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构造-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07261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防火构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建筑防火构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建筑防火构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 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一、建筑火灾的蔓延一、建筑火灾的蔓延1、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未设防火分区未设防火分区洞口分隔不完善洞口分隔不完善吊顶内部空间蔓延吊顶内部空间蔓延通过可燃的建筑构件蔓延通过可燃的建筑构件蔓延通过装修材料蔓延通过装修材料蔓延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一、建筑火灾的蔓延一、建筑火灾的蔓延2、火灾在垂直方向蔓延、火灾在垂直方向蔓延火灾通过竖井蔓延火灾通过竖井蔓延火灾通过楼梯间蔓延火灾通过楼梯间蔓延火灾通过电梯井蔓延火灾通过电梯井蔓延火灾通过自动扶梯蔓延火灾通过自动扶梯蔓延火灾通过中庭蔓延火灾通过中庭蔓延建筑火灾的蔓延及其防火设计建筑火灾的蔓延及其防火设计建筑火灾的蔓延及其防火设计建筑火灾的蔓延及其防火设计水水平平方方向向蔓蔓延延垂垂直直方方向向蔓蔓延延未未设设防防火火分分区区洞洞口口分分隔隔不不完完善善吊吊顶顶空空间间蔓蔓延延建建筑筑构构件件蔓蔓延延装装修修材材料料蔓蔓延延通通过过竖竖井井蔓蔓延延通通过过楼楼梯梯间间蔓蔓延延通通过过电电梯梯井井蔓蔓延延通通过过扶扶梯梯蔓蔓延延通通过过中中庭庭蔓蔓延延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一、建筑火灾的蔓延一、建筑火灾的蔓延3、火灾通过窗口向上层蔓延、火灾通过窗口向上层蔓延 建筑火灾的蔓延及其防火设计建筑火灾的蔓延及其防火设计 自自动动扶扶梯梯防防火火设设计计 建筑火灾的蔓延及其防火设计建筑火灾的蔓延及其防火设计 通通过过中中庭庭蔓蔓延延 建筑火灾的蔓延及其防火设计建筑火灾的蔓延及其防火设计中中庭庭的的防防火火设设计计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二、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二、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1、建筑的分类、建筑的分类2、高层民用建筑的分类、高层民用建筑的分类 多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一类建筑一类建筑二类建筑二类建筑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二、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二、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3、防火间距防火间距:一座建筑物着火后,火灾不致蔓延到相邻建筑物的空间间隔。:一座建筑物着火后,火灾不致蔓延到相邻建筑物的空间间隔。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见下表见下表)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见下图见下图)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二、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二、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4、消防车道: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置、消防车道: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置3.5m的环形消防车道,如有困难应至的环形消防车道,如有困难应至 少有两面边长设置消防车道,车道距建筑外墙宜少有两面边长设置消防车道,车道距建筑外墙宜 5m。5、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举例、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举例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三、建筑平面防火设计三、建筑平面防火设计1、防火分区设计标准、防火分区设计标准防火分区防火分区: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的墙、楼板等分隔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的墙、楼板等分隔构件,作为一个区域 的边界构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的空间。的边界构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的空间。水平防火分区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的空间。: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的空间。竖向防火分区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垂直方向扩大蔓延的空间。:用以防止火灾在垂直方向扩大蔓延的空间。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三、建筑平面防火设计三、建筑平面防火设计2、普通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普通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2500m三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三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1200m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600m规定:规定: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三、建筑平面防火设计三、建筑平面防火设计3、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一类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一类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1000m二类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二类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1500m高层建筑地下室防火分区面积高层建筑地下室防火分区面积500m规定:规定: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三、建筑平面防火设计三、建筑平面防火设计3、建筑防火分隔设施、建筑防火分隔设施防火墙:耐火极限防火墙:耐火极限4h(高层(高层 3h)砌筑在基础或框架梁上的墙。)砌筑在基础或框架梁上的墙。防火门、窗:耐火极限,甲级防火门、窗:耐火极限,甲级1.2h,乙级,乙级0.9h,丙级,丙级0.6h。防火卷帘:用钢板或铝板制成。用于开敞的电梯厅,自动扶梯,共享中庭。防火卷帘:用钢板或铝板制成。用于开敞的电梯厅,自动扶梯,共享中庭。楼板: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板: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1、疏散楼梯、疏散楼梯普通楼梯间:楼梯与走廊或大厅都敞开在建筑物内。普通楼梯间:楼梯与走廊或大厅都敞开在建筑物内。封闭楼梯间: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体和门将楼梯与走廊分隔开。封闭楼梯间: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体和门将楼梯与走廊分隔开。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之前,设置能阻止火灾时烟气进入的前室。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之前,设置能阻止火灾时烟气进入的前室。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疏散楼梯设计规范:疏散楼梯设计规范:普通疏散楼梯段宽度:住宅普通疏散楼梯段宽度:住宅1.1m,公建,公建1.2m;楼梯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楼梯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入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在距离梯间的出入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在距离梯间15m处。处。在高层建筑中封闭楼梯间入口必须设计乙级防火门。在高层建筑中封闭楼梯间入口必须设计乙级防火门。高层建筑中,高层建筑中,24m 高度高度32m的二类建筑使用封闭楼梯间;的二类建筑使用封闭楼梯间;1218层的单层的单元式住宅使用封闭楼梯间。元式住宅使用封闭楼梯间。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防烟楼梯间设计:防烟楼梯间设计: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的二类建筑 高度高度24m的高级住宅的高级住宅层数层数12层的通廊式住宅层的通廊式住宅层数层数 19层的单元式层的单元式高层塔式住宅高层塔式住宅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2、安全分区与疏散路线、安全分区与疏散路线第一安全区第一安全区走廊走廊第二安全区第二安全区前室前室第三安全区第三安全区楼梯间楼梯间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3、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安全性逐渐增高:走廊安全性逐渐增高:走廊前室前室楼梯间楼梯间一般靠近电梯间布置楼梯较为有利一般靠近电梯间布置楼梯较为有利靠近外墙设置楼梯靠近外墙设置楼梯在标准层端部设置楼梯在标准层端部设置楼梯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4、合理布置环形、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合理布置环形、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5、合理布置疏散出口、合理布置疏散出口合理组织疏散路线合理组织疏散路线高层建筑的两个安全出口的间距高层建筑的两个安全出口的间距5m。组织室外疏散楼梯组织室外疏散楼梯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6、安全疏散距离、安全疏散距离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如图)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如图)从房门到安全出口疏散距离(如从房门到安全出口疏散距离(如p=47表)表)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7、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应设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楼梯应设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楼梯疏散走道疏散走道:避免在宽度方向的急剧变化避免在宽度方向的急剧变化;避免设计袋形走道避免设计袋形走道设计足够的安全出口设计足够的安全出口,一般要求建筑物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一般要求建筑物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房间面积房间面积60m,人数人数50人可设一个门人可设一个门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由最远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由最远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14m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8、疏散楼梯间的设计要求、疏散楼梯间的设计要求耐火构造:楼梯间的墙体耐火极限耐火构造:楼梯间的墙体耐火极限2h,楼梯耐火极限应为,楼梯耐火极限应为11.5h楼梯间前室面积楼梯间前室面积:公共建筑公共建筑6m,居住面积,居住面积4.5m,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10m,居住面积,居住面积6m上下畅通:要求从首层到顶层的楼梯间不改变位置,且首层应有直通室外上下畅通:要求从首层到顶层的楼梯间不改变位置,且首层应有直通室外 的出口的出口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9、辅助疏散设施、辅助疏散设施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的设计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的设计避难层的设计避难层的设计 第三章第三章 高层建筑构造高层建筑构造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四、安全疏散设计10、消防电梯、消防电梯设置范围:一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设置范围:一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12层住宅、高度层住宅、高度32m的二类建筑的二类建筑设置数量:主体每层建筑面积设置数量:主体每层建筑面积1500m时设一台,时设一台,15004500m时设两台,时设两台,4500 m时设三台时设三台前室设置:公共建筑前室设置:公共建筑6m,居住面积,居住面积4.5m,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10m,居住面积,居住面积6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