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121817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末年董卓入京:废少帝、立献帝,专擅朝政。关东军的成立:以袁绍为盟主,“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三国志 文帝纪注引典论自叙)消灭董卓以后,各诸侯相互发动兼并战争,连年混战。东汉名存实亡。东汉末年董卓入京:废少帝、立献帝,专擅朝政。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众多军阀各据一方,互相兼并,连年混战。著名的有袁绍、曹操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 东汉末年政局形式:一、北方走向统一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 马腾 刘璋 张鲁 刘表 袁术 孙策 至199年,主要军阀有袁绍(占青、冀、幽、并四州)、曹操(豫、兖二州)、孙策(据江东)、刘表(占荆州)、刘璋(据益州)、韩遂与马腾(占有凉州)、公孙度(盘踞辽东)等。袁绍 曹操 马腾 刘璋 张鲁 刘表 袁术 孙策 一、北方走向统一 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北方二雄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2)重视人才,“唯才是举”经济上:(1)招募流民垦荒(2)组织兵士耕田 曹操个人杰出的军事才能 一、北方走向统一 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一山不容二虎一山不容二虎 袁绍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曹操 200年 官渡之战 一山不容二虎 袁绍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曹操 十万人 三四 万人 曹 操 袁袁 绍绍 公元200年 官 渡 之 战 经 过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乌巢 延津 十万人 三四 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一、北方走向统一一、北方走向统一 1.东汉末年政局状况:军阀混战 作用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曹操胜利 以少胜多 几年之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200年 袁绍和曹操 2.官渡之战 一、北方走向统一 1.东汉末年政局状况:军阀混战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1政治:谋略得当,挟天之以令诸侯 重视人才,“唯才是举”2经济:开垦荒地,实行屯田 3军事:战略战术得当军事:战略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1政治:谋略得当,挟官渡之战后形势图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束分裂局面,消除军阀割据,使国家统一?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统天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 曹操的志在哪里?赤壁之战 一统天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刘璋据长江上游益州地区暗弱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州地区死后 外戚夺外戚夺权 孙权继父兄事业据长江中下游扬州地区 南方势力分布图南方势力分布图 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 兵败投奔刘表 刘璋据长江上游益州地区暗弱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州地区死后外戚夺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顾茅庐 刘璋据长江上游益州地区暗弱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州地区死后 外戚夺外戚夺权 孙权继父兄事业据长江中下游扬州地区 南方势力分布图南方势力分布图 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 兵败投奔刘表兵败投奔刘表 刘璋据长江上游益州地区暗弱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州地区死后外戚夺曹 刘 刘 刘 刘 孙、刘联军 孙 赤壁 大战 208年 曹 刘 刘 刘 刘 孙、刘联军 孙 赤壁 大战 208年 二、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208年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曹操和孙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孙刘联军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2.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 1.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2.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轻敌,战术失误。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赤壁之战曹操战败 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以多败于少,而之前的官渡之战中又能以少胜多呢?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启迪呢?官渡之战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贤纳士 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袁绍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 曹操 1.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2.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轻敌,战术失误。孙刘联军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2.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骄兵必败!天下统一条件不成熟。启示:脚踏实地,戒骄戒躁 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以多败于少,而之前的官渡之战中又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三、三国鼎三、三国鼎立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220年 221年 229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定都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 曹操是东汉末曹操是东汉末年丞相年丞相 220年 221年 229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皇,国号汉,史称蜀。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三、三国鼎立 魏蜀吴的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荆州 三国间关系 曹魏蜀汉孙吴,三足鼎立之势,一强二弱,吴蜀连横可抗魏。可惜吴蜀各怀鬼胎,更因关羽之死成水火之势,曹魏拣了便宜。夷陵之战 荆州 三国间关系 曹魏蜀汉孙吴,三足鼎立之势,一强二弱,吴蜀白帝托孤,平定南中,北上伐魏白帝托孤,平定南中,北上伐魏 白帝托孤,平定南中,北上伐魏 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 项羽和秦军主力 秦末?官渡之战 曹操和袁绍 200年?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和曹操 208年 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 项羽和秦军主力 秦末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刘备 孙权 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208年)魏 蜀 吴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课堂小结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刘备 孙权 联合抗曹 1.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人物的是:A.曹丕 B.孙权 C.曹操 D.刘备 2.三国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A.魏、蜀、吴 B.蜀、吴、魏 C.吴、蜀、魏 D.魏、吴、蜀 3.寒假时请同学们阅读名著三国演义。随堂训练随堂训练 1.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人物的是:A.曹丕 学习测评 1.填写下表。战争名称 交战双方 共同特点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在赤壁之战中却惨遭失败?这留 给后人哪些经验教训?项羽、秦军 袁绍、曹操 曹操、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失败原因 孙、刘 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教训: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重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学习测评 1.填写下表。战争名称 交战双方 共同特点 巨鹿刘备、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刘备、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 刘备、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