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传动汇总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309111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挠性传动汇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挠性传动汇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挠性传动汇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有中间挠性件的传动方式。带有中间挠性件的传动方式。包括:带传动、链传动等包括:带传动、链传动等挠性传动挠性传动挠性传动挠性传动 摩擦传动:摩擦传动:摩擦传动:摩擦传动:平带平带平带平带啮合传动:啮合传动:同步带同步带同步带同步带、链传动链传动链传动链传动 等等一、挠性传动的类型(带传动、链传动)一、挠性传动的类型(带传动、链传动)第五章第五章 挠性传动挠性传动_带传动带传动V V V V带带带带多楔带多楔带多楔带多楔带圆带圆带圆带圆带带有中间挠性件的传动方式。带有中间挠性件的传动方式。本章主要讨论普通本章主要讨论普通本章主要讨论普通本章主要讨论普通V V V V带传动的设计,简单介绍链传动带传动的设计,简单介绍链传动带传动的设计,简单介绍链传动带传动的设计,简单介绍链传动 带传动的主要类型带传动的主要类型平带平带V带带圆带圆带多楔带多楔带同步带同步带本章主要讨论普通本章主要讨论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简单介绍链传动带传动的设计,简单介绍链传动 带传动的主要带传动的主要平带的摩擦力为:平带的摩擦力为:V带的摩擦力为:带的摩擦力为:f v 当量摩擦系数,显然当量摩擦系数,显然 f v f相同条件下,相同条件下,相同条件下,相同条件下,V V V V带的摩擦力大于平带,传动能力更大带的摩擦力大于平带,传动能力更大带的摩擦力大于平带,传动能力更大带的摩擦力大于平带,传动能力更大二、普通二、普通V V带与平带摩擦力之比较带与平带摩擦力之比较平带的摩擦力为:平带的摩擦力为:V带的摩擦力为:带的摩擦力为:f v 当量摩擦系数,当量摩擦系数,三、带传动的几何尺寸三、带传动的几何尺寸V带的基准长度带的基准长度 Ld:在在节线节线上量得的带周长上量得的带周长V带轮的基准直径带轮的基准直径 dd:与节线相对应的带轮直径与节线相对应的带轮直径 带受纵向弯曲时,在带中带受纵向弯曲时,在带中保持原长度不变的任一条周线保持原长度不变的任一条周线称为节线;由全部节线构成的称为节线;由全部节线构成的面称为节面。面称为节面。三、带传动的几何尺寸三、带传动的几何尺寸V带的基准长度带的基准长度 Ld:在节线上量得的带:在节线上量得的带1 小带轮包角小带轮包角2 大带轮包角大带轮包角1 2 a 带传动中心距带传动中心距带传动几何尺寸带传动几何尺寸:1 小带轮包角小带轮包角2 大带轮包角大带轮包角1 b 2带绕过小带轮带绕过小带轮时的弯曲应力时的弯曲应力带绕过大带轮时带绕过大带轮时的弯曲应力的弯曲应力与离心拉应力不同,与离心拉应力不同,弯曲应力只作用在弯曲应力只作用在绕过带轮的那一部绕过带轮的那一部分带上分带上 。虽然离心力只作用在做圆周运动的部分弧段,虽然离心力只作用在做圆周运动的部分弧段,即:则离心拉力即:则离心拉力 F带横截面的应力为三部分应力之和。带横截面的应力为三部分应力之和。各剖面的应力分布为:各剖面的应力分布为:最大应力发生在最大应力发生在 紧边开始进入小带轮处紧边开始进入小带轮处:由此可知,带受变应力作用,这将使带产生疲劳破坏。由此可知,带受变应力作用,这将使带产生疲劳破坏。应力分析应力分析 带横截面的应力为三部分应力之和。各剖面的应力分布为:最大应力带横截面的应力为三部分应力之和。各剖面的应力分布为:最大应力两种滑动现象:两种滑动现象:(四四)、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1、弹性滑动、弹性滑动打打 滑滑 是带传动的一种失效形式,应避免是带传动的一种失效形式,应避免弹性滑动弹性滑动 正常工作时的微量滑动现象,不可避免正常工作时的微量滑动现象,不可避免弹性滑动是如何产生的?弹性滑动是如何产生的?因因 F1 F2故松紧边单位长度上故松紧边单位长度上的变形量不等。的变形量不等。带绕过主动轮时,由带绕过主动轮时,由于拉力逐渐减小,所于拉力逐渐减小,所以带逐渐收缩,使带以带逐渐收缩,使带相对于主动轮的转向相对于主动轮的转向向后滑动。向后滑动。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从动轮上。但情况有从动轮上。但情况有何不同?何不同?由此可见:弹性滑动由此可见:弹性滑动是由弹性变形和拉力是由弹性变形和拉力差引起的。差引起的。两种滑动现象:两种滑动现象:(四四)、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1、弹性滑动打、弹性滑动打弹性滑动弹性滑动 打打 滑滑 弹性滑动弹性滑动 打打 滑滑 弹性滑动引起的不良后果:弹性滑动引起的不良后果:使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使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即,即 v2 1 从动轮直径增大,从动轮直径增大,传动能力提高,则额定功率增加传动能力提高,则额定功率增加单根普通单根普通V带额定功率增量带额定功率增量P0 查表查表5-3 带长不等于特定带长带长不等于特定带长 带越长,单位时间内的应力循环次数越少,带越长,单位时间内的应力循环次数越少,则带的疲劳寿命越长。相反,短带的寿命短。则带的疲劳寿命越长。相反,短带的寿命短。为此,引入带长修正系数为此,引入带长修正系数 KL(表(表5-5)包角包角不等于不等于 小带轮包角小于小带轮包角小于,传动能力有所下降,引,传动能力有所下降,引入包角修正系数入包角修正系数。(表(表5-4)b2减小,减小,实际工作条件:实际工作条件:传动比传动比 i 1 从动轮直径增大,传从动轮直径增大,传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单根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为:带的额定功率为:四、四、V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带传动的设计计算(一)已知条件及设计内容(一)已知条件及设计内容传递的名义功率传递的名义功率P P;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主动轮转速主动轮转速n1 1 ;从动轮转速从动轮转速n2 2 或传动比或传动比 i;传动位置要求传动位置要求;工况条件、原动机类型等;工况条件、原动机类型等;V V带的型号、长度和根数;带的型号、长度和根数;设计内容设计内容带轮直径和结构;带轮直径和结构;传动中心距传动中心距 a;验算带速验算带速 v 和包角和包角;计算初拉力和压轴力;计算初拉力和压轴力;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单根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为:四、带的额定功率为:四、V带传动的设计计带传动的设计计(二)设计步骤和方法(二)设计步骤和方法1、确定计算功率、确定计算功率 Pc KAP2、根据根据n1、Pc 选择带的型号选择带的型号工况系数,工况系数,查表查表56。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d1、dd2表表5-7,带轮愈小,弯曲,带轮愈小,弯曲应力愈大,所以应力愈大,所以dd1 dmin dd2=i dd1(1-),),圆整成标准值圆整成标准值4、验算带速、验算带速v(v525m/s)N5、确定中心距、确定中心距 a 及带长及带长 Ld6、验算主动轮的包角、验算主动轮的包角1 7、计算带的根数、计算带的根数 zN z 7?NY8、确定初拉力、确定初拉力 F09、计算压轴力、计算压轴力 FQ10、带轮结构设计、带轮结构设计 见图见图5-7。(二)设计步骤和方法(二)设计步骤和方法1、确定计算功率、确定计算功率 Pc KAP2、根据、根据 初定中心距初定中心距 a0 0.7(dd1+dd2)a0 6齿数齿数2731 2533 1721 17四、链传动的设计四、链传动的设计1.设计步骤设计步骤(1)确定链轮齿数运动的不均确定链轮齿数运动的不均(2)选择链条型号、确定链节距和排数选择链条型号、确定链节距和排数由由链号链号(节距节距),尽量选用小节距尽量选用小节距高速重载宜用小节距、多排数高速重载宜用小节距、多排数低速重载宜用大节距、较少排数低速重载宜用大节距、较少排数(3)确定中心距和链节数确定中心距和链节数初定中心距初定中心距计算链长计算链长节数节数圆整为偶数链节数圆整为偶数链节数计算实际中心距计算实际中心距(4)计算轴压力计算轴压力低速链链条失效为静力拉断,校核安全系数低速链链条失效为静力拉断,校核安全系数为单排链极限拉伸载荷为单排链极限拉伸载荷其中其中(2)选择链条型号、确定链节距和排数由链号选择链条型号、确定链节距和排数由链号(节距节距),尽量选,尽量选挠性传动汇总课件挠性传动汇总课件2.链传动的润滑链传动的润滑油壶加油油壶加油油浴润滑油浴润滑飞溅润滑飞溅润滑油泵油泵2.链传动的润滑油壶加油油浴润滑飞溅润滑油泵链传动的润滑油壶加油油浴润滑飞溅润滑油泵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鼓舞我们前进。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挠性传动汇总课件挠性传动汇总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