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溶栓课件

上传人:58****5 文档编号:241305978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0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管溶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导管溶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导管溶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护理侯风霞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护理侯风霞1内容v概念v病因v临床表现v辅助检查v治疗方法v护理措施内容概念2概念v定义: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因发病急骤而得名。概念定义: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是指栓子3发病病因v1.心源性 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在风湿性心脏病中,尤其是二尖瓣狭窄时,心房内血流滞缓加上内膜的风温病变,血液中纤维易附着心房壁形成血栓;近年来,动脉硬化和心肌梗塞起了更重要作用,冠状动脉心脏病,特别当心肌梗塞,左心室扩大,收缩乏力,血液不能排空时,更易发生血栓形成。发病病因1.心源性4发病病因v2.血管源性v 动脉瘤、动脉硬化时动脉硬化粥样物质形成的栓塞,近来有所增加。大的栓塞可来源于大的动脉粥样物质、血栓和胆因醇结晶的混合物,脱落到动脉循环。小的栓塞由于胆因醇结晶的释放或由于溃疡性动脉硬化斑点脱落引起。发病病因2.血管源性5发病病因v3.医源性v心脏人工瓣膜置换和人工血管移植、动脉造影、血液透析的动静脉瘘、动脉内留置导管,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都可能引起动脉栓塞。发病病因3.医源性6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1、疼痛。突然发生剧烈的患肢疼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部分病人仅感酸痛或呈钝痛,少数病人疼痛并不明显,而是感觉丧失与麻木。肢体远端疼痛是最为剧烈,活动时产痛加重,因而使活动受限。v2、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栓塞部位远端由于周围神经的缺血而引起感觉及运动的障碍。出现感觉的丧失或感觉异常,自觉患肢麻木,有针刺样感;栓塞近端有感觉过敏区或感觉减退区,感觉异常为袜套式;下肢动动麻痹,活动无力,可出现足下垂。v3、皮色苍白。动脉栓塞后,由于组织缺血,皮肤乳头层下静脉丛血液排空,皮肤呈蜡样苍白。若皮下浅血管仍有少量血液存留,亦可出现青紫色斑块及条纹,病久发生坏死呈紫黑色,以手足远端明显。v4、皮温降低。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触之冰凉,受累肢体皮温降低比栓塞部位低一个关节面,越远降低越明显,而且界限清楚。v5、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栓塞动脉处常有压痛,其远端脉搏减弱或消失。栓塞肢体严重缺血4-6个小时,即可发生坏死。临床表现1、疼痛。突然发生剧烈的患肢疼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7辅助检查v踝/肱指数 v 节段动脉压测定 v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检查:通过超声显像和多普勒血流测定可以直接观察到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程度及范围,是一种较准确的无创检查方法 v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A可以提供类似血管造影的周围血管解剖形态,但有假阳性,不能取代动脉造影。v 动脉造影:是诊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在了解动脉病变的同时,还要了解远端动脉流出道情况,这对决定下肢血管重建手术很有意义。辅助检查踝/肱指数8疾病治疗v采用seldinger法(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慢向外拔针,直至血液从针尾喷出,迅速插入导丝,拔出针,通过导丝引入导管,将导管放至主动脉),经患肢同侧或对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行造影,确定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然后行血管扩张成形术,送入导丝,球囊导管至病变处分段行球囊扩张,扩张35次后再次造影。若提示陈旧性血栓形成,此时将溶栓导管或微导管(膝以下动脉)置于栓子近端或插入栓子中,短时间(3060min)给予尿激酶2550万u(一般不超过100万u)进行术中溶栓,不成功可保留导管于栓子近端,外端与皮肤固定,给尿激酶以800u1000u/min的速度微量泵入,最大剂量不超过200300万u。连续运用72h(行闭塞血管造影检测ACT200s,4h后拔除动脉导管和鞘管)。同时静滴丹参酮、血塞通,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等,连用7-10天,停用肝素后改服华法林,维持36个月。定期检测凝血功能防出血。疾病治疗采用seldinger法(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透血9护理问题v1、疼痛:与肢体缺血、组织坏死有关。v2、焦虑:与患肢剧烈疼痛,对治疗失去信心有关。v3、活动无耐力:与肢体远端供血不足有关。v4、自理缺陷:与治疗期绝对卧床有关。v5、潜在并发症:术后切口的出血和栓塞。护理问题1、疼痛:与肢体缺血、组织坏死有关。10护理措施v一、术前护理v(1)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环境,消除环境陌生造成的孤独、恐惧感;告知患者麻醉方法,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介绍手术原理、方法、各种安全措施;介绍术者精湛技术和成功病例,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心。v(2)常规护理:迅速完成介入手术前准备工作。腹股沟及会阴部皮肤常规备皮,做碘过敏试验,留置尿管,禁饮食。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1护理措施v二、术后护理v(1)保持导管通畅留置导管是否通畅是溶栓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防止导管移位、折叠、堵塞。患者取平卧位,穿刺测肢体伸直,穿刺点严格消毒,避免穿刺伤口感染;折叠式固定好导管,并记录标志,保证导管通畅;另外由于动脉压力大,应注意微量泵和液体的速度,避免血液凝固,使管腔堵塞。v(2)观察穿刺局部情况术后嘱患者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24h,并在穿刺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注意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敷料渗血及皮下淤血。观察有无因术中损伤血管致术肢血肿,若有血肿,及时通知医生,可用弹力绷带包扎止血。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对女性及老年患者排尿困难时给予导尿,留置尿管24h,并做好尿管护理,防止尿路感染。护理措施二、术后护理12护理措施v(3)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绝对卧床24h,遵医嘱测血压、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及颜色。如果血压90/60mmHg,应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v(4)观察有无血栓的形成 注意插管肢体皮肤颜色、温度的变化。了解供血情况,可与健侧肢体比较观察。术后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特别是动脉硬化者,发现肢体变冷、苍白、疼痛、无脉或脉弱,表示可能有血栓形成,应及时溶栓。护理措施(3)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绝对卧床24h,遵医13护理措施v(5)禁冷热敷动脉闭塞后可使患侧肢体温度降低,这时要告诉病人禁冷热敷,因为热敷会促进组织代谢,增加耗氧量,对严重缺血的患肢不利,且栓塞后患肢感觉障碍易造成皮肤烫伤。尽管冷敷可降低组织代谢,但同时也会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解除痉挛和建立侧支循环。v(6)应用抗凝药物的护理术后给予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72h,应正确和熟练掌握微量泵的使用。注意分清溶栓导管和鞘管,以防接错而影响溶栓效果。密切观察皮肤粘膜、牙龈、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有无出血征象。有支架置入时,口服抗凝药物36个月,并定期复查凝血四项。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停药或减量。护理措施(5)禁冷热敷动脉闭塞后可使患侧肢体温度降低,这14护理措施v(7)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合理饮食,按时服用抗凝药物,以降低再栓塞的可能性。v合理饮食:饮食宜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与水果,保持大便通畅。v按时服药,给药时间要顺应人体生物节律的变化,同时按要求服药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获得最佳疗效。护理措施(7)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合理饮食,按时服用抗凝药物15谢谢聆听谢谢聆听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