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品监测站科研技术工作规划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299484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产品监测站科研技术工作规划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化工产品监测站科研技术工作规划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化工产品监测站科研技术工作规划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技术工作规划科研技术工作规划(20122015)化工产品监测总站化工产品监测总站二一一年十二月二一一年十二月科研技术工作规划化工产品监测总站13汇 报 内 容2012年工作计划年工作计划六年来科研技术工作回顾六年来科研技术工作回顾科研技术现状分析科研技术现状分析42012-2015年科研技术工作规划年科研技术工作规划1244 44主要措施主要措施 53汇 报 内 容2012年工作计划六年来科研技术工作回2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科研创新工作(一)科研创新工作1 1、科研项目、科研项目荣获油田科技成果:荣获油田科技成果:一等奖一等奖 3 3 项项 二等奖二等奖 2 2 项项 三等奖三等奖 1 1 项。项。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科研创新工作1、科研项目荣3序号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完成时间完成时间项目级别项目级别获奖情况获奖情况1检验用标准材料磺化褐煤与磺化材胶的检验用标准材料磺化褐煤与磺化材胶的选型研究选型研究2009中石化中石化局一等奖局一等奖2钻井液油田化学剂采购技术手册钻井液油田化学剂采购技术手册2009中石化中石化3中国石化七项钻井液用油田化学剂标准中国石化七项钻井液用油田化学剂标准研究制定与实施研究制定与实施2010中石化中石化局一等奖局一等奖4钻井液用降滤失剂评价方法研究钻井液用降滤失剂评价方法研究2011中石化中石化5钻井液用堵漏剂评价方法研究钻井液用堵漏剂评价方法研究2011中石化中石化 20052011 20052011年科研项目明细表年科研项目明细表序号项目名称完成时间项目级别获奖情况1检验用标准材料磺化褐煤4序号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完成时间完成时间项目级别项目级别获奖情况获奖情况6实施实施Q/SH1025 0176-2004油井水泥早油井水泥早强剂通用技术规定强剂通用技术规定2006局级局级局二等奖局二等奖7实施实施Q/SH1025 0389-2005缓蚀剂技术条缓蚀剂技术条件件2008局级局级局二等奖局二等奖8实施实施Q/SH 0042-2007钻井液用磺甲基钻井液用磺甲基酚醛树脂技术要求酚醛树脂技术要求2009局级局级局一等奖局一等奖9实施实施Q/SH 0039-2007钻井液用水解聚钻井液用水解聚丙烯晴铵盐技术要求丙烯晴铵盐技术要求2009局级局级局三等奖局三等奖10油田化学专业标准体系修订与实施油田化学专业标准体系修订与实施2011局级局级 20052011 20052011年科研项目明细表年科研项目明细表序号项目名称完成时间项目级别获奖情况6实施Q/SH1025 5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科研创新工作(一)科研创新工作 2 2、标准制定、标准制定 3 3、标准修订、标准修订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科研创新工作 2、标准制定6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科研创新工作(一)科研创新工作 3 3、QCQC课题课题级别级别一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等奖油田油田1 11 13 3中心中心2 23 34 4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科研创新工作级别一等奖二等奖7 20052011 20052011年年QCQC项目明细表项目明细表序号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类别项目类别完成时间完成时间级别级别获奖情况获奖情况1提高缓蚀剂缓蚀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提高缓蚀剂缓蚀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QC成果成果2007局级局级局一等奖局一等奖中心一等奖中心一等奖2提高酸标准滴定溶液标定准确度提高酸标准滴定溶液标定准确度QC成果成果2007局级局级局三等奖局三等奖中心二等奖中心二等奖3验证验证OWC-9490A型増压养护釜的改进方型増压养护釜的改进方案及检测实施案及检测实施课题课题QC成果成果2007局级局级局三等奖局三等奖4提高酸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确定度提高酸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确定度QC成果成果2008局级局级局三等奖局三等奖5优选钻井液化学剂基浆优选钻井液化学剂基浆QC成果成果2009局级局级局二等奖局二等奖中心一等奖中心一等奖6磺化褐煤磺化度测定方法的确定磺化褐煤磺化度测定方法的确定 QC成果成果2009局级局级7提高腐植酸含量测试结果的精密度提高腐植酸含量测试结果的精密度QC成果成果2010局级局级 20052011年QC项目明细表序号项目8 20052011 20052011年年QCQC项目明细表项目明细表序号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类别项目类别完成时完成时间间级别级别获奖情况获奖情况1极压润滑仪摩擦付研磨方法的研究极压润滑仪摩擦付研磨方法的研究QC成果成果2007中心级中心级中心三等奖中心三等奖2固井现场水泥浆混拌料性能监测应用研究固井现场水泥浆混拌料性能监测应用研究QC成果成果2008中心级中心级中心二等奖中心二等奖3降低高温高压滤失量的测试误差降低高温高压滤失量的测试误差QC成果成果2008中心级中心级中心二等奖中心二等奖4提高化工站有效企业标准归档率提高化工站有效企业标准归档率QC成果成果2008中心级中心级中心三等奖中心三等奖5研制混拌料取样工具确定现场取样方法研制混拌料取样工具确定现场取样方法QC成果成果2008中心级中心级中心三等奖中心三等奖6油井水泥稠化曲线的优化油井水泥稠化曲线的优化QC成果成果2009中心级中心级中心三等奖中心三等奖 20052011年QC项目明细表序号项目9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科研创新工作(一)科研创新工作 4 4、论文论著、论文论著 六年来,我站共发表论文论著六年来,我站共发表论文论著36篇。篇。其中,其中,钻井液与完井液钻井液与完井液等核心期刊上共等核心期刊上共5篇;篇;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上上3篇;篇;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石油工业技术监督上上8篇;篇;其它期刊上其它期刊上20篇。篇。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科研创新工作10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二)教训与不足(二)教训与不足1 1、选题与立项上的规划性、目的性、针对性不强、选题与立项上的规划性、目的性、针对性不强u 一是一是 科研项目立项上未形成长远规划。科研项目立项上未形成长远规划。u 二是二是 科研技术积累不够。科研技术积累不够。u 三是三是 科研立项时前期技术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立项科研立项时前期技术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立项后工作被动。后工作被动。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二)教训与不足11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二)教训与不足(二)教训与不足2 2、科研项目攻关能力不强、科研项目攻关能力不强u一是一是 基本功不扎实,工作中缺乏规范性。基本功不扎实,工作中缺乏规范性。u二是二是 科学方法和工具运用的少。科学方法和工具运用的少。u三是三是 工作中前瞻性、预测性差,对可能出现的问工作中前瞻性、预测性差,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见性不够。题预见性不够。u四是四是 在实际问题上缺乏有效思路和办法。在实际问题上缺乏有效思路和办法。u五是五是 科研经验不足,现场解决问题能力不够。科研经验不足,现场解决问题能力不够。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二)教训与不足12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二)教训与不足(二)教训与不足3 3、科研项目管理能力需要提高、科研项目管理能力需要提高u一是一是 还未形成一套科学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在还未形成一套科学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在执行计划和完成质量方面考核不够。执行计划和完成质量方面考核不够。u二是二是 目前存在科研和生产任务有冲突和矛盾的问目前存在科研和生产任务有冲突和矛盾的问题,实际运行与计划存在较大偏差;缺少科研专题,实际运行与计划存在较大偏差;缺少科研专用实验室,影响科研工作效率和进度;调研反馈用实验室,影响科研工作效率和进度;调研反馈信息渠道不畅。信息渠道不畅。u三是三是 激励机制和科研人员待遇有待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科研人员待遇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六年来科研创新工作回顾(二)教训与不足13二、技术现状分析二、技术现状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1 1、通过认可、通过认可/认证的项目认证的项目 通过认可通过认可/认证的检验项目统计表认证的检验项目统计表 钻井液化学剂钻井液化学剂油井水泥及添油井水泥及添加剂加剂采油助剂采油助剂676713132929合计合计109109二、技术现状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钻井液化学剂油井水泥及添加14二、技术现状分析二、技术现状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2 2、在中石化、中原油田同行业中所占的地位、在中石化、中原油田同行业中所占的地位u在本油田处于在本油田处于领先领先地位地位;u在钻井液化学剂检测能力方面我站处于在钻井液化学剂检测能力方面我站处于中石化领中石化领先先地位,但在材料成分分析方面与中石油相比还地位,但在材料成分分析方面与中石油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一定的差距;u胜利油田在三采助剂检测方面走在了我们前面。胜利油田在三采助剂检测方面走在了我们前面。二、技术现状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15二、技术现状分析二、技术现状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3 3、优、劣势分析、优、劣势分析(1)优势)优势资 质人 员设 备资 质人 员设 备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5 5人人工程师工程师2525人;人;助理工程师助理工程师8 8人。人。专科及以上学历专科及以上学历4141人;人;研究生学历研究生学历6 6人。人。人 员人 员中石化钻井液化学剂中石化钻井液化学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85185台台二、技术现状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资 质人 员设 备资16二、技术现状分析二、技术现状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3 3、优、劣势分析、优、劣势分析(2)劣势)劣势 三采化学剂检测驱油用聚合物性能评价,包括阻力三采化学剂检测驱油用聚合物性能评价,包括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静吸附量、静吸附粘度保留率、系数、残余阻力系数、静吸附量、静吸附粘度保留率、毛细管剪切实验、热稳定性、岩心驱油试验以及驱油毛细管剪切实验、热稳定性、岩心驱油试验以及驱油用泡沫剂的泡沫性能、阻力因子及残余阻力因子、耐用泡沫剂的泡沫性能、阻力因子及残余阻力因子、耐温性、抗盐性、抗吸附性、耐油性等项目。温性、抗盐性、抗吸附性、耐油性等项目。原油酸值、机械杂质、开口闪点、运动粘度、硫含原油酸值、机械杂质、开口闪点、运动粘度、硫含量、盐含量、蜡含量测定、实沸点蒸馏、分离四组分量、盐含量、蜡含量测定、实沸点蒸馏、分离四组分检测等项目仍存在缺项或不足。检测等项目仍存在缺项或不足。二、技术现状分析(一)检测能力分析17二、技术现状分析二、技术现状分析(二)科研技术能力分析(二)科研技术能力分析1 1、分层次量化分析、分层次量化分析u中石化级科研项目有中石化级科研项目有7项;项;u中石化一级企业标准制修定(订)项目中石化一级企业标准制修定(订)项目33项,项,u中原油田局级标准中原油田局级标准17项。项。二、技术现状分析(二)科研技术能力分析1、分层次量化分析18二、技术现状分析二、技术现状分析(二)科研技术能力分析(二)科研技术能力分析 2 2、所处地位、所处地位u科研技术开发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科研技术开发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u在标准制修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标准制修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二、技术现状分析(二)科研技术能力分析 2、所处地位19二、技术现状分析二、技术现状分析(二)科研技术能力分析(二)科研技术能力分析 3 3、内外部环境分析、内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外部得到中石化管理部门认可,能够开展科研和得到中石化管理部门认可,能够开展科研和标准制修定项目工作;标准制修定项目工作;内部内部得到油田技术专家的认可和指导;得到油田技术专家的认可和指导;中心中心领导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和重视。领导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和重视。二、技术现状分析(二)科研技术能力分析 3、内外部环境分析20二、技术现状分析二、技术现状分析(三)科研评价设施能力分析(三)科研评价设施能力分析欠缺高新尖端的高精度、智能化、自动化检测设备;欠缺高新尖端的高精度、智能化、自动化检测设备;无专用的研究实验室。无专用的研究实验室。目前化工站检测设备有目前化工站检测设备有185185件;件;二、技术现状分析(三)科研评价设施能力分析欠缺高新尖端的高21二、技术现状分析二、技术现状分析(四)技术协作支撑能力分析(四)技术协作支撑能力分析1 1、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尚未与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开展过技术合作与交尚未与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开展过技术合作与交流,也没有形成开展这方面工作的有效渠道,需流,也没有形成开展这方面工作的有效渠道,需要在该方面进行大力的探索和开拓。要在该方面进行大力的探索和开拓。二、技术现状分析(四)技术协作支撑能力分析1、与科研院所的22二、技术现状分析二、技术现状分析(四)技术协作支撑能力分析(四)技术协作支撑能力分析 2 2、同行业交流比对、同行业交流比对u2008年参加了国家认可委组织的年参加了国家认可委组织的“密度密度”、“闪闪点点”、“运动粘度运动粘度”三个项目的三个项目的能力验证能力验证;u对重晶石粉、钻井液用膨润土和高粘对重晶石粉、钻井液用膨润土和高粘CMC等等8种种产品与中石化产品与中石化西北分公司西北分公司质检站和中石化质检站和中石化德州钻德州钻井所井所等实验室开展了比对试验等实验室开展了比对试验5次。次。二、技术现状分析(四)技术协作支撑能力分析 2、同行业交流23二、技术现状分析二、技术现状分析(四)技术协作支撑能力分析(四)技术协作支撑能力分析 3 3、与生产单位合作、与生产单位合作 只在一家钻井液化学剂生产单位进行过中只在一家钻井液化学剂生产单位进行过中试生产,尚未形成一个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有试生产,尚未形成一个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有机网络。机网络。二、技术现状分析(四)技术协作支撑能力分析 3、与生产单位24三、三、20122012年科研工作计划年科研工作计划(一)科研项目(一)科研项目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级别级别钻井液检验用膨润土粉的研制与应用钻井液检验用膨润土粉的研制与应用中石化中石化中原油田文东、文中区块油井缓蚀剂优中原油田文东、文中区块油井缓蚀剂优化评价技术研究化评价技术研究中心中心油田化学剂监测报告时效性管理系统的油田化学剂监测报告时效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研究与应用中中 心心三、2012年科研工作计划(一)科研项目项 目 名 25三、三、20122012年科研工作计划年科研工作计划(二)标准制修订项目(二)标准制修订项目1 1、中石化一级企业标准、中石化一级企业标准序号序号标标 准准 名名 称称1 1钻井液检验用磺化褐煤技术要求钻井液检验用磺化褐煤技术要求2 2钻井液检验用磺化栲胶技术要求钻井液检验用磺化栲胶技术要求3 3钻井液用聚合醇处理剂技术要求钻井液用聚合醇处理剂技术要求4 4钻井液用水解聚丙烯腈盐技术要求钻井液用水解聚丙烯腈盐技术要求5 5钻井液用单向压力封闭剂技术要求钻井液用单向压力封闭剂技术要求6 6钻井液用磺化单宁技术要求钻井液用磺化单宁技术要求7 7油井水泥用硅粉技术要求油井水泥用硅粉技术要求三、2012年科研工作计划(二)标准制修订项目1、中石化一26三、三、20122012年科研工作计划年科研工作计划(二)标准制修订项目(二)标准制修订项目2 2、中石化二级企业标准、中石化二级企业标准 完成完成钻井液用乳液聚合物技术条件钻井液用乳液聚合物技术条件、油油井水泥用空心微珠技术要求井水泥用空心微珠技术要求中石化二级中石化二级 企业企业标准制定工作。标准制定工作。三、2012年科研工作计划(二)标准制修订项目2、中石化二27四、四、2012201220152015年科研工作规划年科研工作规划(一)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u1、培养中石化行业领域技术专家、培养中石化行业领域技术专家3人;人;u2、培养油田级技术专家及优秀人才、培养油田级技术专家及优秀人才3人;人;u3、培养中心级优秀人才和技术骨干、培养中心级优秀人才和技术骨干5人。人。四、20122015年科研工作规划(一)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28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二)建设一个国内先进、行业领先的标准化实验室(二)建设一个国内先进、行业领先的标准化实验室增加以上产品成分分析设备,能有效提高钻井液化学剂检测和评价能力,增加以上产品成分分析设备,能有效提高钻井液化学剂检测和评价能力,确保行业领先地位,赶超国内先进水平。确保行业领先地位,赶超国内先进水平。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型号型号检测项目检测项目扩展能力扩展能力傅立叶红外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仪仪裂解气相色谱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质谱联用元素分析仪元素分析仪扫描电镜扫描电镜1 1、仪器设备的完善与更新、仪器设备的完善与更新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二)建设一个国内先进、行业领先的标准化29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二)科研评价设备发展目标(二)科研评价设备发展目标2、实验室的标准化改造实验室的标准化改造 增加高温高压反应釜、化学反应器等产品合成增加高温高压反应釜、化学反应器等产品合成设备,提高产品研发的能力。设备,提高产品研发的能力。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二)科研评价设备发展目标2、实验室的30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二)科研评价设备发展目标(二)科研评价设备发展目标3 3、管理制度与程序的完善、管理制度与程序的完善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型号型号检测项目检测项目扩展能力扩展能力流变仪流变仪RS-200RS-200型型毛管法剪切实毛管法剪切实验装置验装置界面张力仪界面张力仪TX-500TX-500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二)科研评价设备发展目标3、管理制度31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三)完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开发项目(三)完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开发项目1 1、钻井液检验用标准材料的研制、钻井液检验用标准材料的研制u一是一是2012年完成检验用钙膨润土的研制;年完成检验用钙膨润土的研制;u二是二是2013年完成检验用磺化褐煤、磺化栲胶标准年完成检验用磺化褐煤、磺化栲胶标准材料的推广;材料的推广;u三是三是五年内完成五年内完成“滤纸、滤纸、FCLS、FA367、CMC的研制,形成检验用标准材料体系。的研制,形成检验用标准材料体系。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三)完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开发项目132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三)科研攻关、标准制修定项目发展目标(三)科研攻关、标准制修定项目发展目标 2 2、钻井液化学剂评价方法的研究、钻井液化学剂评价方法的研究 一是一是2012年完成降滤失剂、堵漏剂评年完成降滤失剂、堵漏剂评价方法的推广;价方法的推广;二是二是五年内逐步完善钻井液化学剂评价方法,五年内逐步完善钻井液化学剂评价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体系。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三)科研攻关、标准制修定项目发展目标33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三)科研攻关、标准制修定项目发展目标(三)科研攻关、标准制修定项目发展目标 3 3、钻井液化学剂标准体系的建立、钻井液化学剂标准体系的建立u一是一是2012年完成年完成7项钻井液化学剂中石化一项钻井液化学剂中石化一级企业标准的制定;级企业标准的制定;u二是二是2013年完成年完成8项钻井液化学剂中石化一项钻井液化学剂中石化一级企业标准的制修定(订);级企业标准的制修定(订);u三是三是五年内建立起中石化钻井液化学剂标准体五年内建立起中石化钻井液化学剂标准体系。系。四、三年科研工作规划(三)科研攻关、标准制修定项目发展目标34五、主要措施五、主要措施(一)加强技术团队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一)加强技术团队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1、加强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加强技术带头人的培养。通过培训、现场学习和独立带科研项目通过培训、现场学习和独立带科研项目等方式,在现有的技术骨干中选拔培养更多的技等方式,在现有的技术骨干中选拔培养更多的技术带头人,以满足我站科研技术发展的需要。术带头人,以满足我站科研技术发展的需要。五、主要措施(一)加强技术团队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1、加强35五、主要措施五、主要措施(一)加强技术团队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一)加强技术团队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2 2、提升队伍整体技术素质、提升队伍整体技术素质 通过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等平台,通过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等平台,让其中的优秀检验员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课题工让其中的优秀检验员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课题工作,在实战中成长、提高,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作,在实战中成长、提高,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技术骨干队伍。技术骨干队伍。五、主要措施(一)加强技术团队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2、提升36五、主要措施五、主要措施(一)加强技术团队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一)加强技术团队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3 3、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加强后备力量培养 结合化工站的科研技术发展方向,帮助新分配结合化工站的科研技术发展方向,帮助新分配研究生、大学生等员工确定个人发展目标,选准研究生、大学生等员工确定个人发展目标,选准方向,并制定个人技术发展规划,使他们快速成方向,并制定个人技术发展规划,使他们快速成长,为化工站的科研技术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和后长,为化工站的科研技术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实现我站技术与科研方面的持续、科学备力量,实现我站技术与科研方面的持续、科学发展。发展。五、主要措施(一)加强技术团队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3、加37五、主要措施五、主要措施(二)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技术工作(二)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技术工作水平水平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科研工作的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科研工作的管理、运行、考核和激励机制。运行、考核和激励机制。2、梳理工作流程,建立起科研项目从立项、梳理工作流程,建立起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一套标准工作程序。到结题的一套标准工作程序。五、主要措施(二)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技术工作水平138五、主要措施五、主要措施(二)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技术工作水平(二)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技术工作水平3、加强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每一工作阶段形成、加强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每一工作阶段形成阶段工作研究报告,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阶段工作研究报告,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保证工作计划的完成。保证工作计划的完成。4、加强分析和总结。科研项目完成后,召开分析、加强分析和总结。科研项目完成后,召开分析总结会,总结经验教训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总结会,总结经验教训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提高。施,不断完善提高。五、主要措施(二)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技术工作水平339五、主要措施五、主要措施(三)构筑共享平台,推动科研技术发展(三)构筑共享平台,推动科研技术发展 1、结合发展方向去相关科研院所调研,借助、结合发展方向去相关科研院所调研,借助他们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技术合作的路子。他们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技术合作的路子。2、加强与国家权威检测机构之间的学习和交、加强与国家权威检测机构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比对实验,对实验结果开流,有针对性地开展比对实验,对实验结果开展分析,提高技术水平。展分析,提高技术水平。五、主要措施(三)构筑共享平台,推动科研技术发展40五、主要措施五、主要措施(三)共建共享平台,推动科研技术发展(三)共建共享平台,推动科研技术发展3、加强与油田管理部门、生产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与油田管理部门、生产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了解油田管理重点,生产难点和技术关键点,寻了解油田管理重点,生产难点和技术关键点,寻找工作创新的切入点。找工作创新的切入点。4、加强与标准化研究所、环保站等单位的交流与、加强与标准化研究所、环保站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中心内部资源共享。合作,实现中心内部资源共享。五、主要措施(三)共建共享平台,推动科研技术发展3、加强与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