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0926459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专题二 秦国商鞅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单元综述单元综述 1 1、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大变革时期,由于,由于铁器铁器和牛耕和牛耕的推广,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推动进一步发展,推动生产关生产关系系急剧变动。各诸侯国为适应形势的变化,纷纷急剧变动。各诸侯国为适应形势的变化,纷纷变法变法求强求强。2 2、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商鞅最为彻底。商鞅在在秦孝公秦孝公的支持下,对秦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支持下,对秦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日常行为准则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乃至日常行为准则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秦国使秦国迅速崛起,迅速崛起,并奠定了秦始皇并奠定了秦始皇成就霸业成就霸业的基础。的基础。1.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表现在哪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些方面?(1)(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铁器和牛耕的推广(2)(2)水利工程兴修水利工程兴修:春秋:春秋芍陂(最早)芍陂(最早);战国战国西门豹渠、都江堰、郑国渠。西门豹渠、都江堰、郑国渠。(3)(3)农业发展,私田增多,封建生产关系发农业发展,私田增多,封建生产关系发展。展。2.2.赋税改革和诸侯国的卿大夫夺权赋税改革和诸侯国的卿大夫夺权赋税改革赋税改革:齐国管仲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相地而衰征”、鲁、鲁国国“初税亩初税亩”实质: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制诸侯国的卿大夫夺权:三桓执政、三家分诸侯国的卿大夫夺权:三桓执政、三家分晋及田氏代齐。晋及田氏代齐。内容:打击贵族,精简机构,养兵练兵内容:打击贵族,精简机构,养兵练兵作用:楚国强盛。作用:楚国强盛。内容:废世禄,尽地力,实行内容:废世禄,尽地力,实行“平籴法平籴法”,定,定法经法经。作用: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作用: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3.3.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内容:奖贤能,加强君主集权。内容:奖贤能,加强君主集权。作用:富国强兵。作用:富国强兵。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说明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说明各诸侯国实施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各诸侯国实施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铁器和牛耕逐渐推广铁器和牛耕逐渐推广,水水利工程大量兴修利工程大量兴修。2.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封建封建生产关系逐渐确立。生产关系逐渐确立。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新兴的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新兴的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放生产力。3.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改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改革变法的革。因此,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发展。阅读课文P18页探究与思考第2题1.四个字的短语表达为:取信于民。2.讲述你身边的相同的事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向向封建封建社会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随着诸侯争霸的推动,原有转变的过渡时期,随着诸侯争霸的推动,原有的的奴隶制统治秩序奴隶制统治秩序已经瓦解,各国都面临着已经瓦解,各国都面临着政治经政治经济制度济制度的重建。的重建。(一)客观背景:变法改革成为时代的迫切要(一)客观背景:变法改革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求 商鞅变法历史商鞅变法历史背景背景 战国七雄有能出奇计强秦者,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吾尊官,与之分土 (二)主观条件(二)主观条件 1.1.秦统治者热衷于改革秦统治者热衷于改革 2.2.商鞅得到秦统治者的赏识商鞅得到秦统治者的赏识商鞅入秦商鞅入秦 商鞅其人商鞅其人 商鞅(约前商鞅(约前390390前前338338),出生于卫国,原),出生于卫国,原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因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因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史称商鞅。商尊为商君,史称商鞅。商鞅尊崇李悝学说,少年时鞅尊崇李悝学说,少年时就立志革新政治。前就立志革新政治。前361361年,看到秦孝公的年,看到秦孝公的求贤求贤令令后,便带着李悝的后,便带着李悝的法经法经,只身入秦。,只身入秦。商鞅舌战图商鞅舌战图展开论战展开论战 秦孝公就是否变秦孝公就是否变法进行讨论。以甘龙、法进行讨论。以甘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认杜挚为首的旧贵族认为为“圣人不易民而教,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知者不变法而治”。商鞅为实行新法,展商鞅为实行新法,展开论战,宣传了变法开论战,宣传了变法的必要性和意义,的必要性和意义,为为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徙徙木木立立信信 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告示: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告示:“谁扛到北谁扛到北门,赏门,赏十金十金。”大伙直嘀咕:大伙直嘀咕:“这有这有什么难,赏这么什么难,赏这么多金多金?”谁也不扛。赏金提高到谁也不扛。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人们更加疑惑了,这时候,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了,这时候,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他“五十金五十金”。人人们纷纷议论们纷纷议论:“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开始变法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开始变法。思考:思考:商鞅变法的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战国,铁农具和战国,铁农具和()出现并推广出现并推广()提高了)提高了,私田大量出现,私田大量出现,(,()逐渐瓦解逐渐瓦解()逐渐确立逐渐确立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等新的阶层等新的阶层()要求改革参与国家政权要求改革参与国家政权,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变法改革成为时代潮流变法改革成为时代潮流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西周在经济上实行集体劳作的西周在经济上实行集体劳作的()生产力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决定思考:思考:商鞅变法的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什么?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称霸天下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法的直接动力。二、变法的中心、目的二、变法的中心、目的人物:人物:中心:中心:目的:目的:商鞅(官职:左庶长商鞅(官职:左庶长 发展农业、厉行法治发展农业、厉行法治 直接目的: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摆脱落后状态;富国强兵、摆脱落后状态;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废除奴隶制,确立地主阶废除奴隶制,确立地主阶级的统治。级的统治。1 1、以农求富以农求富的的经济改革经济改革(1)废井田,开阡陌)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级的利益;三、变法的措施三、变法的措施(内容)(内容)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的积极性;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2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1 1、以农求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的经济改革 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秦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秦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了物质基础;保护了小农经济,促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形成古代中国对商业形成古代中国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政策,发展抑制的总体政策,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的阻力。1 1、以农求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的经济改革 便利赋税征收;便利赋税征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都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统一度量衡)统一度量衡1.1.以农求富的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经济改革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入;(4)改革赋税制度)改革赋税制度2.2.提高战斗力的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军事改革 三、变法的措施三、变法的措施(内容内容)大大提高了秦军的大大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和秦国的国战斗力和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中国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军事基础;奠定了军事基础;(1)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2)严肃军纪)严肃军纪扩大了统治基础。扩大了统治基础。(1 1)废除世卿世禄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特权;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特权;3.3.加强集权的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政治改革(2 2)普遍推行郡县制;普遍推行郡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强化了中央集权;(1)建立严密的户)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籍制度;制定什伍、什伍、连坐制度;连坐制度;加强户籍管理,为收税、加强户籍管理,为收税、征兵提供了依据;加强了征兵提供了依据;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加强专制对百姓的控制,加强专制统治。统治。4.4.司法改革司法改革(2)制定秦律)制定秦律用法律形式把改革内容用法律形式把改革内容固定下来,有利于加强固定下来,有利于加强统治统治燔诗书而明法令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实质:思想文化专制实质:思想文化专制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典籍也是一种摧残;5.5.加强思想控制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文化改革(2 2)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1 1)“塞私门之请塞私门之请”;进一步发展了小农经济,有利于增加政府财进一步发展了小农经济,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杜绝腐败滋生;杜绝腐败滋生;6.6.移风易俗的移风易俗的习俗改革习俗改革(3 3)强行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强行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融合。一次较为彻底的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的改革运动 四、评价四、评价1 1、性质:、性质:2 2、积极性:、积极性: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为秦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六国全国奠定变法为秦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六国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作用。3 3、局限:、局限:商鞅变法处在一个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商鞅变法处在一个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如刑法严酷)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如刑法严酷)(2 2)加重剥削压迫;(如连坐法)加重剥削压迫;(如连坐法)(3 3)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4 4)焚烧史书,蔑视文化: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导)焚烧史书,蔑视文化: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成功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成功的原因。从商鞅变法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原因。从商鞅变法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 1)从性质来看:是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从性质来看:是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2 2)从地位来看: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从地位来看: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3 3)从内容来看:核心内容概括:)从内容来看:核心内容概括:“农战农战”和和“法治法治”。涉及政、。涉及政、经、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经、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4 4)从结果来看: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对)从结果来看: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变法变法特点特点:封建性封建性 彻底性彻底性 全面性全面性 有效性有效性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成功的原因。的原因。(1 1)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 2)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有效;)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有效;(3 3)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有坚强的领导集团)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有坚强的领导集团;(4 4)商鞅个人的政治才干和领导能力。)商鞅个人的政治才干和领导能力。变法变法成功原成功原因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认识(1 1)一个民族、国家要发展,就必须根据现实的需要适时地进行改革;)一个民族、国家要发展,就必须根据现实的需要适时地进行改革;不改革就会丧失活力、落后、甚至灭亡;不改革就会丧失活力、落后、甚至灭亡;(2 2)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有时可能遭受挫折,甚至中途夭折。这就)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有时可能遭受挫折,甚至中途夭折。这就 要求改革者有敢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不怕挫折、不怕失败要求改革者有敢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不怕挫折、不怕失败 甚至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求改革者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甚至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求改革者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引导改革冲破艰难险阻达到胜利的彼岸。引导改革冲破艰难险阻达到胜利的彼岸。(3 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终将取得成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终将取得成功;(4 4)即使今天我们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但这些也只是前)即使今天我们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但这些也只是前进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进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变法变法认识认识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法成败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法成败的因素。(1 1)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2 2)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3 3)改革的措施、策略、有人等是否得当)改革的措施、策略、有人等是否得当;变法变法成败因成败因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