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消防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0934265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消防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义务消防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义务消防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5/18/20241培训安排:8:10-9:00观看纪录片n9:00-10:45 消防基本知识、消防器材n10:45-10:55 休息n10:55-11:30 用电安全n11:30-12:00 消防器材实操 13:10-14:00 观看纪录片n14:00-15:45 消防基本知识、消防器材n15:45-15:55休息n15:55-16:30用电安全n16:30-17:00 消防器材实操5/18/20242培训内容n消防法律法规n消防基础知识n火灾的预防n火灾的扑救n火场逃生n消防设施认识与维护n消防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5/18/20243安全为了谁?(企业、社会、家人、自己、同事)n谁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n丢脸、丢命,谁的损失大?n岗位的隐患威胁员工自己的安全 一起工亡事故造成1人死亡,对企业仅仅是一般事故,连“重大”都说不上,更不要说“特大”了。而对你本人,对你家庭,损失不仅“重大”,而且绝对是“特大”。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有分工不同,有离事故现场距离远近的不同,有始作俑者和一般责任人的不同。5/18/20244 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意识n n一、消防工作方针一、消防工作方针一、消防工作方针一、消防工作方针n n二、消防工作原则二、消防工作原则二、消防工作原则二、消防工作原则n n三、消防工作义务三、消防工作义务三、消防工作义务三、消防工作义务5/18/20245一、消防工作方针一、消防工作方针新的新的新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于已于已于已于20082008年年年年1010月月月月2828日在第十日在第十日在第十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20092009年年年年5 5月月月月1 1日起日起日起日起施行。新的施行。新的施行。新的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再次确立了再次确立了再次确立了再次确立了“预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的消防工作方针。的消防工作方针。的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就是在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就是在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就是在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就是在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立足于防,依靠社会各界,动员人民群众,调动各方力量,立足于防,依靠社会各界,动员人民群众,调动各方力量,立足于防,依靠社会各界,动员人民群众,调动各方力量,立足于防,依靠社会各界,动员人民群众,调动各方力量,贯彻落实各项防火的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在贯彻落实各项防火的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在贯彻落实各项防火的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在贯彻落实各项防火的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在思想上、物质上和管理上真正实现以防为主,从根本上取思想上、物质上和管理上真正实现以防为主,从根本上取思想上、物质上和管理上真正实现以防为主,从根本上取思想上、物质上和管理上真正实现以防为主,从根本上取得同火灾作斗争的主动权,有效地抗御火灾,减少火灾的得同火灾作斗争的主动权,有效地抗御火灾,减少火灾的得同火灾作斗争的主动权,有效地抗御火灾,减少火灾的得同火灾作斗争的主动权,有效地抗御火灾,减少火灾的危害。危害。危害。危害。5/18/20246消防工作方针消防工作方针“防消结合防消结合”就是将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就是将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段“预防预防”和和“扑救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防消结合必须建立在全面、有效做好防相互促进。防消结合必须建立在全面、有效做好防火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全面提火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以及其他高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以及其他形式消防队的火灾扑救能力,强化消防基础设施建形式消防队的火灾扑救能力,强化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装备配备,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做设,搞好装备配备,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做好各项灭火准备,一有火情,能够迅速有效地予以好各项灭火准备,一有火情,能够迅速有效地予以扑灭。扑灭。5/18/20247二、消防工作原则二、消防工作原则19981998年的年的年的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工作的原规定的消防工作的原规定的消防工作的原规定的消防工作的原则是:则是:则是:则是:“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20082008年年年年通过的通过的通过的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原则作了修改,产对原则作了修改,产对原则作了修改,产对原则作了修改,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将生了很大的变化,将生了很大的变化,将生了很大的变化,将“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则则则”修改为修改为修改为修改为“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这就更。这就更。这就更。这就更体现了单位的重要责任。体现了单位的重要责任。体现了单位的重要责任。体现了单位的重要责任。5/18/20248消防工作原则消防工作原则消防工作消防工作是公安保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保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年4月月9日颁发的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提出提出加强消防工作是为了加强消防工作是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做好消防工作对于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由此可见,做好消防工作对于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命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18/20249三、消防工作义务三、消防工作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由于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由于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任何单位、个人都与之密切相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任何单位、个人都与之密切相关,火灾严重危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给国家关,火灾严重危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给国家财产和公民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只有大家共同参与,财产和公民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只有大家共同参与,真正齐抓共管,建立起消防工作的社会防御体系,才能增强真正齐抓共管,建立起消防工作的社会防御体系,才能增强抗御火灾的能力,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抗御火灾的能力,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5/18/202410消防工作义务消防工作义务消防事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消防事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自觉参与消防工作,维护消防安全应当是现之一,自觉参与消防工作,维护消防安全应当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和基本公德。消防法规定的维护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和基本公德。消防法规定的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和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和参加灭火扑救工作等五种义务是消防工作的基本环参加灭火扑救工作等五种义务是消防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消防意识,应节,也是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消防意识,应当掌握的基本消防技能。消防法规定这些义务,是当掌握的基本消防技能。消防法规定这些义务,是为了贯彻消防工作为了贯彻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的工作方针。方针。5/18/202411消防法律法规 消防法规是指国家机关规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消防法规是指国家机关规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等。消防法规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消防法规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v1.消防法律消防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唯一一部具有国家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唯一一部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的专门消防法律,还有法律效力的专门消防法律,还有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其中有关消防的条等,其中有关消防的条例。例。v2.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行政法规、行政规章 2002年年2月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日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属于行属于行政法规。政法规。1994年年1月月25日公安部发布的日公安部发布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理办法属于行政规章。属于行政规章。2001年年11月月14日公安部发布的日公安部发布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管理规定属于行政规章。属于行政规章。5/18/202412消防法律法规n消防法第5条: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5/18/202413消防法律法规n消防法第21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防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5/18/202414消防法律法规n消防法第30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根据需要建立由职工组成的义务消防队。5/18/202415消防法律法规n消防法第32条: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与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n发生火灾的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5/18/202416消防法律法规n消防法第38条:对因参加扑救火灾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5/18/202417消防法律法规n消防法第51条:对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处罚,由公安消防机构裁决。对给予拘留的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裁决。n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5/18/202418消防法律法规n消防法第43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违反本法的规定,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处警告。5/18/202419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法第六十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n(一)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n(二)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n(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n(四)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n(五)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n(六)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n(七)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 5/18/202420吸烟者的忠告n消防法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n(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n(二)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5/18/202421案例:一支香烟=七年徒刑 于红新是吉林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的一名雇员,2004年2月15日,他在仓库中吸烟并随手扔下了一个烟头。就是这个烟头引发了吉林市“215”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7月10日他因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5/18/202422小心!危险场所吸烟要拘留哟n2009年8月29日,来自湖北省孝感市56岁的男子赵某某,在朝天门金海洋批发市场内吸烟,被消防执法人员逮住现行,遭行政拘留5天。这是我市(重庆)公共场所内吸烟被拘留第一人。5/18/202423 火灾的定义n根据国家标准GB5907-85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5/18/202424消防基础知识燃烧三要素固体、固体粉尘、可燃液体、气体明火、高温物体、摩擦碰撞、电火花等空气(氧)、氯、溴、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5/18/202425燃烧的必要条件n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n1、可燃物,凡能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燃烧的物质叫可燃物。n2、助燃物,凡能帮助支持和导致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n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的燃烧的热能源(足够的温度和热量)叫着火源。(点火源)5/18/202426火灾的分类n根据国家标准GB4968-85的规定,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n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常常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麻、纸张等。n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等。nC类火灾:指汽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等。n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5/18/202427n闪点闪点指易燃液体表面挥发出的蒸气引起闪燃时指易燃液体表面挥发出的蒸气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的可燃液体,危险性也越高。闪点越低的可燃液体,危险性也越高。闪点低于闪点低于45450 0C C的液体叫易燃体。的液体叫易燃体。种类种类级别级别闪点闪点/OC举例举例易燃易燃液液体体T28汽油、甲醇、乙醇、乙醚、苯、汽油、甲醇、乙醇、乙醚、苯、甲苯、丙酮、二硫化碳等甲苯、丙酮、二硫化碳等28T 45煤油、丙醇等煤油、丙醇等可燃可燃液液体体45 T 120戊戊醇、柴油、重油等醇、柴油、重油等T120植物油、矿物油、甘油等植物油、矿物油、甘油等两个重要概念5/18/202428n自燃自燃可燃物质自发的着火现象。可燃物质自发的着火现象。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花或火焰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花或火焰的条件下能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能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n液体比重越大,闪点越液体比重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高,而自燃点越低。n汽油汽油 煤油煤油 轻柴油轻柴油 重重柴油柴油 蜡油蜡油 渣油渣油5/18/202429防火方法n1、控制可燃物n2、隔绝助燃物n3、消除着火源5/18/202430火灾预防原则火灾预防原则n严格控制火源;n加强可燃物的管理;n采用耐火建筑;n阻止火焰的蔓延;n组织训练消防队伍;n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5/18/202431严格控制火源n明火(动火作业)n烟头n电器火花n高温物体表面n摩擦碰撞n光线聚焦n雷电5/18/202432灭火的基本原则n发现起火迅速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同时应立即报警(内部、外部报警)n先控制,后消灭n救人重于救火n先重点后一般n合理选择灭火剂和灭火方法5/18/202433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火灾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火灾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火灾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火灾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五个阶五个阶五个阶段。扑救火灾要特别注意火灾的初起、发展和猛烈阶段。段。扑救火灾要特别注意火灾的初起、发展和猛烈阶段。段。扑救火灾要特别注意火灾的初起、发展和猛烈阶段。段。扑救火灾要特别注意火灾的初起、发展和猛烈阶段。初起阶段:初起阶段:初起阶段:初起阶段:一般可燃物质着火燃烧后,在一般可燃物质着火燃烧后,在一般可燃物质着火燃烧后,在一般可燃物质着火燃烧后,在15min15min内,燃烧面积不内,燃烧面积不内,燃烧面积不内,燃烧面积不大,火灾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大,火灾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大,火灾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大,火灾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不快。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不快。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不快。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时,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的消防器材工具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时,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的消防器材工具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时,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的消防器材工具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时,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的消防器材工具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扑灭。扑灭。扑灭。5/18/202434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延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延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延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燃烧发展阶段。从灭火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在燃烧发燃烧发展阶段。从灭火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在燃烧发燃烧发展阶段。从灭火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在燃烧发燃烧发展阶段。从灭火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在燃烧发展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展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展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展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火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火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火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火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猛烈阶段:猛烈阶段:猛烈阶段:猛烈阶段:如果火灾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由于燃烧时间如果火灾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由于燃烧时间如果火灾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由于燃烧时间如果火灾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由于燃烧时间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最快的速度,辐射热最强,建筑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最快的速度,辐射热最强,建筑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最快的速度,辐射热最强,建筑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最快的速度,辐射热最强,建筑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此时不仅必须组织较多的灭火力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此时不仅必须组织较多的灭火力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此时不仅必须组织较多的灭火力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此时不仅必须组织较多的灭火力量,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控制火势,扑灭火灾,而且要相当量,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控制火势,扑灭火灾,而且要相当量,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控制火势,扑灭火灾,而且要相当量,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控制火势,扑灭火灾,而且要相当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尚未被火势波及的建筑物和物质,以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尚未被火势波及的建筑物和物质,以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尚未被火势波及的建筑物和物质,以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尚未被火势波及的建筑物和物质,以防火势蔓延。防火势蔓延。防火势蔓延。防火势蔓延。5/18/202435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下降和熄灭阶段:下降和熄灭阶段:下降和熄灭阶段:下降和熄灭阶段:下降和熄灭阶段是火场火势被控制以后,由下降和熄灭阶段是火场火势被控制以后,由下降和熄灭阶段是火场火势被控制以后,由下降和熄灭阶段是火场火势被控制以后,由于灭火剂的作用或因燃烧材料已烧至殆尽,火势逐渐减弱直于灭火剂的作用或因燃烧材料已烧至殆尽,火势逐渐减弱直于灭火剂的作用或因燃烧材料已烧至殆尽,火势逐渐减弱直于灭火剂的作用或因燃烧材料已烧至殆尽,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火熄灭这一过程。到火熄灭这一过程。到火熄灭这一过程。到火熄灭这一过程。根据火灾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灭火中,必须抓紧时机,力争根据火灾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灭火中,必须抓紧时机,力争根据火灾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灭火中,必须抓紧时机,力争根据火灾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灭火中,必须抓紧时机,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据统计,以往发生的火灾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据统计,以往发生的火灾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据统计,以往发生的火灾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据统计,以往发生的火灾70%70%以上以上以上以上是初起阶段即由在场的群众迅速地作出正确反应,积极主动是初起阶段即由在场的群众迅速地作出正确反应,积极主动是初起阶段即由在场的群众迅速地作出正确反应,积极主动是初起阶段即由在场的群众迅速地作出正确反应,积极主动地组织自救,合理使用灭火器、灭火剂和采取其他手段,使地组织自救,合理使用灭火器、灭火剂和采取其他手段,使地组织自救,合理使用灭火器、灭火剂和采取其他手段,使地组织自救,合理使用灭火器、灭火剂和采取其他手段,使火势得到控制甚至被扑灭。火势得到控制甚至被扑灭。火势得到控制甚至被扑灭。火势得到控制甚至被扑灭。灭火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据起火物质燃烧的状态,为破坏燃烧灭火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据起火物质燃烧的状态,为破坏燃烧灭火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据起火物质燃烧的状态,为破坏燃烧灭火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据起火物质燃烧的状态,为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而采取的一些措施。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而采取的一些措施。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而采取的一些措施。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而采取的一些措施。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灭火基本方法有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灭火基本方法有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灭火基本方法有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灭火基本方法有隔离法隔离法隔离法隔离法、窒息窒息窒息窒息法法法法、冷却法冷却法冷却法冷却法和和和和抑制法抑制法抑制法抑制法四种。四种。四种。四种。5/18/202436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1 1、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点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点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点下,从而使燃烧停止。2 2、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火灾。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火灾。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火灾。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火灾。采取隔离灭火的具体措施很多。例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采取隔离灭火的具体措施很多。例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采取隔离灭火的具体措施很多。例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采取隔离灭火的具体措施很多。例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阻止、疏散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体;阻止、疏散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体;阻止、疏散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体;阻止、疏散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建立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连的易燃建筑结构,建立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连的易燃建筑结构,建立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连的易燃建筑结构,建立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5/18/202437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3 3、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窒息灭火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窒息灭火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窒息灭火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性气体稀释空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性气体稀释空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性气体稀释空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灭。灭。灭。4 4、抑制灭火法、抑制灭火法、抑制灭火法、抑制灭火法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剂。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剂。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剂。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剂。采用哪种灭火方法,应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烧特点和火场采用哪种灭火方法,应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烧特点和火场采用哪种灭火方法,应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烧特点和火场采用哪种灭火方法,应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烧特点和火场的具体情况,以及消防技术装备的性能进行选择。的具体情况,以及消防技术装备的性能进行选择。的具体情况,以及消防技术装备的性能进行选择。的具体情况,以及消防技术装备的性能进行选择。5/18/202438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1 1、报警早,损失小、报警早,损失小“报警早,损失小报警早,损失小报警早,损失小报警早,损失小”这是人们在同火灾作斗争总结出来的一这是人们在同火灾作斗争总结出来的一这是人们在同火灾作斗争总结出来的一这是人们在同火灾作斗争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由于火灾的发展很快,当发现初起火灾是,条宝贵经验。由于火灾的发展很快,当发现初起火灾是,条宝贵经验。由于火灾的发展很快,当发现初起火灾是,条宝贵经验。由于火灾的发展很快,当发现初起火灾是,在积极组织扑救的同时,尽快用火警报警装置、电话等向在积极组织扑救的同时,尽快用火警报警装置、电话等向在积极组织扑救的同时,尽快用火警报警装置、电话等向在积极组织扑救的同时,尽快用火警报警装置、电话等向消防队报警。但不论火势大小,自己是否有能力将火灾扑消防队报警。但不论火势大小,自己是否有能力将火灾扑消防队报警。但不论火势大小,自己是否有能力将火灾扑消防队报警。但不论火势大小,自己是否有能力将火灾扑灭、报警都是必要的,是与自救同时进行的行为。灭、报警都是必要的,是与自救同时进行的行为。灭、报警都是必要的,是与自救同时进行的行为。灭、报警都是必要的,是与自救同时进行的行为。消防法消防法消防法消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不得阻拦报警不得阻拦报警不得阻拦报警”。5/18/202439扑救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火灾的一般原则报警要沉着冷静,及时准确,要说清楚起火的部门和部位,燃烧的报警要沉着冷静,及时准确,要说清楚起火的部门和部位,燃烧的报警要沉着冷静,及时准确,要说清楚起火的部门和部位,燃烧的报警要沉着冷静,及时准确,要说清楚起火的部门和部位,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如果是拨叫物质,火势大小。如果是拨叫物质,火势大小。如果是拨叫物质,火势大小。如果是拨叫119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还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报警电话号码,同时指派还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报警电话号码,同时指派还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报警电话号码,同时指派还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报警电话号码,同时指派人员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路口接应,并主动及时地介绍燃烧物的人员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路口接应,并主动及时地介绍燃烧物的人员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路口接应,并主动及时地介绍燃烧物的人员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路口接应,并主动及时地介绍燃烧物的性质和火场内部情况,以便迅速组织扑救。报警除采用性质和火场内部情况,以便迅速组织扑救。报警除采用性质和火场内部情况,以便迅速组织扑救。报警除采用性质和火场内部情况,以便迅速组织扑救。报警除采用119119火警火警火警火警电话报警,通知公安消防队前来扑救外,还可采取多种方法,向电话报警,通知公安消防队前来扑救外,还可采取多种方法,向电话报警,通知公安消防队前来扑救外,还可采取多种方法,向电话报警,通知公安消防队前来扑救外,还可采取多种方法,向失火地点周围人员、本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报警,召集他们前失火地点周围人员、本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报警,召集他们前失火地点周围人员、本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报警,召集他们前失火地点周围人员、本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报警,召集他们前来参加扑救;来参加扑救;来参加扑救;来参加扑救;(1 1)有手动报警设施的可使用该报警设施。)有手动报警设施的可使用该报警设施。)有手动报警设施的可使用该报警设施。)有手动报警设施的可使用该报警设施。(2 2)使用单位警铃、汽笛或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如敲钟打)使用单位警铃、汽笛或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如敲钟打)使用单位警铃、汽笛或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如敲钟打)使用单位警铃、汽笛或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如敲钟打锣等。锣等。锣等。锣等。(3 3)利用有线广播报警。)利用有线广播报警。)利用有线广播报警。)利用有线广播报警。(4 4)直接派人去附近的消防队(室)报警。)直接派人去附近的消防队(室)报警。)直接派人去附近的消防队(室)报警。)直接派人去附近的消防队(室)报警。(5 5)大声呼喊报警。)大声呼喊报警。)大声呼喊报警。)大声呼喊报警。5/18/202440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在报警的同时,向本单位职工群众发出警报,做好疏散准备,在报警的同时,向本单位职工群众发出警报,做好疏散准备,在报警的同时,向本单位职工群众发出警报,做好疏散准备,在报警的同时,向本单位职工群众发出警报,做好疏散准备,特别是公共场所、宾馆、旅馆,要向旅客报警,组织疏散。特别是公共场所、宾馆、旅馆,要向旅客报警,组织疏散。特别是公共场所、宾馆、旅馆,要向旅客报警,组织疏散。特别是公共场所、宾馆、旅馆,要向旅客报警,组织疏散。2 2、边报警、边扑救、边报警、边扑救在报警的同时要及时扑灭初起之火。在火灾的初起阶段,由在报警的同时要及时扑灭初起之火。在火灾的初起阶段,由在报警的同时要及时扑灭初起之火。在火灾的初起阶段,由在报警的同时要及时扑灭初起之火。在火灾的初起阶段,由于燃烧面积小,燃烧程度弱,发出的辐射热量少,是扑救于燃烧面积小,燃烧程度弱,发出的辐射热量少,是扑救于燃烧面积小,燃烧程度弱,发出的辐射热量少,是扑救于燃烧面积小,燃烧程度弱,发出的辐射热量少,是扑救的最有利时机。这种初起火一经发现,只要不错过时机,的最有利时机。这种初起火一经发现,只要不错过时机,的最有利时机。这种初起火一经发现,只要不错过时机,的最有利时机。这种初起火一经发现,只要不错过时机,可以用很少的灭火器材,如一桶黄砂、一只灭火器或少量可以用很少的灭火器材,如一桶黄砂、一只灭火器或少量可以用很少的灭火器材,如一桶黄砂、一只灭火器或少量可以用很少的灭火器材,如一桶黄砂、一只灭火器或少量水就可以扑灭。所以,就地取材、不失时机地扑灭初起火水就可以扑灭。所以,就地取材、不失时机地扑灭初起火水就可以扑灭。所以,就地取材、不失时机地扑灭初起火水就可以扑灭。所以,就地取材、不失时机地扑灭初起火灾是极其重要的。灾是极其重要的。灾是极其重要的。灾是极其重要的。5/18/202441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3 3 3 3、先控制,后灭火、先控制,后灭火、先控制,后灭火、先控制,后灭火在扑救可燃气体、液体火灾时,可燃气体、液体如果从容器、管在扑救可燃气体、液体火灾时,可燃气体、液体如果从容器、管在扑救可燃气体、液体火灾时,可燃气体、液体如果从容器、管在扑救可燃气体、液体火灾时,可燃气体、液体如果从容器、管道中源源不断地喷散出来,应当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然后道中源源不断地喷散出来,应当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然后道中源源不断地喷散出来,应当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然后道中源源不断地喷散出来,应当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然后争取灭火一次成功。如果在未切断可燃气体、液体的情况下,争取灭火一次成功。如果在未切断可燃气体、液体的情况下,争取灭火一次成功。如果在未切断可燃气体、液体的情况下,争取灭火一次成功。如果在未切断可燃气体、液体的情况下,急于求成,盲目灭火,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做法。因为火焰急于求成,盲目灭火,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做法。因为火焰急于求成,盲目灭火,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做法。因为火焰急于求成,盲目灭火,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做法。因为火焰一旦被扑灭,而可燃物继续向外喷散,特别是比空气重的液一旦被扑灭,而可燃物继续向外喷散,特别是比空气重的液一旦被扑灭,而可燃物继续向外喷散,特别是比空气重的液一旦被扑灭,而可燃物继续向外喷散,特别是比空气重的液化石油外溢,易沉积在低洼处,不易很快消散,遇明火或炽化石油外溢,易沉积在低洼处,不易很快消散,遇明火或炽化石油外溢,易沉积在低洼处,不易很快消散,遇明火或炽化石油外溢,易沉积在低洼处,不易很快消散,遇明火或炽热物体等火源还会引起复燃。如果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热物体等火源还会引起复燃。如果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热物体等火源还会引起复燃。如果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热物体等火源还会引起复燃。如果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甚至还能引起爆炸,容易导致严重伤害事故。因此,在气体、甚至还能引起爆炸,容易导致严重伤害事故。因此,在气体、甚至还能引起爆炸,容易导致严重伤害事故。因此,在气体、甚至还能引起爆炸,容易导致严重伤害事故。因此,在气体、液体火灾的可燃物来源未切断之前,扑救应以冷却保护为主,液体火灾的可燃物来源未切断之前,扑救应以冷却保护为主,液体火灾的可燃物来源未切断之前,扑救应以冷却保护为主,液体火灾的可燃物来源未切断之前,扑救应以冷却保护为主,积极设法切断可燃物来源,然后集中力量把火灾扑灭。积极设法切断可燃物来源,然后集中力量把火灾扑灭。积极设法切断可燃物来源,然后集中力量把火灾扑灭。积极设法切断可燃物来源,然后集中力量把火灾扑灭。5/18/202442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4 4 4 4、先救人,后救物、先救人,后救物、先救人,后救物、先救人,后救物在发生火灾时,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人和物相比,人是在发生火灾时,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人和物相比,人是在发生火灾时,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人和物相比,人是在发生火灾时,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人和物相比,人是主要的,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主要的,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主要的,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主要的,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先救人后疏散物资。要首先组织人力和工具,尽早、尽快地先救人后疏散物资。要首先组织人力和工具,尽早、尽快地先救人后疏散物资。要首先组织人力和工具,尽早、尽快地先救人后疏散物资。要首先组织人力和工具,尽早、尽快地将被困人员抢救出来。在组织主要力量抢救人员的同时,部将被困人员抢救出来。在组织主要力量抢救人员的同时,部将被困人员抢救出来。在组织主要力量抢救人员的同时,部将被困人员抢救出来。在组织主要力量抢救人员的同时,部署一定的力量疏散物资、扑救火灾。在组织抢救工作时,应署一定的力量疏散物资、扑救火灾。在组织抢救工作时,应署一定的力量疏散物资、扑救火灾。在组织抢救工作时,应署一定的力量疏散物资、扑救火灾。在组织抢救工作时,应注意先把受到火灾威胁最严重的人员抢救出来,抢救时要做注意先把受到火灾威胁最严重的人员抢救出来,抢救时要做注意先把受到火灾威胁最严重的人员抢救出来,抢救时要做注意先把受到火灾威胁最严重的人员抢救出来,抢救时要做到稳妥、准确、果断、勇敢,务必要稳妥,以确保抢救的安到稳妥、准确、果断、勇敢,务必要稳妥,以确保抢救的安到稳妥、准确、果断、勇敢,务必要稳妥,以确保抢救的安到稳妥、准确、果断、勇敢,务必要稳妥,以确保抢救的安全。全。全。全。5/18/202443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5 5、防中毒,防窒息、防中毒,防窒息许多化学物品燃烧时也会产生有毒烟雾。一些有毒物品燃烧许多化学物品燃烧时也会产生有毒烟雾。一些有毒物品燃烧许多化学物品燃烧时也会产生有毒烟雾。一些有毒物品燃烧许多化学物品燃烧时也会产生有毒烟雾。一些有毒物品燃烧时,如使用的灭火剂不当,也会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时,如使用的灭火剂不当,也会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时,如使用的灭火剂不当,也会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时,如使用的灭火剂不当,也会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救人员如不注意很容易发生中毒。大量烟雾或使用二氧化救人员如不注意很容易发生中毒。大量烟雾或使用二氧化救人员如不注意很容易发生中毒。大量烟雾或使用二氧化救人员如不注意很容易发生中毒。大量烟雾或使用二氧化碳等窒息法灭火时,火场附近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可能引起碳等窒息法灭火时,火场附近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可能引起碳等窒息法灭火时,火场附近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可能引起碳等窒息法灭火时,火场附近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可能引起窒息。因此,在化工企业扑救火灾时还应特别注意防中毒、窒息。因此,在化工企业扑救火灾时还应特别注意防中毒、窒息。因此,在化工企业扑救火灾时还应特别注意防中毒、窒息。因此,在化工企业扑救火灾时还应特别注意防中毒、防窒息。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火剂,以避免产防窒息。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火剂,以避免产防窒息。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火剂,以避免产防窒息。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火剂,以避免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救时人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救时人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救时人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救时人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时要佩戴面具,以防发生中毒或窒息。时要佩戴面具,以防发生中毒或窒息。时要佩戴面具,以防发生中毒或窒息。时要佩戴面具,以防发生中毒或窒息。5/18/202444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6 6、听指挥,莫惊慌、听指挥,莫惊慌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动用周围的物质进行灭火,因为慌乱中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动用周围的物质进行灭火,因为慌乱中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动用周围的物质进行灭火,因为慌乱中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动用周围的物质进行灭火,因为慌乱中可能会把可燃物质当作灭火的水来使用,反面会造成火势可能会把可燃物质当作灭火的水来使用,反面会造成火势可能会把可燃物质当作灭火的水来使用,反面会造成火势可能会把可燃物质当作灭火的水来使用,反面会造成火势迅速扩大;也可能会因没有正确使用而白白消耗掉现场灭迅速扩大;也可能会因没有正确使用而白白消耗掉现场灭迅速扩大;也可能会因没有正确使用而白白消耗掉现场灭迅速扩大;也可能会因没有正确使用而白白消耗掉现场灭火器材,变得束手无策,只能待援。因此,发生火灾时一火器材,变得束手无策,只能待援。因此,发生火灾时一火器材,变得束手无策,只能待援。因此,发生火灾时一火器材,变得束手无策,只能待援。因此,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静,采取迅速正确措施扑灭初起火。这就要求定要保持镇静,采取迅速正确措施扑灭初起火。这就要求定要保持镇静,采取迅速正确措施扑灭初起火。这就要求定要保持镇静,采取迅速正确措施扑灭初起火。这就要求平时加强防火灭火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消防训练,制订周平时加强防火灭火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消防训练,制订周平时加强防火灭火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消防训练,制订周平时加强防火灭火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消防训练,制订周密的灭火计划,才能做到一旦发生火灾时不会惊慌失措。密的灭火计划,才能做到一旦发生火灾时不会惊慌失措。密的灭火计划,才能做到一旦发生火灾时不会惊慌失措。密的灭火计划,才能做到一旦发生火灾时不会惊慌失措。消法法消法法消法法消法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发生火灾的单位必发生火灾的单位必发生火灾的单位必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须立即组织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须立即组织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须立即组织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这就要这就要这就要这就要求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单位领导和消防安全干部除了有立求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单位领导和消防安全干部除了有立求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单位领导和消防安全干部除了有立求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单位领导和消防安全干部除了有立即组织本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员扑救火灾的责任和义务即组织本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员扑救火灾的责任和义务即组织本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员扑救火灾的责任和义务即组织本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员扑救火灾的责任和义务外,也要组织邻近单位消防队员参与灭火;作为邻近单位,外,也要组织邻近单位消防队员参与灭火;作为邻近单位,外,也要组织邻近单位消防队员参与灭火;作为邻近单位,外,也要组织邻近单位消防队员参与灭火;作为邻近单位,在相邻单位发生火灾时,也有支援灭火的义务。总之,要在相邻单位发生火灾时,也有支援灭火的义务。总之,要在相邻单位发生火灾时,也有支援灭火的义务。总之,要在相邻单位发生火灾时,也有支援灭火的义务。总之,要按照积极抢救人命,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扑灭火灾的基本按照积极抢救人命,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扑灭火灾的基本按照积极抢救人命,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扑灭火灾的基本按照积极抢救人命,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扑灭火灾的基本要求,及时、正确、有效地扑救火灾。要求,及时、正确、有效地扑救火灾。要求,及时、正确、有效地扑救火灾。要求,及时、正确、有效地扑救火灾。5/18/202445n常用常用灭火火设施器材:施器材:na.a.消火栓(水)消火栓(水)nb.b.干粉干粉灭火器火器nc.c.二二氧氧化化碳碳灭火器火器nd.d.空空气气机械泡沫机械泡沫灭火器火器ne.e.七七氟氟丙丙烷灭火器火器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5/18/202446消火栓的使用:按下按钮 启动水泵 打开箱门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5/18/202447消火栓的使用方法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5/18/202448n水水的灭火作用 1、冷却作用 2、窒息作用 3、稀释作用 4、分离作用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5/18/202449n水的禁用范围:1、轻金属火灾。此类物质遇水有产生爆炸性气体而引起爆炸或水流冲散燃烧的金属块导致火势蔓延的危险。2、遇水分解而产生可燃烧气体、有毒气体的物质的火灾。此类物质遇水产生爆炸性气体或有毒气体,可能引起爆炸或造成灭火人员中毒。3、处于熔化状态的钢或铁。在其未冷却之前射水,可引起爆炸。4、处于白热状态的化合物或碳。遇水有产生氢气、一氧化碳,有引起爆炸或造成人员中毒的危险。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5/18/2024501 1 1 1、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 1 1 1)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干粉从喷嘴内喷出,)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干粉从喷嘴内喷出,)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干粉从喷嘴内喷出,)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干粉从喷嘴内喷出,形成一股雾状粉流,射向燃烧物质灭火。形成一股雾状粉流,射向燃烧物质灭火。形成一股雾状粉流,射向燃烧物质灭火。形成一股雾状粉流,射向燃烧物质灭火。普通干粉又称普通干粉又称普通干粉又称普通干粉又称 BCBCBCBC干粉,用干粉,用干粉,用干粉,用于扑救液体和气体火灾,对固体火灾则不适用。多用干粉又称于扑救液体和气体火灾,对固体火灾则不适用。多用干粉又称于扑救液体和气体火灾,对固体火灾则不适用。多用干粉又称于扑救液体和气体火灾,对固体火灾则不适用。多用干粉又称ABCABCABCABC干干干干粉,可用于扑救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粉,可用于扑救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粉,可用于扑救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粉,可用于扑救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n干粉干粉灭火器火器(包括BC和ABC两类)nBCBC类干粉干粉灭火器火器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油漆等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nABCABC类干粉干粉灭火器火器除上述火灾外,还适用于大多数固体物质火灾。所以一般工厂、仓库、机关、学校、商店、车辆、船舶、科研部门、图书馆、展览馆等单位可选用ABC干粉灭火器。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5/18/202451 干粉干粉灭火器的使用:火器的使用:1、将安全销拉开。2、手握喷头朝向火点。3、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根部。4、熄灭后以水冷却降温。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5/18/202452 上 站在火场上风口;拔 拨出保险销;瞄 瞄准火焰根部;压 压下灭火器压把;扫 左右扫射。手提式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上、拨、瞄、压、扫。上、拨、瞄、压、扫。)(五字口诀五字口诀)5/18/202453拨出保险销5/18/202454拨出保险销5/18/202455瞄准火焰根部5/18/202456压下灭火器压把5/18/202457不正确不正确5/18/202458n二二氧氧化化碳碳灭火器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低压电器设备、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