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84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099493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84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九年级化学84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九年级化学84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碱、盐8.48.4盐盐新知学习课堂反馈问题导学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问题导学问题导学知识点一知识点一盐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的化学性质举例例说明明盐金属金属_CuSO4Fe=_ _在金属活在金属活动性性顺序表中序表中,金属金属单质必必须排在排在盐中金属的中金属的_;盐必必须_;属于;属于_反反应新盐新盐新金属新金属FeSOFeSO4 4CuCu前面前面可溶可溶置换置换新知学习新知学习盐酸酸_AgNO3HCl=_属于属于_反反应盐碱碱_Na2CO3Ca(OH)2=_盐和碱都必和碱都必须_;属于;属于_反反应新新盐新酸新酸AgClHNO3复分解复分解新新盐新碱新碱CaCO32NaOH可溶可溶复分解复分解注意注意检验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常用的方法:检验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常用的方法: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先滴入硝酸钡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然后滴入稀硝酸,若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若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情景展示情景展示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探究点一盐的化学性质探究点一盐的化学性质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盐除了和金属反应,还可以和哪些物质反应?盐具有什盐除了和金属反应,还可以和哪些物质反应?盐具有什么相似的化学性质?么相似的化学性质?思考交流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归纳提升 盐可以和金属反应,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盐可以和金属反应,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还可以和盐类物质反应,但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还可以和盐类物质反应,但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课堂速记课堂速记 核心一盐的化学性质核心一盐的化学性质例例1 120172017郴州郴州 向烧杯中逐渐加入向烧杯中逐渐加入X X溶液至过量溶液至过量(如图如图8 84 41 1甲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纵坐标)与加入与加入X X溶液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横坐标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图841【答案答案】C选项烧杯中的物杯中的物质X溶液溶液A 稀硫酸稀硫酸 氯化化钡溶液溶液B 氯化化钠溶液溶液 硝酸硝酸银溶液溶液C 硫酸和硫酸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混合溶液 氢氧化氧化钠溶液溶液D 碳酸碳酸氢钠溶液溶液稀稀盐酸酸 解析解析 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盐酸,因此把氯化钡溶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盐酸,因此把氯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液滴入稀硫酸中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因此把硝酸银增大;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因此把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当氯化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当氯化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量不再增大;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因此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时,不能立即产生沉淀;因此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时,不能立即产生沉淀;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把稀盐酸滴入碳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把稀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时立即产生气体。酸氢钠溶液中时立即产生气体。【方法点拨】【方法点拨】盐可以和金属单质反应,可以和酸反应,可以和碱盐可以和金属单质反应,可以和酸反应,可以和碱反应,还可以和盐类物质反应。反应,还可以和盐类物质反应。知识点二知识点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_、_或或_等。等。反反应规律律实例例反反应发生生的条件的条件酸碱酸碱_HClNaOH=_H2SO4Cu(OH)2=_反反应物之一物之一是可溶的是可溶的2 2反反应规律律沉淀沉淀(难溶物溶物)气体气体水水盐水水NaClH2OCuSO42H2O 酸金属氧化物酸金属氧化物 _Fe2O36HCl=2FeCl33H2O碱碱盐_Ca(OH)2Na2CO3=_Ba(OH)2CuSO4=_NaOHNH4Cl=NH3H2ONaCl 反反应物物_,生成物之一或全生成物之一或全部是沉淀;部是沉淀;铵盐和和碱反碱反应生成氨气生成氨气盐水水新碱新碱新新盐2NaOHCaCO3Cu(OH)2BaSO4都是可溶的都是可溶的 盐盐_BaCl2Na2SO4=_NaClAgNO3=_反反应物物_,生成物之一或全部生成物之一或全部是沉淀是沉淀盐酸酸新新盐新酸新酸AgNO3HCl=_CaCO32HCl=_当生成物有沉淀当生成物有沉淀时,反反应物必物必须都可溶;都可溶;当生成当生成挥发性酸性酸时,盐可以是不溶性的可以是不溶性的新新盐新新盐BaSO42NaClAgClNaNO3都是可溶的都是可溶的AgClHNO3CaCl2H2OCO2 情景展示情景展示 请预测以下反应能否产生?请预测以下反应能否产生?探究点二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探究点二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NaClKNO3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是什么?是什么?思考交流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归纳提升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是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是“双交换、价不变双交换、价不变”,即两种化合物即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互相交换成分,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判判断断复复分分解解反反应应能能否否发发生生主主要要看看两两个个方方面面:一一是是反反应应物物要要能能溶溶于于水水或或酸酸,二二是是生生成成物物中中要要有有沉沉淀淀、气气体体或或水水。因因此此,需需要要对对常常见见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进行记忆。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进行记忆。拓展拓展 (1)复分解反应的常见类型有: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与复分解反应的常见类型有: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与碱反应,酸与盐反应,碱与盐反应,盐与盐反应。碱反应,酸与盐反应,碱与盐反应,盐与盐反应。(2)酸、碱、盐的溶解性:酸、碱、盐的溶解性:酸一般都溶于水;酸一般都溶于水;碱只有碱只有NaOH、KOH、Ba(OH)2、氨水溶于水,、氨水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其微溶于水,其他碱均难溶于水他碱均难溶于水(溶碱只有钾、钠、铵、钙、钡溶碱只有钾、钠、铵、钙、钡);盐的溶解性盐的溶解性有如下规律:钾、钠、铵盐全部溶,硝酸盐遇水无影踪。硫酸盐有如下规律:钾、钠、铵盐全部溶,硝酸盐遇水无影踪。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不溶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课堂速记课堂速记 核心核心二二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例例2 2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室温),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下列问题。阴离子阴离子阳离子阳离子OHClSO42Na溶溶溶溶溶溶Fe2不不溶溶溶溶Ba2溶溶溶溶不不(1)NaOH和和BaCl2两种物两种物质混合后混合后_(填填“能能”或或“不能不能”)发生反生反应,理由是理由是_ _。(2)利用表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物利用表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物质,写出一个有写出一个有BaSO4生成生成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_ _。不能不能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的条件Na2SO4BaCl2=BaSO42NaCl或或Na2SO4Ba(OH)2=BaSO42NaOH,合理即可合理即可【方法点拨】【方法点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反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反应物要能溶于水或酸;二是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存在。应物要能溶于水或酸;二是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存在。核心核心三三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溶液中的离子共存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溶液中的离子共存例例3 3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HOHOH=H=H2 2O(O(如图如图8 84 42)2)。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下步骤:(以以NaNa2 2SOSO4 4与与BaClBaCl2 2反应为例反应为例)图图8 84 42 2写出写出Na2SO4与与BaCl2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_;把易溶于水、易把易溶于水、易电解的物解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写成离子形式,把把难溶的物溶的物质、气体、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2NaSO42Ba22Cl=BaSO42Na2Cl;删去方程式两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离子:Ba2SO42=BaSO4;检查方程式两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荷总数是否相等数是否相等 NaNa2 2SOSO4 4BaClBaCl2 2=BaSO=BaSO4 42NaCl2NaCl请回答:回答:(1)下列各下列各组中的离子中的离子,在在pH3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的是_(填字母填字母)。ANa、Mg2、Cl、SO42 BNa、K、Cl、OHCNa、Cu2、Cl、SO42DNa、K、Cl、CO32(2)写出稀写出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所酸滴在石灰石上所发生反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离子方程式:_。A、CCaCO32H=Ca2H2OCO2(3)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Mg2H=Mg2H2相相对应的化学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_。(4)酸、碱、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淀或_生成生成,反反应就能就能发生。生。MgH2SO4=MgSO4H2(或或Mg2HCl=MgCl2H2)水水 解析解析 NaNa2 2SOSO4 4和和BaClBaCl2 2反应会生成反应会生成BaSOBaSO4 4沉淀和沉淀和NaClNaCl,化学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为NaNa2 2SOSO4 4BaClBaCl2 2=BaSO=BaSO4 42NaCl2NaCl。(1)(1)当当pHpH3 3时,溶液中有较多的时,溶液中有较多的H H,B B项中的项中的OHOH,D D项中的项中的COCO3 32 2都会与都会与H H发生反应,所以发生反应,所以B B、D D中的离子在中的离子在pHpH3 3的溶液的溶液中不能共存。中不能共存。(2)(2)碳酸钙为难溶物,盐酸中实际发生反应的是碳酸钙为难溶物,盐酸中实际发生反应的是H H,所以反,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CaCO3 32H2H=Ca=Ca2 2H H2 2O OCOCO2 2。(3)(3)这个反应实际上是这个反应实际上是金属与酸的反应,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金属与酸的反应,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MgMgH H2 2SOSO4 4=MgSO=MgSO4 4H H2 2,或,或MgMg2HCl=MgCl2HCl=MgCl2 2H H2 2。(4)(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过程,就是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过程,就是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这也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间相互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这也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方法点拨】【方法点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生成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等。溶液中物质淀、气体或水等。溶液中物质(或离子或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原因是物能够大量共存的原因是物质质(或离子或离子)相互间不能反应产生沉淀、气体或水等。相互间不能反应产生沉淀、气体或水等。课堂反馈课堂反馈知知识点点1 1盐的化学性的化学性质1 1仿照示例,在括号内填上物质的类别。仿照示例,在括号内填上物质的类别。(1)AgNO(1)AgNO3 3HCl=AgClHCl=AgClHNOHNO3 3(盐盐)(酸酸)(新盐新盐)(新酸新酸)(2)CuSO(2)CuSO4 4Ca(OH)Ca(OH)2 2=CaSO=CaSO4 4Cu(OH)Cu(OH)2 2()()()()(3)BaCl(3)BaCl2 2NaNa2 2COCO3 3=2NaCl=2NaClBaCOBaCO3 3()()()()盐碱碱新新盐新碱新碱盐1盐2新新盐1新新盐2知识点知识点2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2写出下列复分解反写出下列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溶液和稀硫酸_。碳酸碳酸钾溶液和稀溶液和稀盐酸:酸:_。硫酸硫酸铜溶液和溶液和氢氧化氧化钙溶液反溶液反应:_。碳酸碳酸钠溶液和溶液和氯化化钙溶液反溶液反应:_。2KOHH2SO4=K2SO42H2OK2CO32HCl=2KClCO2H2OCuSO4Ca(OH)2=Cu(OH)2 CaSO4Na2CO3CaCl2=CaCO32NaCl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Failure Is Great,So DonT Give Up,Stick To The End34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