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05705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3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第二章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t本章知识要点本章知识要点l基本概念:信息社会基本概念:信息社会l基本原理:人类语言的根本特征、人类传播经基本原理:人类语言的根本特征、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信息社会的特点历的发展阶段、信息社会的特点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本章知识要点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本节内容框架本节内容框架第一节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动物传播与人类传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的区别播的区别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的语言1.动物社会动物社会的传播现的传播现象象2.动物传播动物传播的局限性的局限性3.劳动创造劳动创造了人类的了人类的语言语言引出动物传播的引出动物传播的局限性局限性指出劳动创造指出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了人类语言动物社会的信息动物社会的信息传播现象传播现象4.人类语言人类语言的能动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特性人类语言的特性指出人类语言指出人类语言的特点的特点本节内容框架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不外乎是一部人类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不外乎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传播能力、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的历史。第一节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不外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l恩格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动物仅仅:动物仅仅利用利用外部自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支配自然界。自然界。l人类通过劳动不仅改造了自然界,也改造了人人类通过劳动不仅改造了自然界,也改造了人本身,改造了人类社会的传播,使它具备了其本身,改造了人类社会的传播,使它具备了其他动物界传播所不具备的他动物界传播所不具备的能动性能动性和和创造性创造性。l这种这种能动性能动性和和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类传播区别于动物,是人类传播区别于动物传播的本质特征。传播的本质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l传播并不是人类的特有现象,而是自然界和人传播并不是人类的特有现象,而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有现象。类社会的共有现象。l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第一节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气味气味发光发光超声波超声波动作动作声音声音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气味发光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l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的区别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的区别l动物传播属于先天的本能行为,能力更多地取决于动物传播属于先天的本能行为,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习;l动物传播过程基于条件反射原理,而不伴随复杂的动物传播过程基于条件反射原理,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精神和思维活动。l动物传播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动物传播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造的因素。第一节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三、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三、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l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l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劳动劳动l劳动的产物劳动的产物l直立行走直立行走l制造工具制造工具l分节化语言分节化语言第一节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三、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l从外部现象来看,人类语言的特点有:从外部现象来看,人类语言的特点有:l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l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逻辑性l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l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l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第一节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l能动性能动性和和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l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l无限的灵活性无限的灵活性l发音的经济性发音的经济性l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一节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第二节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口语口语传播传播时代时代1 12 23 3文字文字传播传播时代时代印刷印刷传播传播时代时代电子电子传播传播时代时代4 4前语言前语言传播时代传播时代 网络网络 传播时代传播时代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口语传播时代123文字传播时代印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一、口语传播时代一、口语传播时代l口语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口语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段。l它的局限性体现在:它的局限性体现在:l口语只能在近距离内传递和交流信息。口语只能在近距离内传递和交流信息。l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记录性差,信息保存和积累只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记录性差,信息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l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只适用于较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只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第二节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一、口语传播时代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二、文字传播时代(手抄传播时代)二、文字传播时代(手抄传播时代)l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体系,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体系,它的特点包括:它的特点包括:l1 1、文字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文字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l2 2、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l3 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料和文献依据l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第二节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二、文字传播时代(手抄传播时代)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三、印刷传播时代三、印刷传播时代l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的。基础之上的。l印刷媒介的发展给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印刷媒介的发展给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影响。同时,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带来巨大影响。同时,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三、印刷传播时代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四、电子传播时代四、电子传播时代l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的突破。l电子传播的媒介,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电子传播的媒介,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其中无线传输方式分为地上波和卫星)统(其中无线传输方式分为地上波和卫星)l电子传播是通过电子信号的传输实现的(由模电子传播是通过电子信号的传输实现的(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发展)拟信号向数字信号发展)l数字技术在计算机通信领域得到应用,快速推数字技术在计算机通信领域得到应用,快速推动互联网传播的发展。动互联网传播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四、电子传播时代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四、电子传播时代四、电子传播时代l电子媒介具有的里程碑意义:电子媒介具有的里程碑意义:l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信息系统。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l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行人脑的部分功能。l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第二节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四、电子传播时代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t本节内容框架本节内容框架信息社会的概念信息社会的概念信息社会的特点信息社会的特点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及特点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及特点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目标1.传播媒介传播媒介进化与社进化与社会发展会发展2.信息爆炸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与信息社会会3.高度信息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化社会的到来到来引出信息社会引出信息社会引出信息化社会引出信息化社会的建设问题的建设问题传播媒介的分类传播媒介的分类传播媒介进化的传播媒介进化的意义意义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本节内容框架信息社会的概念社会信息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以信息为核心价值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l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是人类从自然赋予的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是人类从自然赋予的传播能力出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传播能力出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使社会推动下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使社会信息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信息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l哈特对传播媒介的分类,见下图哈特对传播媒介的分类,见下图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1口语2绘画20000BC3文字1500BC4活字印刷14505摄影18406电报电话18507唱机18908电影19159广播192010电视1950再现媒介再现媒介示现媒介示现媒介11多媒体互联网2000机器媒介机器媒介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12345678910再现媒介示现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l示现的媒介系统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示现的媒介系统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l再现的媒介系统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再现的媒介系统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则不需要。l机器媒介系统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机器媒介系统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l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对独立性。l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观点)观点)l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增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信息社会由此产生。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l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 DD贝尔贝尔后工业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的到来l前工业社会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lAA托夫勒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浪潮l第一次浪潮(从原始的渔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第一次浪潮(从原始的渔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革)变革)l第二次浪潮(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第二次浪潮(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l第三次浪潮(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第三次浪潮(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l信息社会的特点:信息社会的特点:l社会经济主体为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信社会经济主体为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l劳动力主体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劳动力主体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l交易结算主要依靠信用。交易结算主要依靠信用。l跨国贸易、全球贸易成为主流。跨国贸易、全球贸易成为主流。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三、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三、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l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信息化进程分为两个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信息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段l初级信息化阶段(初级信息化阶段(5050年代到年代到808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大众媒介高度普及,个人用媒介日趋多样化大众媒介高度普及,个人用媒介日趋多样化l高度信息化阶段(高度信息化阶段(8080年代末至今)年代末至今)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计算机普及计算机普及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融合趋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融合趋势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三、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传播学基础及应用传播学基础及应用t三、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三、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l世界上多个国家提出世界上多个国家提出“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的设想和规划和规划l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两步目标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两步目标是:l第一步:在第一步:在20002000年以前,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年以前,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国家信息化体系。完善的国家信息化体系。l第二步:在第二步:在20102010年以前,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年以前,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截至截至20102010年年6 6月,中国互联网人口普及率达到月,中国互联网人口普及率达到31.8%31.8%,用户,用户规模达到规模达到4.24.2亿人。亿人。第三节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三、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