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118345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1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1海海洋洋的的基基本本形形态态单单元元大大洋洋海海它是海洋的主体,且远离大陆。面积约占整个海洋它是海洋的主体,且远离大陆。面积约占整个海洋面积的面积的89%,水深一般超过,水深一般超过3 000 m以上。具有独以上。具有独立的潮波系统和海流系统,水色深,透明度大。立的潮波系统和海流系统,水色深,透明度大。靠近大陆、或受大陆包围,位于大洋边缘的水域。靠近大陆、或受大陆包围,位于大洋边缘的水域。以狭窄的海峡与大洋相连的称为海,以岛链与大以狭窄的海峡与大洋相连的称为海,以岛链与大洋相连的称为海湾,水深一般在洋相连的称为海湾,水深一般在3 000 m以下。潮以下。潮汐从大洋传来,水色低,透明度小。汐从大洋传来,水色低,透明度小。海洋海洋是指地球表面广阔而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海洋的面积约3.6108 km2,占地球总面积的71%。一、海洋的分布一、海洋的分布(一)海洋的划分及其特征(一)海洋的划分及其特征世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节 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2海大海它是海洋的主体,且远离大陆。面积约占整个海洋靠近大陆、海的形态据其海陆相关位置,可分为边缘海、陆间海和内陆海 边缘海是一边以大陆为界,另一边以半岛或岛屿为界,与大洋分隔开的海。特点是与海洋水交换比较自由。其中靠近大陆一侧较近海域受大陆 影响大,沉积物丰富,水文状况随季节变化明显,而靠近大洋一侧的海域受大洋影响 较大,水文状况相对比较稳定。如我国的东海和南海。边缘海南海世界地理第三章3海的形态据其海陆相关位置,可分为边缘海、陆间海和内陆海 边缘海东 海世界地理第三章4边缘海东 海世界地理第三章4 陆间海是介于大陆之间的海,深度较大,有海峡与外海或大洋相通。陆间海地区一般地壳活动活跃,海底地形复杂,多火山,地震。如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之间的地中海,南、北美洲大陆之间的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等。陆间海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世界地理第三章5 陆间海是介于大陆之间的海,深度较大,有海峡与外海世界地理第三章陆间海地中海欧洲 亚洲 非洲地地中中海海6 6世界地理第三章陆间海地中海欧洲 亚洲 非洲地中海6 内陆海是深入大陆内陆的海,海洋状况受大陆影响十分显著,因而,在不同大陆环境条件下的内陆海,有很不同的特点。如作为苏伊士地峡延伸部分的红海和我国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渤海。内陆海渤海世界地理第三章7 内陆海是深入大陆内陆的海,海洋状况受大陆影响十 四大海洋系统 太平 洋 大西 洋 印度 洋 北冰洋 全球面积最大且最深的大洋。北起白令海,南到南极的罗斯海,东到巴拿马,西至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呈“S”形南北延伸,是南北跨度最大的一个。南临南极洲,北连北冰洋,并与太平洋和印度洋有水道相通。是一个热带大洋,它东西长,南北短,夹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是面积最小、温度最低的寒带大洋。位于亚洲和北美大陆之间。(二)全球海洋的地理分布世界地理第三章8 四太大印北全球面积最大且最深的大洋。北起白令海,南到呈“S四大洋地理位置图9四大洋地理位置图9601601807807其中附属海其中附属海5 4495 4491 2961 2961 6981 6981 3101 310北冰洋北冰洋北冰洋北冰洋9292147147其中附属海其中附属海7 7257 7253 8973 89729 19529 1957 4927 492印度洋印度洋印度洋印度洋1 4091 4091 0931 093其中附属海其中附属海9 2969 2963 6273 6273 3773 3779 3779 377大西洋大西洋大西洋大西洋1 6141 6141 4431 443其中附属海其中附属海11 50011 5004 0284 02872 37072 37017 96817 968太平洋太平洋太平洋太平洋最最 大大 深深 度度/m/m平平 均均 深深 度度/m/m体体 积积/10104 4 kmkm3 3面积面积/10104 4 k k大洋系统大洋系统 各大洋及附属海域的面积、体积和平均深度一览表各大洋及附属海域的面积、体积和平均深度一览表世界地理第三章1010601807其中附属海5 4491 2961 698海洋的分布特征 海洋在地表上不是均匀分布的。北半球海洋面积60.7%,南半球占80.9%。在南半球,只有在80S以南的南极大陆地区是陆地外,其他地区绝大部分都是海洋。此外,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还表现为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的格局。如南半球以南极洲大陆为核心,海洋呈环状分布;北半球以北冰洋为核心,大陆呈环状分布。海洋的分布特征世界地理第三章11海洋的分布特征 海洋在地表上不是均匀分布的。北以北冰洋为核心,大陆呈环状分布以南极洲大陆为核心,海洋呈环状分布世界地理第三章12以北冰洋为核心,大陆呈环状分布以南极洲大陆为核心,海洋呈环状第二节第二节 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海洋资源的概念:狭义概念:是指在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和淡水,海水中所蕴藏的能量以及海底的矿产资源。广义概念:除了指上述的物质与能流量外,还包括港湾、航线、水产养殖空间、海洋上空的风、海底地热、海洋景观、海洋空间以及海洋的纳污能力等。未来海洋的空间资源利用世界地理第三章13第二节 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海洋资源的概念:狭义概念:一、海洋生物资源与人类渔业开发一、海洋生物资源与人类渔业开发(一一)海洋生物资源分类和储量海洋生物资源分类和储量 海 洋生物资源的分类按海洋生物的系统分 按海洋生物的习性分 按海洋生物的相对丰度 按海洋利用的类型分 海洋植物资源(包括海藻资源、红树林资源、海洋草本植物资源)和海洋动物资源(无脊椎动物资源和脊椎动物资源等)海洋底栖生物、海洋游泳生物和海洋浮游生物水产资源、观赏资源、工业资源、药用资源和生物遗传基因功能资源普通海洋生物资源、特种海洋生物资源和稀有海洋生物资源等世界地理第三章14一、海洋生物资源与人类渔业开发(一)海洋生物资源分类和储量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地理第三章15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地理第三章15世界地理第三章 16世界地理第三章 世界地理第三章 17世界地理第三章 在人类探索海洋波能的种种用途中,最早进行开发研究的就是利用波浪能发电。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包括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挪威,中国等都在研究波能发电,并提出了300多种不同的发电方案。我国波力发电研究成绩也很显著。20世纪70年代以来,上海、青岛、广州和北京的五六家研究单位开展了此项研究。用于航标灯的波力发电装置也已投入批量生产。向海岛供电的岸式波力电站也在试验之中。海洋波能开发广东汕尾今年将建立世界首座波浪能发电站波浪能电站外景波浪能电站内部世界地理第三章18 在人类探索海洋波能的种种用途中,最早进行开发研究的(二)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开发(二)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开发海水淡海水淡化工厂化工厂制盐工业制盐工业盐盐碱工业碱工业氯氯有关工业有关工业原子能原子能发电厂发电厂 海洋水中含有海洋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各类溶解盐约多种元素,各类溶解盐约48 000万亿万亿t。目前,海水。目前,海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水水钾工业钾工业钾盐钾盐溴工业溴工业溴溴有关工业有关工业海水海水浓盐水浓盐水镁工业镁工业烧结镁烧结镁烧碱烧碱有关工业有关工业氯碱氯碱有关工业有关工业 这这种种综综合合利利用用方方式式不不仅仅能能节节约约开开发发过过程程中中的的能能源源消消费费,增增加加了了开开发发过过程程中中产产品品输输出出,还还能能提提高高生生产产效效率率并并降降低低成成本本。它它在在技技术术上上合合理理,经经济济上上可可行行,已已受受到到越越来来越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多的国家的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图海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图世界地理第三章19(二)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开发海水淡制盐工业盐碱工业氯有关工业原中国第一大港上海港20中国第一大港上海港20(二)世界海运业发展现状世界海运业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是世界商船队快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这种增长趋势有所减缓,在20世纪90年代最后几年里,其增长速度保持在1.3%2.3%,且逐年下降。目前,世界航运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集装箱运输规模的迅速扩大。海洋运输是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传统领域,同时也是现代海洋产业中的支柱产业。目前国际贸易运输量(以吨计)70%左右和货运周转量(以吨千米计)的90%以上都是通过海洋航运完成的。集装箱运输世界地理第三章21(二)世界海运业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至70第三节第三节 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一、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一、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 大陆架的形成经受了大陆与海洋的长期相互作用。加之其靠近陆地,接受了大量的陆地河流带来的有机质。因此这里蕴育着巨大的海洋生产力海洋生产力。大陆架大陆架是海洋是海洋生物的生物的富集区富集区 大陆架的大陆架的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拥有丰富拥有丰富的油气资的油气资源。源。大陆架大陆架是海底是海底砂矿的砂矿的产区产区 大陆架资源丰富,开发便利。目前,几乎所有的海洋开发活动都集中于大陆架区域,因此,这里也成为人类对海洋影响最为深刻的区域。大陆架世界地理第三章22第三节 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一、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二、大陆架的开发与管理二、大陆架的开发与管理(一)海上(一)海上“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的兴起的兴起 20世纪中叶以前盛行“自由海洋”的信条,1945年9月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了关于大陆架的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政策的第2667号总统公告,向国际社会宣布“处于公海下但毗连美国海岸的大陆架,深度大约在200 m以内的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受美国的管辖和控制”。美国的这一举动是对“自由海洋”信条的第一次挑战,很快就得到其他沿海国家的纷纷响应。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沿海国家扩大海洋管理范围、捍卫海洋资源权利的浪潮。(二)大陆架制度的确立(二)大陆架制度的确立 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大陆架的界定做了重新修正,正式确立了大陆架制度。该公约于1994年正式生效,到1998年止,全世界已有127个国家或区域实体签约并批准生效,是目前为止最具影响的海洋法。但是,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兼顾各个国家的利益和要求,还有许多不完善和不明确之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海域,周边国家主张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就可能存在着重叠,还有一些岛屿主权争议和渔业资源分配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相邻国家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国际冲突的新的因素。因此,相邻国家间管辖海域划界和海洋权益,要求有关国家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予以公平合理的解决。世界地理第三章23二、大陆架的开发与管理(一)海上“圈地运动”的兴起 钓鱼岛之争钓鱼岛之争钓鱼岛之争钓鱼岛之争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钓鱼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总面积钓鱼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总面积6.3 6.3 kmkm2 2 ,该,该列岛包括一个面积为列岛包括一个面积为4.3 4.3 kmkm2 2的主岛钓鱼岛和周围的四个小岛和三个小岛礁。钓的主岛钓鱼岛和周围的四个小岛和三个小岛礁。钓鱼列岛位于台湾东北鱼列岛位于台湾东北220 220 kmkm处,东西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处,东西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360 360 kmkm。从地质。从地质结构上看是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结构上看是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历史归属历史归属历史归属历史归属: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历代政府都对此岛拥有主权。二战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历代政府都对此岛拥有主权。二战结束后,美国长期占领该岛。结束后,美国长期占领该岛。1972197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冲绳时,竟将钓鱼岛一并年,美国向日本归还冲绳时,竟将钓鱼岛一并交给日本。此后,日本一些极端分子强行登岛,对钓鱼岛进行实际上的控制。交给日本。此后,日本一些极端分子强行登岛,对钓鱼岛进行实际上的控制。由于一些历史的因素,钓鱼岛主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由于一些历史的因素,钓鱼岛主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在在19671967年,年,一个联合国专家小组就发现在钓鱼岛附近的一个联合国专家小组就发现在钓鱼岛附近的海底下蕴藏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海底下蕴藏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估计有,估计有 (30307070)x10 x108 8 t t,可以和整个中东地区的石,可以和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蕴藏量相比。此后,日本的右翼极端人士先后油蕴藏量相比。此后,日本的右翼极端人士先后在钓鱼岛上建立灯塔,而中国民间的保钓人士也在钓鱼岛上建立灯塔,而中国民间的保钓人士也两次登岛,宣布中国应该对该岛实施主权。钓鱼两次登岛,宣布中国应该对该岛实施主权。钓鱼岛的主权之争在日本与中国之间逾演逾烈,造成岛的主权之争在日本与中国之间逾演逾烈,造成了两国的关系紧张,目前这个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了两国的关系紧张,目前这个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世界地理第三章24钓鱼岛之争 地理位置:钓鱼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三、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一)海洋污染及其危害(一)海洋污染及其危害 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大、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大、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陆源与海岸带开发污染、大陆架钻探与深海采矿、海洋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陆源与海岸带开发污染、大陆架钻探与深海采矿、海洋倾废、船源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倾废、船源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海海 洋洋 污污 染染 物物种种 类类石油污染石油污染是海洋污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全世界进入海洋的石油污染多达三四 百万吨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全世界每年进入海洋的汞约10104 t,铜约25104 t,铝约30104 t,锌约 390104 t进入海洋中的固固体废物体废物,有些是通过江河自然排入的,有的是人们在海上或海滨活动中无意丢弃的,有些是专门用船只把垃圾从 陆地运往海上的有机物污染与有机物污染与赤潮赤潮是近岸最普遍的污染现象。有机物分解后使海水出现富营养化,加快了海水中某些海藻的生长,从而导致赤潮产生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源于大量向海洋中倾泄核废料、核潜艇的海上失事等海洋放射性污染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系统世界地理第三章25三、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一)海洋污染及其危害 海洋污染种类有机物污染引起的赤潮石油污染工厂排污污染26海洋污染种类有机物污染引起的赤潮石油污染工厂排污污染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