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的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_impsvz****pswzcf... 文档编号:241305926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尿管的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导尿管的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导尿管的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导尿相关的概述定义: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定义: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留置导尿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留置导尿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引流尿液的方法。导尿术1.导尿相关的概述定义: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尿失禁尿失禁精确监测尿量精确监测尿量患者不能或不愿意收集尿液患者不能或不愿意收集尿液需要长时间卧床或被迫体位的患需要长时间卧床或被迫体位的患者者外科手术时的围手术期使用外科手术时的围手术期使用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导尿管的类型 导尿管类型导尿管类型单腔橡胶导尿管单腔橡胶导尿管多腔橡胶导尿管多腔橡胶导尿管双腔气囊导尿管双腔气囊导尿管三腔气囊导尿管三腔气囊导尿管导尿管的类型单腔橡胶导尿管多腔橡胶导尿管双腔气囊导尿管三腔气 最常见的最常见的双腔尿管双腔尿管有两个腔,其一为充气腔,另一个为排泄腔有两个腔,其一为充气腔,另一个为排泄腔可以固定可以固定用于留置导尿术用于留置导尿术 最常见的双腔尿管有两个腔,其一为充气腔,另 三腔尿管三腔尿管包括一个充气腔,一包括一个充气腔,一个排泄腔和一个冲洗个排泄腔和一个冲洗腔腔用于膀胱冲洗或向膀用于膀胱冲洗或向膀胱内滴药胱内滴药 三腔尿管包括一个充气腔,一个排泄腔和一个导尿的注意事项原则原则导尿管置入深度导尿管置入深度嚢腔内注水量嚢腔内注水量选用最小尺码而选用最小尺码而又足够达到导尿又足够达到导尿效果,使病人舒效果,使病人舒适适。成成年年男男性性:插插入入导导管管2020-22cm22cm,见见尿尿液液后后再再插插入入7 7-1010cmcm;成成年年女女性性:插插入入导导管管4 4-6cm6cm,见见尿尿液液后后再进再进7 7-1010cmcm。嚢腔内最佳注水嚢腔内最佳注水量为量为1010-15mL15mL成年人一般尺码为12Fr,14Fr,16Fr,成年男性:尿道较长,有两处弯曲和3处狭窄部位,长约18-20cm;成年女性:尿道短而直、粗,长约3-5cm。导尿的注意事项原则导尿管置入深度嚢腔内注水量选用最小尺码而又 球囊大小与残余尿球囊大小与残余尿球囊太大会导致残余尿增加 球囊大小与残余尿球囊太大会导致残 球囊太大球囊太大刺激膀胱壁刺激膀胱壁膀胱痉挛膀胱痉挛引流失当引流失当膀胱颈坏死膀胱颈坏死如导尿管意外滑出,较易引致膀胱颈和如导尿管意外滑出,较易引致膀胱颈和扩约肌损伤扩约肌损伤 球囊太小球囊太小球囊不圆球囊不圆尿液渗漏尿液渗漏容易滑脱容易滑脱刺激膀胱颈刺激膀胱颈 球囊太大刺激膀胱壁 球囊太小球囊不圆严格执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无菌操作妥善固定尿管妥善固定尿管误插阴道或脱出立即更换;控制尿潴留患者放尿速度和量:勿快,放600800ml夹管保持管道通畅:堵塞时及时检查并调整尿管位置 用呋喃西林反复冲洗必要时更换保持引流装置密闭性(导尿管先连接好尿袋再插导尿管)2.导尿管的护理导尿管的护理严格执行妥善固定尿管误插阴道或脱出立即更换;保持管道通畅:堵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量量色色异常异常 正常:15002000ml/24h 多尿:2500ml/24h 少尿:400ml/24h 无尿:6天5.1-6.8女性患者2.5-3.7手术室外插管2.0-5.3泌尿诊疗2.0-4.0其他部位感染2.3-2.4糖尿病2.2-2.3营养不良2.4氮质血症(肌酸酐2.0mg/dl)2.1-2.6输尿管支架2.5排出尿量2.0尿管放置低于膀胱且高于集尿袋1.9抗菌药物治疗0.1-0.4Maki,Emerg Infect Dis 2001;7:1-6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度分析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R)插管时间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途径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途径尿路感染途径上行感染(逆行感染)最常见:正常寄生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损伤后,细菌的毒力增大;血行感染:较为少见,比较多见于新生儿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流到达肾脏(败血症);淋巴管感染 通过淋巴管交通支少见直接感染 十分罕见,外伤或邻近肾脏的脏器有感染时,细菌直接侵入肾脏;尿路感染途径上行感染(逆行感染)最常见:导管性菌尿发生的途径导管性菌尿发生的途径66%引起CAUTI的发生来自于腔外途径主要环节是细菌在尿道口的污染和定植;只要导管存在,细菌很难排除;腔内途径感染 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细菌上行进入膀胱;集尿袋放尿口污染;膀胱冲洗引起外源性感染,促进耐药菌群的生成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腔外途径感染导管性菌尿发生的途径66%引起CAUTI的发生来自于腔外途径腔外途径早期(插管时)晚期(毛细作用)女性常见女性常见腔内途径密封管路的破损集尿袋的污染男性常见男性常见病原体进入留置导尿管的示意图病原体进入留置导尿管的示意图腔外途径早期(插管时)晚期(毛细作用)女性常见腔内途径密封管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 Pseudomonas spp.(铜绿假单胞菌)Enterobacter spp.(肠杆菌)Serratia spp.(粘质沙雷菌)Candida spp.(念珠菌)Escherichiacoli(大肠埃希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Proteus spp.(变形杆菌)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 Pseudomonas spp.(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措施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措施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措施留置留置导尿管尿管前前预防感染要点防感染要点1.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2.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留置导尿管前预防感染要点1.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4、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手套实施导尿术4、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手留置尿管置管时预防感染的要点留置尿管置管时预防感染的要点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2、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无菌屏障;留置尿管置管时预防感染的要点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3、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 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4、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5、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3、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4、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重新更换尿管。7、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8、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留置尿管置管后预防感染的要点留置尿管置管后预防感染的要点1、应使用个人专用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留置尿管置管后预防感染的要点1、应使用个人专用收集容器及时清2、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3、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4、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膀胱冲洗本身可对膀胱壁产生机械性损伤,膀胱黏膜受损;加上操作时护理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操作不当,导尿管腔内的尿液反流入膀胱,反而加重尿路感染。2、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消毒导尿管后,使5、留置导尿管期间,应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6、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把导管浸入水中。7、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8、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10、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训练膀胱功能11、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每2小时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5、留置导尿管期间,应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导尿管的护理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