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资料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329864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资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资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资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一、微生物的分布l(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l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凡是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凡是有生命的地方几乎都有微生物存在,连有生命的地方几乎都有微生物存在,连微生物都不能生长的地方,往往也没有微生物都不能生长的地方,往往也没有其他生命存在。其他生命存在。2l 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具有一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具有一定生态结构和功能的最低级生态元定生态结构和功能的最低级生态元(ecological unit),ecological unit),由于其独有的由于其独有的特点,表现出与环境充分作用,并特点,表现出与环境充分作用,并能更好地适应、保护、净化和修饰能更好地适应、保护、净化和修饰环境环境3l土壤土壤:具有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活条具有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活条件,土壤的矿物质提供了矿质养料;件,土壤的矿物质提供了矿质养料;土壤中的有机物提供了良好的碳源、土壤中的有机物提供了良好的碳源、氮源和能源;土壤的酸碱度接近中性,氮源和能源;土壤的酸碱度接近中性,是一般微生物最适合的范围;土壤的是一般微生物最适合的范围;土壤的持水性、渗透压、保温性等等使土壤持水性、渗透压、保温性等等使土壤成为了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因此土成为了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因此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最多。对壤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最多。对微生物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微生物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大本营营”;对人类来说,土壤是人类最丰;对人类来说,土壤是人类最丰富的富的“菌种资源库菌种资源库”。l 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另外还有真菌、螺旋体线菌次之,另外还有真菌、螺旋体等,绝大多数为非病原菌,对人和等,绝大多数为非病原菌,对人和动植物是有益的,它们在自然界的动植物是有益的,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分解动物参与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固定大气中的氮,的尸体和排泄物;固定大气中的氮,供给植物利用;土壤中可分离出许供给植物利用;土壤中可分离出许多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多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l土壤中的微生物仅有少数病原菌,土壤中的微生物仅有少数病原菌,它们来自人和动物体(粪、尿、痰、它们来自人和动物体(粪、尿、痰、尸体等)。进入土壤中的病原微生尸体等)。进入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但是一些抵抗力较强物容易死亡,但是一些抵抗力较强的球菌和能形成芽胞的细菌如破伤的球菌和能形成芽胞的细菌如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病原菌、肉毒杆风杆菌、气性坏疽病原菌、肉毒杆菌、炭疽杆菌等可在土壤中存活多菌、炭疽杆菌等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因此土壤与创伤及战伤的厌氧年。因此土壤与创伤及战伤的厌氧性感染有很大关系,应严防破伤风性感染有很大关系,应严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感染。和气性坏疽感染。l土壤中细菌生物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土壤中细菌生物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小。分布概况加深而逐渐减小。分布概况 土壤土壤表层:少表层:少 离地面离地面10201020厘米土层:厘米土层:多多 越往深处微生物愈少越往深处微生物愈少l土壤真菌的总生物量包括菌丝生物土壤真菌的总生物量包括菌丝生物量和孢子生物量,量和孢子生物量,0cm-10cm0cm-10cm深土深土壤真菌菌丝生物量和孢子生物量都壤真菌菌丝生物量和孢子生物量都显著大于显著大于10cm10cm以下土壤的生物量,以下土壤的生物量,分别占总量的分别占总量的59.4%59.4%和和53.5%53.5%。l土壤中细菌生物量,不同植被类土壤中细菌生物量,不同植被类型下型下0cm-10cm0cm-10cm深土壤细菌生物量深土壤细菌生物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从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从5 5月份起月份起逐渐升高,逐渐升高,7 7月月-8-8月出现高峰,月出现高峰,9 9月份以后显著下降。月份以后显著下降。l真菌菌丝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与真菌菌丝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与细菌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相似,细菌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相似,7 7、8 8月份达到最大值,土壤在月份达到最大值,土壤在1010月中旬月中旬至来年至来年5 5月下旬未测得菌丝体的存月下旬未测得菌丝体的存在。在。l自然界的水可分为地下水和地面水,自然界的水可分为地下水和地面水,除了地下深层水外,如湖泊,河流,除了地下深层水外,如湖泊,河流,海洋等各种地面水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海洋等各种地面水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但它们所含的微生物种样的微生物。但它们所含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和分布都不相同。在水生细类,数量和分布都不相同。在水生细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多(占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多(占9595),),阳性菌占阳性菌占4 4,而球菌只占,而球菌只占1 1。l另一些水生细菌是外来的,它们来另一些水生细菌是外来的,它们来自土壤,空气,垃圾,工厂废物或自土壤,空气,垃圾,工厂废物或城市下水道污水。来自前两者的微城市下水道污水。来自前两者的微生物一般都是腐生性的,而来自下生物一般都是腐生性的,而来自下水道的微生物中,水道的微生物中,很可能含有人很可能含有人体肠道致病菌,例如霍乱,伤寒,体肠道致病菌,例如霍乱,伤寒,副伤寒和痢疾等病原菌。因此必须副伤寒和痢疾等病原菌。因此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才能作为饮用水。经过消毒处理才能作为饮用水。l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水的来源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水的来源及水中所含营养物和气候地理条件的及水中所含营养物和气候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水中不同而变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如河流在留进城市有机物质的含量,如河流在留进城市前含菌量低,经过城市后汇集了大量前含菌量低,经过城市后汇集了大量污物,使含菌量大增,沿岸与陆地毗污物,使含菌量大增,沿岸与陆地毗邻的水中菌数较多,反之则越少,这邻的水中菌数较多,反之则越少,这种现象在大海更为明显,如果港口中种现象在大海更为明显,如果港口中的海水每毫升含菌的海水每毫升含菌1010万个,则万个,则1 12 2千千米外只含有米外只含有500500个,个,4 4千米外只有几十千米外只有几十个甚至更少了。个甚至更少了。l水层的深度也影响微生物的分布,水层的深度也影响微生物的分布,不论在淡水还是海水中细菌最多的不论在淡水还是海水中细菌最多的地方不在水面,而在距水面地方不在水面,而在距水面5 51010米处,此后逐渐减少,直至底部又米处,此后逐渐减少,直至底部又有所增加。深层水中好氧微生物较有所增加。深层水中好氧微生物较少,厌氧和兼性厌氧的微生物较多。少,厌氧和兼性厌氧的微生物较多。在几千米以下的深海中存在一些只在几千米以下的深海中存在一些只能在几百个大气压下生长的嗜压微能在几百个大气压下生长的嗜压微生物。生物。l海水和淡水的差别在于含盐量,含盐海水和淡水的差别在于含盐量,含盐量越多,则渗透压越大,反之则越少。量越多,则渗透压越大,反之则越少。因此海洋细菌和淡水中的细菌耐渗透因此海洋细菌和淡水中的细菌耐渗透压的能力相差很大,一般的海水和盐压的能力相差很大,一般的海水和盐湖水中含盐量为湖水中含盐量为4 4,而死海的含盐量,而死海的含盐量更高,但也有微生物生存着。例如在更高,但也有微生物生存着。例如在死海或其他含盐量高的海水中,存在死海或其他含盐量高的海水中,存在着高度耐盐的细菌,如一种死海盐杆着高度耐盐的细菌,如一种死海盐杆菌在菌在1818至饱和盐水中均能生长,在至饱和盐水中均能生长,在1515盐水内仅略生长。而湖泊,河流盐水内仅略生长。而湖泊,河流中的微生物是厌盐的,在高于中的微生物是厌盐的,在高于1 1的盐的盐水中就不能生长水中就不能生长l水中微生物的含量直接影响水的饮用价值,水中微生物的含量直接影响水的饮用价值,一般认为良好的饮用水中细菌数一般认为良好的饮用水中细菌数100100个每个每毫升以下,如超过毫升以下,如超过500500个每毫升时,即不个每毫升时,即不适合饮用。饮用水微生物学检查中不仅要适合饮用。饮用水微生物学检查中不仅要统计总菌数,还要检查病原菌数。根据我统计总菌数,还要检查病原菌数。根据我国政府所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自来水国政府所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可超过中细菌总数不可超过1010个每毫升(个每毫升(3737,培养培养2424小时)。大肠杆菌不可超过小时)。大肠杆菌不可超过3 3个每个每升升l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的种类和数量因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的种类和数量因环境不同有所差别。空气中的微生物来源于人不同有所差别。空气中的微生物来源于人畜呼吸道的飞沫及地面飘扬起来的尘埃。畜呼吸道的飞沫及地面飘扬起来的尘埃。由于空气中缺乏营养物及适当的温度,细由于空气中缺乏营养物及适当的温度,细菌不能繁殖,且常因阳光照射和干燥作用菌不能繁殖,且常因阳光照射和干燥作用而被消灭。只有抵抗力较强的细菌和真菌而被消灭。只有抵抗力较强的细菌和真菌或细菌芽胞才能存留较长时间。或细菌芽胞才能存留较长时间。l室外空气中常见产芽胞杆菌、产色素细菌室外空气中常见产芽胞杆菌、产色素细菌及真菌孢子等;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比室及真菌孢子等;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比室外多,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医院外多,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医院病房、门诊等处,容易受到带菌者和病人病房、门诊等处,容易受到带菌者和病人污染。如飞沫、皮屑、痰液、脓汗和粪便污染。如飞沫、皮屑、痰液、脓汗和粪便等携带大量的微生物,可严重污染空气。等携带大量的微生物,可严重污染空气。l某些医疗操作也会液成空气污染,如高速某些医疗操作也会液成空气污染,如高速牙钻修补或超声波清洁牙石时,可产生微牙钻修补或超声波清洁牙石时,可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穿衣、铺床时使织物表面微生物气溶胶;穿衣、铺床时使织物表面微生物飞扬到空气中,清扫及人员走动尘土生物飞扬到空气中,清扫及人员走动尘土飞场也是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室内飞场也是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室内空气中常见的病原菌有脑膜炎奈瑟氏菌、空气中常见的病原菌有脑膜炎奈瑟氏菌、结核杆菌、溶血性球菌、白喉杆菌、百日结核杆菌、溶血性球菌、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等咳杆菌等(二)微生物在正常人体的分布:1 1、正常菌群:、正常菌群: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这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为人体正常微生物群,通称为人体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正常菌群。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部位部位 主主 要要 菌菌 群群皮皮 肤肤 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丙酸杆菌、白假丝酵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丙酸杆菌、白假丝酵 母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母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口口 腔腔 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乳杆菌、类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乳杆菌、类 白喉棒状杆菌、放线菌、螺旋体、白假丝酵母菌、梭菌。白喉棒状杆菌、放线菌、螺旋体、白假丝酵母菌、梭菌。鼻咽腔鼻咽腔 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类杆菌。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类杆菌。外耳道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眼结膜眼结膜 葡萄球菌、干燥棒状杆菌、奈瑟菌。葡萄球菌、干燥棒状杆菌、奈瑟菌。胃胃 一般无菌一般无菌肠肠 道道 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双歧杆菌、乳杆肠球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双歧杆菌、乳杆 菌、白假丝酵母菌菌、白假丝酵母菌尿尿 道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阴阴 道道 乳杆菌、大肠埃希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白假丝酵母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白假丝酵母菌。2 2、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1 1、生物拮抗作用、生物拮抗作用2 2、营养作用、营养作用3 3、免疫作用、免疫作用213 3、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特定条件下,正常菌群与机体之间的这种生态平在特定条件下,正常菌群与机体之间的这种生态平衡可被破坏而引起疾病,这些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称衡可被破坏而引起疾病,这些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称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寄居部位改变寄居部位改变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二)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二)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类、菌群失调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较大的改变,导致机体微生态失去平数量和比例发生较大的改变,导致机体微生态失去平衡。因严重菌群失调而使宿主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衡。因严重菌群失调而使宿主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则称为菌群失调症。则称为菌群失调症。23二、消毒与灭菌二、消毒与灭菌 消毒消毒 :杀死物体病原微生物,芽胞除:杀死物体病原微生物,芽胞除外外 灭菌灭菌 :杀死物体所有微生物,包括芽:杀死物体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胞 防腐防腐 antisepsis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方法长繁殖方法 无菌无菌 asepsisasepsis:不含活菌:不含活菌 无菌操作:阻止细菌进入人体或物品操无菌操作:阻止细菌进入人体或物品操作技术作技术 (一(一)物理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高热菌体蛋白变性,热力消毒灭菌法:高热菌体蛋白变性,5630m5630m805m805m,杀繁殖体,杀繁殖体 1.1.干热对细菌影响:干热对细菌影响:(1 1)焚烧:灭菌。如尸体、废弃物)焚烧:灭菌。如尸体、废弃物 24(2 2)烧灼烧灼:灭菌。如接种环、试管口:灭菌。如接种环、试管口 (3 3)干烤干烤:160-1702h160-1702h灭菌。如玻灭菌。如玻璃器皿璃器皿 (4 4)红外线:波长)红外线:波长0.7-10000.7-1000m m,1-1-1010m m热效应高,如器械表面灭菌热效应高,如器械表面灭菌 (5 5)微波:波长)微波:波长1-1000 mm1-1000 mm,不穿透,不穿透金属,如食品、用具消毒金属,如食品、用具消毒2526 2 2 湿热对细菌影响:湿热对细菌影响:(1 1)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6230min6230min71.715s71.715s。如消毒牛奶如消毒牛奶 (2 2)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1005min1005min杀死繁殖体。杀死繁殖体。如歺具如歺具 (3 3)流通蒸汽消毒法:)流通蒸汽消毒法:10015min10015min杀死繁杀死繁殖体殖体 (4 4)间隙蒸汽灭菌法:)间隙蒸汽灭菌法:(5 5)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121.315min121.315min杀死芽胞。杀死芽胞。如手术器械、培养基如手术器械、培养基 3 3 湿热灭菌优于干热灭菌湿热灭菌优于干热灭菌:(1 1)湿热易使蛋白质凝固)湿热易使蛋白质凝固 (2 2)湿热穿透力大于干热)湿热穿透力大于干热 (3 3)湿热蒸汽变为液体时释放潜)湿热蒸汽变为液体时释放潜热,迅速提高灭菌物体温度热,迅速提高灭菌物体温度27(二)辐射灭菌法:(二)辐射灭菌法:1 1 紫外线杀菌紫外线杀菌:波长:波长200-300nm200-300nm,以,以265-266nm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杀菌作用最强 机理:使机理:使DNADNA链上相邻胸腺嘧啶共价链上相邻胸腺嘧啶共价结合成双聚体,干扰结合成双聚体,干扰DNADNA复制复制 用途:空气消毒用途:空气消毒.2 2 电离辐射:高速电子、电离辐射:高速电子、X X射线、射线、射射线线 机理:产生游离基,破坏机理:产生游离基,破坏DNADNA 用途:医用塑料制品和药品消毒用途:医用塑料制品和药品消毒2829(三)(三)滤过除菌法滤过除菌法filtrationfiltration: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毒素、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毒素、抗生素除菌抗生素除菌(四)超声波杀菌:(四)超声波杀菌:2020千周千周s s裂解裂解细菌细菌(五)干燥:干燥使细菌生命活动(五)干燥:干燥使细菌生命活动停止,保存食物停止,保存食物(六)低温:低温使细菌代谢缓慢,(六)低温:低温使细菌代谢缓慢,保存菌种保存菌种二二 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剂对人有害,只能外用化学消毒剂对人有害,只能外用(一)杀菌机制:(一)杀菌机制:1 1 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酚、重金属盐(高浓度)、醇、酸、酚、重金属盐(高浓度)、醇、酸、碱、醛等碱、醛等 2 2 菌体酶失活(酶蛋白菌体酶失活(酶蛋白-SH-SH变成变成-S-S-S-S-):):氧化剂、重金属盐(低浓度)氧化剂、重金属盐(低浓度)3 3 损伤胞膜:损伤胞膜:酚(低浓度)、表面活性剂酚(低浓度)、表面活性剂30(二)消毒剂(二)消毒剂应用应用:1 1 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病人排泄物分泌物:2020漂白粉、漂白粉、5 5石炭酸、石炭酸、2 2来苏尔来苏尔2h2h 2 2 皮肤:皮肤:2.52.5碘、碘、7070酒精、酒精、2 2红汞红汞 3 3 粘膜:粘膜:1 1硝酸银(新生儿眼)、硝酸银(新生儿眼)、3 3H H2 2O O2 2(口腔粘膜)、(口腔粘膜)、0.01-0.10.01-0.1洗必泰、洗必泰、0.10.1KMnO4KMnO4(尿道、(尿道、阴道、膀胱)阴道、膀胱)4 4 饮水:氯、漂白粉饮水:氯、漂白粉3132 5 5 厕所,阴沟:生石灰厕所,阴沟:生石灰 6 6 空气:空气:福尔马林福尔马林12.5-25ml12.5-25mlm m3 3 熏熏12-12-24h24h、福尔马林福尔马林40ml40mlm m3 3+高锰酸钾高锰酸钾30g30gm m3 3 7 7 手:手:2 2来苏尔来苏尔 疑乙肝疑乙肝 0.2-0.40.2-0.4过氧乙酸泡过氧乙酸泡1-1-2min2min水冲水冲 2 2碘酒擦后碘酒擦后7070乙醇擦乙醇擦33(三)(三)影响消毒剂效果因素影响消毒剂效果因素:1 1 消毒剂性质、浓度和时间:消毒剂性质、浓度和时间:不同消毒剂对微生物作用不一不同消毒剂对微生物作用不一 消毒剂高浓度(酒精例外)、时间消毒剂高浓度(酒精例外)、时间长、效果好长、效果好 2 2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3 3 温度高消毒效果好:温度高消毒效果好:4 4 环境中的有机物:环境中的有机物:有机物与消毒剂活性基结合,降低消有机物与消毒剂活性基结合,降低消毒效果毒效果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