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惊弓之鸟》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099592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惊弓之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惊弓之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惊弓之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惊弓之鸟ppt课件(35页)什么是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以一个生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寓:寄托 言:讲道理言:讲道理2掩耳盗铃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 望梅止渴望梅止渴 井底之蛙高山流水胸有成竹井底之蛙高山流水胸有成竹 唇亡齿寒闻鸡起舞指鹿为马唇亡齿寒闻鸡起舞指鹿为马 天衣无缝对牛弹琴画龙点晴天衣无缝对牛弹琴画龙点晴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3主备人:唐锦红参备人:杨光菊 田秀兰 卢春香4 课文中课文中“惊弓之鸟惊弓之鸟”的的“鸟鸟”,指的是什么鸟?,指的是什么鸟?大雁大雁567 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鼓励飞行的同伴。8小组合作探究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9 li wi xin 更更 羸羸 羸弱羸弱 魏魏 国国 弓弓 弦弦 bn bi cn y 嘣的一声嘣的一声 悲悲 惨惨 愈愈 合合 1011惊弓之鸟惊弓之鸟 魏国魏国 射箭射箭打猎打猎 大雁大雁 大吃一惊大吃一惊 本事本事 拉弦拉弦 悲惨悲惨 愈合愈合 痛(苦)痛(苦)孤单失群孤单失群 裂开裂开12读课文思考: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个课文写了几个人物?主要写谁?讲了一件人物?主要写谁?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事?13课堂检测一、我会写。Jing gong zhi niao da lie da yan la xian()()()()bei cai yu he lie kai wei guo tong ku()()()()()14实践运用抄写本课生字。15主备人:唐锦红参备人:杨光菊 田秀兰 卢春香16小组合作探究1、课文中那几个自然段写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这件事?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3、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比喻的是什么?4、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17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射箭能手。18 更羸仔细看了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说:“大王,我不用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19 “是吗?是吗?”魏王魏王信不过自魏王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你有这样的本事?事?”更羸说: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请让我试一下。”20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掉下来。21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声响,那只大雁直直往上飞,拍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直掉下来。掉下来。“直直”的四种解释:的四种解释:1.1.不弯曲。不弯曲。2.2.使直,把弯曲的伸开。使直,把弯曲的伸开。3.3.爽快,坦率。爽快,坦率。4.4.一个劲儿地。一个劲儿地。22 那只大雁那只大雁直直往上飞,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空里直直掉下来。掉下来。掉得快掉得快飞得急飞得急23 “啊!啊!”魏王看了看,大吃魏王看了看,大吃一惊,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真有这样的本事!”更羸有怎样的本事?更羸有怎样的本事?24 “是吗?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你有这样的本事?”“啊啊!”魏王看了看,大吃魏王看了看,大吃一惊,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真有这样的本事!”25大胆说说你自己的见解大胆说说你自己的见解 更羸的本事更羸的本事不在于(不在于(),),而在于(而在于()。)。26 请你默读课文,思考:更羸请你默读课文,思考: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样进行分析的?怎样进行分析的?27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飞来,边飞边鸣。28 一只大雁从远处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慢慢地飞来飞来,边飞边鸣边飞边鸣。29 更羸说:更羸说:“它飞得慢,它飞得慢,叫的声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来。”30 更羸说: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来。”31 更羸说: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来。”32更羸看到:更羸看到:它飞得慢。它飞得慢。更羸听到:更羸听到:叫的声音很悲惨。叫的声音很悲惨。更羸分析:更羸分析:1.1.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2.2.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掉下来了。33说一说:说一说:1.1.大雁因为大雁因为_,所以飞,所以飞得慢。得慢。受过箭伤受过箭伤2.2.它因为它因为_,所以,所以叫得悲惨。叫得悲惨。孤单失群孤单失群343.3.它一听到弦响,因为它一听到弦响,因为_,所以拼命往高处飞。所以拼命往高处飞。4.4.因为因为_,所以伤口又裂,所以伤口又裂开了。开了。5.5.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就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就6.6._。一使劲一使劲掉了下来掉了下来心里害怕心里害怕35 大雁因为大雁因为受过箭伤受过箭伤 ,所以飞,所以飞得慢。它因为得慢。它因为孤单失群孤单失群,所以叫得,所以叫得悲惨。它一听到弦响,因为悲惨。它一听到弦响,因为心里害心里害怕怕,所以拼命往高处飞。因为,所以拼命往高处飞。因为一使一使劲劲,所以伤口又裂开了。因为伤口,所以伤口又裂开了。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就裂开了,所以就掉了下来掉了下来。36仔细观察仔细观察:看到,飞得慢看到,飞得慢 听到,叫得惨听到,叫得惨认真分析认真分析:受过伤、孤单失群、受过伤、孤单失群、害怕害怕作出推断作出推断: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37交流和探讨交流和探讨究竟是谁害死了那只大雁?究竟是谁害死了那只大雁?1.1.是射箭能手更羸吗?是射箭能手更羸吗?2.2.是先前射伤大雁的猎人吗?是先前射伤大雁的猎人吗?3.3.是这只大雁的同伴吗?是这只大雁的同伴吗?4.4.是这只大雁自己吗?是这只大雁自己吗?38 “惊弓之鸟惊弓之鸟”用来比喻人受用来比喻人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十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十分害怕。分害怕。学了这篇课文,请你说说学了这篇课文,请你说说“惊弓惊弓之鸟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这个成语的意思。被弓箭吓怕了的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39 我们学这个成语故事有什么我们学这个成语故事有什么意义意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惊弓之鸟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40课堂检测一、填空:1、大雁因为(),所以飞得慢。它因为(),所以叫得悲惨。它一听到弦响,因为心里害怕,所以拼命往高处飞。因为(),所以伤口又裂开了。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就()。2、“惊弓之鸟”用来比()。41作业作业1.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2.2.多读一些成语故事。多读一些成语故事。42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