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实测指导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03911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实测指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实测指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实测指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实测指导2013年7月1日目 录l一、目的l二、基本规定l三、实测实量标准及要求l四、工程质量实测内容l五、实测控制措施l六、附表一、目的一、目的l1.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增强质量意识,规范工程质量预控措施,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根据现行国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结合公司当前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现状编写本文,在全公司范围内逐步推行工程实体实测实量工作。l2、各项目部应对在建工程各施工阶段实施 100的实测实量,填写工程实测实量检查表格(附表 1、2、3),将抽测内容建立测量档案,并根据测量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改进质量。二、基本规定二、基本规定l1、按照本要求对在建项目进行实测实量,项目部成立实测实量小组对选定项目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将此项工作在项目部得到有效落实,并根据工程进度分阶段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实测检查。l2、项目部须成立以项目副经理或技术负责人为首的工程实测实量工作小组,每幢单体不得少于2人,实测实量小组根据施工进度开展现场实测实量工作。根据实测工作量大的特点,安排和调整质检人员。l3、项目部必须配备的测量工具有激光投线仪、测距仪、钢卷尺、靠尺、塞尺、阴阳角尺、线锤等仪器二套。三、实测实量标准及要求三、实测实量标准及要求1、实测实量数据超出允许偏差时,应在此实测值记录上画圈做出不合格记号,以便判断不合格点是否超出允许偏差 1.5 倍和不合格点率。实测数据超出 1.5 倍标准值的,该板或墙所有数据均为不合格;以上实测值应全数记录。l2、当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装饰装修工程实测偏差值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或不合格点率超出 20%时,应整改合格后重新验收,并记录整改测量结果。l3、实测实量允许偏差及检验工具(见下表):四、工程质量实测内容四、工程质量实测内容(一)混凝土工程(一)混凝土工程l1.墙柱平整度l1.1 合格标准:【0,8】mml1.2 测量方法:l1.2.1 利用 2 米靠尺及塞尺,测量墙柱表面平整度,每次测量时靠尺一端应伸至墙柱顶部或者墙柱根部,对于大面积墙体中部存在模板“十”字交叉的,靠尺应通过模板“十”字交叉位置。l1.2.2 每一面墙为一个实测区,每个楼层取 10 个实测区进行测量。l1.2.3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 3 米时,同一面墙 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 2个角。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2 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l1.2.4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 3 米时,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 1 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l1.3 取点数量:60 个。1.4 检测示例图:l2.墙柱垂直度l2.1 合格标准:【0,8】mml2.2 测量方法:l3.2.1 利用 2 米靠尺,测量墙柱垂直度,每次测量时靠尺一端应伸至墙柱顶部或者墙柱根部。l2.2.2 每一面墙为一个实测区,每个楼层取 10 个实测区进行测量。l2.2.3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 3 米时,同一面墙取左、右(墙边 300mm)二处,靠尺垂直于地面测 2 次表面垂直度。l2.2.4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 3 米时,同一面墙取左、中、右三处,靠尺垂直于地面测 3次表面垂直度。l2.3 取点数量:60 个。2.4 检测示例图:l3.顶棚平整度l3.1 合格标准:【0,10】mml3.2 测量方法:l3.2.1利用激光测距仪及激光扫平仪,检查板块四角及板块中央的相对标高之间的偏差,检查点与检查点相对高差在10mm以上视为超标,每超标一个点,记录为一个不合格点。l3.2.2 每层选取 3 块板,每块板为一个实测区,每块板测 9 个点。l3.2.3 每次检查累计实测 6 个实测区,对实测数据进行记录。l3.3 取点数量:60 个。3.4 检测示例图:l4.截面尺寸截面尺寸l4.1 合格标准:【+8,-5】mml4.2 测量方法:l4.2.1 同一墙/柱面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 20 个实测区。l4.2.2 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 300mm和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 1 次。l4.3 取点数量:40 个。4.4 检测示例图:l5.楼面标高楼面标高l5.1 合格标准:【-10,+10】mml5.2 测量方法:l5.2.1利用激光投线仪、钢卷尺及楼层标高基准线,测量楼地面面标高偏差,检查板块四角及板块中央的相对标高之间的偏差,检查点与检查点相对高差在10mm以上视为超标。l5.2.2 每块楼板的 9 个检查数据作为 9 个实测点,每超标一个点,记录为一个不合格点。累计测量 6 个实测区。l5.3 取点数量:60 个。5.4 检测示例图:(二)砌筑工程:(二)砌筑工程:l1.墙面平整度墙面平整度l1.1 合格标准:【0,5】mml1.2 测量方法:l1.2.1利用靠尺和塞尺,测量墙面平整度,每次测量时靠尺一端应伸至墙顶部或者墙根部,主要检查墙面四个角。l1.2.2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 10 个实测区。l1.2.3 当墙面长度小于 3 米,取 2 个计算点;墙面长度大于 3 米时,取 3 个计算点。l1.2.4 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 45 度斜交测一次。l1.3 取点数量:60 个。1.4 检测示例图:l2.墙面垂直度墙面垂直度l2.1 合格标准:【0,5】mml2.2 测量方法:l2.2.1采用靠尺测量墙面垂直度,每次测量时靠尺一端应伸至砌体顶部(斜砖下部)或者反坎上部,与墙面平整度检测同步进行。l2.2.2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 10 个实测区。l2.2.3 当墙面长度小于 3 米,取 2 个计算点;墙面长度大于 3 米时,取 3 个计算点。l2.3 取点数量:60 个。2.4 检测示例图:l3.门窗洞口高度、宽度门窗洞口高度、宽度l3.1 合格标准:【-5,+5】mml3.2 测量方法:l3.2.1用卷尺检查窗洞口高度、宽度,检查时需根据洞口设计尺寸检查,每个洞口取2 点测量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门窗,在未做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 2 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l3.2.2 对于平外墙面的门窗洞口: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15 个实测区。l3.3 取点数量:60 个。3.3 检测示例图:l4.房间方正度房间方正度l4.1 合格标准:【-3,+3】mml4.2 测量方法:l利用卷尺与控制线形成90度角测量控制线与墙面之间的距离,每面墙根部两端取两个测量点,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偏差在 6mm 以内视为合格,该组数据的差值视为一个有效样本点;每间房间至少取 8 个测量点。l4.3 取点数量:60 个。4.4 检测示例图:5、门窗过梁等预制构件、门窗过梁等预制构件5.1窗洞两侧预制块:采用预制混凝土块,宽度同墙厚,长度不小于200mm,高度应与砌块同高或砌块高度的 1/2 且不小于 100mm;最上部和最下部的混凝土块中心距洞口上下边的距离为 150200mm,其余部位隔 400mm 设置一道,且对称分布。l5.2 现浇窗台板:宽同墙厚,高度120mm,每边入墙内200mm。l5.3 门窗洞口过梁:同墙宽,厚度不少于 100mm,入墙不少于 250mm。(三)抹灰工程:(三)抹灰工程:l1.墙面平整度墙面平整度l1.1 合格标准:【0,3】mml1.2 测量方法:l1.2.1 利用2 米靠尺及塞尺,测量墙面平整度,每次测量时靠尺一端应伸至墙顶部或者墙根部,主要检查墙面四个角;墙面有门窗洞口的,靠尺应跨门窗洞口检测两次墙面平整度。l1.2.2 每一面墙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15 个实测区。所选实测区不满足15 个时,需增加测尺密度。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l1.3 取点数量:60 个。1.4 检测示例图:l2.墙面垂直度墙面垂直度l2.1 合格标准:【0,3】mml2.2 测量方法:l2.2.1 利用2 米靠尺,测量墙面垂直度,每次测量时靠尺一端应伸至墙顶部或者墙根l部,与墙面平整度检测同步进行。l2.2.2 每一面墙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l计算点。l2.3 取点数量:60 个。2.4 检测示例图:l3.阴阳角方正度阴阳角方正度l3.1 合格标准:【0,3】mml3.2 测量方法:l3.2.1 利用直角尺,检查抹灰阴阳角方正度,墙体转角处离地面300mm和1500mm各取一点进行实测。l3.2.2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30 个实测l区。l3.3 取点数量:60 个。3.4 检测示例图:l4.门洞口高宽厚门洞口高宽厚l4.1 合格标准:【-5,+5】mml4.2 测量方法:l4.2.1 高度偏差检查:利用现场1 米线测量门洞正面两侧高度与设计高度偏差,每个洞口取两个点。l4.2.2 宽度偏差检查:利用卷尺或激光测距仪测量门洞正面宽度与设计宽度偏差,在门洞正面中部及端部各取一个测量点位,取其中偏差最大值作为一个有效样本点。l4.2.3 门洞厚度偏差检查:利用卷尺测量门洞两侧墙体厚度与设计厚度偏差,在门洞两侧中部各取一个测量点,组成一组样本数据,视为一个有效样本点。l4.3 取点数量:门洞口高、宽、厚各取20 个实测数据进行记录。4.4 检测示例图:l5.房间方正度房间方正度l5.1 合格标准:【-3,+3】mml5.2 测量方法:l5.2.1 利用卷尺与楼面控制线形成90 度角测量控制线与墙面之间的距离。l5.2.2 每面墙根部两端取2 个测量点,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偏差在6mm 以内视为合格,该组数据的差值视为一个有效样本点;每间房间至少取8 个测量点。l5.3 取点数量:40 个。5.3 检测示例图:l6.房间开间、进深房间开间、进深l6.1 合格标准:【-5,+5】mml6.2 测量方法:l6.2.1 每一个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l6.2.2 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10mm 时合格;大于10mm 时不合格。l6.3 取点数量:40 个。6.3 检测示例图:l7.房间净空房间净空l7.1 合格标准:【-5,+5】mml7.2 测量方法:l7.2.1 建筑地坪完成后,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地面至天棚的距离,并将实测数据与设计值进行比较,与设计值偏差超过5mm的为不合格。l7.2.2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l7.2.3 实测前需了解所选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l7.2.4 各房间地面的4 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 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为5 个室内净高实测值。l7.3 取点数量:50 个。7.4 检测示例图:五、实测控制措施五、实测控制措施(一)、模板工程:(一)、模板工程:l1.墙、柱模板质量控制:墙、柱模板质量控制:l1.1 在全部墙柱边30cm 处弹下口双控制线,用以复核墙、柱模板下口位置。l1.2 支设平板模板时,在墙柱上口30cm 处的模板上弹线做定位控制。根据上口控制线进行墙柱上口、边模、吊模定位。l1.3 墙、柱模板优先选用5#槽钢(双钢管)进行加固,螺栓间距不得超过500mm500mm,第一排螺杆离地不大于200mm,最上面一排螺杆小于500mm;外围墙柱模板伸入下层结构至少200mm,利用下层对拉螺栓加固,控制外墙垂直度。l1.4 跨梁部位模板安装、加固时,水平楞钢管应通长设置,确保跨梁部位模板平整度。l1.5 墙、柱模板安装后采用斜撑或者斜拉方式进行加强固定,确保模板稳定,保证模l板垂直度。l1.6 采用线锤和钢尺对安装好的墙、柱模板垂直度、平整度进行复核,对偏差超过3mm的模板进行调整、加固,并重新复核。l2.梁、板模板质量控制:梁、板模板质量控制:l2.1 根据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000mm,横杆步距不大于1500mm,墙、柱边第一排立杆离墙柱梁应在500mm范围内;禁止使用门字架作为模板禁止使用门字架作为模板支撑系统。支撑系统。2.2 顶托伸出长度应控制在20cm 以内,并采用双钢管做水平支撑,钢管伸出顶托悬臂端长度应在30cm 以内。l2.3 利用水平仪引测标高至梁底立杆上,对梁底板、侧板的进行定位、安装,在侧板固定前对梁底模标高进行检验、复核。利用水平尺检查梁侧板垂直度,对不大于600mm高的梁侧板两侧设置三角形翼板进行固定,大于600mm 高的梁侧模采用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梁侧模加固后用钢尺检查梁上口模板宽度。l2.4 平板模板安装所用木方应进行刨制,保证木方方正顺直,木方间距控制在300mm以内,均匀布置,板块接缝位置应设置木方支撑;板与墙、板与梁的阴角均设置通长l木方加固。l2.5 在铺设平板模板时,利用红外线水平仪、钢尺等工具对平板质量加强过程检验频率,对不合格的区域进行及时调整。l2.6 在板面上采用扫平仪及钢卷尺对模板表面标高及平整度进行复核、验收,满足要l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l2.7 梁、板砼浇筑时,派专人对板平整度及墙柱垂直度进行跟踪检查。l(二)、混凝土工程:(二)、混凝土工程:l1、商品混凝土进场时按批次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多层住宅不应大于150mm。l2、严格控制墙柱砼浇筑高度,一次浇筑高度应控制在10001500mm。l3、严格控制楼板砼堆积高度,堆积高度不宜超过250mm。l4、砼浇筑时应控制好浇筑间隙,防止冷缝出现;砼泵管应架空,严禁直接搁置在钢筋上。l5、阳台、雨蓬等悬挑构件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 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砼时保证钢筋不位移。l6、现浇板浇筑时,在砼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砼终凝前进行二次压光。l7、模板拆除时不能用力过猛,注意保护棱角,对于行人通道两侧的砼棱角,拆模后应做好保护工作,避免碰撞。l(三)、砌筑工程:(三)、砌筑工程:l1.砌筑前对图纸进行深化,并绘制砌体排砖l图,张贴在砌体旁砼结构上。l2.在地面上弹出砌体线和门洞位置,并引出30cm 双向控制线。l3.根据砌体排版图设置皮数杆、设置砌体拉结筋,有防水要求地面四周浇筑200mm高砼反坎。l4.皮数杆划分后,对无防水要求填充墙底部应排砌实心水泥砖,高度不小于200mm。l5.砌体砌筑前应拉线,用于控制墙面平整度及水平灰缝顺直;水平灰缝812mm;竖向灰缝15-20mm,并勾缝。l6.砌筑时应根据规范要求控制日砌筑高度1.4m 及顶部斜砖排砌时间(间隔7 天以上)。l7.砌筑结束后用靠尺对墙面平整度、垂直度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数据上墙。l(四)、抹灰工程:(四)、抹灰工程:l1.抹灰应采用双线控制,控制线距离墙体边线为300mm,便于房间套方,控制墙面平l整度、垂直度。l2.增加灰饼的密度,采用激光扫平仪辅助贴饼,灰饼距离墙体顶部、底部及两端距离控制在200400mm,灰饼间距不大于1500mm,保证2 米靠尺在刮灰过程中每次都能落在两个灰饼上。l3.门窗洞上口、墙体阴阳角应设置灰饼,以保证与大面平整度、垂直度一致;门窗洞l口收边时应与大面顺平。l4.门垛、门窗洞口、烟道等均应设置尺寸控制线,依据尺寸控制线进行收边收口。l5.墙面抹灰结束后派专人对完成面进行及时检查、修整、验收,并将控制线引测至抹灰层表面,便于检查,并将检查数据上墙。六、附表六、附表p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p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eMoreYouKnow,TheMorePowerfulYouWillBe写在最后Thank You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