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知识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06612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建筑设计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建筑设计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 六月 20241建筑设计知识建筑设计知识28 七月 20231建筑设计知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一)基本规定基本规定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设计的民用建筑设计名词术语:名词术语: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 的总称。居住建筑: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无障碍设施 :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 或有视力障碍者使用的安全设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一)基本规定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线。用地红线: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建筑控制线: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 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 X100%总用地面积容积率 :建筑面积总和 用地面积总和绿地率 :各类绿地总面积 X100%用地面积总和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线。日照标准: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 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 时间范围内,以底层窗台面为计算起点 的建筑外窗获得的日照时间。1、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2、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等的日照标准;3、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标准;4、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日照标准: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 的12者为地下室。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 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作为主要用房使用时,应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2、居住建筑中的居室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内;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对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采取措施;3、建筑物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 设备层:建筑物中专为设置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和配变 电等的设备和管道且供人员进入操作用的空间层避难层:建筑高度超过1OOm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 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变形缝: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 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 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 缝。设备层:建筑物中专为设置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和配变 -民用建筑的分类民用建筑的分类: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两大类: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一层三层为 低层住宅,四层六层为 多层住宅,七层九层为 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 高层住宅;2、民用建筑:建筑高度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 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民用建筑的分类:设计使用年限:5年 临时建筑 25年 易于替换的钢结构 50年 普通建筑、构筑物 100年 纪念性建筑、重要建筑 设计文件应注明合理使用年限(主体结构设 计的可靠度来确定)无标定人数的建筑:建筑面积x换算系数=人数设计使用年限:(二)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基地通路与出入口 1、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邻接,否则应设基地道路与道路红线所划定的城市道路相连接。2、基地内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0m2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基地内建筑面积大于3000m2且只有一条基地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7m,若有两条以上基地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二)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基地通路与出入口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 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2)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 (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 于15m;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 出人口不应小于20m;5)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 城市道路连接;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大型、特大型的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减少人员疏散时对城市正常交通的影响;2、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3、基地应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基地道路连接的)出口;4、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不得和快速道路直接连接,也不得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大型、特大型的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突出物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 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1)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 粪池等;2)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 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 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3)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 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建筑突出物 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2 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3 建筑突出物与建筑本身应有牢固的结合。4 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直接排泄雨水、空调冷凝水及从其他设施排出的废水 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有建筑高度控制1)应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2)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 高度计算 3)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 4)建筑高度计算: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 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 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 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 建筑高度控制5)不计人建筑高度内: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 超过14者;2)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3)空调冷却塔等设备。5)不计人建筑高度内: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三)场地设计(三)场地设计 道路设计:1)道路宽度: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 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 7m;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 1.50m 2)地下车库的出人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0m;与道路垂直时,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50m安全距离;与道路平行时,应经不小于7.50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三)场地设计 3)道路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关系:居住区居住区小区小区组团组团无出入口无出入口多层多层高层高层3 3米米5 5米米2 2米米3 3米米2 2米米2 2米米有出入口有出入口5 5米米2.52.5米米山墙山墙多层多层高层高层2 2米米4 4米米2 2米米2 2米米1.51.5米米1.51.5米米围墙围墙1.51.5米米1.51.5米米1.51.5米米3)道路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关系:居住区小区组团无出入口多层3竖向设计:1、基地地面坡度2、基地机动车道3、基地非机动车道4、基地步行道5、横坡 (1、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2、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不应大于8,其坡长不应大于200m,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其坡长不应大于8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5,其坡长不应大于600m;横坡应为12);3、基地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3,其坡长不应大于5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其坡长不应大于1OOm;横坡应为12);4、基地步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4,横坡应为12);5、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竖向设计:(四)建筑设计(四)建筑设计1、层高和净高2、厕所、盥洗室、浴室3、台阶、坡道和栏杆4、楼梯5、电梯、自动扶梯6、门窗 7、屋面、吊顶(四)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知识课件建筑设计知识课件建筑设计知识课件建筑设计知识课件建筑设计知识课件建筑设计知识课件建筑设计知识课件建筑设计知识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