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测试课程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013846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测试课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英语测试课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英语测试课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anl课程简介课程简介:l“语言测试”是英语专业双语方向四年级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兼顾性专业课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测试理论,设计、操作和管理测试(特别是中小学外语测试)的能力,促进学生树立英语测试的科学意识,形成以测试理论指导考试实践和教学实践的意识,并为以后开展语言测试研究打下基础。本课程在介绍语言测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英语教学实际及学生的特点,着重讲解考试的宏观、微观功能,考试总体设计、单项语言能力技能的测试、命题、施考,考试分析,考试信息反馈等方面的知识。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语言测试的基本原理及具体操作方法,以便他们在未来教学实践中提高命题水平和考试质量。课程简介:l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学会分析试卷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可行性和后效作用。2.学会选择适当题型,编制高质量的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外语技能和词汇、语法等外语知识的试卷。3.能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采用科学的评分方法评阅试卷。4.学会分析考试成绩,包括考试分数的集中量、差异量,试题的难易度、区分度等。l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平时成绩50%(出勤情况15%,课堂表现15%,课程作业20%),期末考察成绩50%。英语测试课程课件参考书参考书:1.Heaton,J.B.Writing English Test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Bachman,L.F.&Palmer,A.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参考书:1.Heaton,J.B.Writing 英语测试概述:过去、现在与未来l一、四种英语语言测试法(根据测试理论进行阶段分类)写作-翻译法 结构主义心理测量法 综合法 交际法l二、近20年的发展动态 考试方式的影响 考试分析 考生特征 语言能力性质的再认识 l三、当代国内外大规模考试一览 国内 国外 英语测试概述:过去、现在与未来1、写作-翻译法(the essay-translation approach)l主要特征:、对测试的技能或专长没有特殊的要求,主要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力;、试卷通常包括翻译、写作和语法分析等项目;、试卷内容带有较浓厚的文学或文化色彩;、试题一般采用书面回答形似,试卷需人工评阅。由于写作-翻译法全以教师或命题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没有什么科学理论依据,故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测试统称为科学前语言测试。1、写作-翻译法(the essay-translation2、结构主义/心理测量法(the structural-psychometric approach)l主要特征:、一道题可以单独测试一个语言成分或技能: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其理论基础;强调不同的语言成分可以分别测试,比如语音、语法和词汇都可以脱离上下文进行单独的测试;、采纳了心理测量学的一些方法,强调语言测量的可靠性 和客观性。l代表题型:多项选择题,一题测一分,适合进行考后统计分析。2、结构主义/心理测量法(the structural-ps、综合法(the integrative approach)l主要特征:、语言测试要在一定的上下文(context)中进行;、不在测试中可以追求区分各单项语言成分、技能或能力、强调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综合评估。l代表题型:完形填空、综合法(the integrative approach、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l主要特征:、考试内设计“信息沟”,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已溃入的信息来获取未知信息;、考试任务或项目之间存在关联性,即一个项目要在另一个项目的基础上完成;、考试强调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设计考试内容;、侧重更广泛地测试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功能、语言使用的合适性等;、考试采用定性评估方式,以取代纯粹的定量评估方式或作为补充。、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l交际法与综合法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即两者都强调语 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区别在于交际法更注重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l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概念。“真正的语言适应能力是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超过语言能力的能力(语言运用)。交际法与综合法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即两者都强调语 言的意l语言运用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语言形式的掌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因此衡量一个人语言熟练程度的最终标准是看此人能否在语言使用环境中有效地进行交际。交际法包括usage成分,但更多的是评价学生在特定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能力use。usage:主要指语言形式和结构.use:指有关语言的交际功能以及使用。语言运用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语言形式的掌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lBachman: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它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部分组成。这一语言交际模式不仅指出交际能力应当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等范畴,而且还指出它们之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也及时说,语言的使用时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知识、技能和心理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面在“语言能力性质的再认识”一节中我们将讲到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Bachman: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思考:l四种英语语言测试法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思考:四种英语语言测试法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考试方式的影响 八十年代以来英语语言测试进入了一个非常活跃发展的时期,语言测试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考试方式方法对成绩的影响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焦点。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考试方式方法对成绩和被试的能力都会产生影响。下面介绍Bechman提出的一个考试方式影响面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包括以下五类因素:l 考试环境l 考试指导语l 考试语言馈入性质l 考试预期回答性质l 溃入与回答的关系考试方式的影响 八十年代以来英语语言测试进入了一个非常活考试环境l(1)考生对考试场地、使用的设备等是否熟悉。如果考 生对考试的场地熟悉就会有安全感。如果考生熟悉 使用的设备(如耳机)答题效果可能比使用不熟 悉的设(如计算机)要好一些。l(2)考试涉及到的人员。如果监考人员是考生熟悉的老 师等,考生一般都不会感到太紧张。l(3)考试时间。一般情况下,考生在早上比在午后或傍 晚答题发挥的要好一些。l(4)实施考试的条件。如考试周围有无噪音,气温、湿 度的高低、座位的安排、光线的强弱等对考生都会 有影响。考试环境(1)考生对考试场地、使用的设备等是否熟悉。如果考考试指导语l(1)试卷的组织结构。多数考试有几个部分组成,每一 部分又包括许多项目和问题。题目的安排一般是 由易到难由易到难。l(2)时间的分排。l 在有些考试(如“速度测试”)中,时间安排得 很紧,并非所有的考生都能完成所有的题目。这样,考生的分数一部分是由考生的水平决定 的。另一部分则是由考生答题速度决定的。l(3)题目要求。它是以母语还是目标语言的形式出现,用口头还是书面语的方式,或二者兼有。研究发 现,题目要求不清楚或不准确都会使考生产生焦虑 感,从而影响考生的水平发挥。考试指导语(1)试卷的组织结构。多数考试有几个部分组成,每一考试语言馈入性质l(1)语言材料是通过听觉还是视觉渠道输入的。还是两 者方式都有。l(2)输入的是语言材料还是非语言材料(如看图作文)l(3)材料是否经过改写。l(4)输入材料的速度(如听力速度的快慢)。l(5)问题表达的明确与否。l(6)使用权用语言的性质,即语言的长度、信息的分布 (紧缩的还是分散的)、信息的类型(抽象的还是个 体的,事实性的还是非事实性的,肯定地还是否定 的)。考试语言馈入性质(1)语言材料是通过听觉还是视觉渠道输入的。考试预期回答性质l考试预期回答性质就是指答题方式。l(1)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选择还是填空)。l(2)回答的方式(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还是两者兼有)。l(3)使用语言的性质(母语还是目标语言)。考试预期回答性质考试预期回答性质就是指答题方式。馈入与回答的关系l(1)相互型(reciprocal)。指一个考生的语言对另一个 考试的影响。如口试中两个考生为一组进行测试 时,口语好的考生对口语差的考生有一定影响。l(2)非相互型(non-reciprocal)。指语言使用者之间无 相互影响。如在阅读考试中,考生对作者通常没有 任何信息反馈。l(3)相互顺应型(adaptive)。指答题影响到试题的输 入,但无反馈。在电脑顺应性测试中,电脑提供给 考生的题目其难易程度是由考生完成前一个题目的 好坏情况决定的。馈入与回答的关系(1)相互型(reciprocal)。指一个考生特征l考生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母语、受教育程度、参加 某一考试的经历或准备程度等)l背景知识;l语言能力;l对考试态度(答题时的积极性和合作程度等)。考生特征考生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母语、受教育程度、参加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l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建立在语言能力可分离性假说(the divisibility hypothesis)的基础之上,他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和心理生理机制(psyc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语言能力由一系列具体的语言知识组成;策略能力旨在具体的语言交际时,运用各种语言知识的心理能力(mental capacity),它是语言能力通向现实世界的桥梁,是将语言知识运用于交际目的的手段;心理生理机制则是把语言交际看作一种物理现象(如声音、光等),运用语言交际时所牵涉到的神经和心理过程。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判断能力:判断场景的特征,即找出与某一特定交际目标相关的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以便确定实现这一交际目的是否可行;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完成上述交际目标所需的知识;判断交际目标实现的程度。计划能力:确定目标策略 制定计划策略:选择有关的语言知识、知识图示和感情图示来完成特定的交际目标;制定计划已完成在说出或理解某一话语时所需的知识或图示。实施能力:通过适当的心理生理机制把上述计划付诸实施。如在接受性语言使用过程中,要使用听觉和视觉技能等。策略能力判断能力:判断场景的特征,即找出与某一特定交际目标相心理生理机制l心理机制本质上是指在语言使用的实施阶段所牵涉的神经的和生理的过程。我们知道,听和看是不同的,接收和输出也是不同的。在接收性的语言使用中,我们使用听和看的技能;而在输出性的语言使用中,我们使用神经肌肉技能(如发音器官和手指)。例如,在考接收性语言时,考生需要使用眼睛和耳朵(生理的),而在处理所听和所看的语言时,则需要使用大脑(神经的或心理的)。同样,在考输出性语言技能时,考生在考虑说什么和写什么时,需要用大脑,而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则牵涉到发音器官和手指。心理生理机制心理机制本质上是指在语言使用的实施阶段所牵涉的神国内大型英语考试l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简称“PEST)l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简称“CET”)l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Test for English Majors简称“TEM”)国内大型英语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国外大规模英语考试l美国托福考试(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简称TOEFL)l英国雅思考试(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简称TS)国外大规模英语考试美国托福考试(Test of Englis语言测试前景展望TOEFL口试与写作考试时作为附加考试,成绩另外计算,见课P17语言测试前景展望TOEFL口试与写作考试时作为附加考试,成思考:l本章所介绍的国内外大型考试是否体现了本质所讲的测试法?在那些方面?请举出具体的例子。l联系本人了解或曾参加过的考试(TEM4),谈谈国内考试的现状。l结合测试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课堂考试前景。思考:本章所介绍的国内外大型考试是否体现了本质所讲的测试法?Thanks for you Thanks for you attention!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