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复习ppt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929088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9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种群和群落第四章 一、回顾本章一、回顾本章重要知识框架重要知识框架。1.种群的概念及五个特征种群的概念及五个特征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建立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建立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J型与型与S型曲线型曲线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意义1.丰富度丰富度及探究实验及探究实验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3.群落的群落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一)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特征(二)种群数量的变化(二)种群数量的变化(三)群落的结构(三)群落的结构(四)群落的演替(四)群落的演替1.演替演替类型类型2.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一、回顾本章重要知识框架。1.种群的概念及五个特征1.建立种(一)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数量特征)(一)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数量特征)1、种群的概念(区域、同种、全部个体)及五个数量特征:、种群的概念(区域、同种、全部个体)及五个数量特征:(一)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数量特征)1、种群的概念(区域(1 1)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附:附: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1)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附:种群的空间特征练习练习.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2)据统计,)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相似,所以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所以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政策。政策。(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类型。类型。(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会变成所示。所示。ABC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人口密度越来越大计划生育计划生育CA练习.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ABC人口2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下面是在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正确的有下面是在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正确的有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人口密度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人口密度B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C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物种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物种的丰富度D血球计数板实际上就是微型的样方,常用于调查微生物血球计数板实际上就是微型的样方,常用于调查微生物的数量的数量2.标志重捕法要使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标志重捕法要使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A.随机取样随机取样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和死亡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和死亡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迁入和迁出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迁入和迁出D.标志的动物要尽量多标志的动物要尽量多BCDBC1.下面是在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正确的有BCD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题:(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和和_,其中其中_(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大的地块。(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面积_。(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算只计算_个体。个体。(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如果要等距抽取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_。若调查中小样方为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群的密度为_。约约14株株m2五点取样法五点取样法 等距离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五点取样法五点取样法大大样方相邻的两条边及其顶角上的样方相邻的两条边及其顶角上的10m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约1(二)种群数量的变化(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A观察并提出问题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B观察并提出问题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形式C观察并提出问题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数学形式D提出合理假设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C(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数量数学模假设某种细菌的起始数量为假设某种细菌的起始数量为N,理想状态下,每,理想状态下,每20min繁殖一代,繁殖一代,a小时后该种群数量为小时后该种群数量为AN23aBN2aC2NaD2N20A假设某种细菌的起始数量为N,理想状态下,每20min繁殖一代2 2、种群增长的、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型曲线和“S”S”型曲线型曲线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种群增长的种群增长的“s”曲线曲线、增长率、增长速率、增长率、增长速率种群增长的“s”曲线、增长率、增长速率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复习ppt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复习ppt课件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1)在所调查的)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最可能是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最可能是,请在坐标图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请在坐标图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2)在探究)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C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3)如果要全面了解调查该地块的生物多样性(微生物除外)如果要全面了解调查该地块的生物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土壤动,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进行这项工作时对获得的小动物可存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进行这项工作时对获得的小动物可存放在放在溶液中。溶液中。接下来对采集到收集瓶中的小动物还应做的工作是接下来对采集到收集瓶中的小动物还应做的工作是和统计工作。和统计工作。(4)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该)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该弃耕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弃耕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右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体积分数为体积分数为70%(或(或“75%”)的酒精)的酒精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光源和热源的灯泡用肉眼或仪器认真观察并分类用肉眼或仪器认真观察并分类体积分数为70%(或“75%”)的酒精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三)群落的结构(三)群落的结构1.丰富度及探究实验丰富度及探究实验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丰富度。因土壤动物有因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且身体微小微小,因此不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常用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常用取样器取样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的方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统计法记名统计法,目测估计法目测估计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调查”活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活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忽略不计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忽略不计C只统计肉眼可见的小动物只统计肉眼可见的小动物D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D(三)群落的结构1.丰富度及探究实验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杆菌,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杆菌,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几天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据图回答:天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据图回答:(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的关系是)枯草杆菌与草履虫的关系是_(2)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三条曲线分别表示_、_和和_的数量变化情况。的数量变化情况。(3)曲线)曲线A在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段下降的原因是_。(4)曲线)曲线C在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段下降的原因是_。捕食捕食枯草杆菌枯草杆菌双小核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大草履虫大草履虫大草履虫以枯草杆菌为食,其大量繁殖导致枯草杆菌减少大草履虫以枯草杆菌为食,其大量繁殖导致枯草杆菌减少大草履虫在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竞争中失败,逐渐被淘汰,大草履虫在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竞争中失败,逐渐被淘汰,其数量不断下降其数量不断下降2.种间关系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杆菌,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时间时间数量数量0时间时间数量数量0时间时间数量数量0捕食捕食竞争竞争共生共生时间数量0时间数量0时间数量0捕食竞争共生选用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选用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个原生动物个原生动物A和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下: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下:(单位:个)(单位:个)(1)原生动物)原生动物A单独培养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上称此数量为。(2)由表可知,单独培养时)由表可知,单独培养时AB种群增长都属于种群增长都属于型增长。型增长。(3)如果将)如果将A、B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能够生存下来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能够生存下来的是的是,判断的理由是,判断的理由是。但达。但达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4)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环境容纳量或环境容纳量或K值值SA繁殖速度比繁殖速度比B快(出生率大)快(出生率大)少少选用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个(四)群落的演替(四)群落的演替1.演替的类型演替的类型(1 1)初生演替)初生演替)初生演替)初生演替概念:开始于概念:开始于概念:开始于概念: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完全没有植被并且(完全没有植被并且(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过程:过程:过程:过程:裸岩裸岩裸岩裸岩地衣地衣地衣地衣苔藓苔藓苔藓苔藓草本草本草本草本灌木灌木灌木灌木乔木乔木乔木乔木森林森林森林森林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2 2)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概念:开始于概念:开始于概念:开始于概念: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荒原次生裸地或次生荒原次生裸地或次生荒原次生裸地或次生荒原(不存在植被,但在(不存在植被,但在(不存在植被,但在(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过程:过程:过程:一年生杂草一年生杂草一年生杂草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灌木灌木灌木乔木林乔木林乔木林乔木林例子: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例子: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例子: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例子: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等等等等(四)群落的演替1.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