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案--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0985474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案1PPT课件中风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案1PPT课件2024/5/22中风2目录n疾病的相关知识。n中医护理措施。n健康宣教。2PPT课件2023/7/24中风2目录疾病的相关知识。2PPT课件2024/5/22中风3 概 念n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分为中经络及中脏腑两类。n主证:昏仆、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蹇涩或不语、肢麻(昏、瘫、歪、蹇、麻)n发病方式:突然发病,与风的特性相似。以冬春为高发季节。n发病情况: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n 金匮要略首创“中风”之名3PPT课件2023/7/24中风3 概 念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2024/5/22中风4n恢复期:发病二周后或一个月至半年内;n急性期:中经络发病二周以内,中脏腑一个月内;n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分期标准分期标准4PPT课件2023/7/24中风4恢复期:发病二周后或一个月至半年内2024/5/22中风5病因病机正气虚弱正气虚弱气虚血瘀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阴虚风动劳倦内伤劳倦内伤阳升动风阳升动风饮食失节饮食失节痰火内盛痰火内盛肝郁气滞肝郁气滞情志不调情志不调化火生风化火生风气血逆乱,风火相煽,痰瘀互结气血逆乱,风火相煽,痰瘀互结脑脉痹阻,血溢于脑脑脉痹阻,血溢于脑中风中风5PPT课件2023/7/24中风5病因病机正气虚弱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劳倦2024/5/22中风6 治疗原则n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n急性期 标实症状突出,治宜祛邪为主。闭证:祛邪闭证:祛邪开窍开窍醒神;醒神;脱证:扶正脱证:扶正固脱固脱、救阴、救阴固阳固阳。6PPT课件2023/7/24中风6 2024/5/22中风7恢复期:1、风痰瘀阻 证候表现: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喎斜,舌强语蹇或失语,舌质黯,苔滑腻,脉弦滑n护治原则:疏风化痰,行瘀通络2、气虚血瘀 证候表现:半身不遂,偏身软瘫,伴有肢体麻木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紫黯,苔薄白,脉细涩或细无力n护治原则:益气养血,化瘀通络3、肝肾亏虚 证候表现:半身不遂,患肢僵直拘挛,舌强或失语,或偏身不用,肌肉萎缩,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沉细。n护治原则:滋补肝肾7PPT课件2023/7/24中风7恢复期:7PPT课件2024/5/22中风8常见症状护理n半身不遂n舌强语蹇n吞咽困难n便秘n二便失禁 8PPT课件2023/7/24中风8常见症状护理半身不遂8PPT课件2024/5/22中风9常用穴位n肩井穴:主治 肩背疼痛,上肢不遂等。n曲池穴:主治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 等。n合谷穴:主治头痛、发热、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耳聋、经闭,滞产等病症。n委中穴:主治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n昆仑穴(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n足三里: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n关元穴:主治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等。n气海穴:主治便秘等肠腑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9PPT课件2023/7/24中风9常用穴位肩井穴:主治 肩背疼痛,上肢2024/5/22中风10半身不遂护理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特色技术12项:n舒筋活络浴袋洗浴: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肢浸入药液中洗浴;或将毛巾浸入药液中同煮15分钟,煮沸后调至保温状态,用长镊子将毛巾捞起,拧至不滴药液为宜,待温度适宜后,再敷于患肢。1 10PPT课件2023/7/24中风10半身不遂护理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2024/5/22中风11n中频、低频治疗仪:遵医嘱选取上肢肩井、曲池、合谷、外关等穴,下肢委中、昆仑、悬钟、阳陵泉等穴,进行经络穴位电刺激,每日1 12 2次,每次3030分钟。适用于肢体萎软乏力、麻木,严禁直接刺激痉挛肌肉。22n拔罐疗法:遵医嘱选穴每日1 1次,留罐5 51010分钟。适用于肢体萎缩、关节疼痛。n中药热熨:遵医嘱取穴。中药籽装入药袋混合均匀,微波加热7070,放于患处相应的穴位上适时来回或旋转药熨15153030分钟,每日1 12 2次,达到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以助于恢复肢体功能。11PPT课件2023/7/24中风11中频、低频治疗仪:遵医嘱选取上肢肩2024/5/22中风12舌强语蹇护理n穴位按摩:遵医嘱按摩廉泉、哑门、承浆、通里等穴,以促进语言功能恢复。n训练有关发音肌肉: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露齿、鼓腮动作,再进行软腭提高训练,再做舌部训练,还有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抿嘴、撅嘴、叩齿等动作。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电刺激发音肌群同时配合发音训练。12PPT课件2023/7/24中风12舌强语蹇护理穴位按摩:遵医嘱按摩廉2024/5/22中风1313PPT课件2023/7/24中风1313PPT课件2024/5/22中风14吞咽困难护理n对轻度吞咽障碍以摄食训练和体位训练为主。n对中度、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接训练为主,主要包括:增强口面部肌群运动、舌体运动和下颌骨的张合运动;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n有吸入性肺炎风险患者,给与鼻饲饮食。14PPT课件2023/7/24中风14吞咽困难护理对轻度吞咽障碍以摄食训2024/5/22中风15便秘的护理 n气虚血瘀证患者大多为慢传输型便秘,可教会患者或家属用双手沿脐周顺时针按摩,每次2030周,每日23次,促进肠蠕动。n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在1500ml以上;养成每日清晨定时排便的习惯,克服长时间入厕、忌努挣扎。n饮食以粗纤维为主,多吃增加胃肠蠕动的食物,如黑芝麻、蔬菜、瓜果等;多饮水,戒烟酒,禁食产气多刺激性的食物,如甜食、豆制品、圆葱等。气虚便秘患者以补气血,润肠通便饮食为佳,可食用核桃仁、松子仁,芝麻粥适用于各种症状的便秘。15PPT课件2023/7/24中风15便秘的护理 气虚血瘀证患者大多为慢2024/5/22中风16n穴位按摩:取穴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腹胀者加涌泉,用揉法。n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取主穴大肠、直肠、三焦、脾、皮质下。配穴:小肠、肺。n艾条温和灸:遵医嘱脾弱气虚者选穴脾俞、气海、太白、三阴交、足三里。肠道气秘者选穴:太冲、大敦、大都、支沟、天枢。脾肾阳虚者选穴:肾俞、大钟、关元、承山、太溪。于腹部施回旋灸,每次20分钟。16PPT课件2023/7/24中风16穴位按摩:取穴胃俞、脾俞、内关、足2024/5/22中风1717PPT课件2023/7/24中风1717PPT课件2024/5/22中风18二便失禁的护理n观察排便次数、量、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尿液的色、质、量,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感。n保持会阴皮肤清洁干燥,如留置导尿,做好留置导尿护理。n进食健脾养胃益肾食物,如山药、薏苡仁、小米、木瓜、南瓜、胡萝卜等。n艾条灸穴位:神阙、气海、关元、百会、三阴交、足三里。适用于气虚及元气衰败所致的二便失禁n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取主穴大肠、小肠、胃、脾,配穴:交感、神门。n穴位按摩:遵医嘱取穴肾腧穴、八髎穴、足三里、天枢等穴。适用于气虚及元气衰败所致的二便失禁。18PPT课件2023/7/24中风18二便失禁的护理观察排便次数、量、2024/5/22中风19情志护理n 情志护理是通过治神、调神、护神、医心等治疗与护理手段,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的心理教育以及心理训练的一种方法。使患者通过心理康复护理达到身、心全面的康复,即“欲治其疾,先治其心”。n情志护理方法:行为心理护理法、情欲心理护理法、七情护理法、五音疗法n中风患者心火暴盛,应做好情志护理。避免暴怒、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刺激,使患者心平气和,情绪稳定。n恢复期,要详细、耐心地讲解肢体及语言康复的重要性和方法,取得家属和患者的配合。n中脏腑神志昏蒙者,应加强对家属的安慰和指导,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给予情感支持19PPT课件2023/7/24中风19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是通过治神、调2024/5/22中风20用药护理 n中药汤剂应偏凉服,少量频服。n丸、片、丹剂型的药物应研碎水调后灌服或鼻饲,避免因吞咽不利而咳呛,造成误吸。20PPT课件2023/7/24中风20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应偏凉服,少量频2024/5/22中风21康复护理方法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现代康复护理现代康复护理中医康复护理中医康复护理职业训练护理职业训练护理生活能力训练生活能力训练康复功能训练康复功能训练运动康复护理运动康复护理起居护理起居护理饮食康复护理饮食康复护理心理康复护理心理康复护理中药熏洗中药熏洗针灸推拿针灸推拿21PPT课件2023/7/24中风21康复护理方法康复护理现代康复护理中2024/5/22中风22健康教育 n起居有常,避免过劳,谨避四时虚邪贼风,尤其是寒邪,预防复中。n可以适宜进行体育锻炼,使气机宣畅,血脉畅通。坚持康复训练,增强处理能力,早日回归社会。n平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肥甘味、动风、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多食瓜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发生便秘时,切忌怒责,可适当服用缓泻剂以润肠通便。可常食药粥药膳。n保持心情舒畅,戒尽职怒、忧思等不良情绪。n保证睡眠,睡前可循经按摩督脉、心经,点按三阴交、百会、安眠穴等或按揉劳宫、涌泉穴以助睡眠。n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肢体训练从被动运动 过渡到主动运动,从卧床过渡到坐立行走。n积极治疗原发病,原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n每天定时监测血压变化,出现手指麻木,头痛眩晕频发时,提示中风先兆,应及早诊治。22PPT课件2023/7/24中风22健康教育 起居有常,避免过劳,谨避2024/5/22中风23小 结1.中风属危急重病,其病因以积损正衰为主,病位在脑,常涉及心、肝、肾、脾,其病机多为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2.临床按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病类,多为本虚标实。3.中风的治疗宜采用综合疗法,注意康复训练。4.在护理上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脑疝的观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为主要措施。23PPT课件2023/7/24中风23小 结1.中风属危急重病,其病因以2024/5/22中风24 谢谢!24PPT课件2023/7/24中风2424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