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925869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 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 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事故预防与控制原则1事故预防与控制原则 1)防患于未然原则 2)事故可预防原则 3)避免根除事故原因原则2各安全对策之间的关系 事故预防与控制原则1事故预防与控制原则1 1)防患于未然原则)防患于未然原则防患于未然原则亦即损失预防原则,是指在风险事故防患于未然原则亦即损失预防原则,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种因素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消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而降低损失发生的频率,这是事除或减少风险因素而降低损失发生的频率,这是事前的措施。如定期体检,虽不能消除癌症的风险,前的措施。如定期体检,虽不能消除癌症的风险,但可获得医生的劝告或及早防治,因而可以减少癌但可获得医生的劝告或及早防治,因而可以减少癌症发病的机会或减轻其严重程度。症发病的机会或减轻其严重程度。预防事故的积极有效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即采用预防事故的积极有效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即采用“事先型事先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事故隐患、不安全因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事故隐患、不安全因素消除在潜伏、孕育阶段,这是防止事故的根本出素消除在潜伏、孕育阶段,这是防止事故的根本出发点。发点。1)防患于未然原则防患于未然原则亦即损失预防原则,是指在风险 2 2)事故可预防原则)事故可预防原则是指是指在损失发生时或损失发生之后为降低损失程度在损失发生时或损失发生之后为降低损失程度而而采取的各项措施采取的各项措施,是处理风险的有效技术。除自然,是处理风险的有效技术。除自然灾灾害造成的事故无法采取主动的防止措施,以及某些害造成的事故无法采取主动的防止措施,以及某些事事故原因在技术上尚未有有效控制措施外,其余事故故原因在技术上尚未有有效控制措施外,其余事故都都可以预防,即通过消除原因,控制事故发生,避免可以预防,即通过消除原因,控制事故发生,避免或或减少损失。减少损失。例如,安装自动喷淋设备以抑制火灾事故;再如可例如,安装自动喷淋设备以抑制火灾事故;再如可以以通过对地震活动规律进行分析,预测地震可能出现通过对地震活动规律进行分析,预测地震可能出现的的时间、地点,采取疏散、撤离、转移等手段,减少时间、地点,采取疏散、撤离、转移等手段,减少其其损失等。损失等。2)事故可预防原则是指在损失发生时或损失发生之后为降低3 3)避免根除事故原因原则)避免根除事故原因原则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采取主动放弃或改变该项活动的方式。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原因之间又有其因果关系,那么什么是事故的最根本原因呢?事故预防就是要从事故的直接原因着手,分析引起事故的最本质的原因,只有消除这些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消除事故的所有原因,才能根除事故。3)避免根除事故原因原则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危害后果:1.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特异性作用(对听觉系统)和非特异作用(对其他系统)两类。对听觉系统的损害表现为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力损伤甚至噪声聋。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头痛、头晕、耳鸣、心悸与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在噪声作用下,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高。噪声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状态,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功能减弱、食欲减退等。此外,长期接触噪声还会使人产生苦恼、心情烦躁不安等心理异常表现。2.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粉尘可刺激眼睛、皮肤、呼吸道、使皮肤干燥、眼睛不适,吸入可致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引起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炎等。长期反复吸入可引起尘肺等。危害后果:1.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特异性作3.高温对人体的危害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只要是引起体温调节和水电解质代谢为主的全身性变化,出现以循环系统及中区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中暑性疾病,也称急性热致疾病,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4.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急性co中毒是吸入高浓度co后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急性co中毒起病急、潜伏期短。轻、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持续时间短,经脱离现场进行抢救,可较快苏醒、一般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质状态。3.高温对人体的危害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只要是引起体温调节和(2)二氧化硫轻度中毒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声音嘶哑,甚至有呼吸短促、胸痛、胸闷,严重者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长期吸入低浓度的二氧化硫可出现头昏、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常有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和味觉减退等。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课件防护措施:1.噪声的防护措施(1)控制和消除噪声源:如用低噪声的焊接代替高噪声的铆接,用无声的或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2)更新设备:对老企业已有的设备,应从实际出发,采取消声、吸音、隔声和隔振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3)进行健康教育,加强个体防护,工人现场操作时要配带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轻噪声危害。(4)加强噪声监测,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我国2002年公布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规定,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5)定期对接噪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1.噪声的防护措施2.粉尘的防护措施防尘八字经验:即“革、水、密、风、护、管、教、查”。(1)“革”。即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革,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2)“水”。即湿式作业,是一种经济易行,能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水对绝大多数粉尘具有良好的抑制散发性能,粉尘被湿润后就不易在空气中飞扬。(3)“密”、“风”。即密闭尘源及通风抽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密闭独风除坐方法。凡能产生粉尘的设备都应尽可能密闭,并和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相结合,使密闭系统内保持一定的负压,防止粉尘外漏。密闭设备的体积尽量小,以便于观察和操作,以及易于拆除和安装;操作口应尽量有一定的控制风速,一般为25米秒;通风管道不宜过长或过于复杂;保持一定的风速,一般以45个吸尘口连在一起比较合适。2.粉尘的防护措施(4)“护”。即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一个辅助措施,在粉尘浓度暂不能降到容许浓度以下时,个人防护是重要的防护措施。(5)“管”。即维护管理,建立各种制度。防尘设备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触物作业厂矿要有防尘毒设备的专业维护队伍,要建立、健全各种防尘制度,防尘毒工作的好坏,要作为考核工厂、车间的标准。(6)“教”。即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对防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搞好防尘工作的自觉性(7)“查”。即及时检查、评比、总结、定期测尘和健康检查。在研究、布置、检查、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要研究、布置、检查、总结防尘工作(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定期测定尘毒点的粉尘浓度),对劳动条件和防尘措施效果进行评价,组织医务人员对工人进行定期体检,了解矽肺发病情况,以便为进一步做好防尘工作提高科学依据。(4)“护”。即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一个辅助措施,在3.高温的防护措施(1)改革工艺过程,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改进生产设备,消除或减少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减轻劳动强度,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性技术措施。(2)减少热源对人体的作用1.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大量散热的热源(如散热设备、热物料等)应尽量放在车间外面;温度很高的产品和半成品应及时运出车间,或尽可能堆放在车间的下风侧。2.隔热。一般利用水和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3)通风降温1.自然强风。利用风压和温压(热压)的作用,使空气流动而进行换气。主要设施有天窗、排气罩等。凡在生产过程中对温、湿度和风速要求不严的车间,应首先充分利用自然通风。2.机械通风。常用的设备有吊扇、座扇、空气淋浴装置和空调机等。3.高温的防护措施4.化学毒物的防护措施(1)技术革新与工艺改革进行技术革新和对工艺进行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是改善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1.工艺改革2.隔离操作和自动控制(2)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素的物料或工艺。以无毒代替有毒物料是从根本上解决防毒问题的办法。(3)生产设备密闭化。管道化、机械化。采用密闭生产设备或将敞开式生产过程密闭,是防止有害物质扩散的有效措施。4.化学毒物的防护措施(4)通风排毒和净化回收。通风排毒包括局部排风、局部送风和全面通风换气三种形式。局部排风可以将有害物质在污染源附近排出,防止有害物质的扩散;局部送风可以保证人的呼吸道附近空气纯净;全面通风换气可以改善整个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净化回收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可以回收有用的物质。(5)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个人防护也是工业防毒的一种辅助措施。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毒口罩、个人防护装具和防护服装。按防护方式可分为:呼吸保护与皮肤保护兩大类。(4)通风排毒和净化回收。工频电磁场的防护措施(1)一般来说,作业人员所处环境的电磁场强度超过国标限值或者作业人员所处环境的电磁场强度未超过国标限值,但与此限值比较接近,而作业人员又需要长时间在此环境工作时,都应考虑采用辐射防护用品。选用个体防护产品时,应首先确定电磁辐射的衰减度,然后,参照各种产品说明中对电磁波的衰减参数,确定使用何种形式的防护用品。降低电磁辐射方面的个体防护用品主要包括防护服装、防护眼镜及辐射防护屏。(2)对电磁辐射区内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1.推测或检测到射频功率密度超过50W/cm2的区域,应认为是电 工频电磁场的防护措施2、磁辐射潜在危险区。人员容易误入的危险区域应设有警告标记。除非有紧急情况,凡经计算或用场强计测量超50W/cm2区域,不允许人员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3.应防止大功率信号发生器在试验过程中放电,因为它将对其周围区域内产生大于50W/cm2的电磁辐射。在做此类操作时,应用假负载或其它吸收材料吸收其能量。4.应利用保护用品使辐射危害减至最小。必须保证在发射天线射束区内工作的维护人员穿好保护服装。2、磁辐射潜在危险区。5.应该禁止身上带有金属移植件,心脏起搏器等辅助装置的人员进入电6.应给受到辐射源,电磁能和高压装置辐射的人员作定期身体检查。5.应该禁止身上带有金属移植件,心脏起搏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