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善民生模板课件

上传人:n85ho7****4h85bh 文档编号:240923669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5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善民生模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善民生模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善民生模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全面“建成建成”小康社会与改善民小康社会与改善民生生xxxx1谢谢观赏2019-5-2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善民生1谢谢观赏2019-5-26一、全面一、全面“建成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社会的目标1 1、“小康小康”的由来的由来“小康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的诗歌经典诗经诗经中:中:“民亦劳动止,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汔可小康”。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2谢谢观赏2019-5-26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小康”的由来2谢谢2 2、“小康小康”的引入的引入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3谢谢观赏2019-5-262、“小康”的引入3谢谢观赏2019-5-26关于小康的含义,邓小平后来有过多次阐述,最概括的解释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这实际上就是从温饱到现代化的中间阶段。4谢谢观赏2019-5-26关于小康的含义,邓小平后来有过多次阐述,最概括的解释是“3 3、小康的标准、小康的标准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党的十六大宣布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总体小康:就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5谢谢观赏2019-5-263、小康的标准5谢谢观赏2019-5-26小康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步骤的一个重要阶段1980年年1990年年2000年年21世纪中叶世纪中叶温饱温饱小康小康 基本实基本实现代化现代化现代化现代化人均4000美元6谢谢观赏2019-5-26小康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1980年1990年204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总体实现小康的现实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任务,又制定了20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六大报告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六个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7谢谢观赏2019-5-26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7谢谢观赏2019-5-261980年年1990年年2000年年21世纪中叶世纪中叶 (3)基本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温饱温饱小康小康大大“三步走三步走”战略战略2010年年(1)2010年比年比2000年翻年翻一番,小一番,小康生活更康生活更加宽裕加宽裕2020年年(2)全面小康)全面小康十七大提十七大提出出2020年人均比年人均比2000年年翻两番翻两番 18大提出大提出全面全面“建建成成”小康小康社会社会新三步走战略新三步走战略8谢谢观赏2019-5-261980年1990年2000年21世纪中叶 (3)基本实5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的新部署从从“建设建设”到到“建成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这是共产党人做出的郑重承诺!从“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差,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9谢谢观赏2019-5-26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建设”到“建成”从经济发展指标看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从民主法治指标看从民主法治指标看: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从文化建设指标看从文化建设指标看: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人民生活指标看从人民生活指标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和谐稳定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10谢谢观赏2019-5-26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宗旨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宗旨就是为了改善民生就是为了改善民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和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和老百姓最息息相关的是百姓最息息相关的是3 3个问题:个问题:(一)到(一)到2020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2010年翻一番年翻一番11谢谢观赏2019-5-26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宗旨11谢谢观赏2019-5-261 1、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反映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和党的宗旨。12谢谢观赏2019-5-261、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12谢谢观赏201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上述两个“翻一番”是可以量化的“硬指标”外,2003年初国家统计局开始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07年又做了重要修订,形成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6个方面23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13谢谢观赏2019-5-2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上述两个“翻一番”是可以量化的“硬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扣除价格因素,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其年均增速分别为约9%和8%。14谢谢观赏2019-5-26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扣除价格因素,2010年中国城乡按照统计学规则,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倍增目标,虽然还很难确定届时的绝对数额,但它的实际购买力可以获得保证。15谢谢观赏2019-5-26按照统计学规则,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2 2、我国、我国“收入倍增目标收入倍增目标”和当年日本和当年日本“收入倍增计划收入倍增计划”(1 1)日本)日本“收入倍增计划收入倍增计划”背景:1957年发端于美英两国的经济危机使日本出口雪上加霜,而国内消费又低迷,产品积压严重,失业率剧增,劳资关系紧张。整个日本社会处于敏感期和不稳定状态。16谢谢观赏2019-5-262、我国“收入倍增目标”和当年日本“收入倍增计划”16谢计划目标:1960年,日本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定下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实施结果:日本通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仅用7年就实现国民收入翻一番,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使得钢铁、汽车、船舶、家电四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在实施计划的十余年里,日本社会形成了近1亿人口的中产阶级,实现了国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达到了国强民富,奠定了日本后期快速发展的基础,并使日本一跃成为发达国家中的领跑者。17谢谢观赏2019-5-26计划目标:17谢谢观赏2019-5-26(2 2)中国目前和当时日本处在相似的发)中国目前和当时日本处在相似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很多相似的问题展阶段,面临着很多相似的问题如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各阶层收入之间、过度依赖海外市场与内需严重不足等诸多不平衡增长问题及其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计划的出发点,都是如何在“国富”的同时实现“民富”,使普通劳动者同步享受增长带来的好处。18谢谢观赏2019-5-26(2)中国目前和当时日本处在相似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很多相似(3 3)我国实现收入倍增的有利条件)我国实现收入倍增的有利条件第一,第一,我国实现收入倍增有坚实物质基础。从1979年到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平均增长7.4%,超过了十年收入翻番所需要的7.2%-7.3%的速度。2010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0年的2.73倍。尤其是近两年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已经为实现十年收入倍增计划开了一个好头。第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仍会比较强劲,劳动报酬和打工者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速。劳动力供求格局变化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农民经营收入的增长将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动力。19谢谢观赏2019-5-26(3)我国实现收入倍增的有利条件19谢谢观赏2019-5-2 2、收入分配改革也是保障收入增长的、收入分配改革也是保障收入增长的重要条件重要条件十八大报告就收入分配改革问题作出安排: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0谢谢观赏2019-5-262、收入分配改革也是保障收入增长的重要条件20谢谢观赏2第三,我国实现收入倍增面临的问题第三,我国实现收入倍增面临的问题我国目前面临的形势,与日本当年有颇多相似之处,但现实条件更为困难。中国现有的51%城镇化水平还低于日本1960年的65%水平,还需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则要困难得多。21谢谢观赏2019-5-26第三,我国实现收入倍增面临的问题21谢谢观赏2019-5-(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居民收入要倍增,更要缩短差距。调高、扩中,提低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意味着到2020年将有7亿中国人步入中等收入阶层,人均年收入最高可达2.3万美元从全球视角来看,“橄榄型”社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中间阶层的壮大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由这种差距引致的对立情绪和社会矛盾。22谢谢观赏2019-5-26(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22谢谢观赏2019-5-26(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1 1、公共服务内容、公共服务内容公共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就业养老等民公共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就业养老等民生服务、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服务以及环生服务、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服务以及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等公共基础性和安全性境保护、社会安全等公共基础性和安全性服务。服务。2 2、什么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什么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简而言之就是,人人公共服务均等化,简而言之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享受的机会是平等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享受的机会是平等的。的。23谢谢观赏2019-5-26(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23谢谢观赏2019-5-3 3、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问题比较突出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例如,在医疗卫生领域,我国每千人口中,城市的病床数是农村的倍多。城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是农村的.倍。从地区来看,西部地区婴儿的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比沿海地区高出倍。24谢谢观赏2019-5-263、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24谢谢观4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途径。25谢谢观赏2019-5-26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5 5、目前已经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目前已经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全面实现已经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蓋了13亿人口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社保提前八年制度全覆蓋社保提前八年制度全覆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提出开展试点的时候,研究认为实现目标的年限是到2020年。实际执行的结果是到2012年10月份已经实现了制度全覆蓋。26谢谢观赏2019-5-265、目前已经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26谢谢观赏2019-6、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27谢谢观赏2019-5-266、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谢谢!28谢谢观赏2019-5-2628谢谢观赏2019-5-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