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体育与心理的关系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0971922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75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体育与心理的关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专题2体育与心理的关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专题2体育与心理的关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1第二章 体育与心理的关系教学目录1、体育与感知觉2、体育与记忆3、体育与思维4、体育与注意5、体育与情绪6、体育与心理建设第二章 体育与心理的关系教学目录2第一节 体育与感知觉苏试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第一节 体育与感知觉苏试31.运动体验 从运动过程所提供的刺激中所获得的感受。(1)不同年龄阶段身体活动的需要不一样。(2)“体验是最好的老师”。一、运动体验与心理发展1.运动体验一、运动体验与心理发展42.感知觉的发展是少年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感知觉的发展需要足够的刺激,要给儿童提供丰富的环境和生活,让他接受丰富多彩的运动体验,促进其智力的发展。2.感知觉的发展是少年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5二、感知觉与认知加工“感觉剥夺”实验美国心理学家赫布赫布和贝克斯顿贝克斯顿实验说明:人的正常机能依赖于感知觉。二、感知觉与认知加工“感觉剥夺”实验6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包括:(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2)内部感觉:渴、饥饿(3)本体感觉:运动觉、平衡觉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7 3、感觉和知觉的联系:(1)两者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 映;(2)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3)知觉的产生,必然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的,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3、感觉和知觉的联系:8 4、感觉和知觉的区别:(1)两者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2)要经过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3)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4、感觉和知觉的区别:95、感知觉的研究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各种感知觉与运动操作成绩的关系(2)各种感知觉与各运动项目的关系(1)视觉敏度(2)反应时(3)深度知觉(4)视野(5)时间知觉6、感知觉测量的指标:5、感知觉的研究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各种感知觉与运动10认知运动心理学1、所谓认知运动心理学就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从对外界环境的视觉搜索、选择、编码,到对摄取信息的加工、储存、提取、决策等认知成分去考察个体特征和差异。2、“硬件”成份:人的感知觉系统在其解剖学基础上表现出的生理机能。3、“软件”成份:在认知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4、认知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1)人类学习、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更多的是依靠“软件”系统的能力,而不是“硬件”系统的生理机能。(2)个体在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也主要是由于个体间“软件”系统而不是“硬件”系统的差异所造成的。认知运动心理学1、所谓认知运动心理学就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从11在篮球比赛中,你经常注视篮筐么?冰球守门员是通过什么信息来预测球的飞行?在评判平衡木比赛动作时,裁判员主要注视运动员身体的哪个部位?在篮球比赛中,你经常注视篮筐么?12三、本体运动感知觉 1、概念:本体运动感知觉是指运动者对自身各部分运动和位置变化的感知,是运动者综合运动觉、平衡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后获得的复杂知觉。三、本体运动感知觉 1、概念:132、本体运动感知觉内容包括:(1)本体运动动作感知觉。(2)本体运动形态感知觉。(3)本体运动方位感知觉。(4)本体运动时间和速度感知觉。(5)本体运动用力感知觉。2、本体运动感知觉内容包括:143、本体运动感知觉的作用:(1)对自身动作的感知,是完成身体运动的前提。(2)某一动作的身体感觉清晰,才能完成该动作。(3)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清晰的肌肉感觉变成成熟的肌肉反应。4、训练方法:“感觉先导法”。3、本体运动感知觉的作用:15动动觉觉的的成成分分感受肌肉收缩的能力感受肌肉收缩的能力平衡感觉的能力平衡感觉的能力辨别身体姿势的能力辨别身体姿势的能力精确地使用双手的能力精确地使用双手的能力身体在空间定向的能力身体在空间定向的能力动感受肌肉收缩的能力平衡感觉的能力辨别身体姿势的能力精确地使16测量运动测量运动感觉的指标感觉的指标手臂的手臂的静力性功能静力性功能手臂的手臂的动力性功能动力性功能大腿骨的大腿骨的功能功能腿的腿的功能功能手臂的垂直手臂的垂直和水平距离和水平距离平衡能力平衡能力测量运动手臂的手臂的大腿骨的腿的手臂的垂直17具体测定具体测定运动感觉的方法运动感觉的方法带墨镜辨认带墨镜辨认所给定的所给定的手臂的距离手臂的距离旋转手臂旋转手臂跳到所指定跳到所指定的高度的高度保持平衡保持平衡具体测定带墨镜辨认旋转手臂跳到所指定保持平衡181、概念 专门化运动知觉是在专项练习过程中,大脑对所进入多种分析器的各种刺激进行精细分析,并在大脑皮层形成稳固的复杂神经联系的结果。也就是一个人在长期从事某一运动项目时而形成起来的一种特殊运动知觉。2、分类 主要有速度感、球感、水感、平衡感和器械感等。3、专门化运动知觉是在从事专项运动后逐步建立的,是运动训练积累的 产物。4、意义 它是准确协调地完成运动操作的基础,也是熟练掌握复杂运动技能 所必须的。四、专门化运动知觉1、概念19思考题1、名词概念:运动体验、感觉、知觉、本体运动感知觉、专门化运动知觉2、认知运动心理学是如何对感知觉进行研究的?思考题1、名词概念:20第 二 节 体 育 与 记 忆本节讨论:1、表象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2、运动表象的形式与特点3、记忆的概述、种类、特点4、动作遗忘第 二 节 体 育 与 记 忆本节讨论:21一、体育与表象1、表象的概念: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2、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2)概括性 一、体育与表象1、表象的概念:22听听 觉觉表表 象象嗅嗅 觉觉表表 象象触触 觉觉表表 象象味觉味觉表表 象象动动 觉觉表表 象象视觉视觉表象表象表表 象象3、表象的种类听 觉嗅 觉触 觉味觉动 觉视觉表 象3、表象的种类23前撑杆跳高冠军约翰尤尔塞斯表象训练能提高运动成绩,在体育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Daydream A Little Daydream A Little 24 4、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帮助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动作。(2)辅助运动技能练习。(3)改正错误动作,解决疑难问题。(4)学习和练习行动策略。(5)集中注意、建立信心。4、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帮助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动作255、运动表象的形式与特点 概念: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境。它反映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形式:(1)视觉表象与动觉表象(2)模仿表象(3)情境表象(4)表象的个体差异 5、运动表象的形式与特点 26二、运动记忆(一)记忆概述:1、概念:是指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2、环节:(1)识记(2)保持(3)回忆:再认或重现二、运动记忆(一)记忆概述:27 3、分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分为:形象记忆 语词-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不同分为: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3、分类:28动作记忆:是指以身体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形象记忆 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 由不可分离的四种记忆共同实现。动作记忆动作记忆:29 项目分类信息储存时间记忆容量信息编码方式瞬时记忆0.25-2秒 大物理特性短时记忆1分钟之内72组块视觉、听觉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至终生 无限大意义 项目信息储存时间记忆容量信息编码方式瞬时记忆30物物理理刺刺激激记忆系列模式图记忆系列模式图瞬瞬时时记记忆忆短短时时记记忆忆长长时时记记忆忆物记忆系列模式图瞬短长31(二)体育运动中动作记忆的特点1、多种感知觉参与2、本体运动感知觉起主要作用3、形成动力定型和高度自动化(二)体育运动中动作记忆的特点32(三)动作遗忘进程遗忘曲线: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曲线表明:遗忘发展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即识记的最初时间内遗忘较多,以后逐渐缓慢,相当时间后,几乎不再有更多的遗忘了。他以无意义音节为识记材料,把遗忘作为时间的函数来测量,得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三)动作遗忘进程遗忘曲线:332134631间隔的时间回忆量103060708090体院学生体院学生师院学生师院学生艾曲线艾曲线1002134631间隔的时间回忆量103060708090体院学34动作遗忘的特点(与语词遗忘相比)1.遗忘的量不同:动作记忆的遗忘量远远少于语词记忆的遗忘量;2.遗忘的进程不同:动作遗忘的曲线呈:“V”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呈:“L”型。动作遗忘的特点(与语词遗忘相比)35间隔的时间回忆量间隔的时间回36体育活动中影响运动记忆的因素:1.目的任务;2.学习的态度;3.动作的数量和结构;4.不同的感觉通道;5.识记的方法;6.课堂气氛。体育活动中影响运动记忆的因素:37 体育活动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运动记忆?(1)保证学生运动表象形成的准确性;(2)讲解与示范后立即进行动作练习;(3)动作练习要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4)选择识记动作的最佳时间;(5)掌握遗忘规律,正确、及时地复习。体育活动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运动记忆?38思考题:1、概念:表象、运动表象、遗忘曲线2、表象在体育运动中有什么作用?3、运动记忆有什么特点?4、以认知运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运动记忆。思考题:1、概念:39第三节 体育与思维 思维概述 1、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即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2、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第三节 体育与思维 思维概述40体体育育运运动动中中思思维维的的种种类类操作思维操作思维预测思维预测思维战术思维战术思维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体预测思维战术思维创造性思维41一、右脑功能与思维斯佩里的诺贝尔奖研究成果:1、大脑右半球专司人的整体、空间、形象、想象、模仿和直觉思维活动,在美术、音乐、体育、舞蹈和一些创造性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2、左右大脑的思维加工方式:左脑采取串链式 右脑采取平行式一、右脑功能与思维斯佩里的诺贝尔奖研究成果:42二、操作思维和直觉思维 1、操作思维 (1)概念:是指反映肌肉动作和操作对象的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2)测量方法:五格三筹码 2、直觉思维 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二、操作思维和直觉思维 1、操作思维43三、心理敏捷性心理敏捷性涉及以下各因素:1、视觉搜索2、预测3、决策与反应选择4、始发动作5、完成动作 三、心理敏捷性心理敏捷性涉及以下各因素:44四、体育运动中的智力表现智力概述:1、智力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2、智力有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1)一般因素为在所有形式的智力测验中都存在的因素,也就是在任何情境或从事任何活动都能表现出的与思维和适应有关的能力。(2)特殊因素是某一特殊测验中单独具有的因素,也就是在某类特定情境或从事某类活动所表现出的与思维和适应有关的能力。3、讨论智力应明确指明相应的领域。四、体育运动中的智力表现智力概述:45体育运动中的智力 1、体育运动所要求的智力:(1)确定、找出和领悟环境的特点;(2)搜寻和找出关键的线索;(3)将信息线索分类;(4)运用短时记忆计划行动;(5)运用长时记忆保留运动反应模式;(6)做出决策。体育运动中的智力 1、体育运动所要求的智力:46 短时记忆测验:对体育运动领域中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通常采用短时记忆测验,它包含着多种与运动有关的心理过程,这类实验被认为可以有效地评定被试的运动智力水平。短时记忆测验:472、想象能力概念:想象是在大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改造、重新组合的过程。体育活动中想象的作用(1)想象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2)改正错误动作,解决疑难问题;(3)学习和练习行动策略,强化技、战术;(4)创造性想象是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重要组成因素;(5)有效的想象有助于提高自信心。2、想象能力概念:想象是在大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改造、重新组合483、专项运动意识(1)意识是体育比赛的灵魂。(2)体育运动领域的“有意识”,是指在瞬间的某一运动情境中能“意识到”做什么,即应采取的最佳应答反应是什么。有无意识就表现在他所选择的应答活动在当前情境中是否是最合理的、最佳的。3、专项运动意识(1)意识是体育比赛的灵魂。49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操作思维 2、直觉思维 二、简答题1、心理敏捷性涉及哪些因素?2、体育运动中所要求的智力包括哪些因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50第四节 体育与注意本章讨论:1、注意的概念、作用、功能、特征2、体育活动中影响学生注意集中的因素3、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注意状态的控制第四节 体育与注意本章讨论:5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切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注意的概念52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注意的指向性53注意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a、集中注意能领会各种运动技能的主要特征、要领和原理;b、集中注意能保证知觉、记忆和思维有良好的效果;c、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注意是比赛获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注意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54注意的实质:人脑对各种刺激作用的选择。即是认识选择性的高度表现。注意的实质:55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功能选择选择调节与监督调节与监督保持保持注意的功能选择调节与监督保持56注注意意的的特特征征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注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57 1、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够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方面的特征。3、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的特征。4、注意的分配:是在意识控制下同时完成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特征。58二、体育活动中影响学生注意集中的因素 1.刺激物的特点;2.学生的兴趣特点;3.学生的唤醒水平。二、体育活动中影响学生注意集中的因素59专题2体育与心理的关系课件60三、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注意状态的控制1.根据课的结构,激发学生良好的注意;2.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保持学生良好注意:(1)确定合理的教学队形;(2)准备活动要紧密;(3)讲解要生动,示范要准确;(4)练习方式要多样化;(5)运动负荷要适宜,要有节奏;(6)帮助和保护要得法;(7)对男、女生要区别对待;(8)正确地评价学生。三、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注意状态的控制(4)练习方式要多样化;61第五节 体育与情绪1、情绪: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2、体育运动能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情绪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来自客观世界的刺激越丰富,引起的情绪体验就越多、越强烈和越复杂。体育运动本身蕴藏着很多对人的各种刺激,如克服困难、竞争、冒险、把握机会、追求不确定结果、达到目标、控制、成功、挫折等等,这也相应地引起人的各种情绪体验,这是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也是体育运动吸引力之所在。第五节 体育与情绪1、情绪:623、体育活动对情绪的影响(1)应激(2)紧张(3)心境(4)抑郁3、体育活动对情绪的影响(1)应激634、体育运动中的特殊体验(1)高峰体验(2)流畅体验(3)跑步者高潮4、体育运动中的特殊体验(1)高峰体验64思考题1、名词概念:注意 应激 紧张 心境2、体育运动中影响注意的因素有哪些?3、体育运动中有哪些特殊体验?思考题1、名词概念:65第六节 体育与心理建设一、心理建设1、概念:就是从心理品质方面对人进行培养,是指通过教育及各种措施和专门性活动,使人的心理品质按照期望的模式更完美地发展。第六节 体育与心理建设一、心理建设662、体育教学的目的:1发展感觉能力,使学生得到最优发育和成长,发展 早期认识能力,促进思维与知觉能力的发展。2增进神经、骨骼、肌肉、心肺和代谢系统的能力。3发展自我知觉和自信心。4促进心理及社会能力的发展。5预防疾病,延迟衰老。6激发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欲望,建立爱好锻炼的生活方式。2、体育教学的目的:1发展感觉能力,使学生得到最优发育和673、体育的心理效能1改变态度2提高社会交往能力3提高知觉和反应的敏感性4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5有助于身心松弛6提供身心解脱方式7获得运动操作技能3、体育的心理效能1改变态度68二、体育与心理建设1、认知类型与运动学习2、体育与自我概念3、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过程4、自信心的培养5、进取精神6、体育与心理健康二、体育与心理建设1、认知类型与运动学习69(一)认知类型与运动学习1、类型1场依存性:依照外界参照物的视觉线索做判断。2场独立性:根据自身的内部感觉做判断。2、测量方法:棒框测验和镶嵌图形。3、研究结果:场独立性者在运动学习中更具优势。(一)认知类型与运动学习1、类型70(二)体育与自我概念1、自我概念: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即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包括:社会方面的自我概念 身体方面的自我概念 身体表象 身体自尊2、体育活动使自我概念发生积极变化1锻炼者比非锻炼者具有更积极的总体自我概念。2体质良好者倾向于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更高的身体概念。(二)体育与自我概念1、自我概念:71(三)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过程1、社会化:一个人由生物人成为社会人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2、考察一个球队可以了解社会过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价值观念、规范、认可、结构、角色、地位和个性等,球队队员还必须接受球队形成的各种文化思想、运行机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涉及了竞争、合作、交往和领导等问题。3、犯罪儿童在测量的各个指标(如健康、勇气、智力、成就动机等)上均优于普通儿童,但他们缺乏的一个基本品质就是做一名团队成员的能力甚至愿望。(三)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过程1、社会化:一个人由生物人成为社会72(四)自信心的培养1、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支柱2、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作用:1影响人的行为选择。2影响在困难状况下的坚持性。3影响面临任务时的准备和努力程度。4影响人们在预期或实际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3、锻炼后自我效能提高成功会提高自我效能,多次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四)自信心的培养1、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73(五)进取精神所有的运动员都相信,在体育运动中,主要是通过个人努力才能达到目标。(五)进取精神74(六)体育与心理健康1、全面健康四要素:1无躯体疾病;2无心理疾病;3具有社会适应能力;4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2、通过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也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体育教学可以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六)体育与心理健康1、全面健康四要素:75思考题1、名词概念:心理建设 自我概念 自我效能2、体育的心理效能有哪些?3、试分析身体活动的心理治疗效应及影响因素。思考题1、名词概念: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