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294198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1与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与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与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与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幼儿心理健康的解读幼儿心理健康的解读一一幼儿心理的影响因素幼儿心理的影响因素二二三三四四幼儿期幼儿期常见心理问题常见心理问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2与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幼儿心理健康的解读一幼儿心理的影响因素二一、幼儿心理健康解一、幼儿心理健康解一、幼儿心理健康解一、幼儿心理健康解读读心理健康的基本含心理健康的基本含心理健康的基本含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义 19461946年年,世世界界卫卫生生组织(组织(WHOWHO):):健健康康不不仅仅仅仅是是没没有有疾疾病病和和虚虚弱弱现现象象,而而且且是是一一种种身身体体上上、心心理理上上和和社社会会适适应应方方面面的的完完好好状状态态或或完全安宁状态。完全安宁状态。健康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19461946年年,第第三三届届国国际际心理卫生大会:心理卫生大会:心心理理健健康康,是是指指在在身身体体、智智能能以以及及情情感感上上与与他他人人的的心心理理健健康康不不相相矛矛盾盾的的范范围围内内,将将个个人人心心境境发发展展成成最最佳佳状态。状态。3一、幼儿心理健康解读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1946年,世界卫心理健康状心理健康状心理健康状心理健康状态态 心心理理健健康康状状态态是是指指心心理理机机能能认认知知、情情绪绪、态态度度和和行行为为的的功功能能良良好好的的状状态态。具体表现为:具体表现为:身身体体、智智力力、情绪十分协调;情绪十分协调;第一第一第二第二第三第三第四第四适适应应环环境境,人人际际关关系系中中彼彼此能谦让;此能谦让;有幸福感;有幸福感;在在工工作作和和职职业业中中,能能充充分分发发挥挥自自己己的的能能力力,过过有有效效率的生活。率的生活。4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是指心理机能认知、情绪、态度和行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具体可用“五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五快”是指:一、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二、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三、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四、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五、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5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三良好”是指:一、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二、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6“三良好”是指:6(二)幼儿心理健康的(二)幼儿心理健康的(二)幼儿心理健康的(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标志志志志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4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1235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热爱游戏,善于游戏热爱游戏,善于游戏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年龄特征明显年龄特征明显67(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一第一 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第一个标志)大多数儿童的某一种行为模式发生的时间,称为动作常模。“七坐八爬,九月长牙”常模,只是一个发常模,只是一个发展水平的平均数,展水平的平均数,并不是发展标准。并不是发展标准。它是一个时间幅度。它是一个时间幅度。动作的发展是婴儿心动作的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外在指标。理发展的外在指标。动作的发展对思维的动作的发展对思维的发展尤为重要。动作发展尤为重要。动作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起点。8第一 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第一个标志)常模,只是一个发展水宝宝大宝宝大动动作作发发展展顺顺序序9宝宝大动作发展顺序9宝宝精宝宝精细动细动作作发发育育顺顺序序 10宝宝精细动作发育顺序 10第二第二 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 语言发展阶段11第二 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11 3岁以后,一个儿童说的话,通常总是与另一个对话者在内容上是有关的。4岁儿童开始使自己的语言适应不同的听者。(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语言的运用与语言环境不相吻合,引起关注。最极端的语境不合的情况表现在自闭症的患儿身上。12 3岁以后,一个儿童说的话,通常总是与另一个对话自自闭闭症的表症的表现现 (1)通常起病于)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岁以内。(2)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极度孤独,缺乏目光对视,:极度孤独,缺乏目光对视,对集体游戏没兴趣,不会寻求帮助,难以建立伙对集体游戏没兴趣,不会寻求帮助,难以建立伙伴关系。伴关系。(3)言语障碍言语障碍:明显的言语发育障碍,缺乏主动:明显的言语发育障碍,缺乏主动言语,言语刻板重复,声调、节律、速度、重音言语,言语刻板重复,声调、节律、速度、重音都常有问题。都常有问题。(4)兴趣和活动异常兴趣和活动异常:兴趣单调、狭窄;对非生:兴趣单调、狭窄;对非生命物体特殊依恋;仪式性动作;刻板重复动作;命物体特殊依恋;仪式性动作;刻板重复动作;拒绝生活环境的变化。拒绝生活环境的变化。13自闭症的表现 (1)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2)人际交第三第三 热爱游戏,善于游戏热爱游戏,善于游戏 游戏是婴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第四第四 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14第三 热爱游戏,善于游戏14第五第五 年龄特征明显年龄特征明显 幼儿的年龄特征,总体上说是好奇、好问、好动、热情、率真、投入。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他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都带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特点。15第五 年龄特征明显15第六第六 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很快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继续平静的生活。16第六 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16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一)遗传与疾病(二)家庭的教养方式(三)社会文化(四)个体因素17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一)遗传与疾病17(一)遗传与疾病(一)遗传与疾病 遗传因素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影响。某些疾病,会引起心理健康的失衡,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18(一)遗传与疾病18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症的简称。儿童多动是儿童多动综合症的简称。儿童多动综合症即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是一种较常见综合症即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症。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症。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常,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自我控制能力任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自我控制能力差。差。据国外文献报道,学龄儿童中本病的发病率达据国外文献报道,学龄儿童中本病的发病率达5%-10%,国内报道本病的发病率为,国内报道本病的发病率为1.3%-8.6%;易发年龄为;易发年龄为6-14岁,男孩发病远较女孩为多,岁,男孩发病远较女孩为多,约为约为4-9:1。19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症的简称。儿童多动综合症即轻微脑功能多多动动症儿童与症儿童与顽顽皮儿童的区皮儿童的区别别 注意力方面的区别注意力方面的区别 患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患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即使是看“小人书小人书”、“动画片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但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小人书”、“动画片动画片”时,能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始无终。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不识相”。20多动症儿童与顽皮儿童的区别 注意力方面的区别20(二)家庭的教养方式(二)家庭的教养方式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家庭生活条件等。本质上是家长价值观的直接反本质上是家长价值观的直接反映。映。最普遍的问题是溺爱和对儿童最普遍的问题是溺爱和对儿童的期望过高,反映出家长普遍的期望过高,反映出家长普遍的焦虑心态。的焦虑心态。21(二)家庭的教养方式本质上是家长价值观的直接反映。21焦虑焦虑类型类型生物性焦虑生物性焦虑成长性焦虑成长性焦虑目标性焦虑目标性焦虑社会性焦虑社会性焦虑缺乏缺乏自信自信忽视忽视规律规律渴望渴望补偿补偿教育的教育的浮躁浮躁22焦虑生物性焦虑成长性焦虑目标性焦虑社会性焦虑缺乏忽视渴望教育第一第一 生物性焦虑生物性焦虑家长关注的核心:对子女的人身安全23第一 生物性焦虑23第二第二 成长性焦虑成长性焦虑 家长把儿童成长的责任完全彻底地揽在自己身上,采用催赶的方式,加速儿童的成长。剥夺儿童的游戏权利,把儿童置身于成人的监视中,喋喋不休地灌输成人社会的知识和经验。24第二 成长性焦虑24第三第三 目标性焦虑目标性焦虑 许多家长对孩子寄托过高的期望,不仅仅是长期目标过高,而且近期目标也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25第三 目标性焦虑25第四第四 社会性焦虑社会性焦虑 商业炒作的结果26第四 社会性焦虑26您知道您知道吗吗?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容忍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鼓励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敌对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敌对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厌自艾。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厌自艾。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27您知道吗?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指责中长大的您知道您知道吗吗?安定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友善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祥和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赞美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嘉许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接纳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认同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分享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诚实公平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28您知道吗?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赞(三)社会文化(三)社会文化 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 大众媒体对社会文化的放大作用 措施:重视推广先进文化、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文化相结合。29(三)社会文化29(四)个体因素(四)个体因素(关键因素关键因素)个体的性格和人格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30(四)个体因素(关键因素)30三、幼儿期常三、幼儿期常见见的心理与行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为问题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措施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措施完全完全健康健康严重严重障碍障碍(预防预防-保健保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调理调理-治疗治疗)问题行为问题行为-神经症神经症轻度发展滞后轻度发展滞后(紧急干预紧急干预)重度发展滞后重度发展滞后-儿童精神病儿童精神病31三、幼儿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措施完全儿童的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 of children):儿童时期特有的以适应不良和人格畸形发展为特征的异常行为。通常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32儿童的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 of c(教育教育-调理调理-治疗治疗)问题行为问题行为-轻度发展滞后轻度发展滞后-神经症神经症|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梦魇)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梦魇)|情绪障碍(儿童恐惧症)情绪障碍(儿童恐惧症)|进食障碍(精神性厌食)进食障碍(精神性厌食)说谎说谎任性任性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嫉妒行为嫉妒行为破坏性行为破坏性行为退缩性行为退缩性行为偷窃偷窃吸吮手指、咬指甲吸吮手指、咬指甲习惯性阴部摩擦习惯性阴部摩擦遗尿遗尿|言语发展滞后(发展迟缓、口吃)言语发展滞后(发展迟缓、口吃)33(教育-调理-治疗)问题行为-轻度发展滞后-神经症睡眠障碍(一)(一)(一)(一)说谎说谎说谎是指幼儿有意或无意说假话幼儿由于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均未发育完善,分不清自我和环境以及事物的真伪,所以常因幼稚无知而说谎。比如,孩子胯下一根竹竿,正在“骑着”它跑,问他在干什么,他会说:“我在骑马。”明明是竹竿,哪来的马?这不是谎言吗?不是,对年幼的孩子来讲,这是游戏。34(一)说谎说谎是指幼儿有意或无意说假话34稍大的儿童富于幻想,常将幻想与现实掺和在一起,为了满足自己幻想中的某些欲望而说谎。但是到了小学初中之后,有些孩子从说谎中得到益处后,开始采用说谎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变成了一种欺骗。说谎行为分为无意和有意两种情况。说谎行为分为无意和有意两种情况。35稍大的儿童富于幻想,常将幻想与现实掺和在一起,为了满足自己幻无意识的说谎无意识的说谎无意识的说谎行为主要发生在学前儿童,是由于儿童混淆了想象与真实而造成的。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 幼儿也常常把自己的强烈愿望当作真实的东西。幼儿混淆想象与真实的表现,常常被成人误以为是说谎36无意识的说谎无意识的说谎行为主要发生在学前儿童,是由于儿童混看到天上的云,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蘑看到天上的云,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蘑菇、大象、羊群等;菇、大象、羊群等;听老师讲故事,头脑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听老师讲故事,头脑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出故事中的情景37看到天上的云,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蘑菇、大象、羊群等;371.51.5岁岁2 2岁岁,儿童基本具备了想象的基础。,儿童基本具备了想象的基础。比如,一个比如,一个2 2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吃饼干。忽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吃饼干。忽然,对着手中咬了一块圆饼干高兴地喊着:然,对着手中咬了一块圆饼干高兴地喊着:“看!月亮!看!月亮!”这是儿童最初的想象,叫联想。这是儿童最初的想象,叫联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想象越来越复杂,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想象越来越复杂,381.5岁2岁,儿童基本具备了想象的基础。3839394040414142424343学前阶段儿童的想象有一个特点,就是夸张性。夸张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幼儿在想象中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幼儿在想象中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加以夸大。如儿童讲述事情时会说:加以夸大。如儿童讲述事情时会说:“我家来的我家来的大哥哥力气可大了,天下第一!大哥哥力气可大了,天下第一!”等,至于这些等,至于这些说法是否符合实际,幼儿是不太关心的。幼儿的说法是否符合实际,幼儿是不太关心的。幼儿的夸张性还表现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喜欢童话故事,夸张性还表现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喜欢童话故事,原因之一就是童话内容夸张。原因之一就是童话内容夸张。44学前阶段儿童的想象有一个特点,就是夸张性。夸张性主要表现在两 2.混淆假想与真实混淆假想与真实幼儿的想象,一方面常常脱离现实,另一方面,又常与现幼儿的想象,一方面常常脱离现实,另一方面,又常与现实相混淆。实相混淆。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 比如,4岁的宁宁玩了开飞机的游戏后,就对同伴说:“明天爸爸会带我去坐飞机。”明明迷上了电视片奥特曼,爸爸答应以后给她买奥特曼玩具,于是第二天来幼儿园后,她对小伙伴说:“我有一个奥特曼玩具了。”还会对小伙伴说,她的玩具怎么好玩,本领很大幼儿也常常把自己的强烈愿望当作真实的东西。幼儿也常常把自己的强烈愿望当作真实的东西。小园园看到邻居小朋友在大啃鸡腿,心里很想吃,但嘴上却说:“昨天我一个人吃了两个鸡腿,好香。你的没有我吃的香。”这种说谎反映了小孩的真实愿望 45 2.混淆假想与真实451.1.撒撒谎谎常常见见的原因的原因(1)过失撒谎的原因过失撒谎的原因想象与现实混淆想象与现实混淆尚未准确地掌握方位概念、数概念等尚未准确地掌握方位概念、数概念等模仿模仿(2)故意撒谎的原因故意撒谎的原因为了自我保护为了自我保护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好奇好奇(一)说谎(一)说谎461.撒谎常见的原因(1)过失撒谎的原因(一)说谎463.3.教育教育对对策策总总:弄清幼儿撒弄清幼儿撒谎谎的原因的原因,采取相采取相应应的的对对策策阐释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差异阐释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渗透概念教育。渗透概念教育。端正成人言行端正成人言行,不当着幼儿撒谎。不当着幼儿撒谎。分析幼儿的愿望是否合理,合理的要适当满足,不合理的分析幼儿的愿望是否合理,合理的要适当满足,不合理的要解释原因并鼓励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要解释原因并鼓励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若为自我保护而撒谎若为自我保护而撒谎,成人在弄清事实后成人在弄清事实后,要严肃耐心地教要严肃耐心地教育育,指出撒谎是错误行为指出撒谎是错误行为,让幼儿明白撒谎的后果。其次反让幼儿明白撒谎的后果。其次反思是否苛责了幼儿的无意过失。思是否苛责了幼儿的无意过失。选择正面积极信息的诚信训导范例。选择正面积极信息的诚信训导范例。473.教育对策总:弄清幼儿撒谎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阐释想(二)任性(二)任性任性主要表现为儿童常常否定和抗拒成人的任何要求,而他们一旦有什么需要,则要求成人一定满足,否则便大发脾气,哭闹不止48(二)任性任性主要表现为儿童常常否定和抗拒成人的任何要求,而1.任性产生的原因任性产生的原因儿童处于儿童处于“危机年龄危机年龄”,心理需要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心理需要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成人依然以原有的方式对待他们。而成人依然以原有的方式对待他们。成人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其需要成人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其需要成人易妥协,不能坚持自己的教育原则成人易妥协,不能坚持自己的教育原则2.教育对策教育对策了解幼儿的身心变化,改善教育方式了解幼儿的身心变化,改善教育方式多提供同伴交往,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多提供同伴交往,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当幼儿无理取闹时,成人不能发脾气,而是帮其冷静,当幼儿无理取闹时,成人不能发脾气,而是帮其冷静,再说理教育再说理教育对幼儿的要求,要有准则对幼儿的要求,要有准则491.任性产生的原因49(三)攻(三)攻击击性行性行为为进取性行为进取性行为:以不伤害别人的方法,以:以不伤害别人的方法,以社会可以接受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行为。社会可以接受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以别人痛苦或实施报复来:以别人痛苦或实施报复来博取自己的利益的行为,体现了儿童个博取自己的利益的行为,体现了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不良倾向。性发展中的不良倾向。50(三)攻击性行为进取性行为:以不伤害别人的方法,以社会可以接1.1.攻攻击击性行性行为产为产生的主要原因生的主要原因通常由特定的事件引发,由自控性不强而导致(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往往具有情景性)缺乏有效的交往策略影视暴力镜头的影响不良的教养方式所致遗传511.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通常由特定的事件引发,由自控性不2.2.教育教育对对策策不能用体罚不能用体罚以冷静的态度解决孩子之间的纠纷以冷静的态度解决孩子之间的纠纷教给孩子交往的策略教给孩子交往的策略有选择地让儿童观赏影视节目有选择地让儿童观赏影视节目522.教育对策不能用体罚52(四)破坏性行(四)破坏性行为为幼儿破坏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探索行为)幼儿破坏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探索行为)的区别?的区别?动机不同。幼儿创造性行为旨在探索、动机不同。幼儿创造性行为旨在探索、满足好奇心,而实施破坏性行为的幼儿以满足好奇心,而实施破坏性行为的幼儿以破坏物品为乐。破坏物品为乐。53(四)破坏性行为幼儿破坏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探索行为)的区别1.破坏性行为产生的原因破坏性行为产生的原因由敌对情绪引起的报复由敌对情绪引起的报复由不愉快情绪引起的发泄由不愉快情绪引起的发泄为了炫耀自己能干为了炫耀自己能干2.教育对策教育对策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及时发现和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及时发现和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分清帮助孩子分清“能干能干”、“野蛮野蛮”的界限的界限541.破坏性行为产生的原因54(五)退(五)退缩缩性行性行为为1.退缩性行为是指儿童无论在陌生还是熟悉环境均表现退缩性行为是指儿童无论在陌生还是熟悉环境均表现出一贯的孤独、内向、胆怯、抑制、消磨时光的行为。出一贯的孤独、内向、胆怯、抑制、消磨时光的行为。2.特点:具有跨时间、情境的一致性,是一种内化的、特点:具有跨时间、情境的一致性,是一种内化的、由情绪障碍导致的社会适应困难。由情绪障碍导致的社会适应困难。55(五)退缩性行为退缩性行为是指儿童无论在陌生还是熟悉环境均3.3.常常见见表表现现过分恋物过分恋物:常将布娃娃等特定玩物整天抱着不放常将布娃娃等特定玩物整天抱着不放,抱着睡觉,抱着睡觉,怕它离去。怕它离去。躲避人群躲避人群:躲避生人甚至家人,不合群,在同伴集体活动:躲避生人甚至家人,不合群,在同伴集体活动中常一旁呆看,对其他小朋友的友好表示反应冷漠。中常一旁呆看,对其他小朋友的友好表示反应冷漠。言语少言语少:与亲人交流时多用手势,对旁人的询问不理睬,:与亲人交流时多用手势,对旁人的询问不理睬,言语发展迟缓言语发展迟缓对新环境不适应对新环境不适应:对新环境极为害怕,入园几个月后还不:对新环境极为害怕,入园几个月后还不适应,行为孤僻,情绪焦虑适应,行为孤僻,情绪焦虑自卑胆小自卑胆小:胆小不自信,很在意教师的批评、同伴的讥笑,:胆小不自信,很在意教师的批评、同伴的讥笑,常常哭泣。常常哭泣。563.常见表现过分恋物:常将布娃娃等特定玩物整天抱着不放,抱着4.4.教育教育对对策策克服退克服退缩缩最好的方法是成人以足最好的方法是成人以足够够的耐心与温和,培养孩子的耐心与温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自信心创造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创造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交往能力,如请小朋友或父母的朋友到家中,由父母培养交往能力,如请小朋友或父母的朋友到家中,由父母示范动作,让孩子看看做主人该说什么示范动作,让孩子看看做主人该说什么让孩子饲养小动物或种植花草,逐渐以此扩大孩子对周围让孩子饲养小动物或种植花草,逐渐以此扩大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和关注世界的兴趣和关注让孩子参加不十分强调个人表现的活动让孩子参加不十分强调个人表现的活动成人可以和孩子谈谈自己的退缩经验和克服办法成人可以和孩子谈谈自己的退缩经验和克服办法574.教育对策克服退缩最好的方法是成人以足够的耐心与温和,(六)吸吮手指、咬指甲(六)吸吮手指、咬指甲1.弊端弊端易被人取笑易被人取笑易患寄生虫病、肠炎等易患寄生虫病、肠炎等影响容貌(脸部、手部)影响容貌(脸部、手部)2.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婴儿期喂养不当,不能满足吸吮欲望婴儿期喂养不当,不能满足吸吮欲望缺乏刺激、爱抚缺乏刺激、爱抚情绪紧张、低落情绪紧张、低落3.对策对策转移注意力,扩大兴趣范围,循序渐进改正转移注意力,扩大兴趣范围,循序渐进改正注意清洁,及时修剪指甲注意清洁,及时修剪指甲58(六)吸吮手指、咬指甲1.弊端58(七)玩弄生殖器官(七)玩弄生殖器官(习惯习惯性阴部摩檫)性阴部摩檫)1.弊端弊端易被取笑、否定,对性格和今后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易被取笑、否定,对性格和今后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弄伤生殖器官可能弄伤生殖器官2.产生原因产生原因缺铁性贫血导致的症状缺铁性贫血导致的症状焦虑、紧张、孤独或无聊焦虑、紧张、孤独或无聊触觉学习不足触觉学习不足成人(对儿童生殖器官)的不当逗趣成人(对儿童生殖器官)的不当逗趣局部疾病引起瘙痒,儿童挠痒而形成习惯局部疾病引起瘙痒,儿童挠痒而形成习惯59(七)玩弄生殖器官(习惯性阴部摩檫)1.弊端593.3.对对策策儿科营养咨询儿科营养咨询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充分的触觉练习充分的触觉练习正确的性教育正确的性教育讲究卫生,保持身体的清洁、干爽讲究卫生,保持身体的清洁、干爽603.对策儿科营养咨询601.产生原因产生原因严重营养不良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影响言语中枢的正常严重营养不良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影响言语中枢的正常发育发育缺乏应答性的环境缺乏应答性的环境过分溺爱,孩子不必开口,即可满足各种愿望过分溺爱,孩子不必开口,即可满足各种愿望2.对策对策有针对性的医学检查有针对性的医学检查提供积极的应答性环境提供积极的应答性环境引导儿童开口说话,说了才给引导儿童开口说话,说了才给(八八)言言语发语发展障碍展障碍(发发展展迟缓迟缓、口吃、口吃)611.产生原因(八)言语发展障碍(发展迟缓、口吃)61(九)幼儿恐惧(九)幼儿恐惧(九)幼儿恐惧(九)幼儿恐惧1.产生原因产生原因过度保护过度保护不良的条件反射,如孤独无助、伤害威胁不良的条件反射,如孤独无助、伤害威胁过度的严厉管教过度的严厉管教教育的误区产生的学校恐惧,如教师的过分严厉、教师的冷漠、教育的误区产生的学校恐惧,如教师的过分严厉、教师的冷漠、教学方法简单粗暴教学方法简单粗暴影视图片带来的恐惧影视图片带来的恐惧疾病带来的恐惧疾病带来的恐惧2.对策对策不过度保护,不过分严格不过度保护,不过分严格注意观察,及时处理儿童的恐惧情绪注意观察,及时处理儿童的恐惧情绪给孩子讲明真相,增加常识给孩子讲明真相,增加常识培养孩子的胆识培养孩子的胆识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62(九)幼儿恐惧1.产生原因62四、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四、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63四、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63(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则1.常见误区l只关注有问题的幼儿,忽视一般幼儿l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知泛化,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行为看成问题行为l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知狭隘化,只重智力教育,忽视情绪、社会性的培养64(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常见误区642.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则预防发展重于治疗预防发展重于治疗紧扣身心发展特点紧扣身心发展特点兼顾认知、情感与行为兼顾认知、情感与行为情境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情境性与系统性相结合65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预防发展重于治疗651.011.01岁岁 心理保健重点心理保健重点倡导母乳喂养倡导母乳喂养(重视初乳、按需哺乳重视初乳、按需哺乳),合理添加辅食,合理添加辅食尊重需要,提供积极、温暖的应答性环境尊重需要,提供积极、温暖的应答性环境充足的户外活动,有趣的室内认知、体育游戏,多趴、多爬,充足的户外活动,有趣的室内认知、体育游戏,多趴、多爬,合理锻炼大动作,适当练习精细动作重视言语发展,引导发合理锻炼大动作,适当练习精细动作重视言语发展,引导发音,多交流音,多交流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及时疏导负面情绪(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661.01岁 心理保健重点倡导母乳喂养(重视初乳、按需哺2.132.13岁岁 心理保健重点心理保健重点合理喂养,适时、恰当断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喂养,适时、恰当断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耐心、温和地进行大小便训练耐心、温和地进行大小便训练不管基于什么理由,都不要吓唬孩子不管基于什么理由,都不要吓唬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欣赏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行为,并提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欣赏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行为,并提供适应性支持供适应性支持重视规则意识的培养,及时疏导负面情绪,教予积极的重视规则意识的培养,及时疏导负面情绪,教予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情绪调节方式做好入园适应的准备工作做好入园适应的准备工作672.13岁 心理保健重点合理喂养,适时、恰当断奶,培养3.373.37岁岁心理保健重点心理保健重点多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培养交往能力多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培养交往能力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帮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做好入学准备帮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做好入学准备重视规则意识的培养,及时疏导负面情绪,教予积极重视规则意识的培养,及时疏导负面情绪,教予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的情绪调节方式683.37岁心理保健重点多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培养交往能(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1.长幼互动(亲子、师幼互动)长幼互动(亲子、师幼互动)2.同伴交往同伴交往3.心理游戏心理游戏4.课程渗透课程渗透69(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长幼互动(亲子、师幼互动)691.1.长长幼互幼互动动(亲亲子、子、师师幼互幼互动动)(1)观察追随,适时支持观察追随,适时支持(了解是教育的前提了解是教育的前提)(2)杜绝体罚,安全第一杜绝体罚,安全第一体罚危害体罚危害(讨论讨论):儿童的恶性伤害事件儿童的恶性伤害事件,扭曲儿童性格扭曲儿童性格恶化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恶化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激增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激增(3)教有原则,爱无条件教有原则,爱无条件(培养有责任感和良好自我意识的个体培养有责任感和良好自我意识的个体)(4)简洁具体,展望未来简洁具体,展望未来讲道理不超过三分钟讲道理不超过三分钟儿童易受暗示,应冷静情绪、积极引导儿童易受暗示,应冷静情绪、积极引导(传授社交策略,将功补传授社交策略,将功补过等过等)比消极指责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比消极指责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701.长幼互动(亲子、师幼互动)(1)观察追随,适时支持(了解2.2.同伴交往同伴交往提供机会提供机会引导互助引导互助善待争端善待争端授予技巧授予技巧712.同伴交往提供机会713.3.心理游心理游戏戏“照镜子照镜子”“宝贝的优点宝贝的优点”“宝贝的进步宝贝的进步”“宝贝的愿望宝贝的愿望”“哪个宝宝的电话哪个宝宝的电话”“猜猜我是什么动物猜猜我是什么动物”“动物的叫声动物的叫声”“捞鱼捞鱼”“小丑鞠躬小丑鞠躬”723.心理游戏“照镜子”724.4.课课程渗透程渗透丰富的角色扮演丰富的角色扮演适时的移情训练适时的移情训练巧用合作与竞争巧用合作与竞争734.课程渗透丰富的角色扮演73(四)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四)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代币策略代币策略2.自然后果策略自然后果策略3.有限选择策略有限选择策略4.移走策略移走策略5.身体限制策略身体限制策略6.补救策略补救策略7.适应性支持策略适应性支持策略74(四)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代币策略741.1.代代币币策略策略(1)确定靶行为确定靶行为(要改正或增强的行为要改正或增强的行为)(2)基线评估基线评估(观察自然状态下,某单位时间内靶行为的频率观察自然状态下,某单位时间内靶行为的频率)(3)确定代币的种类及价值确定代币的种类及价值(以什么作为代币;靶行为增加或减少以什么作为代币;靶行为增加或减少到何种程度可换取一枚代币;多少代币可换取幼儿喜欢的特到何种程度可换取一枚代币;多少代币可换取幼儿喜欢的特定物品定物品)(4)签订合同书签订合同书(标明合同目的;列举合同各方的详细权利与义务,标明合同目的;列举合同各方的详细权利与义务,包括履约和违约的奖惩规定;合同期限;签名、日期包括履约和违约的奖惩规定;合同期限;签名、日期)(5)诊断评估,完善方案诊断评估,完善方案(一段时间之后,诊断代币策略运行的效一段时间之后,诊断代币策略运行的效果,听取各方意见,重新调整代币种类、获取代币的难易程果,听取各方意见,重新调整代币种类、获取代币的难易程度、代币的价值,以减少依赖、激发内在动机、巩固效果度、代币的价值,以减少依赖、激发内在动机、巩固效果)目的目的:利用强化原理利用强化原理,改正不当行为改正不当行为,增进积极行为增进积极行为751.代币策略(1)确定靶行为(要改正或增强的行为)目的:利76762.2.自然后果策略自然后果策略(1)目的:目的:让儿童承担其不当行为的自然后果,以充分体验不让儿童承担其不当行为的自然后果,以充分体验不当行为带来的不愉悦感,从而弱化和改正儿童的不当行为当行为带来的不愉悦感,从而弱化和改正儿童的不当行为(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之前可稍作提醒,如给幼儿提供有限选择等之前可稍作提醒,如给幼儿提供有限选择等运用过程中要保持平和心态,若幼儿请求,可简单解释,但运用过程中要保持平和心态,若幼儿请求,可简单解释,但是杜绝责备是杜绝责备以幼儿的安全为前提,不当行为的后果是幼儿可以承担的以幼儿的安全为前提,不当行为的后果是幼儿可以承担的772.自然后果策略(1)目的:让儿童承担其不当行为的自然后果,3.3.有限有限选择选择策略策略(1)目的目的:提供有限的选择项,让儿童自行做出选择,以及时化提供有限的选择项,让儿童自行做出选择,以及时化解冲突,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解冲突,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选择项数目要适宜选择项数目要适宜(一般为一般为2-4项项),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确保儿童理解不同选择的实际含义和可能结果确保儿童理解不同选择的实际含义和可能结果一旦儿童做出决定,都应该尊重并按照该选择项相应的结果一旦儿童做出决定,都应该尊重并按照该选择项相应的结果执行执行783.有限选择策略(1)目的:提供有限的选择项,让儿童自行做出4.4.移走策略移走策略(1)目的目的:及时将儿童与引发其试探、挑战行为的刺激物分开及时将儿童与引发其试探、挑战行为的刺激物分开,以以确保儿童安全和培养规则意识确保儿童安全和培养规则意识(“移物移物”,“移人移人”)(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儿童试探、挑战行为的诱发物便于移动时儿童试探、挑战行为的诱发物便于移动时,适用适用“移物移物”策策略略儿童试探、挑战行为的诱发物难以移走时儿童试探、挑战行为的诱发物难以移走时,适用适用“移人移人”策策略略794.移走策略(1)目的:及时将儿童与引发其试探、挑战行为的刺5.5.身体限制策略身体限制策略(1)目的目的:为了制止儿童正在进行的严重不当行为为了制止儿童正在进行的严重不当行为,或者为了责罚或者为了责罚儿童已经发生的严重不当行为儿童已经发生的严重不当行为,短暂地限制儿童的身体自由短暂地限制儿童的身体自由,以帮助儿童稳定情绪、强化规则、反思过错以帮助儿童稳定情绪、强化规则、反思过错(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直接身体限制策略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间接身体限制策直接身体限制策略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间接身体限制策略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略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间接限制策略实施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所选环境是否安全间接限制策略实施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所选环境是否安全805.身体限制策略(1)目的:为了制止儿童正在进行的严重不当行6.6.补补救策略救策略(“do it again”)(“do it again”)(1)目的目的:引导儿童以正确的方式弥补其不当行为造成的过失引导儿童以正确的方式弥补其不当行为造成的过失,以以强化儿童的规则意识和强化儿童的规则意识和“有错就改有错就改”的观念的观念,练习积极行为练习积极行为(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在儿童情绪比较冷静时才实施在儿童情绪比较冷静时才实施以以“再试一次再试一次”、“现在我们该怎么做呢现在我们该怎么做呢”等引导性话语等引导性话语,引导儿童改正错误引导儿童改正错误,弥补过失弥补过失必要时为儿童提供正确示范必要时为儿童提供正确示范816.补救策略(“do it again”)(1)目的:引导儿7.7.适适应应性支持策略性支持策略(1)目的目的:在尊重儿童个人经历和体验的前提下,给予适宜的在尊重儿童个人经历和体验的前提下,给予适宜的(必必要而不多余的要而不多余的)情感、技术或物质支持。情感、技术或物质支持。(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要对儿童抱有积极的期望要对儿童抱有积极的期望,以发展的眼光看儿童以发展的眼光看儿童积极地观察与跟随儿童,积极地观察与跟随儿童,洞悉情境,不随意打断儿童正在洞悉情境,不随意打断儿童正在进行的无害活动进行的无害活动(以免养成易分心、爱打扰人的坏习惯以免养成易分心、爱打扰人的坏习惯)深入了解儿童当时的需要深入了解儿童当时的需要,单独或组合性地运用情感支持、单独或组合性地运用情感支持、技术支持和物质支持技术支持和物质支持827.适应性支持策略(1)目的:在尊重儿童个人经历和体验的前提案例:蓓蓓的舞蹈案例:蓓蓓的舞蹈 家长们陆续接走孩子,活动室里的孩子越来越少。实习教师照例放音乐给孩子们听。这时2岁半的蓓蓓缓缓地跪到了瓷砖上。实习教师立刻提醒道:“蓓蓓,你又顽皮了!快坐到凳子上,你感冒还流鼻涕呢!”我委婉劝助实习教师,然后将铺好的塑料地板轻轻地移到蓓蓓的旁边。蓓蓓轻轻地挪动膝盖,然后在塑料地板上翩翩起舞了她边跳边唱:“春天来,花儿朵朵开,红花开,白花开,蝴蝶蜜蜂都飞来”83案例:蓓蓓的舞蹈 家长们陆续接走孩子,活动84谢谢!842024/6/1585.2023/7/28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