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FASBASACS安装重点工艺施工手册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0919618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交通FASBASACS安装重点工艺施工手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轨道交通FASBASACS安装重点工艺施工手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轨道交通FASBASACS安装重点工艺施工手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轨道交通FAS/BAS/ACS安安装装重点工艺施工手册重点工艺施工手册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北京地铁北京地铁9 9号线项目部号线项目部20112011年年4 4月月1717日日 轨道交通FAS/BAS/ACS安装重点工艺施工手册中国目录n n一、总则n n二、术语n n三、FAS系统安装 1、管槽与设备箱体的连接 2、模块柜落地安装 3、模块箱壁挂安装 4、感烟(温)探测器安装 5、站内手动报警按钮安装 6、站内消火栓按钮安装 目录一、总则 7 7、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和消火栓按钮装、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和消火栓按钮装 8 8、感温电缆安装、感温电缆安装 9 9、消防报警主机安装、消防报警主机安装 1010、管槽内线缆敷设、管槽内线缆敷设 1111、线缆编号、线缆编号 n n四、四、BASBAS系统安装系统安装 1 1、管槽与设备箱体的连接、管槽与设备箱体的连接 2 2、PLCPLC机柜落地安装机柜落地安装 3 3、模块箱壁挂安装、模块箱壁挂安装 4 4、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安装 5 5、风管、水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安装、风管、水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安装 6 6、管槽内线缆敷设、管槽内线缆敷设 7 7、线缆编号、线缆编号 7、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和消火栓按钮装 n n五、气体灭火系统安装 1、气体灭火管网安装 2、气体灭火管网支架制作安装 3、气体灭火系统喷头安装 4、选择阀安装 5、气瓶安装 n n六、ACS系统安装 1、读卡器安装 2、出门按钮安装 3、紧急出门按钮安装 4、电磁锁和衔铁安装 五、气体灭火系统安装 5、就地控制器箱安装 6、主制器箱安装 7、票厅门禁设备安装 5、就地控制器箱安装 一、总则一、总则 1 1、为统一轨道交通工程中、为统一轨道交通工程中FAS/BAS/ACSFAS/BAS/ACS专业工程施专业工程施 工及验收要求,保障系统施工质量、系统功能和运行维工及验收要求,保障系统施工质量、系统功能和运行维护方便,特制定本安装手册。护方便,特制定本安装手册。2 2、本手册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以浅显的语言、生动、本手册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图片来指导现场施工作业,实际施工中如本手册中未的图片来指导现场施工作业,实际施工中如本手册中未涉及到的地方,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合涉及到的地方,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合同的特定要求等。同的特定要求等。一、总则 1、为统一轨道交通工程中FAS/BAS/ACS专业二、术语1 1、FASFAS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FAS按中央、按中央、车站两级调度管理,中央、车站、就地三级监车站两级调度管理,中央、车站、就地三级监控的方式设置,对全线及各建筑进行火灾探测、控的方式设置,对全线及各建筑进行火灾探测、报警和控制。是轨道交通系统开通运营、安全报警和控制。是轨道交通系统开通运营、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运行的重要条件;2 2、气体灭火系统:地铁沿线地下车站及附属建、气体灭火系统:地铁沿线地下车站及附属建筑物的重要电子电气设备用房采用筑物的重要电子电气设备用房采用IG541IG541气体气体自动灭火系统进行保护,简称气灭系统;自动灭火系统进行保护,简称气灭系统;二、术语1、FAS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按中央、车三、FAS系统安装n n1 1、管槽与设备箱体的连接、管槽与设备箱体的连接n n桥架末端与箱柜用桥架末端与箱柜用4mm24mm2多股软线涮锡跨接,线槽、箱柜有防火涂料或喷塑时跨多股软线涮锡跨接,线槽、箱柜有防火涂料或喷塑时跨接上需配爪型垫。(图集号接上需配爪型垫。(图集号92DQ5-1 4592DQ5-1 45页)页)n n线槽短边折成线槽短边折成9090与箱柜体螺栓压接。(图集号与箱柜体螺栓压接。(图集号92DQ5-1 15492DQ5-1 154页)页)n n钢管入箱柜加锁母、根母,管端加护口,跨接要求同线槽入箱柜。钢管入箱柜加锁母、根母,管端加护口,跨接要求同线槽入箱柜。(图集号(图集号92DQ5-1 5392DQ5-1 53页)页)线槽短边折成90,与箱柜体螺栓压接四周加户口线槽短边折成90,与箱柜体螺栓压接桥架末端与箱柜用4mm2多股软线涮锡跨接,线槽、箱柜有防火涂料或喷塑时跨接上需配爪型垫四周加户口钢管入箱柜加锁母、根母,管端加护口,跨接要求同线槽入箱柜三、FAS系统安装1、管槽与设备箱体的连接线槽短边折成90n n2 2、模块柜落地安装、模块柜落地安装n n基础型钢用基础型钢用10#10#槽钢加工,作好防腐。柜与基础槽钢应采槽钢加工,作好防腐。柜与基础槽钢应采用螺栓连接,且防松零件齐全。用螺栓连接,且防松零件齐全。n n基础型钢施工早于土建地面施工的,要与土建施工单位配基础型钢施工早于土建地面施工的,要与土建施工单位配合好,保证基础型钢上部应高出完成地面合好,保证基础型钢上部应高出完成地面20mm20mm以上。以上。(GB 50303-2002 6.2.2GB 50303-2002 6.2.2)基础型钢用10#槽加工,柜与基础槽钢采用螺栓连接。作好防腐,型钢面启出地面。2、模块柜落地安装基础型钢用10#槽加工,柜与基础槽钢采用螺n n3 3、模块箱壁挂安装、模块箱壁挂安装n n确认基准线,严格控制标高,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确认基准线,严格控制标高,位置正确,部件齐全。n n箱体紧贴墙面、安装牢固。(箱体紧贴墙面、安装牢固。(GB 50303-2002 GB 50303-2002 6.2.86.2.8)确认基准线,严格控制标高箱体紧贴墙面、固定牢靠。确认基准线,严格控制标高箱体紧贴墙面、固定牢靠。3、模块箱壁挂安装确认基准线,严格控制标高箱体紧贴墙面、固定n n4 4、感烟(温)探测器安装、感烟(温)探测器安装n n探测器至墙壁、梁边得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探测器至墙壁、梁边得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0.5m;n n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0.5m0.5m内,不应有遮挡物;内,不应有遮挡物;n n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1.5m;至;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0.5m;n n探测器宜水平安装,且在顶板中部安装。探测器宜水平安装,且在顶板中部安装。(GB 50166-2007 (GB 50166-2007 3.4.1)3.4.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得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宜水平安装,且在顶板中部安装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4、感烟(温)探测器安装探测器至墙壁、梁边得水平距离,不应小n n5 5、站内手动报警按钮安装、站内手动报警按钮安装n n手动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在手动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在墙面上安装时,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墙面上安装时,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n n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1.31.5m。(GB 50166-2007 3.5.1)(GB 50166-2007 3.5.1)手动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在墙面上安装时,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5、站内手动报警按钮安装手动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n n6、站内消火栓按钮安装n n消火栓按钮安装在靠近开门侧且在消火栓箱的上端;n n进消火栓按钮的线缆需加软管保护,且软管长度不应大于1.2m,并用扎带固定在箱壁内侧。(GB 50303-2002 14.2.10)消火栓按钮安装在靠近开门侧且在消火栓箱的上端消火栓按钮的线缆需加软管保护,且软管长度不应大于1.2m,并用扎带固定在箱壁内侧6、站内消火栓按钮安装消火栓按钮安装在靠近开门侧且在消火栓箱n n7 7、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和消火栓按钮安装、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和消火栓按钮安装n n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及消火栓钮安装在消火栓栓头旁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及消火栓钮安装在消火栓栓头旁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及消火栓钮安装在消火栓栓头旁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及消火栓钮安装在消火栓栓头旁边,与消火栓距离不大于边,与消火栓距离不大于边,与消火栓距离不大于边,与消火栓距离不大于2 2米。米。米。米。n n区间消火栓与手动报警按钮安装在同一个区间消火栓与手动报警按钮安装在同一个区间消火栓与手动报警按钮安装在同一个区间消火栓与手动报警按钮安装在同一个UU型槽上,型槽上,型槽上,型槽上,确保安装牢固。(确保安装牢固。(确保安装牢固。(确保安装牢固。(GB 50157-2003 GB 50157-2003 19.1.2819.1.28)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及消火栓钮安装在消火栓栓头旁边。区间消火栓与手动报警按钮安装在同一个U型槽上,确保安装牢固。7、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和消火栓按钮安装区间手动报警按钮及消火栓n n8、感温电缆安装n n感温电缆按正弦曲线敷设在电缆上方;n n感温电缆应在动力电缆上绑扎带牢固,且尽量贴近可能发生燃烧或过热的地点,使其与可能过热处良好接触。(GB 50116-98 7.3.2)感温电缆按正弦曲线敷设在电缆上方感温电缆应用绑扎带牢固的绑扎在电缆上8、感温电缆安装感温电缆按正弦曲线敷设在电缆上方感温电缆应用n n9 9、消防报警主机安装、消防报警主机安装n n采用落地式安装,且安装在静电地板上方。采用落地式安装,且安装在静电地板上方。n n消防报警主机侧面及后方距墙面水平距离不小于消防报警主机侧面及后方距墙面水平距离不小于1m1m。(。(GB 50116-2007 6.2.5.3GB 50116-2007 6.2.5.3)采用落地式安装,且安装在静电地板上方消防报警主机距墙面水平距离大于1m消防报警主机距墙面水平距离大于1m9、消防报警主机安装采用落地式安装,且安装在静电地板上方消防n n1010、管槽内线缆敷设、管槽内线缆敷设n n线槽内敷设电缆不应有接头;线槽拐弯处、进箱处等部位应用橡胶垫片做线槽内敷设电缆不应有接头;线槽拐弯处、进箱处等部位应用橡胶垫片做处理。处理。n n垂直的线槽内内敷设电缆需加以固定,并且每隔垂直的线槽内内敷设电缆需加以固定,并且每隔2 2米都需固定,水平敷设米都需固定,水平敷设的固定间距是的固定间距是510510米。米。n n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应敷设在同一线槽内。(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应敷设在同一线槽内。(GB 50303-2002 GB 50303-2002 15.1.215.1.2)n n同一电源的不同回路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敷设于同同一电源的不同回路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护套一一线槽内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护套一端接地。端接地。(GB 50303-2002 15.2.3GB 50303-2002 15.2.3)垂直敷设电缆每隔2米都需固定电缆垂直敷设的安装方法10、管槽内线缆敷设垂直敷设电缆每隔2米都需固定电缆垂直敷设n n1111、线缆编号、线缆编号n n模块箱内的线缆须套号码管,且模块箱内线缆号码管标模块箱内的线缆须套号码管,且模块箱内线缆号码管标明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一端标明模块箱号。标签书写应明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一端标明模块箱号。标签书写应清晰、规范、准确。清晰、规范、准确。n n号码管的规格应与线缆的截面规格相符,标签应选用不号码管的规格应与线缆的截面规格相符,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易损坏的材料。(GB 50312-2007 5.1.1GB 50312-2007 5.1.1)模块箱内的线缆要套号码管,且模块箱内线缆号码管标明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一端标明模块箱号号码管的规格应与线缆的截面规格相符11、线缆编号模块箱内的线缆要套号码管,且模块箱内线缆号码管四、BAS系统安装n n1 1、管槽与设备箱体的连接、管槽与设备箱体的连接n n桥架末端与箱柜用桥架末端与箱柜用4mm24mm2多股软线涮锡跨接,线槽、箱柜有防火多股软线涮锡跨接,线槽、箱柜有防火涂料或喷塑时跨接上需配爪型垫。(图集号涂料或喷塑时跨接上需配爪型垫。(图集号92DQ5-1 4592DQ5-1 45页)页)n n线槽短边折成线槽短边折成9090与箱柜体螺栓压接。(图集号与箱柜体螺栓压接。(图集号92DQ5-1 15492DQ5-1 154页)页)n n钢管入箱柜加锁母、根母,管端加护口,跨接要求同线槽入箱柜。钢管入箱柜加锁母、根母,管端加护口,跨接要求同线槽入箱柜。(图集号(图集号92DQ5-1 5392DQ5-1 53页)页)四周加户口钢管入箱柜加锁母、根母,管端加护口,跨接要求同线槽入箱柜线槽短边折成90钢管入箱柜加锁母、根母,管端加护口,跨接要求同线槽入箱柜四、BAS系统安装1、管槽与设备箱体的连接四周加户口钢管入n n2 2、PLCPLC机柜落地安装机柜落地安装n n基础型钢用基础型钢用10#10#槽钢加工,作好防腐。柜与基础槽钢槽钢加工,作好防腐。柜与基础槽钢应采用螺栓连接,且防松零件齐全。应采用螺栓连接,且防松零件齐全。n n基础型钢施工早于土建地面施工的,要与土建施工单基础型钢施工早于土建地面施工的,要与土建施工单位配合好,保证基础型钢上部应高出完成地面位配合好,保证基础型钢上部应高出完成地面20mm20mm以上。(以上。(GB 50303-2002 6.2.2GB 50303-2002 6.2.2)基础型钢用10#槽加工,作好防腐,型钢面启出地面。2、PLC机柜落地安装基础型钢用10#槽加工,作好防腐,型钢n n3 3、模块箱壁挂安装、模块箱壁挂安装n n确认基准线,严格控制标高,位置正确,部件齐确认基准线,严格控制标高,位置正确,部件齐全。全。n n箱体紧贴墙面、安装牢固。(箱体紧贴墙面、安装牢固。(GB 50303 2002 GB 50303 2002 6.2.86.2.8)确认基准线,严格控制标高箱体紧贴墙面、固定牢靠。3、模块箱壁挂安装确认基准线,严格控制标高箱体紧贴墙面、固定n n4 4、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安装n n在干挂大理石墙面上安装时,应选用在干挂大理石墙面上安装时,应选用8686盒固定在大理石墙面盒固定在大理石墙面的开孔位置,并用螺丝把传感器固定在的开孔位置,并用螺丝把传感器固定在8686盒上。盒上。n n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为其底边距地面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为其底边距地面2m2m。n n室内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室内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地方。(GB50606-2010 12.2.5GB50606-2010 12.2.5)在干挂大理石墙面上安装时,应选用86盒固定在大理石墙面的开孔位置,并用螺丝把传感器固定在86盒上。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为其底边距地面2m4、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干挂大理石墙面上安装时,应选用86n n5 5、风管、水管式温湿度传感器安装、风管、水管式温湿度传感器安装n n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的直管段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的直管段的下半部。的下半部。n n水管温湿度传感器与管道相互垂直安装,轴线应水管温湿度传感器与管道相互垂直安装,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GB50606-2010 GB50606-2010 12.2.612.2.6、12.2.6 12.2.6)5、风管、水管式温湿度传感器安装n n6 6、管槽内线缆敷设、管槽内线缆敷设n n线槽内敷设电缆不应有接头;线槽拐弯处、进箱处等部位应用橡胶垫片做处理。线槽内敷设电缆不应有接头;线槽拐弯处、进箱处等部位应用橡胶垫片做处理。n n垂直的线槽内内敷设电缆需加以固定,并且每隔垂直的线槽内内敷设电缆需加以固定,并且每隔2 2米都需固定,水平敷设的固米都需固定,水平敷设的固定间距是定间距是510510米。米。n n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应敷设在同一线槽内。(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应敷设在同一线槽内。(GB 50303-2002 15.1.2GB 50303-2002 15.1.2)n n同一电源的不同回路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敷设于同一线同一电源的不同回路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护套一端接地。槽内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护套一端接地。(GB 50303-2002 15.2.3GB 50303-2002 15.2.3)垂直敷设电缆每隔2米都需固定电缆垂直敷设的安装方法6、管槽内线缆敷设垂直敷设电缆每隔2米都需固定电缆垂直敷设的n n7 7、线缆编号、线缆编号n n模块箱内的线缆要套号码管,且模块箱内线缆号码模块箱内的线缆要套号码管,且模块箱内线缆号码管标明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一端标明模块箱号。标管标明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一端标明模块箱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签书写应清晰。n n号码管的规格应与线缆的截面规格相符,标签应选号码管的规格应与线缆的截面规格相符,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用不易损坏的材料。(GB 50312-2007 5.1.1GB 50312-2007 5.1.1)模块箱内的线缆要套号码管,且模块箱内线缆号码管标明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一端标明模块箱号号码管的规格应与线缆的截面规格相符7、线缆编号模块箱内的线缆要套号码管,且模块箱内线缆号码管标五、气体灭火系统安装n n将加工好的管道在支吊架上依次进行连接,采用将加工好的管道在支吊架上依次进行连接,采用U U型卡将管道固定。型卡将管道固定。n n安装完毕后还应拨正调直,从管端上看过去,整根管道应在一条水平安装完毕后还应拨正调直,从管端上看过去,整根管道应在一条水平线上。用水平尺在管段上复验,防止局部管段有线上。用水平尺在管段上复验,防止局部管段有“下垂下垂”或或“拱起拱起”现象。现象。n n采用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凸如管内,其外边缘宜接近螺栓,不得放采用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凸如管内,其外边缘宜接近螺栓,不得放双垫和偏垫。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拧紧后,凸双垫和偏垫。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拧紧后,凸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1/2且保证有不少于且保证有不少于2 2条外露纹。条外露纹。(GB 50263GB 502632007 5.5.22007 5.5.2)采用U型卡将管道固定整根管道应在一条水平线上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拧紧后,凸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五、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将加工好的管道在支吊架上依次进行连接,n n2 2、气体灭火管网支架制作安装、气体灭火管网支架制作安装n n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下表规定n n支、吊架之间最大间距(支、吊架之间最大间距(GB 50263GB 502632007 2007 5.5.35.5.3)DN(mDN(mm)m)15152020252532324040505065658080100100150150最大间最大间距距(MM)1.51.51.81.82.12.12.42.42.72.73.03.03.43.43.73.74.34.35.25.2单管卡固定牢靠单管卡固定牢靠2、气体灭火管网支架制作安装DN(mm)152025324n n3、气体灭火系统喷头安装n n安装喷嘴时,应按设计要求逐个核对其型号、规格及喷孔方向。喷嘴与管道连接采用丝扣连接。(GB 502632007 5.6.1)喷嘴与管道连接采用丝扣连接3、气体灭火系统喷头安装喷嘴与管道连接采用丝扣连接n n4、选择阀安装n n选择阀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当安装高度超过1.7m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GB 502632007 5.3.1)选择阀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4、选择阀安装选择阀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n n5 5、气瓶安装、气瓶安装n n储存装置上压力计、液位计、称重显示装置的安装位置应储存装置上压力计、液位计、称重显示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人员观察和操作。(便于人员观察和操作。(GB 50263GB 502632007 5.2.32007 5.2.3)n n储存容器的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做防腐处理。储存容器的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做防腐处理。(GB 50263GB 502632007 5.2.42007 5.2.4)n n储存容器宜涂成红色油漆,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储存容器宜涂成红色油漆,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和储存容器的编号。(名称和储存容器的编号。(GB 50263GB 502632007 5.2.52007 5.2.5)储存装置上压力计、液位计、称重显示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人员观察和操作。储存容器的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做防腐处理。储存容器宜涂成红色油漆,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和储存容器的编号。5、气瓶安装储存装置上压力计、液位计、称重显示装置的安装位置六、ACS系统安装n n1 1、读卡器安装、读卡器安装n n管线暗埋,读卡器的安装高度为管线暗埋,读卡器的安装高度为1.4m1.4m。(GB/T40314-2000 GB/T40314-2000)管线暗埋,读卡器的安装高度为1.4m读卡器管线暗埋示意图六、ACS系统安装1、读卡器安装管线暗埋,读卡器的安装高度n n2 2、出门按钮安装、出门按钮安装n n管线暗埋,出门按钮的安装高度为管线暗埋,出门按钮的安装高度为1.4m1.4m。(GB/T40314-2000 GB/T40314-2000)出门按钮管线暗埋示意图管线暗埋,出门按钮的安装高度为1.4m2、出门按钮安装出门按钮管线暗埋示意图管线暗埋,出门按钮的安n n3、紧急出门按钮安装n n管线暗埋,紧急出门按钮的安装高度为1.5m。(GB/T40314-2000)管线暗埋,紧急出门按钮安装高度为1.5m3、紧急出门按钮安装管线暗埋,紧急出门按钮安装高度为1.5mn n4 4、电磁锁和衔铁安装、电磁锁和衔铁安装n n电磁门锁可水平安装在门框上,电磁门锁及电线应安装在电磁门锁可水平安装在门框上,电磁门锁及电线应安装在室内以确保安全室内以确保安全n n电磁门锁与衔铁应对正安装,以达到最大吸力。电磁门锁与衔铁应对正安装,以达到最大吸力。(GB/T40314-2000 GB/T40314-2000)吸附板的安装方法电磁门锁可水平安装在门框上4、电磁锁和衔铁安装吸附板的安装方法电磁门锁可水平安装在门框n n5、就地控制器箱安装n n安装箱体需水平安装,牢靠。如果有吊顶需在吊顶内安装。(GB/T40314-2000)安装箱体需水平安装,牢靠5、就地控制器箱安装安装箱体需水平安装,牢靠n n6、主制器箱安装n n主制器箱立式机柜,且安装在静电地板上方。(GB/T40314-2000)主制器安装在机柜内主制器6、主制器箱安装主制器安装在机柜内主制器n n7 7、票厅门禁设备安装、票厅门禁设备安装n n门禁线缆沿土建结构柱穿钢管引致票厅静电地板下,采门禁线缆沿土建结构柱穿钢管引致票厅静电地板下,采用下进线的方式引至电磁锁、出门按钮、读卡器等设备。用下进线的方式引至电磁锁、出门按钮、读卡器等设备。n n就地控制器安装在票厅地板下。就地控制器安装在票厅地板下。(GB/T40314-2000 GB/T40314-2000)电锁在票厅内安装位置,线缆由地板下方沿门柱上引。7、票厅门禁设备安装电锁在票厅内安装位置,线缆由地板下方沿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