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设计原理课件

上传人:58****5 文档编号:241305496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4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运站设计原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客运站设计原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客运站设计原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级客运站三级客运站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三级客运站建筑设计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通过客运站建筑设计,理解和掌 握交通建筑设计方法和步骤2、培养处理和组织复杂流线的能力3、参考书: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章竟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方案设计沈福熙 同济大学出版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2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二、建筑设计要点(一)、站址选择1、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2、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线合理且出入方便3、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工具4、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等条件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二、建筑设计要点3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二)建筑总平面设计1.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 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2)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 简捷,应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3)布置紧凑,合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与周围建筑关系应协调。(4)应处理好站区内排水坡度,防止积水。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二)建筑总平面设计4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2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二级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三、四级站宜分别设置;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宽度均不应小于4m;(2)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旅客主要出入口应设不小于5m的安全距离,并应有隔离措施;(3)汽车进站口、出站口距公园、学校、托幼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出入口距离不应小于20m;(4)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保证驾驶员行车安全视距。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2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符合下列规定:5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6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3、汽车客运站站内道路应按人行道路、车行道路分别设置。双车道宽度不应小6m;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主要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25m。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3、汽车客运站站内道路应按人行道路、7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三)、站前广场 1 站前广场应与城市交通干道相连。2站前广场应明确划分车流路线、客流路线、停车区域、活动区域及服务区域。3旅客进出站路线应短捷流畅;应设残疾人通 道,其设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 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 50的规定。4站前广场位于城市干道尽端时,宜增设 通 往站前广场的道路;位于干道一侧时,宜 适当加大站前广场进深。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三)、站前广场8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四)站房设计1汽车客运站的站房应由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及驻站、办公等用房组成。2站房设计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客流、货流安排合理,有利安全营运和方便使用。3汽车客运站的候车厅、售票厅、行包房等主要营运用房的建筑规模,应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4一、二级站的站房设计应有方便残疾人、老年人使用的设施。三、四级站的站房设计宜有方便残疾人的设施。5严寒及寒冷地区的站房建筑应有防寒设施;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应采取隔热、通风、降温措施。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四)站房设计9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 候车厅(1)候车厅使用面积指标应按旅客最高聚集人 数每人110m2计算。(2)候车厅室内空间应符合采光、通风和卫生 要求。采用自然通风时,室内净高不宜小 于360m。(3)一、二级站候车厅内宜设母婴候车室,母 婴候车室应邻近站台并单独设检票口。(4)候车厅内应设检票口,每三个发车位不得 少于一个。当检票口与站台有高差时,应 设坡道,其坡度不得大于112。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10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5)候车厅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6)候车厅室内空间处理应采取吸声减噪措施。(7)候车厅应设置座椅,其排列方向应有利于旅客通向检票 口,每排座椅不应大于20座,二端并应设不小于150m通道。(8)候车厅内应设饮水点;候车厅附近应设男女厕所及盥洗室。(9)问讯处位置应邻近旅客主要出入口,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问讯处前应设不小于10m2的旅客活动场地。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5)候车厅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1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售票厅(1)售票厅除四级站可与候车厅合用外,其余应分别设置,其使用面积应(2)按每个售票口15m2计算。(2)售票厅应设于地面层,不应兼作过厅。售票厅与行包托运处、候车厅(3)等应联系方便,并单独设置出入口。(3)售票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售票窗口数应取旅客最高聚集人数除以120;注:120为每小时每个窗口可售票数。B.窗口中距不应小于120m;靠墙窗口中心距墙边也不应小120m。C 窗台高度不宜高于110m,窗台宽度不宜大于060m。(4)售票窗口前宜设导向栏杆,栏杆高度宜为120m140m。(5)售票厅除满足天然采光及自然通风外,宜保留一定墙面,用于公布(6)各业务事项。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售票厅12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传统售票厅面积计算法售票厅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传统售票厅面积计算法13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 售票室和票据库(1)售票室的使用面积按每个售票口不应小于5m2计算。(2)售票室室内地面至售票口窗台面不宜高于080m。(3)采用计算机售票时,售票室地面应有防静电措施。(4)一、二、三级站应设票据库,使用面积不应小于9m2。(5)票据库应采取防火、防盗、防鼠、防潮措施。票据库(6)耐火等级不应低于2级。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 售票室和票据库14汽客运站建筑设计车售票室和票据库汽客运站建筑设计车售票室和票据库15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 (4)行包托、取受理处应有可关闭受理口的设施。(5)行包托、取受理处与行包托、取厅之间的门,宽度不应小于lm。(6)行包库房及小件行包寄存处必须具有防盗、防鼠、防水、防潮等设施。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 (4)行包托、取受理处应有可关闭受16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17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1)汽车客运站应设置站台。(2)站台设计应有利旅客上下车、行包装卸和客车运转,站台净宽不应小于250m。(3)发车位为露天时,站台应设置雨篷,雨篷净高不得低于5m。(4)站台雨篷承重柱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净距不应小于350m;B.柱子与候车厅外墙净距不应小于250m;C.柱子不得影响旅客交通、行包装卸和行车安全。(5)汽车客运站可设行包装卸廊,其长度及开口数应与发车位相适应。(6)行包装卸廊宽度不应小于360m。(7)行包装卸廊应高于客车,与车顶行包平台相对高差不宜大于(8)030m。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18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19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8)行包装卸廊的栏杆应考虑承受向外水平推力时的整体构造强度。(9)行包装卸廊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20m,车位处应设推拉门,(10)宽度不宜小于120m。(10)行包装卸廊与站场间应设简捷的垂直交通设施。(11)客流不得通过行包装卸廊。(12)发车位地面设计应坡向外侧,坡度不应小于5。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20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 其他用房(1)问讯处应邻近旅客主要人口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m2,问讯处前应设不小于8m2的旅客活动场地。(2)(2)一、二级站宜设计算机控制室,其地面应有防静电措施。(3)无监控设备的广播室宜设在便于观察候车厅、站场、发车位的部位,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m2,并应有隔声措施。(4)调度室应邻近站场、发车位,应设外门。一、二级站的调度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0m2;三、四级站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2。(5)一、二级站应设医务室。医务室应邻近候车厅,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lOm2。(6)站内应设供旅客使用的通信设施。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 2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售票室和票据库(7)旅客使用的厕所及盥洗台除应按下表计算其设备数量外,尚应(8)符合下列规定:A应设置前室,一、二级站应单独设盥洗室;B.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良好通风,当采用自然通风时应防止异味串人其他空间。(8)一、二、三级站应设到站旅客使用的厕所。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售票室和票据库22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附属建筑(1)汽车客运站附属建筑应有维修车间、洗车台、办公室等,其内 容和规模可根据站级及需要设置。(2)维修车间应按一级维护及小修规模设置。维修车间场地宜与城 镇道路直通,并与站场有隔离设施。(3)一、二级站旅客出站口处应设验票、补票室。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附属建筑23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五)停车场1停车场容量应按交通部现行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筑要求JTT 20095的规定计算。2停车场的停车数大于50辆,其汽车疏散口不应少于两个;停车总数不超过50辆时可设一个疏散口。3停车场内的车辆宜分组停放,车辆停放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 080m,每组停车数量不宜超过50辆,组与组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4发车位和停车区前的出车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m。5停车场的进、出站通道,单车道净宽不应小于4m,双车道净宽不应小于6m;因地形高差通道为坡道时,双车道则不应小于7m。6停车场应合理布置洗车设施及检修台。通向洗车设施及检修台前的通道应保持不小于10m的直道。7停车场周边宜种植常绿乔木绿化环境及降低周边环境噪声。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五)停车场24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25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六)防火设计防火 1汽车客运站防火及疏散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2汽车客运站的耐火等级,一、二、三级站不应低于二级,四级 站不应低于三级。3站房的吊顶及闷顶内的吸声、隔热、保温等构造不应采用易燃 及受高温散发有毒烟雾的材料。4各级汽车客运站的停车场和发车位除设室外消火栓外,还必须 设置适用于扑灭汽油、柴油、燃气等易燃物质燃烧的消防设施。体积超过5000m3的站房应设室内消防给水。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六)防火设计26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疏散 1.候车厅内安全出口不得少于两个,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2候车厅安全出口必须直接通向室外,室外通道净宽不得小于3m。3候车厅安全出口净宽不得小于140m,太平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严禁设锁,不得设门槛。如设踏步应距门线140m处起步;如设坡道,坡度不得大于112,并应有防滑措施。4候车厅内带有导向栏杆的进站口均不得作为安全出口计算。5楼层设置候车厅时,疏散楼梯不得小于两个,疏散楼梯应直接通向室外,室外通道净宽不得小于3m。6安全出口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及事故照明设施。7候车厅及疏散通道墙面不应采用具有镜面效果的装修饰面及假门。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疏散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