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报告会二轮地理复习备考策略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17934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备考报告会二轮地理复习备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高考备考报告会二轮地理复习备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高考备考报告会二轮地理复习备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薛光辉薛光辉 2014.3.一轮复习:一轮复习:全面系统,注重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全面系统,注重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全面复习,强化基础。理的全面复习,强化基础。二轮复习:二轮复习:突出主干,注重考纲知识的重组和突出突出主干,注重考纲知识的重组和突出核心知识与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能力,提核心知识与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能力,提升地理思维能力、运用地理主干知识解决升地理思维能力、运用地理主干知识解决问题能力。问题能力。6/17/2024.高考考什么?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高考怎么考?我该教什么?我该教什么?我该怎么教?我该怎么教?方向、目标方向、目标对策、措施对策、措施.考纲考纲复习复习依据依据一、什么是一、什么是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颁发,规定了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颁发,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体现了高校对入学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体现了高校对入学新生的基本要求,是有关高考命题、备考和评新生的基本要求,是有关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价的依据。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根据高校对新生文化素质是根据高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要求,参照和能力要求,参照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的。教学实际而制定的。.二、二、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内容内容 考试性质考试性质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三、三、考试大纲的说明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内容(文科综合)内容 考试性质考试性质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及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题型示例.四、四、考纲考纲解读解读1。考试性质。考试性质选拨性考试选拨性考试l具有适当的难度具有适当的难度l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具有较好的区分度l l保证试题的公平性保证试题的公平性保证试题的公平性保证试题的公平性以考纲为依据以考纲为依据回避任何教材(材料、案例)回避任何教材(材料、案例)设置新情境、新角度、新问题设置新情境、新角度、新问题.(1111新课程新课程3737)(1818分)图分)图9 9示意示意2007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据图强总部的空间分布。据图9 9,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0.7620.762(1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8 8分)分)0.640.64.特点:特点:分布不均衡。(分布不均衡。(2 2分)分)具体呈现:集中(多)、稀疏(少)具体呈现:集中(多)、稀疏(少)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 2分)以环渤海地分)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中。(2 2分)分)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 2分)分).(2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 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1010分)分)0.860.86 举例。(举例。(2 2分)分)优势条件。(优势条件。(8 8分)(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分)(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 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答出其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答出其中中4 4个方面且论述正确即可得个方面且论述正确即可得8 8分。)分。).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除地理位置外,社会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工业基础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科技水平科技水平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特别报道特别报道中心研究成果入选今年全国高考试题中心研究成果入选今年全国高考试题供稿:城市中心供稿:城市中心2011-08-22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武前波博士和宁越敏教授合著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武前波博士和宁越敏教授合著的论文的论文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500500强总部区位特征分析强总部区位特征分析发表发表于于地理学报地理学报20102010年第年第2 2期。期。该文部分研究成果被该文部分研究成果被201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选作试题(第选作试题(第卷第卷第3737题)。该题)。该份试卷适用于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份试卷适用于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新疆等省份,这表明我研究中心的成果正在被日益山西、新疆等省份,这表明我研究中心的成果正在被日益转化为新的科学知识,并得到社会的重视与肯定。转化为新的科学知识,并得到社会的重视与肯定。论文通过对论文通过对20072007年中国制造业年中国制造业500500强的相关数据分析,强的相关数据分析,揭示出中国大中型企业总部的宏观与微观区位特征,并解揭示出中国大中型企业总部的宏观与微观区位特征,并解释了企业总部区位特征的影响因素。高考试卷题目即为释了企业总部区位特征的影响因素。高考试卷题目即为“根据根据2007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示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意图,(1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500强总部空间分布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的特点(8 8分);(分);(2 2)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1010分)分)”。版版权所有权所有2006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山北路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号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1301-1333室室邮编:200062电话:021-62223074传真:021-62223074.2。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指导思想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和和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的能力。地理素养:地理素养:学科的基本知识学科的基本知识学科的基本能力学科的基本能力学科的基本方法学科的基本方法学科的基本观点学科的基本观点.什么是地理素养?什么是地理素养?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题的内在涵养。地理视野、地理眼光地理视野、地理眼光一个有地理素养的人看到以下问题会现象,一个有地理素养的人看到以下问题会现象,会想到什么?会想到什么?中日钓鱼岛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冬春季节北疆(东北)地区暴雪极寒天气冬春季节北疆(东北)地区暴雪极寒天气近日北京等城市出现严重雾霾天气近日北京等城市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北美极寒天气北美极寒天气.什么是地理的观点或视角?什么是地理的观点或视角?l区域性地看待问题:要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置于一区域性地看待问题:要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置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同区域比较,不同区域尺度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同区域比较,不同区域尺度也有差异;也有差异;l综合地看待问题:把环境综合地看待问题:把环境社会系统或自然社会系统或自然人人文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及其普文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及其普遍存在的空间关系,区分主导因素,进而把握区遍存在的空间关系,区分主导因素,进而把握区域特征;域特征;l动态地观察世界:区域尺度间(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地观察世界:区域尺度间(时间和空间)的相互依赖;对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把握;相互依赖;对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把握;l多样的空间表述:图像、语言、数学和数字等方多样的空间表述:图像、语言、数学和数字等方法的运用。法的运用。.地理素养下的能力表现地理素养下的能力表现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能力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能力地理特征的描述和综合分析能力地理特征的描述和综合分析能力地理过程的描述和简单预测能力地理过程的描述和简单预测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3。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 要求要求目标目标获取和解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地理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地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合调动和运用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知识将所学地理知识与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的运用地理知准确的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识和说明地理问题描述和阐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地正确表述事物的地理现象,准确描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特征把握地理事物的本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正确的阐释能从地理角度对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地、因评价,因地、因时制宜地提出科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法和措施论证和探讨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地理问题运用判断、归纳、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谨.知识立意知识立意:以考查地理知识、原理的积累和运用:以考查地理知识、原理的积累和运用水平为主要目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为主要目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立意能力立意:对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学生可以通:对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学生可以通过敏锐的观察、有效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来解过敏锐的观察、有效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于合格公民决实际问题。这些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于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能力立意能力立意”的核心和实质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核心和实质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122012全国新课程)读图全国新课程)读图2 2,完成,完成6 67 7题。题。6.6.根据图示信息根据图示信息 可以推断可以推断 0.240.24 0.960.96 A.A.1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0.440.44 1.76 1.76 A.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铁路与河流重合铁路与河流重合山区铁路沿河谷分布山区铁路沿河谷分布甲地处山区河谷甲地处山区河谷位于秦岭位于秦岭(约约34N)34N)与长江与长江(约约30N)30N)之间之间河流、铁路密集,河流、铁路密集,二者不重合二者不重合乙地处平原乙地处平原冬季甲气温高于同纬度乙冬季甲气温高于同纬度乙根据甲为山区,乙为平原根据甲为山区,乙为平原的结论,第的结论,第7 7题选项中直接题选项中直接排附近排附近A A、B B选项选项.图图1 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2010年年5 5月初,该区域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成l l3 3题。题。(20102010新课程)新课程)2.2.自自20092009年冬至年冬至20102010年年4 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0.30.3A.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春汛春汛积雪融水积雪融水.(13)(13)37.37.(24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1134米,鱼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 8示意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捞业的影响。(4)(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的贡献。.维多利亚湖引进尼罗河鲈鱼维多利亚湖引进尼罗河鲈鱼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无无尼罗河鲈鱼游尼罗河鲈鱼游入的自然原因入的自然原因尼罗河鲈鱼迅速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繁殖的自然条件的自然条件对对鱼类资源及捕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捞业的影响对对沿湖沿湖地区经济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发展的贡献.尼罗河鲈鱼又名维多利亚鲈鱼,是一种大型淡水尼罗河鲈鱼又名维多利亚鲈鱼,是一种大型淡水食肉性鱼类。尼罗河鲈鱼能长到食肉性鱼类。尼罗河鲈鱼能长到200200公斤重,体公斤重,体长可达两米。长可达两米。19541954年尼罗河鲈鱼被引入到了非洲年尼罗河鲈鱼被引入到了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它不仅和别的鱼类争夺食物,还的维多利亚湖,它不仅和别的鱼类争夺食物,还大量捕食其它鱼类,先后造成了近两百种鱼类的大量捕食其它鱼类,先后造成了近两百种鱼类的灭绝。这种食肉性鱼吃食很凶猛,上钩后,它会灭绝。这种食肉性鱼吃食很凶猛,上钩后,它会不停地跳出水面,试图脱钩。尼罗河鲈鱼是踞盖不停地跳出水面,试图脱钩。尼罗河鲈鱼是踞盖鱼科的最大成员。鱼科的最大成员。.4。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范围与内容必考内容:高中必修内容和初中的地球与地图、必考内容:高中必修内容和初中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选考内容: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与选考内容: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与 防治)防治)考查程度考查程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要结合课标看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要结合课标看,实际上只实际上只看课标即可看课标即可呈现方式与课标不同(行为目标方式)呈现方式与课标不同(行为目标方式)案例:案例: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力条件下,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与发展的意义.内容举例(考纲与课标比较)内容举例(考纲与课标比较)考纲考纲1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课标课标描述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地球是太阳系中 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阐述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说出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考查内容考查内容65个考点(不含初中)个考点(不含初中)必修课程:必修课程:4747个考点个考点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1818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 1616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 1313选修课程:共选修课程:共4545条标准条标准,2828个考点个考点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5 5项项1818条(条(1010点)点)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防治4 4项项 1414条(条(8 8点)点)旅游地理旅游地理 4 4项项1313条标准(条标准(1010点)点).选考模块中考纲没有要求的标准选考模块中考纲没有要求的标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理观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根据有关资源,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根据有关资源,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环境保护措施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旅游地理旅游地理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防治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评估中的作用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考题考题复习方向复习方向高考试题是对考纲的具体体现和阐释高考试题是对考纲的具体体现和阐释 高考试题蕴含命题的理念与方向高考试题蕴含命题的理念与方向高考试题体现学科重点、主干与发展高考试题体现学科重点、主干与发展高考试题是样本、范例高考试题是样本、范例 考什么,复习什么考什么,复习什么怎样考,怎样复习怎样考,怎样复习.大纲卷大纲卷课标卷课标卷1111套套文综卷文综卷地理卷地理卷课标卷课标卷江江苏苏地地理理卷卷上上海海地地理理卷卷海海南南地地理理卷卷综合卷综合卷山山东东基基本本能能力力测测试试浙浙江江自自选选模模块块卷卷课标卷课标卷20132013年高考涉及地理学科的年高考涉及地理学科的1717套试卷套试卷全全国国文文综综卷卷(广广西西)全全国国文文综综卷卷重重庆庆文文综综卷卷四四川川文文综综卷卷北北京京文文综综卷卷天天津津文文综综卷卷山山东东文文综综卷卷福福建建文文综综卷卷安安徽徽文文综综卷卷浙浙江江文文综综卷卷广广东东文文综综卷卷.1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地理学科客观题地理学科客观题1111道,共道,共4444分;分;主观题包括必考题与选考题两部分,共主观题包括必考题与选考题两部分,共5656分。必考题两道(分。必考题两道(3636、3737),共),共4646分;分;选考题由旅游地理选考题由旅游地理(42)(42)、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防治(43)(43)和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44)(44)三道题组成,考生可三道题组成,考生可在三道题中任选一道做答,共在三道题中任选一道做答,共1010分。分。6/17/2024.2试题难度试题难度20102010年地理试题偏难年地理试题偏难 0.4460.44620112011年力求控制难度年力求控制难度20112011年地理试题难度控制较好年地理试题难度控制较好课程卷课程卷20102010年年0.45 20110.45 2011年年0.570.5720122012年难度保持相对稳定年难度保持相对稳定 0.540.5420132013年难度增加年难度增加 0.440.446/17/2024.新课程高考均分新课程高考均分文综文综政治政治历史历史地理地理20102010年年158.82158.8257.5057.5055.6855.6845.1045.1020112011年年167.55167.5558.5658.5651.7251.7257.2757.2720122012年年166.51166.5162.6962.6950.2650.2653.5653.5620132013年年12112144.6432.8232.8243.8643.86文综难度总体保持稳定文综难度总体保持稳定(160(160左右左右),20132013偏难偏难地理学科近两年难度居中地理学科近两年难度居中政治保持偏高态势政治保持偏高态势历史持续走低历史持续走低.选择题难度大于非选择题,选择题难度大于非选择题,20132013相反相反非选择题中必考题难度大于选考题,非选择题中必考题难度大于选考题,20132013相近相近试题的开试题的开放放性性与答案的开放性有所收敛。与答案的开放性有所收敛。如如3636题第(题第(3 3)问,要求为)问,要求为“小亮的质疑提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供论据”,而非往年的,而非往年的“你是否赞成,并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说明理由”。再如,选考题的答案唯一性。再如,选考题的答案唯一性增加,除旅游地理外,均为较唯一的答案。增加,除旅游地理外,均为较唯一的答案。.3。新课程文综地理试题趋势新课程文综地理试题趋势立意上将高考要求与课改理念相结合立意上将高考要求与课改理念相结合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为依据,联系实际命题联系实际命题跳出教材,设计情境,给出材料不注重跳出教材,设计情境,给出材料不注重 对具体知识的考查对具体知识的考查重各种能力重各种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体现探究性学习体现探究性学习审慎对待开放性审慎对待开放性6/17/2024.常考的主干知识常考的主干知识等高(值)线地形图等高(值)线地形图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工农业区位(产业转移)工农业区位(产业转移)河湖、人口河湖、人口.4试题灵魂试题灵魂/价值趋向价值趋向主题突出主题突出 围绕主题,梯度设问围绕主题,梯度设问能力立意能力立意 重信息解读,重过程推理重信息解读,重过程推理立意:中心问题立意:中心问题情境:新情境情境:新情境设问:梯度设问设问:梯度设问答案:依据信息、迁移知识、重视思维和答案:依据信息、迁移知识、重视思维和 推理过程推理过程.(20122012全国新课程)读图全国新课程)读图2 2,完成,完成6 67 7题。题。6.6.根据图示信息根据图示信息 可以推断可以推断 0.240.24 0.960.96 A.A.1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0.440.44 1.76 1.76 A.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铁路与河流重合铁路与河流重合山区铁路沿河谷分布山区铁路沿河谷分布甲地处山区河谷甲地处山区河谷位于秦岭位于秦岭(约约34N)34N)与长江与长江(约约30N)30N)之间之间河流、铁路密集,河流、铁路密集,二者不重合二者不重合乙地处平原乙地处平原冬季甲气温高于同纬度乙冬季甲气温高于同纬度乙根据甲为山区,乙为平原根据甲为山区,乙为平原的结论,第的结论,第7 7题选项中直接题选项中直接排附近排附近A A、B B选项选项.(13)(13)36.36.(2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的课外研究中发现外研究中发现,有有“百里钢城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之称的攀枝花1 1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达达13.613.6(昆明为(昆明为7.77.7,成都为,成都为5.55.5),是长江流域冬是长江流域冬季的季的“温暖之都温暖之都”。图。图7a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置,图图7b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1)分析攀枝花分析攀枝花1 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 8分)分)(2)(2)推测攀枝花推测攀枝花1 1月份天气特征。(月份天气特征。(6 6分)分)(3)(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8 8分)分)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因此,空气质量可空气质量可能不佳能不佳,不适宜度假。不适宜度假。).1月气温较高1月天气特征避寒避寒之都之都北部、西部北部、西部高大山脉高大山脉地处河谷地处河谷冷空气影响小冷空气影响小气流下沉增温气流下沉增温阴晴阴晴雨雪雨雪气温气温风风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气温较高,较稳定空气质量质疑百里钢城百里钢城河谷地形河谷地形大量废气大量废气扩散条件扩散条件?自然自然自然自然人为人为.读我国沿北纬读我国沿北纬3030的地形剖面图,简要的地形剖面图,简要分析分析B B处冬季气处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气温高气温高的的成因成因。B B地区为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山脉地区为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山脉秦岭阻挡,受冬秦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弱。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没季风影响较弱。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强。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强。.(09(09太原基础太原基础)现今我国气象部门划分四季的指标和标准是:现今我国气象部门划分四季的指标和标准是:5 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10以下称为寒(冬季),以下称为寒(冬季),2222以上为以上为热(夏季),热(夏季),10102222之间是温暖(春秋季)。我们取全之间是温暖(春秋季)。我们取全年最冷的年最冷的1 1月平均气温在月平均气温在10102222之间的地区为适宜避寒之间的地区为适宜避寒区。图区。图1212中的阴影区为世界中的阴影区为世界1 1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10102222范围范围(适宜避寒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适宜避寒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1)简述全球适宜避寒区的)简述全球适宜避寒区的 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布规律及其成因。(4 4分)分)(2 2)适宜避寒区宽度不一,)适宜避寒区宽度不一,图中图中A A、B B、C C地区为避寒区地区为避寒区的最窄处。从气候的形成因的最窄处。从气候的形成因子入手,分别说明子入手,分别说明A A、B B地区地区避寒区狭窄的原因。(避寒区狭窄的原因。(4 4分)分)(3 3)E E、F F两处避寒区分别向两处避寒区分别向低纬和高纬延伸,试分析其低纬和高纬延伸,试分析其原因。(原因。(8 8分)分)A AB BC CE EF F.(1 1)分布于南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基本平行于纬)分布于南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基本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太阳辐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线呈带状分布。太阳辐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避开了过于湿热的热带和寒冷地带避开了过于湿热的热带和寒冷地带 (2 2)A A处为我国华南,冬季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处为我国华南,冬季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影响,成为冬季世界同纬度较寒冷的地气南下的影响,成为冬季世界同纬度较寒冷的地区。区。B B处地处南亚,高大的青藏高原直逼热带的印孟处地处南亚,高大的青藏高原直逼热带的印孟地区,限制了避寒区的北界地区,限制了避寒区的北界 (3 3)E E处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降低;使避处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降低;使避寒区向赤道附近延伸。寒区向赤道附近延伸。F F处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升高;使处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升高;使避寒区向高纬方向延伸(避寒区向高纬方向延伸(1 1月月1010等温线北移到等温线北移到50N50N)。)。6/17/2024.(2002(2002全国全国)图图6 6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1818分)分)(1 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呈)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呈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是。(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是。(6 6分)分)(2 2)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1212分)分)不合理不合理(2(2分分).).位于河流谷地位于河流谷地,工厂废气不易扩散工厂废气不易扩散(4(4分分););位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该地盛行西北风该地盛行西北风),),造成城市大气造成城市大气污染污染(3(3分分););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污染城市水源(3(3分分)。.(1111新课程)新课程)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0.5780.578 某岛国人口约某岛国人口约500500万(万(2009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540平方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16千千米。图米。图6 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 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原因。(1010分)分)0.520.52图图6 6 图图7 7 终年高温多雨。(终年高温多雨。(2 2分)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分)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4 4分)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分)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4 4分分 )立意:探究热带雨林区岛国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立意:探究热带雨林区岛国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自然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国土面积小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地势低平 四周环海四周环海储存淡水的条件储存淡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经济发达生产生活需求量大生产生活需求量大.(2 2)图)图8 8为图为图6 6中中M M水坝的景观。水坝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水坝的景观。水坝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淡变化及其原因。(1212分)分)0.630.63图图6 6 图图8 8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2 2分)分)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2 2分)分)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2 2分)分)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3 3 分)分)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 3分)分)水坝的作用水坝的作用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蓄淡排咸,咸水置换成淡水蓄淡排咸,咸水置换成淡水.(3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 6分)分)0.570.57 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提出以上三种办法之一或其它合理办法得(提出以上三种办法之一或其它合理办法得2 2分,论分,论述正确、完整得述正确、完整得4 4分。)分。).(1212太原二模)太原二模)图图6 6、图、图7 7分别是华北平原某沉降区多年地下分别是华北平原某沉降区多年地下水动态变化曲线图和地面沉降量曲线图。水动态变化曲线图和地面沉降量曲线图。(1 1)简述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简述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4 4分)分)(2 2)以该地为例,分析说明华北平原地面沉降严重的原因。)以该地为例,分析说明华北平原地面沉降严重的原因。(1414分)分)(3 3)19901990年以后,该地地面沉降基本得到控制。推测该地年以后,该地地面沉降基本得到控制。推测该地 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8 8分)分).(1212太原二模)太原二模)图图6 6、图、图7 7分别是华北平原某沉降区多年地下分别是华北平原某沉降区多年地下水动态变化曲线图和地面沉降量曲线图。水动态变化曲线图和地面沉降量曲线图。(1 1)简述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简述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4 4分)分)总体上地面随地下水位的下降而沉降;总体上地面随地下水位的下降而沉降;(2(2分分)随地下随地下水位的稳定和回升,地面沉降速度减缓;水位的稳定和回升,地面沉降速度减缓;(2(2分分)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略滞后于地下水位下降。略滞后于地下水位下降。.(1212太原二模)图太原二模)图6 6、图、图7 7分别是华北平原某沉降区多年地下分别是华北平原某沉降区多年地下水动态变化曲线图和地面沉降量曲线图。水动态变化曲线图和地面沉降量曲线图。(1 1)简述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简述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4(4分分)(2 2)以该地为例)以该地为例,分析说明华北平原地面沉降严重的原因。分析说明华北平原地面沉降严重的原因。(14(14分分)过度开采地下水是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过度开采地下水是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4(4分分)华华北平原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小;北平原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小;(2(2分分)水资源总量少;水资源总量少;(2(2分分)地处河流地处河流(中中)下游,上下游,上(中中)游水利工程对水的拦截量较大;游水利工程对水的拦截量较大;(2(2分分)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生产用水量大;(生产用水量大;(2 2分)水资源利用率偏低,浪费和污染严重。分)水资源利用率偏低,浪费和污染严重。(2 2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1212太原二模)图太原二模)图6 6、图、图7 7分别是华北平原某沉降区多年地下分别是华北平原某沉降区多年地下水动态变化曲线图和地面沉降量曲线图。水动态变化曲线图和地面沉降量曲线图。(3 3)19901990年以后,该地地面沉降基本得到控制。推测该地年以后,该地地面沉降基本得到控制。推测该地 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8 8分)分)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设立地下水开采保护区,合理开采地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设立地下水开采保护区,合理开采地下水;下水;(2(2分分)雨季回灌,提高地下水位;雨季回灌,提高地下水位;(2(2分分)兴修水利工程,兴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2(2分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污水资源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污水资源化;(2(2分分)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耗水少、污染轻的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耗水少、污染轻的企业;(2(2分分)发展节水农业,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2(2分分)增增加绿地面积或植树种草或提高植被覆盖率加绿地面积或植树种草或提高植被覆盖率(2(2分分)。.(13)(13)3737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富、多风、植被稀疏。图、多风、植被稀疏。图5 5所示区城中,所示区城中,M M处发育了规模较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小的沙丘群;H;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2222分)分)(1 1)分析)分析M 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6分分)(2 2)分析)分析H 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8分分).(3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 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点,为其提供论据。(8(8分分)观点观点A A:M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观点B B:M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1 1)分析)分析M 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6分分)(2 2)分析)分析H 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8分分).沙 源河流沉积河流沉积风力沉积风力沉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高原风力强狭管效应狭管效应西北风平行河谷西北风平行河谷河谷交汇河谷交汇沙丘群不扩大沙丘(天漠)河流沉积河流沉积风力沉积风力沉积持续搬运沉积持续搬运沉积河床裸露期增长河床裸露期增长来自高原的沙尘来自高原的沙尘随风速降低沉积随风速降低沉积时间短时间短空间小空间小自然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保持水土保持水土含沙量减少含沙量减少沙丘群扩大.(1 1)分析)分析M 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6分分)(M 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床沉积;(3 3分)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 2分)分)风沙在此沉积。(风沙在此沉积。(1 1分)分).(2 2)分析)分析H 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8分分)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 2分)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 3分)分)H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 3分)分).(3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 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8分分)观点观点A A:M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观点B B:M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观点观点A A:扩大: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 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 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 2分)分)风出风口后,在风出风口后,在M 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 2分)分)观点观点B B:不会扩大: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 2分)河流源地及径分)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 2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 2分)位于山区,附近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 2分)分)给出观点给出观点,提供论据提供论据表明观点表明观点,说明理由说明理由.“天漠天漠”位于距位于距北京北京约约8080公里的河北省西北部公里的河北省西北部怀来县怀来县境境内,这一片占地内,这一片占地13001300亩的天然亩的天然沙漠沙漠,静静匍匐在官厅水库,静静匍匐在官厅水库南侧南侧燕山燕山脚下。在山水之间逶迤着一道金灿灿的沙丘,绵脚下。在山水之间逶迤着一道金灿灿的沙丘,绵延起伏十余里,甚为奇特壮观,人称延起伏十余里,甚为奇特壮观,人称“天漠天漠”。.3636(2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简述A国地理位置的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特点。(8分)分)(2)推测)推测A国农业生产的国农业生产的特点。(特点。(12分)分)(3)有人建议)有人建议A国向国向B国国学习,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学习,大力发展棉花生产。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分)A A国面积国面积176176万平方千米,人口万平方千米,人口590590万,外来人口万,外来人口200200万。万。20082008年人均年人均GDPGDP为为1611416114美元,居非洲之首。美元,居非洲之首。A A国是世界重要的国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其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其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95%95%以上的出口以上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农业产值约占收入来自石油。农业产值约占GDPGDP总值的总值的2.7%2.7%,农业人口占全,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国总人口的24%24%,其中牧民和半牧民占到农业人口的一半。,其中牧民和半牧民占到农业人口的一半。2002200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小麦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小麦9 9万吨,大麦万吨,大麦2020万吨,养殖牲畜万吨,养殖牲畜11601160万头,主要为羊、骆驼和牛。万头,主要为羊、骆驼和牛。立意立意:热点地区热点地区(石油石油););干旱地区(国家)农业(特点、干旱地区(国家)农业(特点、评价)评价);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描述和阐释问题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6/17/2024.3636(2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简述A国地理位置的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特点。(8分)分)A A国面积国面积176176万平方千米,人口万平方千米,人口590590万,外来人口万,外来人口200200万。万。20082008年人均年人均GDPGDP为为1611416114美元,居非洲之首。美元,居非洲之首。A A国是世界重要的国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其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其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95%95%以上的出口以上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农业产值约占收入来自石油。农业产值约占GDPGDP总值的总值的2.7%2.7%,农业人口占全,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国总人口的24%24%,其中牧民和半牧民占到农业人口的一半。,其中牧民和半牧民占到农业人口的一半。2002200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小麦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小麦9 9万吨,大麦万吨,大麦2020万吨,养殖牲畜万吨,养殖牲畜11601160万头,主要为羊、骆驼和牛。万头,主要为羊、骆驼和牛。非洲北部,(非洲北部,(2 2分)地中分)地中海南岸,(海南岸,(2 2分)大部分分)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领土位于热带,(2 2分)分)处于地中海航线中段,地处于地中海航线中段,地理位置重要。(理位置重要。(2 2分)分)6/17/2024.3636(2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推测推测A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国农业生产的特点。(12分分)A A国面积国面积176176万平方千米,人口万平方千米,人口590590万,外来人口万,外来人口200200万。万。20082008年人均年人均GDPGDP为为1611416114美元,居非洲之首。美元,居非洲之首。A A国是世界重要的国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其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其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95%95%以上的出口以上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农业产值约占收入来自石油。农业产值约占GDPGDP总值的总值的2.7%2.7%,农业人口占全,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国总人口的24%24%,其中牧民和半牧民占到农业人口的一半。,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