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预防原则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40928891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预防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预防原则海因里希把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归结为4个方面的问题:不正确的态度,即个别职工忽视安全,甚至故意采取不安全行为;技术知识不足,即缺乏安全生产知识、缺少经验或操作技术不熟练;身体不适,生理状态或健康状况不佳,如听力、视力不良,疾病,反应迟钝,醉酒或其它生理机能障碍;工作环境不良,工作场所照明、温度、湿度或通风不良,强烈的噪声、振动,物料堆放杂乱,作业空间狭小,设备、工具缺陷等不良的物理环境,以及操作规程不合适、没有安全规程及其它妨碍贯彻安全规程的事物。针对这4个方面的原因,海因里希提出以下4种对策,以避免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进;说服教育;人事调整;惩戒。这4种安全对策后来被归纳为众所周知的3E原则,即:Engineering工程技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安全;Education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Enforcement强制,借助于规章制度、法规等必要的行政、乃至法律的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一般地讲,在选择安全对策时应该首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然后是教育和训练。实际工作中,应该针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产生原因,灵活地采取对策。例如,针对职工的不正确态度问题,应该考虑工作安排上的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要求,对关键岗位上的人员要认真挑选,并且加强教育和训练;如能从工程技术上采取措施,则应该加强教育和训练,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尽可能地根据人机学的原理进行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进,降低操作的复杂程度。为了解决身体不适的问题,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要考虑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要求,并尽可能从工程技术上改进,降低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对于不良的物理环境,则应采取恰当的工程技术措施来改进。根据轨迹交叉论的观点,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避免事故。但是应该注意到,人与机械设备不同,机器在人们规定的约束条件下运转,自由度较少;而人的行为受各自思想的支配,有较大的行为自由性。这种行为自由性一方面使人具有搞好安全生产的能力性;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人的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控制人的行为是件十分困难的工作。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可以避免事故。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根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条件,使得即使人员产生了不安全行为也不致酿成事故。在安全工程中,把机械设备、物理环境等生产条件的安全称作本质安全。在所有的安全措施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实现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但是,受实际的技术、经济条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完全地杜绝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努力减少、控制不安全因素,使事故不容易发生。即使采取了工程技术措施,在减少、控制了不安全因素的情况下,仍然要通过教育、训练和规章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