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摄影之器材培训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297922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告摄影之器材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广告摄影之器材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广告摄影之器材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摄影器材1.1 照相机照相机图中所看到的根本部件如下:1.一个不透光的盒子;2.纳入和聚焦光线的镜头;3.记录影像的胶片。135mm自动照相机自动照相机 这种照相机是为了争夺业余这种照相机是为了争夺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市场而设计的,因为其操作简单而被称摄影爱好者的市场而设计的,因为其操作简单而被称作作傻瓜相机傻瓜相机。1.1.1 照相机的类型235mm直视取景器照相机直视取景器照相机 这种相机也是通过旁这种相机也是通过旁轴取景器进行聚焦,它往往并不能够显示出与记录在轴取景器进行聚焦,它往往并不能够显示出与记录在胶片上完全一样的影像。胶片上完全一样的影像。虽然这种系统简单和直接,可是同时难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即不能通过取景器直接地进行聚焦。旁轴取景器3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这是当今严肃摄影这是当今严肃摄影师广为使用的设备,直接通过镜头观察和聚焦影像师广为使用的设备,直接通过镜头观察和聚焦影像是其重要的特征。是其重要的特征。4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它类似于它类似于35mm单镜头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但这种较大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通常作反光照相机,但这种较大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通常作用用120卷片,并产生卷片,并产生2.25英寸宽的底片。英寸宽的底片。单镜头反光取景器SLR 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因此,可以准确地看见胶片所看见的相同影像。反光镜的这一必要动作却带来了一些其他问题。一个问题是在拍摄照片的瞬间,取景器会被遮挡住。另外一个问题是反光镜运动的噪声。第三个问题是照相机的震动,即由反光镜的动作所造成的照相机整体的运动。5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这种照相机具有两个镜头这种照相机具有两个镜头,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和聚焦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和聚焦,下面的镜头用于拍摄。下面的镜头用于拍摄。所用的胶片通常为所用的胶片通常为120卷片。卷片。双镜头反光取景器(TLR)TLR系统具有两只镜头,一只在另外一只的正上方。下面的镜头传送影像到胶片上,而上面镜头传送的影像只是用于取景和聚焦。人们所看到的影像实质上与记录在胶片上的影像是相同的。6一次成像照相机一次成像照相机 最常见的用途就是在摄影室最常见的用途就是在摄影室内拍摄布光效果的内拍摄布光效果的试验试验照片。照片。7机背取景照相机机背取景照相机 通常用于照相馆或摄影通常用于照相馆或摄影室摄影,或者大而复杂的工业和建筑外景拍摄。室摄影,或者大而复杂的工业和建筑外景拍摄。毛玻璃机背 照相机的整个后背由一块一面光滑、另一面像绸缎般磨光的玻璃构成,当取景和聚焦完成后胶片会被插入到这个位置。如示意图所示,影像通过镜头并直接投射在毛玻璃上。使用毛玻璃时,照相机中并没有胶片。毛玻璃取景器是用于摄影室照相机和机背取景照相机的取景系统。n n1 1 1 1 不透光的盒子不透光的盒子不透光的盒子不透光的盒子 n n2 2 2 2 镜头镜头镜头镜头 n n3 3 3 3 胶片胶片胶片胶片 n n4 4 4 4 取景器取景器取景器取景器 n n5 5 5 5 聚焦控制装置聚焦控制装置聚焦控制装置聚焦控制装置 n n6 6 6 6 快门快门快门快门n n7 7 7 7 快门按钮快门按钮快门按钮快门按钮n n8 8 8 8 光圈光圈光圈光圈 n n9 9 胶片输送胶片输送胶片输送胶片输送 1.2.3 相机的根本构造数码单反截面图1.2 镜镜 头头1.2.1 镜头的结构焦距焦距 镜头的焦距根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镜头的焦距根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1.2.2 镜头的主要性能指标焦距与影像大小的关系焦距与影像大小的关系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体在胶片上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被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被摄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那么被摄体摄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那么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焦距与视角大小的关系焦距与视角大小的关系 焦距越短,视场角度越大;焦距越长,视场角度越小。恒定光圈与非恒定光圈最大光圈最大光圈F F值值 与取景构图、自动对焦、成像质量之关系。最近对焦距离最近对焦距离 镜头的微距摄影能力是由最近对焦距离决定的。最近对焦距离计算的是从感光元件到拍摄物体的距离。n n根据摄影镜头焦距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根据摄影镜头焦距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等类型。标准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等类型。n n根据摄影镜头的用途和结构的不同,还可以将其分为鱼眼镜头、人像根据摄影镜头的用途和结构的不同,还可以将其分为鱼眼镜头、人像镜头、微距镜头、折反射镜头等类型。镜头、微距镜头、折反射镜头等类型。1.2.3 镜头的分类与应用鱼眼镜头 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极短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的镜头。16mm或焦距更短的镜头通常即可认为是鱼眼镜头。鱼眼镜头在接近被摄物拍摄时能造成强烈的透视效果,强调被摄物近大远小的比照,使所摄画面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鱼眼镜头具有相当长的景深,有利于表现照片的长景深效果。用鱼眼镜头所摄的像,变形相当厉害,透视会聚感强烈。直接将鱼眼镜头接到相机上可拍摄出扭曲夸张的效果。焦距在1624mm的摄影镜头我们称之为超广角镜头,2835mm焦段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比方尼康1424mmF2.8,佳能1635F2.8。广角镜头适于大场面或摄距受限的拍摄,能产生较大的景深。另外,它还会改变正常的远近和大小的透视关系。广角镜头 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焦距等于或接近于照片片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使用这样的镜头拍摄时的水平视角就是人们观察周围世界时的视场。即人们观看一个场景时所能清晰看到的区域与标准镜头所得到的大致上是一样的。50mm镜头对于所有的照相机都是标准镜头吗?标准镜头对于一架照相机是否标准,取决于照相机中所使用的胶片大小,底片越大,产生覆盖“标准视场的影像所需要的镜头焦距越长。所谓“标准镜头与不同胶片尺寸的对应关系如下:因此标准镜头的标准值是一个近似值。例如对35mm胶片,通常认为40-60mm之间的任何镜头都是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焦距大于标准镜头、视觉小于标准镜头的镜头。与标准镜头的显著的区别是它的取景视角较小,产生的景深也较小。长焦镜头警告!警告!任何情况下,决不能将长焦镜头直接对准太阳!任何情况下,决不能将长焦镜头直接对准太阳!微距镜头 是一种可以非常接近被摄体进行聚焦的镜头,微距镜头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大小与被摄体自身的真实尺寸差不多相等。胶片上的影像大小与真实被摄体大小的关系叫做复制比率。微距镜头(macro lens)是指复制比率大约为1:1的镜头。微聚焦镜头(macro-focusing lens)是指复制比率在1:1.2-1:2之间镜头。近聚焦镜头(close-focusing lens)是指复 制比率在1:2-1:4之间的镜头。微距镜头对于拍摄小物体颇具价值,比方昆虫、花卉、邮票等等。折反射镜头折反射镜头 它是一种利用凹面反光镜增加映像大小的长焦距镜头。通俗称为“反射头,其优点是相对很短的镜头筒即可实现很长的焦距。肖像镜头肖像镜头(中长焦镜头中长焦镜头)什么是炫光什么是炫光 1.3.1 滤光镜 滤光镜是最有用的摄影光学附件之一,是增强照片表现力的有力工具。在黑白摄影中,滤光镜常用来改变被摄体的局部效果,增加照片的明暗比照度反差。在彩色摄影中,使用滤光镜最主要的目的是校正色温,防止偏色现象。1.3 1.3 相机的附件相机的附件1UV滤光镜UV滤光镜也称紫外线滤光镜,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或减弱紫外线。2偏振滤光镜未加偏光镜之前,天空是浅蓝色的,庙宇一角的层次也不明显。加上偏光镜后,天空颜色变成深蓝,庙宇一角的光位层次也较为显现。未加上偏光镜前,橱窗玻璃反光的街景很明显。加上偏光镜后,橱窗内的布置可清晰呈现,反光消失了。未加偏光镜前,水面的反光令水池变成一片灰白。加上偏光镜后,水池立时变得清彻见底。使用前使用后3中灰滤光镜4柔光镜5星光镜6多影镜1.3.2 遮光罩 遮光罩是装载照相机镜头上遮挡四周光线的附件。主要用于防止慢射光、逆光、侧光及杂乱的反射光进入镜头,以防止造成眩光,使胶片产生灰雾。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镜头和滤镜的作用。使用遮光罩,一定要与镜头的视角相匹配,假设遮光的角度比镜头视角大,那么起不到遮光作用;假设遮光的角度比镜头视角小,那么会挡住画面四边角的光线,产生暗角。1.3.3 三脚架 三脚架是保证照相机的稳定而获得清晰影像的必备附件。尤其是使用慢速曝光及自拍、翻拍时,为保证影像的清晰度,必须使用三脚架。三脚架由云台和支架两局部组成。1.3.4 快门线 快门线是用于释放固定在三脚架上的照相机快门,防止照相机移动造成影像模糊的一种附件。当使用“B门、“T门和进行长时间曝光时,一定要使用快门线。1.内置闪光灯2.外置闪光灯1.3.5 闪光灯1.气吹2.镜头笔1.3.6 清洁用品谢 谢6月-2406:55:3006:5506:556月-246月-2406:5506:5506:55:306月-246月-2406:55:302024/6/16 6:55: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