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课件

上传人:58****5 文档编号:241307277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2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主讲人:774688时间:201x年11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主讲人:774688 1目录壹贰叁肆传统文化简介;传统节日;传统艺术;传统用具;目 录壹贰叁肆传统文化简介;传统节日;传统艺术;传统用2传统文化简介壹传统文化简介壹3前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包括: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衣冠服饰、古玩器物、神话传说、中国对联等等,我们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00000000000前 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4传统节日贰传统节日贰5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一般有吃月饼以及赏月的习俗。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6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传统节日七夕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7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8传统节日除夕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传统节日除夕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9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2传统节日端午节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10传统节日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传统节日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11春节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传统节日春节春节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因为相传年兽怕红12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13传统艺术叁传统艺术叁14传统艺术泥人010203 泥人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他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他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一时传为佳话。张明山继承传统的泥塑艺术,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张明山的泥人,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小说戏曲中的角色,有表现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中瞬间的形象,有正面人物,还有反面人物。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传统艺术泥人010203 泥人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15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作品介绍作品介绍作品介绍泥人张作品赏析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16传统艺术京剧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以其无限的艺术魅力被称为“国粹”。京剧用歌舞演绎故事,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等各艺术行类的综合体现。oooooooooooooooooooooo京剧的演义离不开传神的脸谱。画脸谱就特别讲究,不同脸谱所代表的身份就不同。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流传较广的有霸王别姬、群英会、三打祝家庄、三岔口等剧目广为流传,深受喜爱。传统艺术京剧 京剧的演义离不开传神的脸谱。画脸17 京剧脸谱作品赏析 京剧脸谱作品赏析18传统艺术剪纸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传统艺术剪纸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19 剪纸作品赏析 剪纸作品赏析20传统用具肆传统用具肆21 传统用具陶瓷陶瓷英语:china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就发明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传统用具陶瓷 陶瓷22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传统用具陶瓷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23传统用具文房四宝 人类文明自诞生时起,人们便以各种方式将文明的果实保留下来,使我们能够领略到先辈的风采与创造,同时也使我们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房用品尤其是“文房四宝”,作为文明的载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很早就已有“文房”之称,笔、墨、纸、砚则被誉为“文房四宝”。在用于书法、绘画的文化艺术工具中,仅这四样宝,就已备受文人的喜爱和珍藏。这四宝是最基本的工具。传统用具文房四宝 人类文明自诞生时起24文房四宝作品赏析文房四宝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又为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中国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房四宝作品赏析文房四宝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25谢谢观赏!谢谢观赏!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