑疫苗、牛痘苗免疫预防(预防接种):免疫预防种类:是指在是指在患病前患病前将各种人工制备的将各种人工制备的免疫制剂免疫制剂(菌苗、疫苗或血清等)接种(菌苗、疫苗或血清等)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抗体及记忆细胞,增强人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增强人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传染病的目的。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注射抗原)和(注射抗原)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体)。(注射抗体)。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免疫用的生物制品类毒素: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被动免疫免疫血15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免疫诊断:免疫诊断: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由于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免疫学技术和制剂在临床诊断上得到了由于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免疫学技术和制剂在临床诊断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广泛的应用,如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如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已成为与传统的手术、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并列的重要治疗方法。对于免已成为与传统的手术、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并列的重要治疗方法。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免疫增强疗法,对于有些疾病则使用免疫抑制剂疗法,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免疫增强疗法,对于有些疾病则使用免疫抑制剂疗法,例如例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使用免疫抑制剂。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免疫诊断: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除了免疫16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区别项目目免疫免疫预防防免疫治免疫治疗时间注射的物注射的物质目的目的病原体感染前的预防病原体感染后的治疗疫苗(经处理的抗原)抗体、细胞因子、血清等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直接注射免疫活性物质,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区别项目免疫预防免疫治17连线课堂小练课堂小练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连线课堂小练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18课堂小练课堂小练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但异体器官移植手术最大的障碍就是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关于排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排斥反应主要是体液免疫作用的结果B.发生排斥反应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C.器官移植后患者要使用免疫抑制剂D.对先天性免疫丧失者进行器官移植,不会出现排斥反应A环孢素a是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它能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那么环孢素A可用于()A.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B.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C.降低移植器官被排斥的概率 D.消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C课堂小练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的一项重19课堂小练课堂小练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斥反应,也会产生体液(免疫)性排斥反应。所以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则需要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 抗体 细胞因子 A.仅 B.仅 C.D.C器官移植后降低免疫排斥作用的措施是()A.使接受者处于无菌环境 B.使用免疫抑制剂C.用X射线照射被移植器官 D.用加快有丝分裂的药物B课堂小练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201.文言文是一种十分讲究形式美的书面语言,古人写文章时,总是从声律、音节、句式等各方面考虑,对文章的语言加以修饰,以使语言尽善尽美。因此文言文中的修辞方式格外丰富,这成为文言语言的鲜明特色,如押韵、对偶、排比等等。这些修辞方式的存在,也为我们给文言文断句提供了方便。2.景物是情感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景物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等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明丽绚烂的景色一般表现愉悦的心态,而色彩暗淡的景物往往表达伤感之意。当然也有特例,作者以悲景写乐情或以乐景写悲情,这种情况要结合诗作具体内容来分析。3.景物也有时令色彩。一般而言,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秋冬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4.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5.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村市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同时,眼前如画的村落,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6.该读书节的标志将爱心、书本和纽带等元素变化组合而成。爱心和书本的寓意是热爱读书、用心读书。心形纽带寓意是以读书为纽带,齐心协力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齐心协力建构和谐社会)。7.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悲观经常在他身上发生冲突。在斯特林堡的作品中,尽管人们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虽然这种努力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但这种追求本身,就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与崇高。8.小说的结尾,主人公收起那弥足珍贵的半张纸,“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这告诉我们主人公将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去开拓新的人生。他勇敢地面对命运,承受人生的一切幸与不幸,在生活面前保持着骄傲与快乐的姿态。由此可见,主人公是一位达观而又坚强的人。感谢观看,欢迎指导!感谢观看,欢迎指导!1.文言文是一种十分讲究形式美的书面语言,古人写文章时,总是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