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294102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常见传染病防治1常见的传染病n手足口病 n麻疹n水痘n腮腺炎n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2双手掌散在米粒大小水疱,圆形或椭圆形手足口病34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本病传播途径多,可通过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手绢、牙杯、床上用品、内衣等传播。做好小孩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是防控本病的关键。5病原体抵抗力病原体抵抗力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儿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所以在阳光下曝晒物品是杀灭表面污染肠道病毒的有效方法,适合居家消毒。6病原体抵抗力病原体抵抗力n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肠道病毒,在环境、物品的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时,考虑首选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使用;n肠道病毒在50条件下可被迅速灭活,说明煮沸消毒、流通蒸汽消毒、压力蒸汽灭菌都是手足口病污染物品的有效消毒方法。在家庭内,病人的内衣裤用热水浸泡也可有效预防污染的传播。7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8传播途径传播途径n传播途径:消化道(粪口)、呼吸道、分泌物密切接触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肠道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大约2-10天,平均3-5天,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患者可持续经由肠道排出病毒,时间可达812周。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9易感人群 人是唯一宿主,人群对引起HFMD的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病人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暴发中5岁以下儿童常常占病例的90%以上。10n病因:肠道病毒n途径:消化道(粪口)、呼吸道、分泌物密切接触n人群:5岁以下小儿多见n季节:四季n传染性:强n潜伏期:大约2-10天n特征性病变: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11121314膝盖部位疹1516疱疹性峽炎症1718前驱期3天38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19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 20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21麻疹n病因:麻疹病毒n途径:上呼吸道n人群:小儿多见n季节:冬春n传染性:强n潜伏期:812天n临床分期:四期n特征性病变:麻疹粘膜斑(柯氏斑)n预防:麻疹疫苗接种n隔离至出疹后隔离至出疹后5 5天为止,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天为止,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后1010天天。发病幼儿愈后凭社区证明返园上课。发病幼儿愈后凭社区证明返园上课。222324 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水痘25 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隔离至疱疹干燥结痂或者隔离至疱疹干燥结痂或者出疹后出疹后7天为止天为止,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返园证明回校上课。,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返园证明回校上课。26水痘n病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n传染性强n冬春好发n儿童多见n潜伏期:1221天n有接触史,低中度发热,躯干及面部向心性分布的泪滴样水疱,直至结痂,不留瘢痕n治疗:隔离,清洁,宽松着装,溃面可用白色洗剂,必要时用抗菌素。27皮疹变化:红斑疹丘疹水疱破溃结痂脱落28 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29 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腮腺炎30流行性感冒n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n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31n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32传播途径:333435 36传染病的预防措施n1、勤开窗户,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n 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n 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37n2.接种疫苗。预防接种,儿童应按时进行计划接种;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可根据疫情及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进行疫苗接种;n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38n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公共场所去(尤其是医院),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2小时以上),不随地吐痰。394.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n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40n5.生活有规律。n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n 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41n新生儿每天睡眠18-20小时,n6个月内 16-18小时,1岁 14-16小时,n2-3岁 12-13小时,n4-6岁 11-12小时。42n6.适时添增衣服。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n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n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水果等。43n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或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呼吸道传染病;44n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因为有病原体可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手传染;n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45正确的洗手n管好手是关键:正确洗手很重要!n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推荐较合理的洗手法:湿、搓、冲、捧、擦。洗手时双手向前伸!46正确的洗手一、湿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二、搓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五)十指相握,相对摩擦指尖和甲沟(六)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七)搓洗手腕,交换进行。三、冲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四、捧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五、擦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474849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