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讲述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318041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讲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讲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讲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汀罗镇第二中学 王蒙蒙 第四单元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汀罗镇第二中学 王蒙蒙(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阶段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时间断限:公元时间断限:公元220公元公元581年(魏蜀吴年(魏蜀吴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朝)阶段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时间断限:公元220公元5一、官渡之战一、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第第16课课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公元作用 二、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作用 二、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败 客观:远道奔走,兵士疲惫;多为北方人,不服水土。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胜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采用屯田措施。军事上:声东击西,各个击破。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败 客观:远道奔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魏 蜀 吴 三、三国鼎立三、三国鼎立 发展措施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率船队到达夷洲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221年 222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1、三国灭亡的顺序:263年,魏灭 ,266年,西晋灭 ,280年,西晋 ,统一全国。2、西晋的建立:266年,称帝,定都 ,史称西晋。二、八王之乱 1、八王之乱的原因:;。宗室诸王,手握重兵,势力日益强大 西晋统治腐朽,晋惠帝昏庸无能 蜀 魏 吴 司马炎 洛阳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2、什么是八王之乱: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3、八王之乱的影响:;。八王之乱 西晋从此衰落 二、八王之乱 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1、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2、西晋灭亡:316年,被 所灭。鲜卑 匈奴 羯 羌 氐 匈奴 2、什么是八王之乱: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三、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三、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3、西晋灭亡后的北方政权 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 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 ,总称为 。4、十六国中的前秦:4世纪后期,的 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他任用汉人 为丞相,进行改革。5、北朝中的北魏:前秦灭亡后,内迁的少数民族 拓跋珪建立了 统一了北方。东魏 北齐 北魏 北朝 西魏 北周 成汉 十六国 氐族 苻坚 王猛 鲜卑族 北魏 三、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3、西晋灭亡后的北方政权 从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东晋的建立:年,建立东晋,定都 ,2、东晋政权特点:东晋建立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即位时,司马睿邀请 共坐御床,时人称为 。一、东晋的兴亡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政权:年,东晋被宋朝所灭。、四个王朝统称为 ,定都 。2、六朝古都(按时间顺序)、。317 司马睿 建康 王导 王与马,共天下 420 宋 齐 梁 陈 建康 南朝 孙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东晋的建立:三、江南地区的开发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2、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北方人的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比较安定 南下移民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三、淝水之战三、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 前秦和东晋 以少胜多 东晋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江南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结果 作用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三、淝水之战 公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建立:年,族建立北魏,统一北方。2、统一北方的政权:、。3、孝文帝改革:(1)迁都 。(2)汉化措施:、。(3)改革作用:促进了 ,增强了 。439 鲜卑 曹魏 西晋 前秦 北魏 北周 洛阳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通汉婚 用汉制 学汉礼 民族交融 北魏实力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建立: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方式 ,;2、民族交融的影响 ,。生产生活:内迁各族人民开始过定居生活,从畜牧业生产的习惯转为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则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政治方面: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方面:内迁各族人民说汉语,汉族人民接受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民族心理:思想感情日益沟通,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方式 南方 魏 蜀 吴 西 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北方 十六国 北魏 北周 北齐 东魏 西魏 北朝 魏晋南北朝更替表 南方 魏 蜀 吴 西 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3.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4.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A、诸葛亮 B、刘备 C、曹操 D、孙权 5.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 B、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C、江南统治者实行仁政 D、江南地区土地肥沃 C B B C B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巨6.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 D.羌族 7.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 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语 提倡与汉族联姻 发展经济 A、B、C、D、8.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 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9.魏蜀吴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 B吴蜀魏 C蜀吴魏 D蜀魏吴 A A C C A A D D 6.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族 10.(2010贵港中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哪一军阀()A.刘备 B.袁绍 C.孙权 D.刘禅 11.(2009襄樊中考)“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袁绍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12.(2009耒阳中考)祖国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的()A.春秋 B.战国 C.汉朝 D.三国 13.(2009青岛学业考试)南北朝时期,有人出使北方归来,感慨不已:“我原本以为北方尽是夷狄之类,没想到竟然礼仪兴盛,经济繁荣,衣冠士族,尽在洛阳。”请回答,当时的洛阳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都城()A.匈奴 B.蒙古 C.突厥 D.鲜卑 B B B B D D D D 10.(2010贵港中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哪七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讲述课件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七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讲述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