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第四讲:表达技巧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0927190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71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第四讲:表达技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第四讲:表达技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第四讲:表达技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专题第四讲 表达技巧诗歌鉴赏专题l常见提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常见提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艺术特色、艺术技巧等。手法、艺术特色、艺术技巧等。常见提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艺术特色、艺术技巧等考点概述考点概述l1 1、直接设题考查。、直接设题考查。l2 2、融合在其他题型当中,成为其他题型答案的、融合在其他题型当中,成为其他题型答案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考点概述1、直接设题考查。四川高考近几年对于表达技巧类的考查四川高考近几年对于表达技巧类的考查(详情见第一讲(详情见第一讲诗歌复习总述诗歌复习总述)l1 1、(、(0707年)第二问:诗人的心情集中体现在年)第二问:诗人的心情集中体现在“乱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的?请简要分析。(王安石(王安石葛溪驿葛溪驿)l2 2、(、(0808年)第二问: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做赏析。年)第二问: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做赏析。(吴西逸吴西逸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l3 3、(、(0909年)第二问: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年)第二问: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做简要分析。结合全诗,对此做简要分析。(陆游(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l4 4、(、(1010年)第一问:在炼字中对借代的考查。年)第一问:在炼字中对借代的考查。(暗考题型)(暗考题型)(向子湮(向子湮减字木兰花减字木兰花 )l5 5、(、(1111年)第二问:在炼句中对融情于景的考查。年)第二问:在炼句中对融情于景的考查。(暗考题型)(暗考题型)(陈与义(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四川高考近几年对于表达技巧类的考查(详情见第一讲诗歌复习提问方式提问方式l1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描写方式、抒情方式)?描写方式、抒情方式)?l2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l3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提问方式答题格式答题格式:运用了运用了手法,描绘了手法,描绘了内容,抒发了内容,抒发了情情感,起到了感,起到了效果。效果。小结:明手法小结:明手法释内容析情感(效果)释内容析情感(效果)答题格式:小结:明手法 释内容析情感(效果)示例(10年安徽卷)岁暮岁暮 唐唐 杜甫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今四川阆中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被吐蕃攻占。问: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问: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示例(10年安徽卷)岁暮 唐杜甫答:使用了答:使用了借代和用典借代和用典,(明手法明手法)借代如借代如“烟尘烟尘”代边境代边境 战争;与后文战争;与后文“鼓角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请缨”,典出,典出汉书汉书.终军传终军传;(释内容释内容)在诗句中暗示朝中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析情析情感感)答:使用了借代和用典,(明手法)借代如“烟尘”代边境 战争;表达技巧知识框架表达技巧知识框架表达技巧知识框架诗诗歌歌表表达达技技巧巧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直接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点面结合(远近、高低)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点面结合(远近、高低)、视听结合、视听结合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复、对偶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复、对偶反问、双关、互文、用典、叠字、排比、顶真反问、双关、互文、用典、叠字、排比、顶真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描写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技巧结构技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开宗明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伏笔、画龙点睛、过渡、线索、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伏笔、画龙点睛、过渡、线索、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其他手法其他手法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诗修辞手法直接抒情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见见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87-88P87-88(学生用书)(学生用书)一、抒情方式一、抒情方式见创新设计P87-88(学生用书)一、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87)l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l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陈子昂l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l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l以慷慨悲凉的基调,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以慷慨悲凉的基调,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1.直抒胸臆(创新设计p87)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l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l如:如:l杜甫杜甫登高登高l李清照李清照如梦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l李白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l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87p87三闾庙三闾庙滁州西涧滁州西涧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见习题集(见习题集例例1)江江行行宋宋严羽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注注声。声。注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请从请从“景景”与与“情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见习题集 例1)答:颔联答:颔联寓情于景(明手法)寓情于景(明手法)。诗中描写了。诗中描写了雪雪“残残”、雁、雁“断断”、月、月“新新”、潮、潮“生生”的凄迷景致的凄迷景致(释内容),(释内容),景中寄寓了诗人的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析情感)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析情感)答:颔联寓情于景(明手法)。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l借自然界中事物具有的特征,来表达志向和情借自然界中事物具有的特征,来表达志向和情感,诗中之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感,诗中之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l如:如:l于谦于谦石灰吟石灰吟l周敦颐周敦颐爱莲说爱莲说l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88骆宾王骆宾王在狱咏蝉在狱咏蝉3.托物言志借自然界中事物具有的特征,来表达志向和情感,诗中4.借古讽今借古讽今l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来影射、讽喻现实,抒发情感。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来影射、讽喻现实,抒发情感。l如:如:l杜甫杜甫咏怀古迹咏怀古迹借王昭君的身世经历来抒发自己借王昭君的身世经历来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的不幸遭遇。l刘禹锡刘禹锡石头城石头城l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88P88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4.借古讽今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来影射、讽喻现实,抒发情感。抒情方式设问示例:抒情方式设问示例:la a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lb b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lc c第第X 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抒情方式设问示例:a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答题步骤 :l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l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l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蕴藉、淋漓尽致等。即:即:明手法释内容明手法释内容+析效果(情感)析效果(情感)答题步骤: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 春行即兴春行即兴李华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请从“景景”和和“情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0505年全国卷一年全国卷一 (见习题集(见习题集 例例2 2)春行即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明手法)(明手法)。这首诗写了作者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释内容)(释内容)诗中诗中“花自落花自落”、“鸟空啼鸟空啼”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情感)(析情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明手法)。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二、描写手法二、描写手法 见创新设计见创新设计P88-89P88-89。(。(学生用书学生用书)二、描写手法 见创新设计P88-89。(学生用书)诗诗歌歌表表达达技技巧巧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直接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点面结合(远近、高低)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点面结合(远近、高低)、视听结合、视听结合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复、对偶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复、对偶反问、双关、互文、用典、叠字、排比、顶真反问、双关、互文、用典、叠字、排比、顶真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描写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技巧结构技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开宗明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伏笔、画龙点睛、过渡、线索、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伏笔、画龙点睛、过渡、线索、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其他手法其他手法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诗修辞手法直接抒情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1.虚实相生虚实相生l何为虚?何为虚?l(1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借虚无境界来反衬现实。)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借虚无境界来反衬现实。l如:李白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l(2 2)已逝之景之境。)已逝之景之境。l如:李煜如:李煜虞美人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l(3 3)设想的未来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l如:柳永如:柳永雨霖铃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这是设想别后之境。设想别后之境。l见见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88 P88 王昌龄王昌龄送魏二送魏二1.虚实相生何为虚?在诗歌中,在诗歌中,“实实”是指是指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实象、实事、实境、现实。境、现实。如: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虞美人中的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等。诗歌中的诗歌中的“实实”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现实。琅琊溪琅琊溪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l 注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滁州琅琊山。槎(槎(chch):这里指拼扎而说的简易木桥。):这里指拼扎而说的简易木桥。l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4 4分)分)1111年年 安徽卷安徽卷 (见习题集(见习题集 例例3 3)琅琊溪11年 安徽卷 (见习题集 l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实写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虚写山中的春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参考答案:2.正侧结合正侧结合l详见详见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88P88陌上桑陌上桑2.正侧结合详见创新设计P88陌上桑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l指在诗中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指在诗中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手法。l如:如:l王维王维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l杜甫杜甫绝句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l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88杜甫杜甫漫成一首漫成一首3.动静结合指在诗中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雨后池上雨后池上 刘攽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试从“静静”与与“动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一、二两句以答: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水面平”“明镜明镜”“照檐楹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静态。三、四两句用。三、四两句用“忽起忽起”“垂杨舞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动态之美。全诗。全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动静结合,组成了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0505全国二全国二 (见习题集(见习题集 例例4 4)雨后池上 刘攽 答:一、二两句以“水面平”“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的作用一、突出人物的特征;一、突出人物的特征;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三、使对象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三、使对象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四、表达情感、主题。四、表达情感、主题。4.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作用l如:如:l杜牧杜牧过华清宫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开。一骑红尘妃子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无人知是荔枝来。”l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89 P89 赵师秀赵师秀约客约客如:秋秋 思思 张张 籍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论张籍诗歌风格云:王安石论张籍诗歌风格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寻常”的细节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又开封”。这一细节表达了这一细节表达了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而引起的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而引起的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04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见习题集(见习题集 例例5)秋 思 张 籍 5.白描白描l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烘托,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l如:如:l陶渊明陶渊明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鸣桑树颠。”l创创P89聂夷中聂夷中田家田家5.白描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具有传6.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渲染:渲染: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 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是指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是指正面着意正面着意描写。描写。烘托:烘托: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使所要表现的对象更加鲜明突出。是使所要表现的对象更加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6.渲染与烘托渲染: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l如:如:l赵师秀赵师秀约客约客中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家家家雨家雨”“处处蛙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雨的连绵。,衬托夜的静、雨的连绵。l白居易白居易琵琶行琵琶行中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一句,用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l创创P90贺铸贺铸青玉案青玉案如:7.衬托衬托l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分正衬、反衬。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分正衬、反衬。l正衬:正衬:是用是用相同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的东西来衬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山之高的。姥山之高的。l反衬:反衬:是用是用相反相反的东西来衬托,的东西来衬托,鸟鸣涧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花落、月出、鸟鸣以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景,反衬出春涧的寂静,等动景,反衬出春涧的寂静,使诗境富有生机而不枯寂。使诗境富有生机而不枯寂。l反衬有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反衬有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l创创P89欧阳修欧阳修别滁别滁7.衬托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分正衬、反衬。8.对比对比l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l创创P89 P89 欧阳修欧阳修生查子生查子元夕元夕8.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9.描写角度描写角度l(1 1)点面结合)点面结合l杜牧杜牧江雪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l(2 2)远近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远近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l仲殊仲殊南柯子南柯子忆旧忆旧“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寒假综合(寒假综合练习)练习)l杜牧杜牧山行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l(3 3)高低结合(从上到下,由下而上;由高到低,由低到高)高低结合(从上到下,由下而上;由高到低,由低到高)l毛泽东毛泽东沁园春沁园春长沙长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击长空,鱼翔浅底。”9.描写角度(1)点面结合l(4 4)视听结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视听结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l仲殊仲殊南柯子南柯子忆旧忆旧“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在天涯。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在天涯。”(寒假综合练习)(寒假综合练习)(4)视听结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描写手法设问示例:la a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lb b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lc c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描写手法设问示例:a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答题步骤:l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低等顺序);l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解说;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解说;l对作用进行分析。对作用进行分析。答题步骤: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答题模式:(1 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明手法)(明手法)描写,写描写,写出了出了(释内容),(释内容),烘托了诗人烘托了诗人(析情感)(析情感)的感情。的感情。(2 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的感情。答题模式:(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明手法)描写,写l课堂训练:(课堂训练:(20112011福建卷)福建卷)(见习题集(见习题集例例6)l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晓至湖晓至湖上上 清清 历鹗历鹗 出郭晓色微,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弥漫与天永。折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泛泛逐清景。l 注注湖:杭州西湖。湖:杭州西湖。折:弯曲。折:弯曲。景:影。景:影。l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课堂训练:(2011福建卷)(见习题集 l答题要点:答题要点:对比对比:以以“有声有声”与与“无影无影”对比,对比,远写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对偶对偶:以以“折折苇苇”对对“遥山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以“动有声动有声”对对“淡无影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答题要点: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三、修辞手法三、修辞手法l见见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85-87P85-87(学生用书)(学生用书)三、修辞手法见创新设计P85-87(学生用书)诗诗歌歌表表达达技技巧巧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直接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点面结合(远近、高低)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点面结合(远近、高低)、视听结合、视听结合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复、对偶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复、对偶反问、双关、互文、用典、叠字、排比、顶真反问、双关、互文、用典、叠字、排比、顶真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描写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技巧结构技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开宗明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伏笔、画龙点睛、过渡、线索、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伏笔、画龙点睛、过渡、线索、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其他手法其他手法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诗修辞手法直接抒情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l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复反复、对偶、对偶、反问、反问、排比排比l双关、双关、互文、用典、叠字、互文、用典、叠字、顶真顶真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复、对偶、反问、排比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表达作用表达作用比喻比喻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冗长为简洁。通俗,化冗长为简洁。拟人拟人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以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以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夸张夸张1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 2、增添文采,增强感染力。、增添文采,增强感染力。3 3、增强联想;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烘托气氛。对偶对偶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语言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节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语言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奏鲜明,音韵和谐。用典用典表达更有文采,含蓄而典雅。表达更有文采,含蓄而典雅。修辞手法表达作用比喻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表达作用表达作用设问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借代借代使语言简练、含蓄。使语言简练、含蓄。反问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排比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叠字叠字突出思想情感,加强音韵节奏。突出思想情感,加强音韵节奏。修辞手法表达作用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表达作用表达作用双关双关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的情感。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的情感。顶真顶真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且能突出事物之间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联系。环环相扣的联系。反复反复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感染力强;强调内容。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感染力强;强调内容。互文互文使诗句结构工整,语言明快,声韵和谐。使诗句结构工整,语言明快,声韵和谐。修辞手法表达作用双关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的情感修辞手法设问示例修辞手法设问示例 :l1 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l2 2诗的第诗的第X X句句/X/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修辞手法设问示例: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答题步骤:l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明手法)(明手法)l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诗句内容(释内容)(释内容)l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析效果(析效果/情感)情感)答题步骤: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明手法)答题模式:l本诗(或第本诗(或第X X句或第句或第X X联)运用了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的修辞手法,(明(明手法)手法)写出了写出了(释内容),(释内容),表达了诗人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的情感。(析效果(析效果/情感)情感)答题模式: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明手【2009年重庆卷年重庆卷】(见习题集(见习题集例例7)【折桂令折桂令】问秦淮问秦淮孔尚任孔尚任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第四讲:表达技巧课件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瞧。“当年粉黛,何处笙箫?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 2分)分)借代、反问借代、反问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20082008江苏江苏】(见习题集(见习题集例例8)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 李李白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注】一水:亦作一水:亦作“二水二水”。“总为浮云能蔽日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比喻。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2008江苏】(见 移家别湖上亭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诗人采用答:诗人采用拟人化拟人化的手法,用的手法,用“系系”“相识相识”“欲别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达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对湖上亭的深情。了对湖上亭的深情。(见习题集(见习题集例例9)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问:诗人采用什么减字木兰花减字木兰花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斜红叠翠斜红叠翠”一句,一句,“红红”“翠翠”和和“斜斜”“叠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其妙,请简要分析。“红红”“翠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含蓄而形象。“斜斜”“叠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描写花叶的形态,“斜斜”描写花朵的描写花朵的多姿,多姿,“叠叠”凸显了枝叶的茂密。凸显了枝叶的茂密。1010四川四川(见习题集(见习题集例例10)减字木兰花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四、结构技巧四、结构技巧l详见详见创创P90-91P90-91四、结构技巧详见创P90-91诗诗歌歌表表达达技技巧巧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直接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点面结合(远近、高低)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点面结合(远近、高低)、视听结合、视听结合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复、对偶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复、对偶反问、双关、互文、用典、叠字、排比、顶真反问、双关、互文、用典、叠字、排比、顶真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描写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技巧结构技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开宗明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伏笔、画龙点睛、过渡、线索、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伏笔、画龙点睛、过渡、线索、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其他手法其他手法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诗修辞手法直接抒情虚实相生、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常用结构技巧常用结构技巧l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 、线索、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线索、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常用结构技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线索、欲扬l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见习题集(见习题集例例11)东坡东坡苏轼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l此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东坡是他在黄州居住和躬耕之所。此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东坡是他在黄州居住和躬耕之所。l荦(荦(lu)确:山多大石貌)确:山多大石貌l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l答案: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夜行图,一幅雨后东坡夜行图,营造了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氛围,以一种清明幽静的氛围,以映衬映衬作者心灵澄澈的精神境作者心灵澄澈的精神境界。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见习题集 l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20112011全国大纲卷全国大纲卷 (见习题集(见习题集例例12)l 关河令关河令l 周邦彦周邦彦l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云深无雁影。l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l【注注】周邦彦(周邦彦(1056-1121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为雁能传书。l1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的?请简要说明。课堂训练 2011全国大纲卷 l答案:是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在日间“渐向暝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l解析: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解析: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 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 2分。意分。意思答对即可。思答对即可。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l(20112011湖北卷)湖北卷)(见习题集(见习题集例例13)l14.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8分)分)登登 城城 望湖楼晚景望湖楼晚景 刘敞刘敞 苏轼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重楼闲上倚城隅。壮观应须好句夸。壮观应须好句夸。浅深山色高低树,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一片江南水墨图。电光时掣紫金蛇。电光时掣紫金蛇。l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 2分)分)答:答:刘诗第三句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意境。苏诗第三句从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横风吹雨”转入转入“雨过潮平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下。(2011湖北卷)五、其他手法五、其他手法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五、其他手法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1.1.比兴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所谓兴,即所谓比,就是比喻。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卫风卫风氓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兮,无与士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关雎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1.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2.铺陈l即即诗经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赋者,铺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进行铺叙陈述。l如:如:l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鸡鸣外欲曙”一节。一节。2.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3.3.象征象征l象征是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象征是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的修辞方式。是托物言志的一种。质或抽象事理的修辞方式。是托物言志的一种。l在狱咏蝉在狱咏蝉骆宾王骆宾王 l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l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l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l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l无一字不说蝉,无一字不说自己无一字不说蝉,无一字不说自己l创创P89 P89 李商隐李商隐柳柳3.象征象征是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4.4.想象、联想想象、联想l想象想象是根据现有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造是根据现有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新形象的过程。联想联想是根据事物互相联系这一客观是根据事物互相联系这一客观规律规律,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l联想联想可以可以丰富想象的内容,促进想象的发展丰富想象的内容,促进想象的发展,使人,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环境场面描写更充分发挥衬托人物、烘托气氛的作环境场面描写更充分发挥衬托人物、烘托气氛的作用。用。4.想象、联想想象是根据现有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造新l凉州词(其一)张籍凉州词(其一)张籍l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l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l最后两句由沙漠驼队的铃声,想到驮往安西的丝绸,运最后两句由沙漠驼队的铃声,想到驮往安西的丝绸,运用用想象、联想想象、联想手法,手法,虚实相生虚实相生,表达了对安西都护府被,表达了对安西都护府被吐蕃占领无法收回的不满。吐蕃占领无法收回的不满。凉州词(其一)张籍l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李白l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l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l注解:注解:这是李白乾元元年(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梅花:梅花:梅花落梅花落曲牌名。曲牌名。l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l唐诗直解唐诗直解评此诗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耳闻笛声吹寒,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手法?有何作用?l 诗人运用诗人运用想象联想想象联想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运用了通感(移觉)修辞手法,描绘出诸视觉,运用了通感(移觉)修辞手法,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有力地烘托了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综合训练:直击高考综合训练:直击高考(见习题集)(见习题集)综合训练:直击高考 (见习题集)祝你成功!祝你成功!祝你成功!叠字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李清照 声声慢声声慢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 之二之二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天净沙天净沙乔吉乔吉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天净沙反复反复采桑子采桑子 辛弃疾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却道天凉好个秋!反复采桑子 互文互文l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l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l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排比排比l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莲曲采莲曲l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木兰诗排比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对偶对偶l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l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l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用典用典l辛弃疾辛弃疾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龙吟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登建康赏心亭l李商隐李商隐马嵬马嵬 锦瑟锦瑟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用典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名言摘抄名言摘抄50、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细腻的感情色彩。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51、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进入周”,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52、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谷超豪谷超豪5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佚名54、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佚名佚名55、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佚名佚名5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佚名57、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佚名佚名58、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佚名佚名59、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佚名佚名60、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孙中山孙中山61、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达尔文6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曹雪芹63、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矛盾矛盾64、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士其高士其65、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高士其66、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问”放在放在“学学”的下面。的下面。谢觉哉谢觉哉67、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谢觉哉68、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陶铸陶铸6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