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318826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0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李亦菲李亦菲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李亦菲目录n情绪n情感与态度n道德与价值观n情感领域的学习目录情绪一、情绪一、情绪一、情绪n情绪的定义情绪的定义n情绪的性质情绪的性质n情绪的强度情绪的强度n情绪的基本类型情绪的基本类型n情绪表达的身体语言情绪表达的身体语言n情绪的基本理论情绪的基本理论情绪的定义(一)情绪的定义(一)情绪的定义n主观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心理状态,经主观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心理状态,经常伴有生理上的变化。常伴有生理上的变化。n心理上的激动或不稳定的状态。心理上的激动或不稳定的状态。(一)情绪的定义主观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心理状态,经常伴有生理上心理学定义心理学定义n情绪是人对客观实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情绪是人对客观实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包括以下因素:应的行为反应。包括以下因素:刺激(自然景象、社会事件、生理变化)刺激(自然景象、社会事件、生理变化)主观体验(涉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观体验(涉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表情(外部表现)表情(外部表现)神经过程(生理机制)神经过程(生理机制)心理学定义情绪是人对客观实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二)情绪的性质(二)情绪的性质n积极的情绪:与需要得到满足相关联,积极的情绪:与需要得到满足相关联,如高兴、满意、欢喜、爱慕等。如高兴、满意、欢喜、爱慕等。n消极的情绪:与需要得不到满足相关消极的情绪:与需要得不到满足相关联,如烦恼、不满意(挫折感)、憎联,如烦恼、不满意(挫折感)、憎恨、忧愁等。恨、忧愁等。(二)情绪的性质积极的情绪:与需要得到满足相关联,如高兴、满(三)情绪的强度(三)情绪的强度n好感喜欢爱慕热爱酷爱好感喜欢爱慕热爱酷爱n微愠愤怒大怒暴怒狂怒微愠愤怒大怒暴怒狂怒 情绪的强度取决于引起情绪的情境对人的情绪的强度取决于引起情绪的情境对人的意义的大小。意义的大小。(三)情绪的强度好感喜欢爱慕热爱酷爱(四)情绪的基本类型(四)情绪的基本类型恐惧愤怒欢喜悲痛(四)情绪的基本类型恐惧愤怒欢喜悲痛P.Plutchik 的情绪三维模型警惕狂怒狂怒狂喜狂喜接受憎恨悲痛悲痛恐惧恐惧惊奇期望心 向诧异 涣散惧怕忧虑哀伤忧郁厌恶厌烦强度两极性相似性P.Plutchik 的情绪三维模型警惕狂怒狂喜接受憎恨悲痛(五)情绪表达的身体语言(五)情绪表达的身体语言(五)情绪表达的身体语言(六)情绪理论(六)情绪理论n詹姆斯兰格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n康南巴德理论康南巴德理论n“评定兴奋评定兴奋”理论理论(六)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n詹姆斯:詹姆斯:“情绪只是一种对身体状态的感情绪只是一种对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生理的。觉,它的原因纯粹是生理的。”“先有肌先有肌体的生理变化,然后才有情绪体的生理变化,然后才有情绪”。n兰格:兰格:“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的最初原因激情的最初原因”。1、詹姆斯兰格理论詹姆斯:“情绪只是一种对身体状态的感觉,刺激情境植物性神经系统身体生理反应情绪经验刺激情境2、康南巴德理论、康南巴德理论n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神经系统的丘脑。感受器情绪刺激丘脑大脑皮层内脏骨骼肌2、康南巴德理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3、“评定兴奋评定兴奋”理论理论n阿诺德: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阿诺德: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的最重要的条件。绪的最重要的条件。感受器情绪刺激丘脑大脑皮层内脏骨骼肌3、“评定兴奋”理论阿诺德: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关于下丘脑关于下丘脑n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有广泛的神经联系,与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有广泛的神经联系,与植物性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并直接控制脑植物性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并直接控制脑垂体及整个内分泌系统。垂体及整个内分泌系统。n刺激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可观察到两种不刺激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可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情绪:斗争或发怒、逃避或恐惧。同的情绪:斗争或发怒、逃避或恐惧。n此外,下丘脑还有一个此外,下丘脑还有一个“快乐中枢快乐中枢”。关于下丘脑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有广泛的神经联系,与植物性神经系统二、情感与态度二、情感与态度二、情感与态度n情感和情绪的区别与联系情感和情绪的区别与联系n情感的主要类型情感的主要类型n态度的定义态度的定义n态度与行为态度与行为情感和情绪的区别与联系(一)情感和情绪的区别与联系(一)情感和情绪的区别与联系n情绪是暂时的、情景化的;情感是长期的、情绪是暂时的、情景化的;情感是长期的、稳定的。稳定的。n情绪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比情绪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比较内隐。较内隐。n情绪主要与物质需要相联系,情感主要与情绪主要与物质需要相联系,情感主要与精神需要相联系。精神需要相联系。n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是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同是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一)情感和情绪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是暂时的、情景化的;情感是长(二)情感的主要类型(二)情感的主要类型n理智感(真):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理智感(真):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n道德感(善):对思想或行为进行道德判道德感(善):对思想或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断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n美感(美):对事物进行审美活动所产生美感(美):对事物进行审美活动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的情感体验。(二)情感的主要类型理智感(真):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三)态度的定义(三)态度的定义nAttitude身体的位置,行为的姿态身体的位置,行为的姿态心理或感情的状态心理或感情的状态飞机的轴相对于某一参照直线或平面飞机的轴相对于某一参照直线或平面(地平线)的位置。(地平线)的位置。(三)态度的定义Attitude心理学定义心理学定义n态度是影响个体对客体、事件或人物的行态度是影响个体对客体、事件或人物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情感或情绪成分(好恶)情感或情绪成分(好恶)行为成为(行为倾向)行为成为(行为倾向)认知成分(价值观)认知成分(价值观)心理学定义态度是影响个体对客体、事件或人物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状(四)态度与行为(四)态度与行为n态度并不必定导致行为,当态度还不够稳定坚固时,可能受外部诱因影响而不会表现出期望的行为。n外显行为并不一定反映了态度,环境因素(例如同伴或权威压力)可能迫使个体违背原来的意愿。n表述的态度并不一定是实际的行为倾向。(四)态度与行为态度并不必定导致行为,当态度还不够稳定坚固时三、道德与价值观三、道德与价值观三、道德与价值观道德:道德:Moraln对人类行为或品质好或坏的判断对人类行为或品质好或坏的判断n合乎道德的,符合或遵从正确或正义标合乎道德的,符合或遵从正确或正义标准的准的道德:Moral对人类行为或品质好或坏的判断价值判断价值判断n态度并不是只是针对特定事物的临时状态,态度并不是只是针对特定事物的临时状态,是一种针对各种事物的、稳定的是一种针对各种事物的、稳定的“信念系信念系统统”或或“价值观体系价值观体系”。n价值观体系是随着个体的成长经历发展起价值观体系是随着个体的成长经历发展起来的。来的。价值判断态度并不是只是针对特定事物的临时状态,是一种针对各种意志行动意志行动n意志是按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行意志是按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行动的心理过程。动的心理过程。n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准备阶段准备阶段 执行阶段执行阶段 反思阶段反思阶段意志行动意志是按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行动的心理过程。四、情感领域的学习四、情感领域的学习四、情感领域的学习n应用范围应用范围n学习目的学习目的n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用范围(一)应用范围(一)应用范围n对正在学习的各个学科和一般的学习活动对正在学习的各个学科和一般的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的积极态度。n对工作、行为规范、各种安全措施的积极对工作、行为规范、各种安全措施的积极态度。态度。n有益于社会生活的行为倾向,如:关心他有益于社会生活的行为倾向,如:关心他人、合作、容忍文化和种族的差异、保护人、合作、容忍文化和种族的差异、保护环境、回避有害药物、履行公民职责。环境、回避有害药物、履行公民职责。(一)应用范围对正在学习的各个学科和一般的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二)学习目的(二)学习目的n引导学生形成新的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新的态度n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态度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态度n建立价值观体系建立价值观体系(二)学习目的引导学生形成新的态度(三)学习目标(三)学习目标n接收接收(receiving)n反应反应(responding)n认同认同(valuing)n组织组织(organizing)n内化内化(internalizing)(三)学习目标接收(receiving)1、接受、接受l意识到情感刺激并对它产生良好的感觉。意识到情感刺激并对它产生良好的感觉。行为表现包括:听、看、意识、注意等。行为表现包括:听、看、意识、注意等。学生应学生应能注意到小组讨论和大范围讲座之能注意到小组讨论和大范围讲座之间的区别间的区别。学生能够听完莫扎特的协奏曲。学生能够听完莫扎特的协奏曲。1、接受意识到情感刺激并对它产生良好的感觉。行为表现包括:听2、反应、反应l对刺激感兴趣,并对它做出积极的反应。对刺激感兴趣,并对它做出积极的反应。行为表现包括:服从、跟随、参与、讨论、行为表现包括:服从、跟随、参与、讨论、练习等。练习等。教师让学生完成任务时学生应没有异议,教师让学生完成任务时学生应没有异议,并按要求完成。并按要求完成。学生应在团队活动中与别人学生应在团队活动中与别人合作合作。2、反应对刺激感兴趣,并对它做出积极的反应。行为表现包括:服3、认同、认同n对情感刺激的价值表示有初步的信心,并对情感刺激的价值表示有初步的信心,并愿意为它付出。行为表现包括:辩论、表愿意为它付出。行为表现包括:辩论、表达观点、反驳等。达观点、反驳等。学生能就解除核武器这样的事情发表个人学生能就解除核武器这样的事情发表个人的观点。的观点。学生应为自己在指定问题上选择的立场进学生应为自己在指定问题上选择的立场进行行辩护辩护。3、认同对情感刺激的价值表示有初步的信心,并愿意为它付出。行4、组织、组织l将情感刺激纳入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将情感刺激纳入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并强化它的价值。行为表现包括:比较、并强化它的价值。行为表现包括:比较、阐明、决定、选择。阐明、决定、选择。学生应对是否要取消死刑的观点,并决定学生应对是否要取消死刑的观点,并决定哪种是和他的信念相符合的的。哪种是和他的信念相符合的的。学生应能阐明他支持民权立法的原则,并学生应能阐明他支持民权立法的原则,并能确认那些与的信念不一致的立法。能确认那些与的信念不一致的立法。4、组织将情感刺激纳入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并强化它的价值。5、内化、内化l将情感刺激的价值融合为自己的行为和信仰,将情感刺激的价值融合为自己的行为和信仰,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行为表现包括:表现、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行为表现包括:表现、展现、内化、解析和修正。展现、内化、解析和修正。对于那些残障学生,学生应能在他们进出教室对于那些残障学生,学生应能在他们进出教室时给予帮助。时给予帮助。在不能明确选择某一观点时,学生应能陈述出在不能明确选择某一观点时,学生应能陈述出来,并对所做的假设进行验证。来,并对所做的假设进行验证。5、内化将情感刺激的价值融合为自己的行为和信仰,并成为一种生谢谢 谢!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