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篇脾课件

上传人:hknru****knru 文档编号:241301237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篇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篇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篇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公馆中医基础理论热公馆中医基础理论1脾2*生理功能: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运化,主统血。*生理特性: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则健,喜燥恶湿脾气主升则健,喜燥恶湿*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在志为思;与长夏气通。与长夏气通。*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3 (一)生理功能(一)生理功能 1.1.主运化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字面理解:运,化,化,转运、转输;转运、转输;消化(变化)。消化(变化)。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指指脾脾把把饮饮食食物物转转化化为为水水谷谷精精微微,并并把把它它们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功能。们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功能。(一)生理功能 转运、转输;消化(变化)。饮食水谷脾转化4生理过程生理过程:在胃肠中饮食物分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在胃肠中饮食物分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吸收水谷精微;吸收水谷精微;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通过肺或直接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通过肺或直接送到全身,转化为送到全身,转化为气、血、津液气、血、津液等。等。生理过程: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通过肺或直5内经内经原文(了解)原文(了解)“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或胀痛,水谷精微不得及时转运粪便中夹杂不消化食物脾不运化,食欲不振水谷精微随糟粕而下,作“水谷精微”解“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衰少,气衰少,气血生化不足血生化不足 “中央土以灌四傍”内经原文(了解)脾失健运便溏腹胀纳差倦怠消瘦或胀痛,水谷6 脾运化水谷的一般过程示意图脾运化水谷的一般过程示意图饮饮食物食物胃胃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食食 糜糜 中央土中央土 水谷精微水谷精微 灌四旁灌四旁 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小肠小肠脾脾 食食 为胃行为胃行 物物 其津液其津液 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残残 渣渣 肾受脏腑之精而藏之肾受脏腑之精而藏之 大肠大肠 粪粪 便便 体外体外 脾运化水谷的一般过程示意图7运化水液:运化水液:脾运化水谷精微的过程,也包括了对水脾运化水谷精微的过程,也包括了对水液的吸收、输布作用。液的吸收、输布作用。脾气转输,上输于肺,宣发肃降,布散全身;脾气转输,上输于肺,宣发肃降,布散全身;水液代谢枢纽水液代谢枢纽上行水液依赖于脾上输于肺上行水液依赖于脾上输于肺下行水液依赖于脾下输于肾下行水液依赖于脾下输于肾赖肾之气化,赖肾之气化,形成尿液形成尿液宣发至皮毛,宣发至皮毛,形成汗液形成汗液运化水液:脾运化水谷精微的过程,也包括了对水液的吸收、输布作8病理变化内经原文(了解)内经原文(了解)“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及其他脾失及其他脾失健运的临床健运的临床表现表现病理变化脾失健运水肿内经原文(了解)“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及9 脾运化水液的一般过程示意图脾运化水液的一般过程示意图 “游溢精气”水饮胃 头面诸窍 宣发 全身皮毛 “散精”(津液)肌肉腠理 小肠 脾 肺 清 浊 肃降 大肠 其它脏腑 肃降 肾 尿 膀胱 脾运化水液的一般过程示意图10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的主要营养来源,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的主要营养来源,是生成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生成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以及其精微的吸收、而饮食物的消化,以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转输,都由脾所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的主要营养来源,是生成气、血、津液的主要物112.2.主统血主统血脾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脉中而不脾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脉中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逸出脉外的功能。生理机理生理机理脾的统血功能,实际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也与脾的运化脾的统血功能,实际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也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功能有关。病理脾不统血便血、尿血、崩漏、肌衄阴道出血阴道出血皮下出血皮下出血下部出血多见下部出血多见2.主统血生理机理脾的统血功能,实际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也12脾生理功能示意图运 化内 脏水谷精微升清统血脾13(二)生理特性(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脾气主升脾的气机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气上升,脾的气机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气上升,才能充分发挥脾的各项生理功能,维持人体才能充分发挥脾的各项生理功能,维持人体气机的整体协调。气机的整体协调。(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14(1 1)主升清主升清 脾气上升,把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营养濡润全身。脾主升清,是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的。脾主升清,是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的。病理脾不升清清气不升反降清气不升清气不升精微下泄精微下泄浊气不降浊气不降 脾气上升,把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15 (2 2)升举内脏)升举内脏 维持内脏位置相对稳定,防止下垂病理病理脾气下陷脾气下陷又名又名“阴阴挺挺”又名又名“直肠脱直肠脱垂垂”(2)升举内脏病理脾气下陷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又名“162.脾喜燥恶湿脾喜燥恶湿(1)生理)生理“脾燥则升脾燥则升”(吴达吴达医学求是医学求是););健脾益气药物温燥多见,如白术等。健脾益气药物温燥多见,如白术等。(2)病理)病理脾病易生湿;脾病易生湿;湿邪易困脾。湿邪易困脾。2.脾喜燥恶湿17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1、在体合肉,主四肢、在体合肉,主四肢生理生理:脾之运化与肌肉充养:脾之运化与肌肉充养 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相关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相关 病理病理:脾失健运可致肌肉软弱无力,:脾失健运可致肌肉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甚至痿废不用中医称之为中医称之为“痿证证”内经原文:内经原文:“脾主四肢脾主四肢”“治痿独取阳明治痿独取阳明”四肢又名四肢又名“四四末末”“阳明阳明”代指脾胃代指脾胃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18 2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生理生理: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口唇红润光泽;口唇红润光泽;病理病理: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口唇淡白不泽。口唇淡白不泽。3 3、在志为思、在志为思 思虑伤脾思虑伤脾 4、在液为涎 (唾液中较清稀者为涎)(唾液中较清稀者为涎)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3、在志为思 4、在液为涎 195.脾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脾与长夏之气相通应五行皆属土;五行皆属土;长夏时湿气较盛,易困脾。长夏时湿气较盛,易困脾。另外,又有另外,又有“脾主四时脾主四时”的说法。的说法。5.脾与长夏之气相通应20在液为涎在体合肉在志为思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示意图开21本节复习题本节复习题1.脾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别称、形窍脾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别称、形窍志液时。志液时。2.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3.如何理解脾气主升?如何理解脾气主升?本节复习题1.脾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别称、形窍志液时。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