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18423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7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孤独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孤独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孤独症儿童孤独症1.儿童孤独症1.孤独症的概念n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岁前,以社,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心理发育障碍,是,是广泛性发育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性的疾病。n广泛性发育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包括儿童孤独症(1,2)、Asperge氏综合氏综合征、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n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基本相同。2.孤独症的概念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流行病学资料n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n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疾(含多重)儿童占0-6岁儿童总数的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约为,约为4.1万万人。人。n儿童孤独症以儿童孤独症以男孩多见男孩多见,其患病率与种族、地域、文化和,其患病率与种族、地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无关。3.流行病学资料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3病因n儿童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儿童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生物学基生物学基础础的心理发育性障碍,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的心理发育性障碍,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n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4.病因儿童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心理发育性临床表现n起病年龄:儿童孤独症起病于起病年龄: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岁前,其中约,其中约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起病,约的患儿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患儿经历的患儿经历了了12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3个核心症状个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交、交流障碍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5.临床表现起病年龄: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的患儿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n社会交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1,2):n婴儿期:患儿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身体僵硬僵硬、不愿与人贴近,、不愿与人贴近,缺少社交性微笑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观察和模,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仿他人的简单动作。6.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1,2):6.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幼儿期幼儿期:患儿仍然:患儿仍然回避目光接触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常不理,对,呼之常常不理,对主要抚养者主要抚养者常不产生依恋常不产生依恋,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和玩耍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和玩耍的兴趣,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也存在问题。患儿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患儿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慰,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常常常常不会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游戏不会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游戏。7.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幼儿期:患儿仍然回避目光接触,呼之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学龄期学龄期: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改善,患儿对父母、: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然不同程度地缺乏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然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他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与他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人交往,但交往方式和技巧依然存在问题交往方式和技巧依然存在问题。他们常常。他们常常自娱自乐,独来独往,自娱自乐,独来独往,我行我素我行我素,不理解也很难学会,不理解也很难学会和遵循一般的和遵循一般的社会规则社会规则。8.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学龄期: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改善,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成年期成年期:患者仍然:患者仍然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和技能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和技能,虽然,虽然部分患者渴望结交朋友,对异性也可能产生兴趣,但部分患者渴望结交朋友,对异性也可能产生兴趣,但是因为是因为对社交情景缺乏应有的理解对社交情景缺乏应有的理解,对他人的兴趣、,对他人的兴趣、情感等缺乏适当的反应,难以理解幽默和隐喻等,较情感等缺乏适当的反应,难以理解幽默和隐喻等,较难建立友谊、恋爱和婚姻关系难建立友谊、恋爱和婚姻关系。9.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成年期:患者仍然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临床表现 交流障碍n言语交流障碍言语交流障碍 n非言语交流障碍非言语交流障碍 10.临床表现 交流障碍言语交流障碍 10.临床表现 言语交流障碍n言语发育迟缓或缺如言语发育迟缓或缺如:患儿:患儿说话常常较晚说话常常较晚,会说话后,会说话后言语进步也言语进步也很慢很慢。起病较晚的患儿可有相对正常的言。起病较晚的患儿可有相对正常的言语发育阶段,但起病后言语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语发育阶段,但起病后言语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部分患儿终生无言语部分患儿终生无言语。11.临床表现 言语交流障碍言语发育迟缓或缺如:患儿说话常常较临床表现 言语交流障碍n言语理解能力受损言语理解能力受损:患儿:患儿言语理解能力言语理解能力不同程度受损,不同程度受损,病情轻者也多无法理解幽默、成语、隐喻等。病情轻者也多无法理解幽默、成语、隐喻等。12.临床表现 言语交流障碍言语理解能力受损:患儿言语理解能力不临床表现 言语交流障碍n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即刻模仿言语,即:即刻模仿言语,即重复重复说他人说他人方才说过的话;方才说过的话;延迟模仿言语延迟模仿言语,即重复说既往听到的,即重复说既往听到的言语或广告语;言语或广告语;刻板重复言语刻板重复言语,即反复重复一些词句、,即反复重复一些词句、述说一件事情或询问一个问题。患儿可能用特殊、固述说一件事情或询问一个问题。患儿可能用特殊、固定的定的言语形式言语形式与他人交流,并存在答非所问、语句缺与他人交流,并存在答非所问、语句缺乏联系、语法结构错误、人称代词分辨不清等表现乏联系、语法结构错误、人称代词分辨不清等表现(1,2,3,4)。13.临床表现 言语交流障碍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即刻模仿言语,即临床表现 言语交流障碍n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常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常:患儿语调常比较平:患儿语调常比较平淡,淡,缺少抑扬顿挫缺少抑扬顿挫,不能运用语调、语气的变化来辅,不能运用语调、语气的变化来辅助交流,常存在助交流,常存在语速和节律语速和节律的问题。的问题。14.临床表现 言语交流障碍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常:患儿语临床表现 言语交流障碍n言语运用能力受损言语运用能力受损:患儿:患儿言语组织和运用能力言语组织和运用能力明显明显受损。患儿受损。患儿主动言语少主动言语少,多不会用已经学到的言语,多不会用已经学到的言语表达愿望或描述事件,不会主动提出话题、维持话表达愿望或描述事件,不会主动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其感兴趣的刻板言语进行交流,反复诉题,或仅靠其感兴趣的刻板言语进行交流,反复诉说同一件事或纠缠于同一话题。部分患儿会用特定说同一件事或纠缠于同一话题。部分患儿会用特定的自创短语来表达固定的含义。的自创短语来表达固定的含义。15.临床表现 言语交流障碍言语运用能力受损:患儿言语组织和运用临床表现 非言语交流障碍n儿童孤独症患儿常拉着别人的手伸向他想要的物品,儿童孤独症患儿常拉着别人的手伸向他想要的物品,但是其他用于沟通和交流的表情、动作及姿势却很但是其他用于沟通和交流的表情、动作及姿势却很少。他们多少。他们多不会用点头、摇头以及手势、动作表达不会用点头、摇头以及手势、动作表达想法,与人交往时表情常缺少变化想法,与人交往时表情常缺少变化。16.临床表现 非言语交流障碍儿童孤独症患儿常拉着别人的手伸向临床表现 行为方式n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的行为方式(1,2,3,4,5):n兴趣范围狭窄兴趣范围狭窄:兴趣较少,与众不同兴趣较少,与众不同。对玩具、动。对玩具、动画片等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不感兴趣,却迷恋于画片等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不感兴趣,却迷恋于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旋转物品、排列物品或听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旋转物品、排列物品或听某段音乐、某种单调重复的声音等。部分患儿可专某段音乐、某种单调重复的声音等。部分患儿可专注于文字、数字、日期、时间表的推算、地图、绘注于文字、数字、日期、时间表的推算、地图、绘画、乐器演奏等,并可表现出独特的能力。画、乐器演奏等,并可表现出独特的能力。17.临床表现 行为方式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1,2临床表现 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刻板重复行为方式刻板重复:患儿常坚持用:患儿常坚持用同一种方式做事,同一种方式做事,拒绝日常生活规律或环境的变化拒绝日常生活规律或环境的变化。如果日常生活规。如果日常生活规律或环境发生改变,患儿会烦躁不安。患儿会反复律或环境发生改变,患儿会烦躁不安。患儿会反复用同一种方式玩玩具,反复画一幅画或写几个字,用同一种方式玩玩具,反复画一幅画或写几个字,坚持走一条固定路线,坚持把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坚持走一条固定路线,坚持把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拒绝换其他衣服或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拒绝换其他衣服或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18.临床表现 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刻板重复:患儿常坚持用同一种方临床表现 行为方式对非生命物体的特殊依恋对非生命物体的特殊依恋:患儿对人或动物通常缺:患儿对人或动物通常缺乏兴趣,但乏兴趣,但对一些非生命物品可能产生强烈依恋对一些非生命物品可能产生强烈依恋,如瓶、盒、绳等都有可能让患儿爱不释手,随时携如瓶、盒、绳等都有可能让患儿爱不释手,随时携带。如果被拿走,则会烦躁哭闹、焦虑不安。带。如果被拿走,则会烦躁哭闹、焦虑不安。19.临床表现 行为方式对非生命物体的特殊依恋:患儿对人或动物临床表现 行为方式刻板重复的怪异行为刻板重复的怪异行为:患儿常会出现:患儿常会出现刻板重复、怪刻板重复、怪异的动作异的动作,如重复蹦跳、拍手、将手放在眼前扑动,如重复蹦跳、拍手、将手放在眼前扑动和凝视、用脚尖走路等。还可能对物体的一些非主和凝视、用脚尖走路等。还可能对物体的一些非主要、无功能特性(气味、质感)产生特殊兴趣和行要、无功能特性(气味、质感)产生特殊兴趣和行为,如反复闻物品或摸光滑的表面等。为,如反复闻物品或摸光滑的表面等。20.临床表现 行为方式刻板重复的怪异行为:患儿常会出现刻板重临床表现 其他表现n自笑、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自笑、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认知发展多不。认知发展多不平衡,音乐、机械记忆(尤其文字记忆)、计算能力相对较平衡,音乐、机械记忆(尤其文字记忆)、计算能力相对较好甚至超常。多数患儿在好甚至超常。多数患儿在8岁前存在睡眠障碍,约岁前存在睡眠障碍,约75%的患的患儿伴有精神发育迟滞,儿伴有精神发育迟滞,64%的患儿存在注意障碍,的患儿存在注意障碍,36%48%的患儿存在过度活动,的患儿存在过度活动,6.5%8.1%的患儿伴有抽动秽的患儿伴有抽动秽语综合征,语综合征,4%42%的患儿伴有癫痫,的患儿伴有癫痫,2.9%的患儿伴有脑的患儿伴有脑瘫,瘫,4.6%的患儿存在感觉系统的损害,的患儿存在感觉系统的损害,17.3%的患儿存在巨的患儿存在巨头症。头症。21.临床表现 其他表现自笑、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诊断n询问病史n精神检查n体格检查n心理评估n其他辅助检查n诊断标准 22.诊断询问病史22.诊断n询问病史询问病史:n患儿的患儿的生长发育过程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运动、言语、认知能力等的发,包括运动、言语、认知能力等的发育。育。n针对发育落后的领域和让家长感到异常的行为进行询问,针对发育落后的领域和让家长感到异常的行为进行询问,注意异常行为出现的年龄、持续时间、频率及对日常生活注意异常行为出现的年龄、持续时间、频率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的影响程度。n孕产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史和就诊史等资料。孕产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史和就诊史等资料。23.诊断询问病史:23.诊断 询问病史n目前孩子目前孩子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是什么?何时开始何时开始的?的?n言语发育史言语发育史:何时对叫他:何时对叫他/她名字有反应?何时开始呀呀她名字有反应?何时开始呀呀学语,如发单音学语,如发单音“dada,mama”?何时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何时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何时能讲词组?何时能讲句子?有无言语功能的倒退?何时能讲词组?何时能讲句子?有无言语功能的倒退?有无语音语调上的异常?有无语音语调上的异常?n言语交流能力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会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是否会与他:是否会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是否会与他人主动交流?交流是否存在困难?有无自言自语、重复模人主动交流?交流是否存在困难?有无自言自语、重复模仿性言语?有无叽叽咕咕等无意义的发音?仿性言语?有无叽叽咕咕等无意义的发音?24.诊断 询问病史目前孩子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何时开始的?诊断 询问病史n非言语交流能力非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会用:是否会用手势、姿势手势、姿势表达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需要?何时会用何时会用手指指物品手指指物品、图片?是否有用非言语交流替代言、图片?是否有用非言语交流替代言语交流的倾向?语交流的倾向?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否与同龄儿童一样丰富?是否与同龄儿童一样丰富?n社会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何时能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何时开始怕生:何时能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何时开始怕生?对主要抚养人是否产生依恋?何时会用手指点东西以引?对主要抚养人是否产生依恋?何时会用手指点东西以引起他人关注?是否对呼唤有反应起他人关注?是否对呼唤有反应?是否回避与人目光对视是否回避与人目光对视?会不会玩过家家等想象性游戏?能不能与别的小朋友一?会不会玩过家家等想象性游戏?能不能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及如何与小朋友玩?会不会安慰别人或主动寻求别人起玩及如何与小朋友玩?会不会安慰别人或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的帮助?25.诊断 询问病史非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会用手势、姿势表达自己诊断 询问病史n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有无认知能力的:有无认知能力的倒退倒退?有无?有无超常超常的能力?生活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如何?有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倒退?自理能力如何?有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倒退?n兴趣行为兴趣行为:游戏游戏能力如何?是否与年龄相当?是否有特殊能力如何?是否与年龄相当?是否有特殊的兴趣或怪癖?是否有活动过多或过少?有无重复怪异的的兴趣或怪癖?是否有活动过多或过少?有无重复怪异的手动作或身体动作?有无反复旋转物体?有无对某种物品手动作或身体动作?有无反复旋转物体?有无对某种物品的的特殊依恋特殊依恋?n运动能力运动能力:何时能抬头、独坐、爬、走路?运动协调性如:何时能抬头、独坐、爬、走路?运动协调性如何?有无运动技能的退化或共济失调?何?有无运动技能的退化或共济失调?26.诊断 询问病史认知能力:有无认知能力的倒退?有无超常的能诊断 询问病史n家族史家族史:父母或其他亲属中有无性格怪僻、冷淡、刻板、:父母或其他亲属中有无性格怪僻、冷淡、刻板、敏感、焦虑、固执、缺乏言语交流、社会交往障碍或言语敏感、焦虑、固执、缺乏言语交流、社会交往障碍或言语发育障碍者?有无精神疾病史?发育障碍者?有无精神疾病史?n其他:家庭养育环境如何?是否有过重大其他:家庭养育环境如何?是否有过重大心理创伤或惊吓心理创伤或惊吓?是否上学或幼儿园?在校适应情况?是否有过严重躯体?是否上学或幼儿园?在校适应情况?是否有过严重躯体疾病?是否有因躯体疾病导致营养不良、住院或与亲人分疾病?是否有因躯体疾病导致营养不良、住院或与亲人分离的经历?有无癫痫发作?有无使用特殊药物?是否偏食离的经历?有无癫痫发作?有无使用特殊药物?是否偏食?睡眠如何?睡眠如何?27.诊断 询问病史家族史:父母或其他亲属中有无性格怪僻、冷淡诊断 精神检查n主要采用主要采用观察法观察法,有言语能力的患儿应结合交谈,有言语能力的患儿应结合交谈:n患儿对陌生环境、陌生人和父母离开时是什么反应?患儿对陌生环境、陌生人和父母离开时是什么反应?n患儿的言语理解及表达的发育水平是否与年龄相当?有无患儿的言语理解及表达的发育水平是否与年龄相当?有无刻板重复言语、即时或延迟模仿性言语以及自我刺激式言刻板重复言语、即时或延迟模仿性言语以及自我刺激式言语?是否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交谈以及遵从指令情况?语?是否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交谈以及遵从指令情况?n患儿是否回避与人目光对视?是否会利用手势动作、点摇患儿是否回避与人目光对视?是否会利用手势动作、点摇头或其他动作、姿势及面部表情进行交流?头或其他动作、姿势及面部表情进行交流?28.诊断 精神检查主要采用观察法,有言语能力的患儿应结合交谈诊断 精神检查n患儿是否有同情心?如父母或检查者假装受伤痛苦时患儿患儿是否有同情心?如父母或检查者假装受伤痛苦时患儿是否有反应?是什么反应?是否有反应?是什么反应?n患儿是否对玩具及周围物品感兴趣?玩具使用的方式以及患儿是否对玩具及周围物品感兴趣?玩具使用的方式以及游戏能力如何?游戏能力如何?n患儿是否有刻板动作、强迫性仪式性行为以及自伤行为?患儿是否有刻板动作、强迫性仪式性行为以及自伤行为?n患儿智能发育的水平是否与年龄相当?是否有相对较好或患儿智能发育的水平是否与年龄相当?是否有相对较好或特殊的能力?特殊的能力?29.诊断 精神检查患儿是否有同情心?如父母或检查者假装受伤痛诊断 体格检查n躯体发育情况,如头围、面部特征、身高、体重、躯体发育情况,如头围、面部特征、身高、体重、有无先天畸形、视听觉有无障碍、神经系统是否有无先天畸形、视听觉有无障碍、神经系统是否有阳性体征等。有阳性体征等。30.诊断 体格检查躯体发育情况,如头围、面部特征、身高、体重诊断 心理评估n孤独症行为量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共:共57个项目,每个项目个项目,每个项目4级评级评分,总分分,总分31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样症状,总分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样症状,总分67分提分提示存在孤独症样症状,适用于示存在孤独症样症状,适用于8个月个月28岁的人群。岁的人群。n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共: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采用2级或级或3级评分。级评分。2级评分总分级评分总分7分或分或3级评分总分级评分总分14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问题。该量表针对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问题。该量表针对215岁的人岁的人群,适用于儿保门诊、幼儿园、学校等对儿童进行快速筛群,适用于儿保门诊、幼儿园、学校等对儿童进行快速筛查。查。31.诊断 心理评估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共57个项目,每诊断 心理评估n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是常用的诊断工具。该量是常用的诊断工具。该量表共表共15个项目,每个项目个项目,每个项目4级评分。总分级评分。总分30分为非孤独分为非孤独症,总分症,总分3036分为轻至中度孤独症,总分分为轻至中度孤独症,总分36分为重度分为重度孤独症。该量表适用于孤独症。该量表适用于2岁以上的人群。岁以上的人群。n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G)和和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订版(ADI-R)是目前国外广泛使用的诊断量表,我国尚未是目前国外广泛使用的诊断量表,我国尚未正式引进和修订。正式引进和修订。32.诊断 心理评估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是常用的诊断诊断 心理评估n使用筛查量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使用筛查量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假阳假阳性或假阴性性或假阴性结果。诊断量表的评定结果也仅作为结果。诊断量表的评定结果也仅作为儿童孤独症诊断的参考依据,儿童孤独症诊断的参考依据,不能替代不能替代临床医师临床医师综合病史、精神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的诊断。综合病史、精神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的诊断。33.诊断 心理评估使用筛查量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假阳诊断 发育评估n发育评估的量表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发育评估的量表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盖泽尔盖泽尔发展诊断量表(发展诊断量表(GDDS)、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和心理、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和心理教育量表(教育量表(PEP)。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有)。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氏韦氏儿童智儿童智力量表(力量表(WISC)、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斯坦福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比内智力量表、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图片词汇测验、瑞文瑞文渐渐进模型测验(进模型测验(RPM)等。)等。34.诊断 发育评估发育评估的量表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诊断 辅助检查n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诱发电位)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诱发电位)n影像学检查(如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磁共振)或磁共振)n遗传学检查(如染色体核型分析、脆性遗传学检查(如染色体核型分析、脆性x染色体检染色体检查)查)n代谢病筛查代谢病筛查 35.诊断 辅助检查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诱发电位)35.诊断 诊断标准n ICD-10中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中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n3岁以前就出现发育异常或损害,至少表现在下列领域之岁以前就出现发育异常或损害,至少表现在下列领域之一一:n人际沟通时所需的感受性或表达性语言;人际沟通时所需的感受性或表达性语言;n选择性社会依恋或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选择性社会依恋或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n功能性或象征性游戏。功能性或象征性游戏。36.诊断 诊断标准 ICD-10中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36诊断 诊断标准n具有以下(具有以下(1)、()、(2)、()、(3)项下至少六种症状,且其中()项下至少六种症状,且其中(1)项下至少)项下至少两种,(两种,(2)、()、(3)两项下各至少一种)两项下各至少一种:n(1)在下列至少两个方面表现出社会交往能力实质性异常:)在下列至少两个方面表现出社会交往能力实质性异常:n1)不能恰当地应用眼对眼注视、面部表情、姿势和手势来调节社会交往;)不能恰当地应用眼对眼注视、面部表情、姿势和手势来调节社会交往;2)(尽管有充分的机会)不能发展与其智龄相适应的同伴关系,用来共)(尽管有充分的机会)不能发展与其智龄相适应的同伴关系,用来共同分享兴趣、活动与情感;同分享兴趣、活动与情感;3)缺乏社会性情感的相互交流,表现为对他)缺乏社会性情感的相互交流,表现为对他人情绪的反应偏颇或有缺损;或不能依据社交场合调整自身行为;或社交、人情绪的反应偏颇或有缺损;或不能依据社交场合调整自身行为;或社交、情感与交往行为的整合能力弱;情感与交往行为的整合能力弱;4)不能自发地寻求与他人分享欢乐、兴)不能自发地寻求与他人分享欢乐、兴趣或成就(如不向旁人显示、表达或指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趣或成就(如不向旁人显示、表达或指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37.诊断 诊断标准具有以下(1)、(2)、(3)项下至少六种诊断 诊断标准n(2)交流能力有实质性异常,表现在下列至少一个方面:)交流能力有实质性异常,表现在下列至少一个方面:1)口语发育延迟或缺如,不伴有以手势或模仿等替代形式补)口语发育延迟或缺如,不伴有以手势或模仿等替代形式补偿沟通的企图(此前常没有呀呀学语的沟通);偿沟通的企图(此前常没有呀呀学语的沟通);2)在对方对)在对方对交谈具有应答性反应的情况下,相对地不能主动与人交谈或使交谈具有应答性反应的情况下,相对地不能主动与人交谈或使交谈持续下去(在任何语言技能水平上都可以发生);交谈持续下去(在任何语言技能水平上都可以发生);3)刻)刻板和重复地使用语言,或别出心裁地使用某些词句;板和重复地使用语言,或别出心裁地使用某些词句;4)缺乏)缺乏各种自发的假扮性游戏,或(幼年时)不能进行社会模仿性游各种自发的假扮性游戏,或(幼年时)不能进行社会模仿性游戏。戏。38.诊断 诊断标准(2)交流能力有实质性异常,表现在下列至少诊断 诊断标准n(3)局限、重复、刻板的兴趣、活动和行为模式,表现在下)局限、重复、刻板的兴趣、活动和行为模式,表现在下列至少一个方面:列至少一个方面:1)专注于一种或多种刻板、局限的兴趣之)专注于一种或多种刻板、局限的兴趣之中,感兴趣的内容异常或患儿对它异常地关注;或者尽管内容中,感兴趣的内容异常或患儿对它异常地关注;或者尽管内容或患儿关注的形式无异常,但其关注的强度和局限性仍然异常;或患儿关注的形式无异常,但其关注的强度和局限性仍然异常;2)强迫性地明显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强迫性地明显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3)刻板)刻板与重复的怪异动作,如拍打、揉搓手或手指,或涉及全身的复与重复的怪异动作,如拍打、揉搓手或手指,或涉及全身的复杂运动;杂运动;4)迷恋物体的一部分或玩具的没有功能的性质(如)迷恋物体的一部分或玩具的没有功能的性质(如气味、质感或所发出的噪音或振动)。气味、质感或所发出的噪音或振动)。39.诊断 诊断标准(3)局限、重复、刻板的兴趣、活动和行为模诊断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不能归因于以下情况不能归因于以下情况:其他类型的广泛:其他类型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特定性感受性语言发育障碍及继发性发育障碍;特定性感受性语言发育障碍及继发的社会情感问题;反应性依恋障碍或脱抑制性依的社会情感问题;反应性依恋障碍或脱抑制性依恋障碍;伴发情绪恋障碍;伴发情绪/行为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儿行为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和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和Rett综合征。综合征。40.诊断临床表现不能归因于以下情况:其他类型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特鉴别n Asperger氏综合征氏综合征:Asperger氏综合征以社会交往障碍氏综合征以社会交往障碍和兴趣、活动局限、刻板和重复为主要临床表现,言语和和兴趣、活动局限、刻板和重复为主要临床表现,言语和智能发育正常或基本正常。和儿童孤独症患儿相比,智能发育正常或基本正常。和儿童孤独症患儿相比,Asperger氏综合征患儿突出表现为社交技能的缺乏,言语氏综合征患儿突出表现为社交技能的缺乏,言语交流常常围绕其感兴趣的话题并过度书面化,对某些学科交流常常围绕其感兴趣的话题并过度书面化,对某些学科或知识可能有强烈兴趣,动作笨拙,运动技能发育落后。或知识可能有强烈兴趣,动作笨拙,运动技能发育落后。41.鉴别 Asperger氏综合征:Asperger氏综合征以鉴别n非典型孤独症:非典型孤独症:发病年龄超过发病年龄超过3岁或不同时具备临床表现岁或不同时具备临床表现中的中的3个核心症状,只具备其中个核心症状,只具备其中2个核心症状时诊断为非典个核心症状时诊断为非典型孤独症。非典型孤独症可见于极重度智能低下的患儿、型孤独症。非典型孤独症可见于极重度智能低下的患儿、智商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儿,也可见于儿童孤独症患儿到智商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儿,也可见于儿童孤独症患儿到学龄期时部分症状改善或消失,不再完全符合儿童孤独症学龄期时部分症状改善或消失,不再完全符合儿童孤独症诊断者。诊断者。42.鉴别非典型孤独症:发病年龄超过3岁或不同时具备临床表现中的3鉴别nRett氏综合征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几乎仅见于女孩,患儿早期氏综合征几乎仅见于女孩,患儿早期发育正常,大约发育正常,大约624个月时起病,表现出言语、智能、个月时起病,表现出言语、智能、交往能力等的全面显著倒退和手运动功能丧失等神经系统交往能力等的全面显著倒退和手运动功能丧失等神经系统症状。以下几点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症状。以下几点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患儿无主动患儿无主动性交往,对他人呼唤等无反应,但可保持性交往,对他人呼唤等无反应,但可保持“社交性微笑社交性微笑”,即微笑地注视或凝视他人;,即微笑地注视或凝视他人;手部刻板动作,这是该障手部刻板动作,这是该障碍的特征性表现,可表现为碍的特征性表现,可表现为“洗手洗手”、“搓手搓手”等刻板动等刻板动作;作;随着病情发展,患儿手部抓握功能逐渐丧失;随着病情发展,患儿手部抓握功能逐渐丧失;过过度换气;度换气;躯干共济运动失调。躯干共济运动失调。43.鉴别Rett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几乎仅见于女孩,患儿鉴别n童年瓦解性障碍童年瓦解性障碍:又称又称Heller综合征、婴儿痴呆。患儿综合征、婴儿痴呆。患儿2岁以前发育完全正常,起病后已有技能迅速丧失,并出现岁以前发育完全正常,起病后已有技能迅速丧失,并出现和儿童孤独症相似的交往、交流障碍及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儿童孤独症相似的交往、交流障碍及刻板、重复的动作行为。该障碍与正常发育一段时期后才起病的儿童孤独症行为。该障碍与正常发育一段时期后才起病的儿童孤独症较难鉴别。主要鉴别点在于较难鉴别。主要鉴别点在于Heller综合征患儿起病后所有综合征患儿起病后所有已有的技能全面倒退和丧失,难以恢复。已有的技能全面倒退和丧失,难以恢复。44.鉴别童年瓦解性障碍:又称Heller综合征、婴儿痴呆。患儿鉴别n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该障碍主要表现为言语理解或表达:该障碍主要表现为言语理解或表达能力显著低于应有水平。患儿非言语交流无明显障碍,社能力显著低于应有水平。患儿非言语交流无明显障碍,社会交往良好,无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会交往良好,无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45.鉴别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该障碍主要表现为言语理解或表达能力鉴别n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主要表现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差,:主要表现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差,但仍然保留与其智能相当的交流能力,没有孤独症特征性但仍然保留与其智能相当的交流能力,没有孤独症特征性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损害,同时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损害,同时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也不如孤独症患儿突出。行为也不如孤独症患儿突出。46.鉴别精神发育迟滞:主要表现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差,但仍然鉴别n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n多起病于少年期,极少数起病于学龄前期,无多起病于少年期,极少数起病于学龄前期,无3岁前起病岁前起病的报道,这与儿童孤独症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不同。的报道,这与儿童孤独症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不同。n该症部分临床表现与儿童孤独症类似,如孤僻离群、自语该症部分临床表现与儿童孤独症类似,如孤僻离群、自语自笑、情感淡漠等,还存在幻觉、病理性幻想或妄想等精自笑、情感淡漠等,还存在幻觉、病理性幻想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神病性症状。n该症患儿可能言语减少,甚至缄默,但言语功能未受到实该症患儿可能言语减少,甚至缄默,但言语功能未受到实质性损害,随着疾病缓解,言语功能可逐渐恢复。质性损害,随着疾病缓解,言语功能可逐渐恢复。n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儿童孤独症,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儿童孤独症,部分患儿经过药物治疗后可以达到完全康复的水平。部分患儿经过药物治疗后可以达到完全康复的水平。47.鉴别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47.鉴别n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临床特征是活动过度、注意缺陷:主要临床特征是活动过度、注意缺陷和冲动行为,但智能正常。孤独症患儿,特别是智力正常和冲动行为,但智能正常。孤独症患儿,特别是智力正常的孤独症患儿也常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多等行为表现,的孤独症患儿也常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多等行为表现,容易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混淆。鉴别要点在于注意容易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混淆。鉴别要点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没有社会交往能力质的损害、刻板行为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没有社会交往能力质的损害、刻板行为以及兴趣狭窄。以及兴趣狭窄。48.鉴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临床特征是活动过度、注意缺陷和冲动干预治疗n原则原则n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n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措施。49.干预治疗原则49.干预治疗n教育干预教育干预:教育干预的目的在于改善核心症状,同时促:教育干预的目的在于改善核心症状,同时促进智力发展,培养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减轻残疾进智力发展,培养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减轻残疾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力争使部分患儿在成年后具有独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力争使部分患儿在成年后具有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n干预原则干预原则:早期长程:早期长程、科学系统、科学系统、个体训练、个体训练、家庭参、家庭参与与。50.干预治疗教育干预:教育干预的目的在于改善核心症状,同时促进智干预方法-行为分析疗法(ABA)n原理与目的:原理与目的:ABA采用采用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原理,以正性强原理,以正性强化、负性强化、区分强化、消退、分化训练、泛化、负性强化、区分强化、消退、分化训练、泛化训练、惩罚等技术为主,矫正孤独症患儿的各化训练、惩罚等技术为主,矫正孤独症患儿的各类异常行为,同时促进患儿各项能力的发展。类异常行为,同时促进患儿各项能力的发展。51.干预方法-行为分析疗法(ABA)原理与目的:ABA采用干预方法-行为分析疗法(ABA)n经典经典ABA的核心的核心是行为是行为回合训练法(回合训练法(DTT),其特点是具,其特点是具体和实用,主要步骤包括训练者发出指令、患儿反应、训体和实用,主要步骤包括训练者发出指令、患儿反应、训练者对反应作出应答和停顿,目前仍在使用。现代练者对反应作出应答和停顿,目前仍在使用。现代ABA在在经典经典ABA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技术,更强调情感与人际发展,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技术,更强调情感与人际发展,根据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方法。根据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方法。52.干预方法-行为分析疗法(ABA)经典ABA的核心是行为干预方法-行为分析疗法(ABA)n用于促进儿童孤独症患儿能力发展、帮助患儿学习新技能时用于促进儿童孤独症患儿能力发展、帮助患儿学习新技能时主要采取以下主要采取以下步骤步骤:对患儿行为和能力进行评估,对目标对患儿行为和能力进行评估,对目标行为进行分析。行为进行分析。分解任务并逐步强化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分解任务并逐步强化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进行某项分解任务的训练。内只进行某项分解任务的训练。患儿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患儿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奖励都必须给予奖励(正性强化),奖励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正性强化),奖励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头、身体姿势的表扬,奖励随着患儿的进步逐渐隐退。口头、身体姿势的表扬,奖励随着患儿的进步逐渐隐退。运用提示和渐隐技术,根据患儿的能力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运用提示和渐隐技术,根据患儿的能力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患儿对所学内容的熟练再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或帮助,随着患儿对所学内容的熟练再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两个任务训练间需要短暂的休息。两个任务训练间需要短暂的休息。53.干预方法-行为分析疗法(ABA)用于促进儿童孤独症患儿干预-教育课程(TEACCH)n原理与目的原理与目的(1,2):儿童孤独症患儿虽然存在广泛:儿童孤独症患儿虽然存在广泛的发育障碍,但在视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应当的发育障碍,但在视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应当充分利用患儿的充分利用患儿的视觉优势视觉优势安排教育环境和训练程安排教育环境和训练程序,增进患儿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序,增进患儿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服从,以全面改善患儿在语言、交流、感知觉及服从,以全面改善患儿在语言、交流、感知觉及运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运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54.干预-教育课程(TEACCH)原理与目的(1,2):干预-教育课程(TEACCH)n步骤:步骤:根据不同训练内容安排训练场地,要强调视觉提示,根据不同训练内容安排训练场地,要强调视觉提示,即训练场所的特别布置,玩具及其他物品的特别摆放。即训练场所的特别布置,玩具及其他物品的特别摆放。建建立立训练程序表训练程序表,注重训练的程序化。,注重训练的程序化。确定训练内容确定训练内容,包括,包括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在教学方法上要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求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标签、图表标签、图表、文字等各、文字等各种方法增进患儿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行为强种方法增进患儿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行为强化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患儿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化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患儿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好行为。该课程适合在医院、康复训练机构开展,也适合在好行为。该课程适合在医院、康复训练机构开展,也适合在家庭中进行。家庭中进行。55.干预-教育课程(TEACCH)步骤:根据不同训练内容干预治疗-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n原理:目前认为共同注意缺陷和心理理论缺陷是儿童孤独原理:目前认为共同注意缺陷和心理理论缺陷是儿童孤独症的核心缺陷。症的核心缺陷。共同注意缺陷共同注意缺陷是指患儿自婴儿时期开始不是指患儿自婴儿时期开始不能如正常婴儿一样形成与养育者同时注意某事物的能力。能如正常婴儿一样形成与养育者同时注意某事物的能力。心理理论缺陷心理理论缺陷主要指患儿缺乏对他人心理的推测能力,表主要指患儿缺乏对他人心理的推测能力,表现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形成共同注意、不能分辨别人的现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形成共同注意、不能分辨别人的面部表情等,因此患儿无社会参照能力,不能和他人分享面部表情等,因此患儿无社会参照能力,不能和他人分享感觉和经验,无法与亲人建立感情和友谊。感觉和经验,无法与亲人建立感情和友谊。RDI通过人际通过人际关系训练,改善患儿的共同注意能力,加深患儿对他人心关系训练,改善患儿的共同注意能力,加深患儿对他人心理的理解,提高患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理的理解,提高患儿的人际交往能力。56.干预治疗-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原理:目前认为共同注意干预治疗-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n步骤:步骤:评估确定患儿人际关系发展水平。评估确定患儿人际关系发展水平。根据评估结果,依照正常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次序,依次逐渐开展根据评估结果,依照正常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次序,依次逐渐开展目光注视目光注视-社会参照社会参照-互动互动-协调协调-情感经验分享情感经验分享-享受友情等能力训练。享受友情等能力训练。开展循序渐进的、多样化的训练游戏活动项目。活动多由父母或训练老师开展循序渐进的、多样化的训练游戏活动项目。活动多由父母或训练老师主导,内容包括各种互动游戏,例如目光对视、表情辨别、捉迷藏、主导,内容包括各种互动游戏,例如目光对视、表情辨别、捉迷藏、“两人三腿两人三腿”、抛接球等。要求训练者在训练中表情丰富夸张但不失真实,、抛接球等。要求训练者在训练中表情丰富夸张但不失真实,语调抑扬顿挫。语调抑扬顿挫。57.干预治疗-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步骤:57.干预治疗 地板时光n地板时光训练地板时光训练也将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训练的主要内也将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与容,与RDI不同的是,地板时光训练是不同的是,地板时光训练是以患儿的活动和兴以患儿的活动和兴趣决定训练的内容趣决定训练的内容。训练中,训练者在配合患儿活动的同。训练中,训练者在配合患儿活动的同时,不断制造变化、惊喜和困难,引导患儿在自由愉快的时,不断制造变化、惊喜和困难,引导患儿在自由愉快的时光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时光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训练活动分训练活动分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时段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时段。58.干预治疗 地板时光地板时光训练也将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干预治疗 感觉统合n慎重选择感觉统合治疗、听觉统合治疗等慎重选择感觉统合治疗、听觉统合治疗等辅助治疗方法。辅助治疗方法。59.干预治疗 感觉统合慎重选择感觉统合治疗、听觉统合治疗等辅干预治疗 药物治疗n药物治疗:目前尚药物治疗:目前尚缺乏针对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缺乏针对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的药物,药物治疗为辅助性的对症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为辅助性的对症治疗措施。60.干预治疗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前尚缺乏针对儿童孤独症核心干预治疗 药物治疗n基本原则:n权衡发育原则权衡发育原则:06岁患儿以康复训练为主,不推荐使用岁患儿以康复训练为主,不推荐使用药物。若行为问题突出且其他干预措施无效时,可以在严药物。若行为问题突出且其他干预措施无效时,可以在严格把握适应证或目标症状的前提下谨慎使用药物。格把握适应证或目标症状的前提下谨慎使用药物。6岁以岁以上患儿可根据目标症状,或者合并症影响患儿生活或康复上患儿可根据目标症状,或者合并症影响患儿生活或康复训练的程度适当选择药物。训练的程度适当选择药物。61.干预治疗 药物治疗基本原则:61.干预治疗 药物治疗平衡药物副反应与疗效的原则平衡药物副反应与疗效的原则:药物治疗对于儿童孤独症:药物治疗对于儿童孤独症只是对症、暂时、辅助的措施,因此是否选择药物治疗应只是对症、暂时、辅助的措施,因此是否选择药物治疗应当在充分考量副作用的基础上慎重决定。当在充分考量副作用的基础上慎重决定。知情同意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儿童孤独症患儿使用药物前必须向其监护:儿童孤独症患儿使用药物前必须向其监护人说明可能的效果和风险,在充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人说明可能的效果和风险,在充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使用药物。的前提下使用药物。62.干预治疗 药物治疗平衡药物副反应与疗效的原则:药物治疗对干预治疗 药物治疗n单一、对症用药原则单一、对症用药原则:作为辅助措施,仅当某些症状突出:作为辅助措施,仅当某些症状突出(如严重的刻板重复、攻击、自伤、破坏等行为,严重的(如严重的刻板重复、攻击、自伤、破坏等行为,严重的情绪问题,严重的睡眠问题以及极端多动等)时,才考虑情绪问题,严重的睡眠问题以及极端多动等)时,才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应当根据药物的类别、适应证、安全性与使用药物治疗。应当根据药物的类别、适应证、安全性与疗效等因素选择药物,尽可能单一用药。疗效等因素选择药物,尽可能单一用药。n逐渐增加剂量原则逐渐增加剂量原则63.干预治疗 药物治疗单一、对症用药原则:作为辅助措施,仅当干预治疗 药物副反应n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主要包括震颤、手抖、肌肉强直等锥体外系:主要包括震颤、手抖、肌肉强直等锥体外系副反应,以及体重增加、催乳素升高等神经内分泌副反应,副反应,以及体重增加、催乳素升高等神经内分泌副反应,对部分患儿有镇静作用。偶见口干、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对部分患儿有镇静作用。偶见口干、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反应。n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包括肠胃道不适、厌食、恶心、腹泻、头痛、:包括肠胃道不适、厌食、恶心、腹泻、头痛、焦虑、神经质、失眠、倦怠、流汗、颤抖、目眩或头重脚焦虑、神经质、失眠、倦怠、流汗、颤抖、目眩或头重脚轻。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或禁用。轻。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或禁用。n多动、注意缺陷治疗药物多动、注意缺陷治疗药物:上腹部不适、恶心、乏力、心:上腹部不适、恶心、乏力、心慌及血压升高等。慌及血压升高等。64.干预治疗 药物副反应抗精神病药:主要包括震颤、手抖、肌干预治疗 中医治疗n运用运用针灸、汤剂针灸、汤剂等中医方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个等中医方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个案报告,但治疗效果有待验证。案报告,但治疗效果有待验证。65.干预治疗 中医治疗运用针灸、汤剂等中医方法治疗儿童孤独症干预治疗 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n一般一般预后较差预后较差 n多种因素的影响:多种因素的影响:n诊断和干预的时间诊断和干预的时间n早期言语交流能力早期言语交流能力 n病情严重程度及智力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及智力水平 n有无伴发疾病有无伴发疾病 66.干预治疗 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一般预后较差 66.谢谢!67.谢谢!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