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课件

上传人:3626209****147198... 文档编号:240929436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梨状肌综合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梨状肌综合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梨状肌综合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 正骨推拿科李克译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 正骨推拿科梨状肌综合征1 一、概念由于外力损伤梨状肌梨状肌而致局部充血、水肿、肌痉挛,进而刺激或压迫压迫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而产生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和下肢放射性痛、麻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症,称为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梨状肌狭窄综合征。一、概念由于外力损伤梨状肌而致局部充血、2二、解剖生理 在人的臀部肌肉非常丰满、结实,脂肪也不少。而梨状肌却是臀部一块深深层肌肉层肌肉,其形状有点象“梨”,故起名叫“梨状肌”。二、解剖生理 在人的臀部肌肉非常丰满、结实,脂肪也不3梨状肌起于盆腔内盆腔内骶骨前面2、3、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下穿过坐骨大孔达臀部,以肌腱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主要是协同其它肌肉完成大腿的外展、外旋动作。梨状肌起于盆腔内骶骨前面2、3、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下穿过坐4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正常型正常型坐骨神经干从梨状肌下坐骨神经干从梨状肌下孔穿出,至过腘窝处分为二终支;孔穿出,至过腘窝处分为二终支;内侧为胫神经,外侧为腓总神经。内侧为胫神经,外侧为腓总神经。变异型变异型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以上分支,腓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以上分支,腓总神经由梨状肌肌腹中穿出,胫总神经由梨状肌肌腹中穿出,胫神经由梨状肌下缘穿出。神经由梨状肌下缘穿出。坐骨神经干由梨状肌腹穿出或坐骨神经干由梨状肌腹穿出或上缘穿出。上缘穿出。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正常型坐骨神经干从梨状肌下孔穿出,至过5三、病因病机 病因:风寒湿邪、间:风寒湿邪、间接外力、梨状肌变异或接外力、梨状肌变异或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坐骨神经高位分支。病理:肌束痉挛、梨状肌肌束痉挛、梨状肌撕裂撕裂,局部充血、水肿,容易,局部充血、水肿,容易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腰腿痛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腰腿痛。三、病因病机 病因:风寒湿邪、间接外力、梨状肌变异或坐6四、诊断1、多有臀部急、慢性损伤史或受凉史。2、患侧臀部深层紧痛,可向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后外侧、足外侧及足跟部)3、严重者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缩短,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4、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一)症状四、诊断1、多有臀部急、慢性损伤史或受凉史。(一)症状7(二)体征1、压痛:腰部无压痛与畸形,活动不受限。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梨状肌体表投影区的深层有明显压痛,有时沿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麻。2、肌痉挛: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可触及条索样或弥漫性肌束隆起。病久者,伤侧臀部肌肉松软、无力,重者可出现萎缩。3、直腿抬高在60以前疼痛明显,超过60以后,疼痛反而减轻。?4、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二)体征1、压痛:腰部无压痛与畸形,活动不受限。在梨状肌体8梨状肌体表投影区 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点向股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点向股骨大转子尖端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下骨大转子尖端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下缘;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划一缘;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上缘;上下缘区域内连线,为梨状肌上缘;上下缘区域内即为梨状肌体表投影。即为梨状肌体表投影。梨状肌体表投影区 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点向股骨大转子9梨状肌紧张试验病人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一手固定股部下段,另手握拿踝部,将膝关节屈曲90度,使小腿外展。此时,股骨大转子外旋,拉紧梨状肌,若臀部与下肢出现疼痛,再将小腿内收,使梨状肌放松,症状减轻或消失。患者仰卧,患肢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按压膝关节外侧,使患肢极度内收,顶向腹部,另一手握住踝部,使小腿外旋,梨状肌部位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梨状肌紧张试验病人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一手固定股部下段,另10五、治疗治则 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手法 、按揉法、点按法、弹拨法、摇法、运动关节类手法等。取穴及部位 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及臀部、股后部及小腿外侧等部。五、治疗治则11操作方法1、松解手法 患侧臀部及掌根按揉臀部,然后再滚大腿后外侧。患者取俯卧位患者取俯卧位操作方法1、松解手法患者取俯卧位12 2、弹拨止痛沿梨状肌肌腹垂直方向弹拨,并点按阿是穴、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等穴 2、弹拨止痛133、理筋整复拇指推按阿是穴,肘压阿是穴3、理筋整复144、滑利关节 法结合被动运动,伸屈膝关节,外展、外旋髋关节。4、滑利关节155、舒筋活血抖下肢,擦臀部5、舒筋活血16六、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适当休息,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2.不可因梨状肌位置较深而使用暴力。3.可配合中药热敷、理疗等治疗。局部封闭亦可考虑。4.注意局部保暖。六、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适当休息,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17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损伤而致局部充血、水肿、肌痉挛,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压迫坐骨神经,其主要表现为臀部疼痛并向患侧放射,即坐坐骨神经压迫症状骨神经压迫症状。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也就是说任何原因引起的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缘的疼痛均称之为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在体内各种神经痛中居于首位,是常见病。但坐骨神经痛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症状状,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发病年龄常在2060岁,其中40岁左右最多见。20岁以前和60岁以后少见。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损伤而致局部充血、水肿、18 在临床中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有多种,而坐骨神经痛按病因病因的不同可分两大类,即原发性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神经痛,而根据坐骨神经痛症状表现症状表现来分又可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干性坐骨神经痛骨神经痛。在临床中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有19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起,也叫坐骨神经炎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受寒、受潮可为其诱发因素。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腘窝向小腿外侧放散至远端,其疼痛为持续性钝痛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并可发作性加剧或呈烧灼样刺痛,站立时疼痛减轻站立时疼痛减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20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是坐骨神经通路受邻近组织病变的刺激、压迫或破坏引起的疼痛。临床上所见的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常常在外伤、体力劳动或受凉后起病,或由于以上原因而复发。多数表现为一侧疼痛,个别为双侧。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一侧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剧,平卧时病腿抬高受限。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是坐骨神经通路受邻近组织病变的刺21 根性坐骨神经痛 多由于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关节炎、脊柱骨肿瘤及黄韧带增厚等椎管内及脊柱的病变造成。发病较缓慢,初期表现不典型,多为一侧腰痛,腰部酸胀、怕冷。腰痛多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消失。疼痛向患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伴有麻木或感觉异常。咳嗽、打喷嚏、大便可使疼痛加剧,疼痛为电流样,由腰沿坐骨神经走行向远端放射。大多数患者在下腰部患侧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当压迫此点时,疼痛常由局部向该侧下肢放射。颏胸试验阳性(即患者仰卧,将其头被动前屈使下颏触及胸壁时,出现下肢疼痛或疼痛加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特点:窜痛明显,疼痛以坐骨神经近端为主,腰脊椎特点:窜痛明显,疼痛以坐骨神经近端为主,腰脊椎旁有明显压痛点并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咳嗽、解旁有明显压痛点并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咳嗽、解手、弯腰、下蹲等增加腹压动作可加重疼痛。手、弯腰、下蹲等增加腹压动作可加重疼痛。根性坐骨神经痛 多由于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关节炎、脊柱骨肿22干性坐骨神经痛 多由梨状肌损伤、臀部脓肿、坐骨神经鞘膜瘤等病变造成。疼痛部位多位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有时为烧灼样或刀割样,夜间和活动后加重,咳嗽、喷嚏等动作时疼痛无加重。坐骨神经走行区压痛明显,而腰椎部位无压痛。这种病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颏胸试验阴性。特点:患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干呈放射性疼痛,尤特点:患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干呈放射性疼痛,尤以坐骨神经远端为多见,在臀以下沿坐骨神经走以坐骨神经远端为多见,在臀以下沿坐骨神经走行方向有压痛点,咳嗽等增加腹压动作时疼痛不行方向有压痛点,咳嗽等增加腹压动作时疼痛不明显。明显。干性坐骨神经痛 多由梨状肌损伤、臀部脓肿、坐骨神经鞘膜瘤等病23根性根性坐骨神经痛与干性干性坐骨神经痛的区别根性坐骨神经痛与干性坐骨神经痛的区别24本病的鉴别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部体征。若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则可兼有两者的症状、体征,而以明显的腰部体征和坐骨神经受压为主要特征。本病的鉴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区别252、臀上皮神经损伤:疼痛位于臀部及大腿后侧,痛不过膝,压痛点在髂嵴中点下方2cm处,梨状肌紧张试验阴性。2、臀上皮神经损伤:疼痛位于臀部及大腿后侧,痛不过膝,压痛点263、末梢神经炎的区别:末梢神经炎是患肢远端开始发病。既,先从患病肢体末端开始疼痛,后逐次向近端发展。3、末梢神经炎的区别:末梢神经炎是患肢远端开始发病。既,先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