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专业知识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20400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专业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心肺复苏专业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心肺复苏专业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专业知识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n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n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n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n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n心跳停止1-2分钟-瞳孔固定n心跳停止4-5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心肺复苏专业知识心肺脑复苏(CPCR)定义n1.心肺复苏简称(CPR):CP:Cardio-pulmoncry R:Resuscitation 2.是研究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机体组织 细胞和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及阻断并逆转其发展过程的方法。3.目的是保护脑、心和肺等重要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心肺复苏专业知识3心肺脑复苏(CPCR)定义1.心肺复苏简称(CPR):CP:BLS技术(单人)1、D:确保安全?2、R:判断意识 方法?3、A:启动急救程序 内容?4、P:摆体位5、C:人工循环(检查颈动脉,胸外按压)6、A:开放气道7、B:人工呼吸8、D:早期除颤心肺复苏专业知识4BLS技术(单人)1、D:确保安全?心肺复苏专业知识4n立即将病人平卧于坚实平面上。n俯卧病人翻转身体时,将病人双手上举,远端下肢屈曲搭在近端下肢上,一手托其后颈部,另一手托其腋下,使之头、颈、躯干整体翻转成仰卧位。n注意保护颈部。n身体平直,无扭曲。P:摆复苏体位摆复苏体位心肺复苏专业知识5立即将病人平卧于坚实平面上。P:摆复苏体位心肺复苏专业知识5心肺复苏 BLSnC:脉搏检查n1岁以上颈动脉,一岁以下肱动脉n专业医务人员10S以内(若不确定脉搏?)心肺复苏专业知识6心肺复苏 BLSC:脉搏检查心肺复苏专业知识6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轻按滑动2 23cm 3cm 时间时间10s10s力度适中力度适中心肺复苏专业知识7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C:胸外心脏按压n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n姿势:掌根平行胸骨,双手掌重叠,手指离开胸壁,肘固姿势:掌根平行胸骨,双手掌重叠,手指离开胸壁,肘固定内翻、手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定内翻、手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 。n深度深度:正常体型成人胸骨下压:正常体型成人胸骨下压至少至少5cm。n时间:按压与放松相等,每次放松使时间:按压与放松相等,每次放松使胸廓完全回弹胸廓完全回弹,手掌,手掌 不能离开胸壁。不能离开胸壁。n频率频率:至少至少100次次/分。分。n按压:呼吸比:成人:按压:呼吸比:成人:30:2 n每每2分钟分钟更换按压者并在更换按压者并在5S内完成。内完成。n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减少中断。心肺复苏专业知识8C: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专业知识8 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部位部位1 1:两乳头连线中点:两乳头连线中点部位部位2 2:胸骨中线中下:胸骨中线中下1/31/3交界处交界处或者胸骨下半部或者胸骨下半部定位定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心肺复苏专业知识9 胸外心脏按压部位1:两乳头连线中点部位2:胸骨中线中下1按压要领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内收。掌根部紧贴胸壁。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0按压要领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内收。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0A A:气道开放气道开放开放气道之前开放气道之前清理口腔清理口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开放气道方法:开放气道方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双手抬颌法 仰头抬颈法仰头抬颈法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1A:气道开放开放气道之前清理口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心肺复苏开放气道方法开放气道方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双手抬颌法(脊椎损伤时(脊椎损伤时,专业人员采用)专业人员采用)仰头抬颈法仰头抬颈法(现基本不采用)(现基本不采用)伤病员下颏经耳垂伤病员下颏经耳垂伤病员下颏经耳垂伤病员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连线与地面呈连线与地面呈连线与地面呈90909090度度度度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2开放气道方法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仰头抬颈法伤病员下颏经始终保持气道开放始终保持气道开放吹气时不能漏气吹气时不能漏气连吹连吹2 2次次,注意让病人出气,注意让病人出气确保胸部升起并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维持1s1s(所有通气方式)(所有通气方式)频率频率:成人成人10-12次次/分分,儿童儿童/婴儿婴儿 12-20次次/分分潮气量:潮气量:500600ml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3始终保持气道开放注意事项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3G:评估评估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照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照30:2反反复进行复进行5个循环,大约个循环,大约2分钟时间,重分钟时间,重新检查病人呼吸、心跳恢复情况。新检查病人呼吸、心跳恢复情况。判断时间判断时间5-10S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4G:评估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照30:2反复进行5个循环,CPR有效指征有效指征n自主呼吸恢复自主呼吸恢复n能扪及大动脉搏动能扪及大动脉搏动n面色、口唇转红润面色、口唇转红润n散大瞳孔开始缩小散大瞳孔开始缩小n意识开始恢复,肢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意识开始恢复,肢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出现各种反射出现各种反射n上肢收缩压上肢收缩压8kPa8kPa(60mmHg)60mmHg)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5CPR有效指征自主呼吸恢复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5相关知识简易呼吸器n结构n工作原理n临床应用n检测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6相关知识简易呼吸器结构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6储氧袋储氧袋储气阀储气阀气囊气囊/球囊球囊压力安全阀压力安全阀单向阀单向阀(鸭嘴阀)(鸭嘴阀)面罩面罩呼气阀呼气阀进气阀进气阀氧氧气气连连接接管管储氧安全阀储氧安全阀简易呼吸器组成:四部分、六个阀简易呼吸器组成:四部分、六个阀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7储氧袋储气阀气囊/球囊压力安全阀单向阀面罩呼气阀进气阀氧储氧心肺复苏专业知识培训ppt课件18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有氧源):1.清除口鼻异物及活动性假牙,将病人取去枕仰卧位,开放清除口鼻异物及活动性假牙,将病人取去枕仰卧位,开放 气气 道。道。2.操作者位于病人头端。操作者位于病人头端。3.将压力阀下压关闭,以增加送气压力(建立人工气道前关将压力阀下压关闭,以增加送气压力(建立人工气道前关闭安全阀,建立人工气道后可打开)。压力安全阀作用:使闭安全阀,建立人工气道后可打开)。压力安全阀作用:使送气压力自动调整在安全范围(送气压力自动调整在安全范围(40-60CM40-60CM水柱),水柱),60cm60cm水柱,水柱,气体会自动排出。气体会自动排出。4.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每分钟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每分钟8-10L8-10L。5.将面罩扣住病人口鼻,使三角形面罩底边位于下颌。将面罩扣住病人口鼻,使三角形面罩底边位于下颌。6.使用使用E-CE-C手法固定面罩:食指、拇指固定并下压面罩,中手法固定面罩:食指、拇指固定并下压面罩,中指、无名指、小指抬起下颌保持气道开放。指、无名指、小指抬起下颌保持气道开放。心肺复苏专业知识19操作方法(有氧源):1.清除口鼻异物及活动性假牙,将病人取去7.7.挤压频率:成人挤压频率:成人 10-12次次/分钟分钟 儿童儿童 12-20次次/分钟分钟 新生儿新生儿40-60次次/分分 吸呼比吸呼比 1:1.52 潮气量一般潮气量一般400 600ml见见 胸廓抬起即可胸廓抬起即可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有氧源):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07.挤压频率:成人 10-12次/分钟操作方法(有氧源):面罩固定手法面罩固定手法-1 单手单手“E-C”“E-C”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1面罩固定手法-1 单手“E-C”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1面罩固定手法面罩固定手法-2双手双手“E-C”“E-C”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2面罩固定手法-2双手“E-C”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u挤压气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气囊的挤压气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气囊的1/22/3(1L)为)为宜,节律均匀,勿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或造成呼吸宜,节律均匀,勿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或造成呼吸中中 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u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与自主呼吸同步;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与自主呼吸同步;u面罩大小要合适,婴儿及小孩最好不要使用成人型简易呼吸面罩大小要合适,婴儿及小孩最好不要使用成人型简易呼吸器,且应具备安全阀装置,能自动调整压力,以确保患儿安器,且应具备安全阀装置,能自动调整压力,以确保患儿安全。全。u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使其配合;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使其配合;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3注意事项挤压气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气囊的1/22/3(1注意事项注意事项u无氧源时,应该取下储氧袋及氧气连接管。无氧源时,应该取下储氧袋及氧气连接管。u有氧源时,要使用储氧袋,并且氧流量要有氧源时,要使用储氧袋,并且氧流量要 8L/分分u储氧袋作用:提高氧浓度,可使氧浓度达储氧袋作用:提高氧浓度,可使氧浓度达99%;无;无储氧袋氧浓度为储氧袋氧浓度为45%;如无氧源时,氧浓度为大气;如无氧源时,氧浓度为大气氧浓度氧浓度21%;u随时观察:随时观察:(1)挤压气囊时,注意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挤压气囊时,注意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2)观察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情况;观察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情况;(3)观察病人口唇、面色、脉搏、氧饱和度的变观察病人口唇、面色、脉搏、氧饱和度的变 化,观察呼吸改善情况;化,观察呼吸改善情况;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4注意事项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4 4)观察单向阀(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观察单向阀(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5 5)在呼气过程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状;在呼气过程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状;(6 6)观察胃区是否胀气,避免过多气体挤压到观察胃区是否胀气,避免过多气体挤压到 胃部而影响呼吸的改善。胃部而影响呼吸的改善。u注意保持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u如果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如果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 -用力挤压气囊数次,将积物清除用力挤压气囊数次,将积物清除 -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5注意事项(4)观察单向阀(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心简易呼吸器的清洁与消毒简易呼吸器的清洁与消毒将各部件拆开,置入将各部件拆开,置入500mg/L500mg/L健之素等消毒液中浸泡半小健之素等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清水冲洗晾干调试后备用。特殊感染者,可时,清水冲洗晾干调试后备用。特殊感染者,可用环氧乙烷熏蒸。用环氧乙烷熏蒸。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6简易呼吸器的清洁与消毒将各部件拆开,置入500mg/L健之素 1 1 气囊的测试气囊的测试 2 2 进气阀测试进气阀测试 3 3 储氧袋测试储氧袋测试 4 4 储氧安全阀测试储氧安全阀测试简易呼吸器测试简易呼吸器测试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7 1 气囊的测试简易呼吸器测试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7球体测试球体测试 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挤压球体,将手松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挤压球体,将手松 开,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8球体测试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8进气阀测试进气阀测试n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正确。心肺复苏专业知识29进气阀测试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觉球体不易被压储氧袋测试储氧袋测试 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鸭嘴阀会张开,使得储气袋膨胀,如储鸭嘴阀会张开,使得储气袋膨胀,如储气袋没有膨胀,请检查是否组装正确、气袋没有膨胀,请检查是否组装正确、或储气袋漏气。或储气袋漏气。心肺复苏专业知识30储氧袋测试心肺复苏专业知识30储氧安全阀测试储氧安全阀测试 将储氧阀和储氧袋接在一起,将气体吹将储氧阀和储氧袋接在一起,将气体吹入储氧阀,使储氧袋膨胀,将接头堵住,入储氧阀,使储氧袋膨胀,将接头堵住,压缩储氧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如未能压缩储氧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如未能觉到溢出时,请检查安装是否正确。觉到溢出时,请检查安装是否正确。心肺复苏专业知识31储氧安全阀测试心肺复苏专业知识31结束心肺复苏专业知识32结束谢谢!心肺复苏专业知识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