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识积累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320884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7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常识积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文言文常识积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文言文常识积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时间之时间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时间一、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如:尝,其意思相当于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曾经”。【例例】吾吾尝尝终日而思矣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劝学韩愈韩愈)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如会,如会,意思是意思是“恰逢恰逢”、“正赶上正赶上”。例例 会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陈涉世家)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是时。当当是时是时,妇手拍儿声。(林嗣环,妇手拍儿声。(林嗣环口技口技)“是时是时”,即,即“这个时候这个时候”的意思。的意思。四、表示同时发生,如:四、表示同时发生,如:一时。一时。一时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口技口技)“一时一时”译为译为“同一时候同一时候”,表示行为、,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五、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五、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出人意料,如:暴。暴。【例例】屠屠暴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狼)六、古代表示时间的快速、短暂六、古代表示时间的快速、短暂【遽、亟遽、亟】意思是意思是“急忙急忙”、“赶快赶快”,副词。,副词。例:例:“遽遽扑之扑之”(促织促织);“趣越兵趣越兵亟亟入关入关”(陈涉世家陈涉世家)。【食顷食顷】意思是意思是“一顿饭工夫一顿饭工夫”。例:例:“食顷食顷,帘动,帘动”(促织促织)。五、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暴。【俄而、俄顷、少顷、斯须俄而、俄顷、少顷、斯须】意思是意思是“一会儿一会儿”副词。副词。例如:例如:“俄而俄而千百人大呼千百人大呼”(口技口技);“少顷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口技);“斯斯须须就毙就毙”(促织促织)。“俄顷俄顷风定云墨色风定云墨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旋、寻、未几、既而旋、寻、未几、既而】意思是意思是“随即随即”、“不久不久”,副词。,副词。例如:例如:“旋旋见鸡伸颈摆扑见鸡伸颈摆扑”(促织促织);“寻寻病终病终”(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未几未几,夫鼾声起,夫鼾声起”(口技口技);“既而既而敌行益迩敌行益迩”(冯婉贞冯婉贞);【俄而、俄顷、少顷、斯须】意思是“一会儿”副词。例如:七、表示较长的时间七、表示较长的时间“每每”意思是意思是“经常经常”,副词。,副词。例:例:“每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隆中对);“素素”意思是意思是“一向一向”,副词。,副词。例:例:“吴广素爱人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陈涉世家)。“久之久之”,“很久很久”的意思的意思例:例:久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狼)八、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前不久发生或完成不久八、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前不久发生或完成不久,如:如:甫。甫。(指指:刚刚刚刚,才才)例:甚者例:甚者,场功场功甫甫毕。(毕。(2010湖北湖北原弊原弊)七、表示较长的时间九、表示过去的时间九、表示过去的时间“向、曩向、曩”意思是意思是“过去过去”、“从前从前”,都是副词。,都是副词。例如:例如:“向向之寿民之寿民”(察今察今);“曩曩与吾祖居者与吾祖居者”(捕蛇者说捕蛇者说)。“既既”意思是意思是“已经已经”,“既既”也可以翻译成也可以翻译成“之后之后”,是副词。,是副词。例如:例如:“既既克,公问其故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曹刿论战)。九、表示过去的时间十、表示将来的时间十、表示将来的时间“且且”意思是意思是“将要将要”、“将近将近”,都是副词。,都是副词。例如:例如:“火火且且尽尽”(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十一、表示时间的终止十一、表示时间的终止“迄、卒迄、卒”意思是意思是“终于终于”,副词。,副词。例如:例如:“迄迄无济无济”(促织促织);“卒卒相与欢相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十、表示将来的时间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人称之人称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人称古代年龄称谓襁褓襁褓 不满周岁不满周岁 孩提孩提-2-2至至3 3岁称。岁称。垂髫(垂髫(tiotio)、始龀()、始龀(chnchn)童年泛称。童年泛称。女孩女孩13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15岁称及笄之年。岁称及笄之年。弱冠弱冠2020岁岁 而立之年而立之年3030岁岁 不惑之年不惑之年4040岁岁 知命之年知命之年5050岁岁 花甲、耳顺之年花甲、耳顺之年6060岁岁古稀古稀7070岁岁 耄耋(耄耋(mo dimo di)之年)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八九十岁的年纪 古代年龄称谓襁褓不满周岁尊称尊称(一)是直接用表敬称的代词,一般是单音节词,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等。(二)是用名词来代替代词称呼对方,如:“先生、吾子”等;如“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还如“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三)常见的有: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贤:贤弟、贤妻仁:仁兄、仁弟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大:大礼、大作、大驾。尊称谦称谦称(一)用形容词来修饰(一)用形容词来修饰,表示谦下。表示谦下。“臣、仆、某臣、仆、某”自称自称,妇女往往用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妾、婢、奴”,君主常用君主常用“寡人寡人、不毂不毂、孤孤”。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家长用。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家长用“家家”,称称比自己年纪小的亲属用比自己年纪小的亲属用“舍舍”。(二)用形容词来修饰(二)用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以示谦下,常见的有常见的有:愚愚:愚兄、愚弟愚兄、愚弟、愚见、愚愚见、愚意。意。敝敝:敝国、敝邑敝国、敝邑(“敝敝”相当于相当于“我的我的”)。贱贱:贱体、贱躯、贱内贱体、贱躯、贱内。“贱贱”相当于相当于“我的我的”小、微、卑小、微、卑:小女,微臣,卑职小女,微臣,卑职。(三)用动词来修饰(三)用动词来修饰,以行为来表示谦下以行为来表示谦下,常见的有常见的有:窃窃:窃思、窃念、窃闻窃思、窃念、窃闻。(“窃窃”可译为私下私自可译为私下私自)伏伏:伏惟伏惟(趴在地上想趴在地上想)、伏闻伏闻。谦称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之古代官员升迁古代官员升迁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古代官员升迁一、升官一、升官(1)拜: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拜: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例例:“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陈情表(2)除:任命官职除:任命官职.例例:“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陈情表(3)擢:升官职。擢:升官职。例例:“过蒙拔擢,宠命犹渥过蒙拔擢,宠命犹渥”陈情表陈情表(4)拔:提拔拔:提拔例例: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出师表(5)陟: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陟: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例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出师表(6)晋(升职)晋(升职)晋升。提高地位、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或荣誉。例:以功例:以功晋晋知府。知府。清史稿清史稿桂中行桂中行传(7)征、征召。征、征召。例:例:征征拜郎中。拜郎中。后后汉书张衡衡传 文言文常识积累课件二、降二、降职(7)谪:贬官或官或调往往边远地区。地区。例例 岳阳楼岳阳楼记:“滕子京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巴陵郡”(8)黜:黜黜:黜”与与“罢、免、免、”都是免去官都是免去官职。例例 国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9)乞骸骨:年老了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求辞职退休。退休。例例张衡衡传“视事三年,上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乞骸骨,征拜尚书。(10)左迁:降左迁:降级 例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韩愈(1111)褫)褫:革除革除.例例:“张勃进陈汤而坐以篪爵张勃进陈汤而坐以篪爵”上搜才表上搜才表 二、降职三、三、举荐荐类:察(考察并推荐);察(考察并推荐);例:例:“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情表举:推荐推荐;选用。用。例:例:“后刺史臣荣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秀才。”陈情表情表荐:荐:介介绍进献人才献人才 例:昔者例:昔者,尧荐舜于天荐舜于天,而天受之。而天受之。孟子孟子四、兼代类:四、兼代类:署:代理、暂任。署:代理、暂任。代理、代理、暂任或任或试充官充官职。例:例:署南平教署南平教谕。(明史明史海瑞海瑞传)权:暂代官职。权:暂代官职。例:例:韩愈吏部愈吏部权京兆。京兆。(为学一首示子侄学一首示子侄)假:临时的,代理的。假:临时的,代理的。代理代理,非正式非正式 例:周公旦假例: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天子七年。(韩非子非子难二二)三、举荐类:察(考察并推荐);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之政事类实词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政事类实词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1诣诣:到:到去。去。2劝劝:鼓励,奖励。:鼓励,奖励。3课课:考核、督促、征收。:考核、督促、征收。4谒谒:进见。:进见。5按、案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游游:游玩,交往;游玩,交往;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7趋趋: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8劾劾:举报,检举,揭发。:举报,检举,揭发。9 闻闻:使知道,报告给:使知道,报告给知道。知道。10坐坐:因犯错而定罪。:因犯错而定罪。11矫矫:假托,假传。:假托,假传。12次次:临时驻扎临时驻扎(用于军队用于军队);住宿,停留。住宿,停留。13革革:改变,变更。:改变,变更。14敕敕: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15巡巡:巡视,往来视察。:巡视,往来视察。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常常见的古今异的古今异义:(1)特征:特)特征:特别征召。征召。例:大将例: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敦朴,公车特征,特征,(2)视事:官事:官员到到职工作。工作。例:嘉靖中,授句容知例: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事,恂恂若不能。(3)故事:按旧例。)故事:按旧例。例:故事,天子当挂服例: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哀。(1998年高考卷)年高考卷)(4)下)下车:官吏初到位。:官吏初到位。例:衡下例:衡下车,治威,治威严。张衡衡传(5)中外:朝廷内外。)中外:朝廷内外。例: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例: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己任,中外想望风采采(6)首)首领:脑袋,性命。袋,性命。例:得全首例: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以没,尚当追削官秩。常见的古今异义:(1)特征:特别征召。例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1用事用事:掌权,主管。:掌权,主管。2逆旅逆旅:旅馆。:旅馆。3数奇数奇:命运坎坷曲折。:命运坎坷曲折。4属辞属辞:撰写文辞。:撰写文辞。5从子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兄”等。等。6黔首黔首:指百姓。:指百姓。7请老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8乞身乞身:古代称请求退职为:古代称请求退职为“乞身乞身”。9涉猎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11稽首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为: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九拜”之一。之一。12非常非常:异乎寻常的。:异乎寻常的。13适会:适会:恰逢。恰逢。14闾里:闾里:乡里。乡里。15谏诤(争)谏诤(争):直言规劝:直言规劝,使人改正过错。使人改正过错。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其他之其他实词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其他实词相对稳定的通假字相对稳定的通假字1乡,乡,通通“向向”:“侯生果北乡自刭侯生果北乡自刭”。2详,详,通通“佯佯”:“行十余里,广详死行十余里,广详死”。3蚤,蚤,通通“早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4倍,倍,通通“背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禽,禽,通通“擒擒”:“禽灭六王禽灭六王”。6畔,畔,通通“叛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7趣,趣,通通“促促”:“趣赵兵亟入关趣赵兵亟入关”。8内,内,通通“纳纳”:接纳,让接纳,让近来;藏。近来;藏。“无内诸侯军无内诸侯军”。9郤,郤,通通“隙隙”:隔阂,矛盾。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令将军与臣有郤”。10责,责,通通“债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此两家常折券弃责”。11涂,涂,通通“途途”: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相对稳定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实词重点文言实词爱: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按:按:赵高有罪,蒙毅按之,当死(追究,查办)赵高有罪,蒙毅按之,当死(追究,查办)被:被: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病:病: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曾:曾: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 “连连-都都-”或或“竟竟”、竟然、竟然“)诚:诚: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殆:殆: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第:第: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但,只是)(但,只是)故:故: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过:过:今公子故过之(访问)今公子故过之(访问)重点文言实词恨:恨: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遗憾,不满意)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遗憾,不满意)假: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就:就:连辟公府不就(赴任,就职)连辟公府不就(赴任,就职)诟:诟:曹人诟之(骂)曹人诟之(骂)佞:佞:贤者行道得尊官厚禄矣,何必为佞以取富贵(用巧言贤者行道得尊官厚禄矣,何必为佞以取富贵(用巧言奉承人,奸伪)奉承人,奸伪)谲:谲:曹操多谲,勿入伏中(欺诈,玩弄手段)曹操多谲,勿入伏中(欺诈,玩弄手段)克:克: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戾:戾:戾而少慈,勇而无义(暴戾,凶狠)戾而少慈,勇而无义(暴戾,凶狠)穷:穷: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困窘,处境困难)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困窘,处境困难)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穷冬,严冬)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穷冬,严冬)劝:劝: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勉励,奖励)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勉励,奖励)如:如:公将如齐,与夫人皆行(到,往)公将如齐,与夫人皆行(到,往)恨: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遗憾,不满意)稔:稔: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庄稼成熟)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庄稼成熟)事:事: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服事,侍奉)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服事,侍奉)涉:涉:楚人有涉江者(徒步渡水;引申为渡过)楚人有涉江者(徒步渡水;引申为渡过)适: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去)徒:徒: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仅仅)、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仅仅)微微: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悄悄地)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悄悄地)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表否定,不、不是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表否定,不、不是相相:1伯乐学相马(观察,审察)伯乐学相马(观察,审察)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3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词)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词)稔: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庄稼成熟)咸:咸: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都)悉:悉:赵王悉召群臣议(都,全)易:易: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换,换取)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改变,更改)3、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轻视)阴: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遗遗: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送给,给予)造:造: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到去)属属: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族:族:胡亥任赵高而族李斯,乃亡(灭族)咸: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都)劾劾:揭发罪状。畿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馁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觐: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檄: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谢:谢:道歉,推辞,告诉。淫:淫:过分,过度。掾:掾:古代属官的统称。狱:狱:官司,案件,监牢。秩: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谮:谮:说坏话诬陷别人。僭: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劾:揭发罪状。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之断句方法断句方法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之断句方法 (1)(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如:如:匡衡匡衡勤学而无烛,勤学而无烛,邻舍邻舍有烛而有烛而不逮,不逮,衡衡乃穿壁引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饮酒不乐也饮酒不乐也/俎豆俎豆不大不大/钟鼓竽瑟钟鼓竽瑟不鸣不鸣/寡寡人人之之事事不一不一/国家国家不定不定/百姓百姓不治不治/亦亦子子之之罪罪/子子有职有职/寡人寡人亦有职亦有职/各守其职。各守其职。饮酒不乐也/俎豆不大/钟鼓竽瑟不鸣/寡人之事不一/国家不定/(2)(2)、看虚词,定句读。、看虚词,定句读。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常用于句首的:常用于句首的:发语词:发语词:夫、且夫、今夫、唯、盖、凡等,其作夫、且夫、今夫、唯、盖、凡等,其作用主要是领起句子,断句时要在这些词前段开;用主要是领起句子,断句时要在这些词前段开;谦敬词:谦敬词:窃、敬、请、孤、愚、仆、寡人等,它窃、敬、请、孤、愚、仆、寡人等,它们常常们常常处于句首,要在这些词前断开;处于句首,要在这些词前断开;时间词语:时间词语:文言文中常见的表时间的词语有文言文中常见的表时间的词语有“是是时时”、“昔时昔时”、“既而既而”、“俄尔(俄顷)俄尔(俄顷)”“向者向者”、“方今方今”、“乃今乃今”等。等。(2)、看虚词,定句读。复音虚词:复音虚词:常用于句首的复音虚词有:其惟、常用于句首的复音虚词有:其惟、岂惟、岂足、然且、然则、故夫、得无、何为、何岂惟、岂足、然且、然则、故夫、得无、何为、何以、何故、无乃等。以、何故、无乃等。方位词:方位词:方位词在文言文中常常连用或对用,可方位词在文言文中常常连用或对用,可以帮助断句。以帮助断句。常用于句尾的:常用于句尾的:表表示示陈陈述述、感感叹叹、疑疑问问、祈祈使使等等语语气气的的语语气气词词:也也、矣矣、乎乎、哉哉、为为、与与(欤欤)、耳耳(尔尔)、邪邪(耶耶)、焉焉,常常用用在在句句末末,它它们们的的后后面面一一般般要要断断开开;以以、于于、为为、则则,往往往往用用于于句句中中,在在他他们们的的前前后后一一般般就就不不断断句句(“则则”有有时时放放在在句句首首,它它的的前前面面需需要要断断句句)。复音虚词:常用于句首的复音虚词有:其惟、岂惟、岂足、然且、例如:于是余有叹焉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山川川草木草木虫鱼虫鱼鸟兽鸟兽往往有得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则游者众险以远险以远则则至者少至者少而世之奇伟而世之奇伟瑰怪瑰怪非常之观非常之观常在于常在于险远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也。(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3)(3)、找顶真,定句读。、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例如如:“具具告告沛沛公公,沛沛公公大大惊惊。”“秦秦王王坐坐章章台台见见相相如如,相相如如奉奉璧璧奏奏秦秦王王,秦秦王王大大喜喜,传传以以示示美美人人及及左右左右,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皆呼万岁。”根根据据这这一一特特点点,我我们们可可以以在在文文中中找找出出紧紧密密相相连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3)、找顶真,定句读。又如:又如:匡庐奇秀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其境胜绝/又甲庐又甲庐山山。又如: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4)(4)、据排偶,定句读。、据排偶,定句读。文言文语句讲究凝练,强调语势,其流文言文语句讲究凝练,强调语势,其流畅、贯通的语势多缘于对称、对偶、排比句畅、贯通的语势多缘于对称、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因此断句时需要注意句式特点,式的运用,因此断句时需要注意句式特点,准确判断其语气停顿的长短。准确判断其语气停顿的长短。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提供了方便。(4)、据排偶,定句读。天天 不不 为为 人人 之之 恶恶 寒寒 也也 辍辍 冬冬/地地 不不 为为 人人 之之恶恶辽辽远远也也辍辍广广/君君子子不不为为小小人人之之匈匈匈匈也也辍辍行行/天天 有有 常常 道道 矣矣/地地 有有 常常 数数 矣矣/君君 子子 有有 常常 体体 矣矣/君君子子道道其其常常/而而小小人人计计其其功功/诗诗 曰曰/礼礼义义之之不不愆愆/何恤人之言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此之谓也也。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 (5)(5)、对话、引文定句读。、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曰”、“云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问答写出人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名,以后就只用“曰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句读。如:如: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上问曰曰:“如我,能将几何?如我,能将几何?”信曰信曰:“陛下不过陛下不过能将十万。能将十万。”上曰上曰:“于君何如?于君何如?”曰曰:“臣多多而益善耳。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上笑曰:“多多益善,何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为为我禽?”信曰: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5)、对话、引文定句读。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朕少好弓矢矢/得良弓十数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自谓无以加/近以近以示弓工示弓工/乃曰乃曰/皆非良材皆非良材/朕问其故朕问其故/工曰工曰/木心不直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则脉理皆邪/弓虽弓虽劲劲/而发矢不直。而发矢不直。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如宾语前置、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这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相沿习用的惯用句式,也可以帮我们断句。些相沿习用的惯用句式,也可以帮我们断句。固定结构是各种不同句式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固定结构是各种不同句式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与词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和掌握这些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断句。范围。熟悉和掌握这些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断句。文言文常识积累课件记住各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记住各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何之有之有”(宋何罪之有宋何罪之有?)?);“如如何何”(如太行王屋何?);(如太行王屋何?);“唯唯是是”(唯余马首是瞻);(唯余马首是瞻);“非唯非唯抑亦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不亦乎乎”(不亦说乎?);(不亦说乎?);“宁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其其邪邪”(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其非真邪(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其非真邪)“无乃无乃乎(无乃不可乎?);乎(无乃不可乎?);“可得可得欤欤”(可得闻欤?);(可得闻欤?);“与其与其孰若孰若”(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得无得无乎乎”(得无异乎?)(得无异乎?)记住各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断句技巧断句技巧小结小结名代示主宾,时间副词状;名代示主宾,时间副词状;虚词标首尾,句式前后连;虚词标首尾,句式前后连;对话与引用,曰道谓对云;对话与引用,曰道谓对云;顶真和对称,提醒断句处。顶真和对称,提醒断句处。断句技巧小结名代示主宾,时间副词状;虚词标首尾,句式前谢谢 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