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智慧学习分享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12866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法智慧学习分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佛法智慧学习分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佛法智慧学习分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7月7日特别提醒:你可以不信,但请千万别批评、诽谤佛法僧三宝!特别提醒:你可以不信,但请千万别批评、诽谤佛法僧三宝!非专业故,仅为学习和探讨,还请批评指正。非专业故,仅为学习和探讨,还请批评指正。慧律法师佛法智慧学习分享慧律法师佛法智慧学习分享2013年7月7日慧律法师佛法智慧学习分享1v有趣的现象:政治朝代很少超过千年以上。但全球五大宗教,除回教创立较晚,才一千多年外,其余都已超过两千年。缘于绝大多数宗教是超越国家、种族和现世的;国家、企业、组织团体则基本都是利益团体的因缘和合,发心多半是自私的、有局限性的,所以就必然存在时空的有限性。彻底了悟这点,可以有效帮助提升我们进行决策与制度设计时眼光的长远性,从而为建立百年大业奠定良彻底了悟这点,可以有效帮助提升我们进行决策与制度设计时眼光的长远性,从而为建立百年大业奠定良好的根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决策和制度都局限于解决当前的困难和事情。好的根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决策和制度都局限于解决当前的困难和事情。v人们为什么可以拜求佛菩萨人们为什么可以拜求佛菩萨及宗教诸神。缘于宗教、特别是佛菩萨的绝对慈悲和宏誓愿力。就象收音机调到某一個波段,就能夠收听节目一樣,如果人的心境能和佛菩薩的願力相應,就會得到其願力的感應。佛法真正的伟大不是佛陀、菩萨、舍利子等的示现,而是法的存在与传承、智慧与真理的存在与传递。发心的重要性及修行的方向发心的重要性及修行的方向学习他们发愿学习他们发愿(立志立志)的精神。的精神。v佛菩萨们为什么可以做到绝对慈悲?他们的愿力为什么能起作用?缘于佛菩萨们能彻底了悟空性和无相,而人类思维存在六种毛病;学习他们的无私利他精神。学习他们的无私利他精神。没感应是因为我们不够祈诚或所求多为不切实际的私心,无法与其愿力相感应。v消除误会:消除误会:凡宗教,都是劝的人為善,大同小異。实则佛教大不相同。实则佛教大不相同。v反思人类教育:反思人类教育:佛教的教育是解脱性的,破无明烦恼,如层层剥笋,越修越见真心(佛性);而人类的教育是执实性的,如春蚕作茧,越学越自缚其心。v研修双进必成正果。研修双进必成正果。佛学为研,不研不明方向;学佛为修,不修难得解脱。有趣的现象:政治朝代很少超过千年以上。但全球五大宗教,除回教2一、什么是佛法?一、什么是佛法?一、什么是佛法?3張澄基博士: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七点不同張澄基博士: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七点不同佛法佛法其它宗教其它宗教说明说明1否认上帝造世界以及最初的开否认上帝造世界以及最初的开始。始。因果相续;无始、无终;都有一个能創造世界、都有一个能創造世界、万能的上帝或神。万能的上帝或神。上帝能不能創造一块他自己搬不動的石頭?所有这一切不同均缘于佛法能悟到所有这一切不同均缘于佛法能悟到绝对的空性跟无相。绝对的空性跟无相。可见发心的重要性!心对一切对!可见发心的重要性!心对一切对!2佛法的目的是要使人人成佛。佛法的目的是要使人人成佛。要使人人成佛;人人都有佛性;还教導我们如何成佛。绝不许可人成上帝。绝不许可人成上帝。上帝神圣、不可侵犯,上帝和人永遠對立、有鸿沟。缘于其基本教義无法超越宗教。佛陀四十八愿度众生;观音菩萨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身普度诸烦恼;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3佛教的教理具有包含性和圆通佛教的教理具有包含性和圆通性。性。不信佛:因緣未熟,等待。其它宗教跟哲學:都有價值和功用;只結善緣,不結惡緣;从来沒有一次因佛教而起的戰爭。据眾生根器不同灵活示现。多半具有排外性。多半具有排外性。不可相信假神:视他教为异教,对不信者常施迫害。十字軍東征、基督教新旧教戰爭等。宗教政治化。儒教-人乘;基督教、天主教、回教、道教-天乘。佛教还包括大量其它宗教没有的教义:如人人都有佛性、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究竟空性、般若思想張澄基博士: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七点不同佛法其它宗教说明1否认上4续续佛法佛法其它宗教其它宗教4佛是无烦恼的大自在解脱者。佛是无烦恼的大自在解脱者。大智、大悲、大能大能。盡法界,無一塵可染,名為大智。盡法界,無一塵可染,名為大智。盡法界,無一眾生不度,名為大悲。盡法界,無一眾生不度,名為大悲。有烦恼和我见、有烦恼和我见、嗔恨心和報復心。嗔恨心和報復心。上帝神圣、不可侵犯的。震怒、降災、懲罰人类;由上帝審判并决定上天堂或下地狱;无因果。悟得高深境界的聖哲都被指為異端。5佛法是民主的和重理性的。佛法是民主的和重理性的。宽容一切,从不强求。只講因緣未熟。人人有佛性,人人可成佛,绝对平等,绝对尊重。多半是独断和不容忍。多半是独断和不容忍。上帝或教主所說的話,是神聖不可過問的。不论对錯,教徒只能全部接受。6佛法的爱是无限的。佛法的爱是无限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慈悲,但爱是有限的也慈悲,但爱是有限的不能超越宗教。異教徒。7佛法净土不同于天堂佛法净土不同于天堂。且多得不可思議;心淨則國土淨:自淨其心,此土就是淨土。往生淨土是任務:继续学习、继续成佛,然后依自己的願力,到他方或这方无尽世界来度众生。天堂、人世、地獄就代表了整個宇宙;往生天堂是享樂,自私和消極;高智慧的人都能夠高智慧的人都能夠了了解和容攝低智慧人的境界;解和容攝低智慧人的境界;但低智慧的人但低智慧的人却却難以難以想像想像、更不能、更不能了了解或涵攝解或涵攝高高智慧人的境界。智慧人的境界。续佛法其它宗教4佛是无烦恼的大自在解脱者。有烦恼和我见、嗔恨5什么是佛?什么是佛?佛是大智、大悲和大能的人。佛是大智、大悲和大能的人。v以世人容易理解的方式描述:佛是大智、大悲和大能的人。v大智:盡法界,無一塵可染,名為大智。盡法界,無一塵可染,名為大智。包括深不可测、深如大海之“如所有智”和宽广无际、无所不知的“尽所有智”。一杯水的看法:常人,就是可解渴之水;化学家,H2O;物理学家,分子、电子、能量;哲学家,現象界的緣起;菩萨,心识影现的幻象;佛,圓滿佛性,是清淨自性心影現的不可思议的妙用。v大悲:盡法界,無一眾生不度,名為大悲。盡法界,無一眾生不度,名為大悲。包括視一切众生如自己的“平等大悲”和没有任何条件的“無緣大悲”。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眾生的理智和情感,常常此消彼长,难以相容、相濟;佛的情感和理智则是同時並起的,且能一直保持极致并永不退失。v大能:佛只是助缘,不能解脱我们,只能教导我们,解脱还要靠我们自己。什么是佛?佛是大智、大悲和大能的人。以世人容易理解的方式6二、二、佛性人人都佛性人人都有,我们为什么显现不出来?有,我们为什么显现不出来?因为人类思想方式有六大毛病因为人类思想方式有六大毛病v累积性。有人类进化史以来概念、经验、习气的累积,即佛所说业力。v有限性。因为人类的器官、意识、能力都很有限。如眼耳所見所听都只是无限波長中的極小一段。v矛盾性。理智(后天)和情感(先天、本能)衝突。懶惰,不去追究。v顛倒性。六识各自為政,各是其是,先入為主,不求真理。思维发散。v虛弱性。指我们整個心都被煩惱占用,没办法产生佛心的大用、妙用。烦强智弱。v執實性執實性。即桌子是桌子,椅子是椅子,桌子绝对不是椅子。可哪个不是人类为认知自己和世界而创造的呢?宇宙里实在是没有这些东西啊!你家的偷油婆会认为那是桌子、柜子吗?佛对此就二个字“方便方便”!(方便人类交流)。v世间的教育都是执实性的,而佛陀的教育是究竟解脱。因此,世间的教育都是执实性的,而佛陀的教育是究竟解脱。因此,佛陀得到了無礙境界,佛陀得到了無礙境界,世人得到了世智辨聪。世人得到了世智辨聪。领悟这点可反思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领悟这点可反思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除心理学等有探索心灵外,人类的教育和探索一直以“所知的鏡”为主。以有限的思想和以有限的思想和有限的生命去探索无限的世界有限的生命去探索无限的世界方法和方向都错误!佛悟到万法都是缘起性空和无相的道理。吃得好不好,用得好不好,那都是我們的福報因緣。因此佛教教育改为在“能知的心”上下工夫。万相是凡夫執著的對象,却是佛的善巧方便題材,是佛清淨自性心的妙用。佛的大能、大智都离不开世间的万相,但却从不执著它们,所以对佛来说就是妙用。“和尚都对”的故事。二、佛性人人都有,我们为什么显现不出来?因为人类思想方式7三、如何根治思维毛病三、如何根治思维毛病人人都可成佛的方法人人都可成佛的方法v根治六個毛病,佛性就能自然显露。怎样消除上述思维的毛病?禪定,就是“止”,就是停止妄想。要加上透視的智慧,是徹底的放下,而不是強迫把它强壓下去。v禪定的功夫:心理上上是心注一境,无妄念起伏;生理上是呼吸作用、血液循环、心跳都变得緩慢、微細甚至停止。佛教讲动静一如,这是静止状态的情况,动的状态不同。无念慧自显。无念慧自显。v修禅定的方法:依專注、觀想、調息、念誦、運動(很少用)、心性(最根本、究竟,成佛的关键)。v日常练习的方法:放松、集中精神誦佛号、作進一步觀、將自己比作佛、時時想到因果、发菩提心。v发菩提心:就是起普度众生的念头,就是助人救人的念头。三步精进:第一,不要存心害人。第二,想想是不是有益別人?有,做;沒有,不要做。第三,能否再帮更多直至了脱生死。最终达到佛、众生、心、我本无差别的境界。三、如何根治思维毛病人人都可成佛的方法根治六個毛病,佛性8四、慧律法师修行心得学习四、慧律法师修行心得学习四、慧律法师修行心得学习9关于佛法与修行关于佛法与修行v1、世间有三种主张,佛不赞成:一、万般皆是命,佛不认同这种看法。二、一切为神所创造,佛不认同。三、一切的事物(万法)无因而生,佛不认同。v2、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v3、一念不生,诸缘自断;一心不生,万法无咎。v4、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行,名为佛行;不见一法,名为正法。v5、万法无性,一切法无生;业感缘起,缘起如幻,不可得;如是了达,名智境界。v6、欲长养德行,远离祸患,应远离三种事情:一、不责他人之过;二、不谈人之隐私;三、不念人之旧恶;v7、人是习惯的奴隶,练习是最好的老师,佛弟子每天要练习的功课是,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v命运VS运命:如果万般皆是命,那么我们每天还做什么呢?命里都有呀。而且世界也就变成恒常不变的,那人类还有什么希望呢?佛认为命是动态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就看有没有决心。消极地退缩。佛不认同。v因缘和合、业力牵引:有种子又因缘俱足,万物生起,因缘散则消失。否则无法解释万物的千姿百态。v空性和无相,空性和无相,是要空观念、空执着,而不是说这个事物、事实本身不存在。这些事实和事实都存在,只是只会在有限时空内存在,因缘灭就消失了。即有而不着,见而不贪有而不着,见而不贪。v放下越多,才能收获越多放下越多,才能收获越多,而不是取得越多,就收获越多。注:放下的是观念和我执,这注:放下的是观念和我执,这样才可能更多地利益众生,绝不是放弃自己样才可能更多地利益众生,绝不是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看看佛菩萨的愿力就明白的责任和义务!看看佛菩萨的愿力就明白第1条为佛的世界观;第2、3条讲空性;第4、5条讲无相,最后两条讲修行。慧律法师内容个人的简要解释和说明,下同关于佛法与修行1、世间有三种主张,佛不赞成:命运VS运命:如10关于智慧与谦虚关于智慧与谦虚v1、智慧的价值胜过于珍宝,智慧乃是灵魂的阳光。般若智慧,能令灵魂喜悦。v2、没有智慧的人,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v3、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口袋里面的金钱,永远比不上脑袋里面的智慧。智慧比金钱重要千百万倍,因为它不会遗失,不会被偷。v4、不眠者,夜长;疲倦者,路长;不知正确真理的愚痴的人,生死轮回长。v5、认为是世界上最平凡的,就是佛;认为是最了不起的,就是愚痴。常作如是观照,我是全世界最平凡的人。v6、判断自己,远比判断别人来得困难。众生是一群迷惑的演员,演哪个角色,都不认识自己。v7、人之大智,在于洞悉本身的弱点,了解自己弱点的人,是有智慧的人。v有智慧重要,这个不用说,关关键是要有佛的能了脱生死的大键是要有佛的能了脱生死的大智慧,而不是世智辨聪,这个智慧,而不是世智辨聪,这个难!难!v绝大部分的人连有轮回都不认同,他怎么可能跳出轮回!生死轮回当然长咯。何况认识到有轮回,要跳脱轮回还那么难。所以对生死有正确的认知太重所以对生死有正确的认知太重要了!要了!v谦虚对治我慢。我执产生我慢,而我慢是大部分烦恼的根源。有我就会有分别(区分我的、他的)、不平等(我高、他低),就会有自私、执著、争斗,所以佛教首先教导众生就是要去我执,我不空,法空、空空免谈。去我慧自生。去我慧自生。关于智慧与谦虚1、智慧的价值胜过于珍宝,智慧乃是灵魂的阳光。11关于人生关于人生v任何事情强求会带来遗憾。强求就是遗憾。v美丽只是一层皮,千万不要被她欺骗v好丈夫应该装聋,好的妻子应当作哑,装聋作哑的夫妻,可以和谐地走完生命的尽端;v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v不要让昨天的不幸和回忆,占用了你今日太多的时间。v人无百岁寿,常怀千岁忧。人类最大的不幸,乃是人在福中不知福。v佛陀說:我很富有,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因為我要求的很少。v我把它变成公式:幸福度幸福度=所得所得/所求。所求。不管所得有多少,如果能把所求修到无限小时,就能拥有无穷大的快乐。v人之所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强求),在于误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永恒的、实在的。事实上这些都是因缘生、因缘变、因缘灭的(站在真理的角度,而不是有限时空的角度,站在后面的角度,我们所追求的都正确)。v时间、空间、每个人的教育、成长环境、背景都不一样。思想、看法肯定会不同。因此争吵是免不了,改变也无意义。所以,调整自己,认为这些都正常、欣然接受就好了。v人生、未来不可预料的事太多,知足常乐,坦然面对拥有和失去的,珍惜已有和现在,把每一天活好、活得有意义才是正事。关于人生任何事情强求会带来遗憾。强求就是遗憾。人之所痛苦,在12关于逆境与励志关于逆境与励志v人无十全,瓜无滚圆,大逆境就会有大成就,不要难过。v上帝要送给你礼物之前,他会用困难加以包装。v痛苦不是灾害,而是人类耕种的田,因为它会让你得到很多的收获。v想看彩虹,必须先得忍受下雨。v俞有境界折磨,反而是修行最好的环境。v人生就像伸缩的喇叭,你不用力吹,便不会有声音出来。v比失败更糟糕的,就是连尝试都不敢。没有境界,怎么知道你的道行有多高呢?所以,逆境来了,赶紧欢呼吧,验证你道行和能力的时候到了!关于逆境与励志人无十全,瓜无滚圆,大逆境就会有大成就,不要难13关于宽恕和包容关于宽恕和包容v一片乌云会遮住阳光;一条线断了,会失去一串的珍珠;一个错误的思想,会毁灭一个人的灵魂;一句尖酸刻薄的话,会伤害一棵纯善的心灵;v充满热诚的人,会像磁铁一样,深深的吸引四周围的人。v上苍给每一个人最大的恩赐,就是原谅和宽恕。v别人的缺点,正是我们的老师。v别人的罪孽,不能使你变成一个圣人。v慈悲心达到极点的人,看世间的人,都没有罪过。v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v怀恨别人,贬低了自己的人格;痛恨别人,就像把自己的房子烧掉,只为了赶走一只老鼠。v要宽恕你的敌人,要感谢伤害你的众生,众生造了下地狱的因来成就你。v人,愈是接近真理,愈能包容别人。v面对诽谤:只有果实累累的树,才有人拿石头丢它。v智者的批评,胜于愚者的赞赏。v哪里有拍马屁的人,哪里就有傻瓜。v保持心如如不动,不取于相,能令一切伤害降到最低点。v包容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你的伟大。v智慧的人对是非、缺点清清楚楚,又不落入是非、缺点(就是宽恕、包容,不传播、不指责、不看不起,因为他能了悟,前面讲了,这些都是正常的)。v我们今天为什么这么痛苦?因为角度不同、看法不同,我们又不能尊重和包容。别人造下地狱的因来成就你,你不但没有成就,还和他一起下地狱去了(你只要宽恕一下、包容一下,你就成就了,可是你以恶对恶呀),可惜呀!v因为修行人对因果负责。这个人没有这么好,你每天恭维他,他也不会解脱;如果这个人没有这么坏,你怎么诽谤,他也不会下地狱。关于宽恕和包容一片乌云会遮住阳光;一条线断了,会失去一串的珍14关于死亡与放下关于死亡与放下v医生是无法治疗死亡,或阻挡死亡的。v死神是不看日历的,死亡并没有讯号,随时可能会降临的。v有智慧的人,警觉死亡的威胁;愚痴的人,却不敢面对它而谈。v往生不是临命终的事,往生极乐是现在当下的事。v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谓业力是指行为、思想和欲望的综合(我个人用业就是有人类进化以来,业就是有人类进化以来,所积累的经验、知识、习惯等所积累的经验、知识、习惯等,可能更容易理解,但比佛定义的业狭义很多)。业,贯穿着我们的生命,业,是我们真正所拥有的,其余一切都是借贷来的。除了业以外,我们什么也带不走。死神不会让你带走你的钱,也不允许你带走任何东西。v当初(活着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不够,现在死了,只是一丘黄土就够了。v世间的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世间的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我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v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v修行人,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v勇者提得起,智者放得下。v乞丐是最幸运的了,因为他永远不会破产。v死亡是必然的,我们很清楚。我们害怕死亡是因为我们害怕死亡是因为害怕失去;害怕失去是因为拥有太多;害怕失去;害怕失去是因为拥有太多;v我们不惧怕造恶,是因为不了解因果轮回的道理;v业业,依循生生世世的强大力量,就是无量亿劫以来的、强大的身、口、意业的力量、习惯性,再加上今生今世的决定心、意志和智慧。综合起来,叫做业。业成熟就转变成我们所说的“命”。所以,能不能转业,那就要看你有没有强大的愿力以及般若的智慧。v世间所有房子、周围、环境,包括身体躯壳,我们都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现在拥有的都是短暂的因缘和合罢了。一旦死亡,这些所谓拥有的东西就不再为我们所用。所以,我们来到世间,从来不曾拥有或失去任何东西。v感谢拥有,因为比较幸运,我拥有了;感谢没有,是因为有不一定是好,有时候是一种麻烦、一种负担。擁有的是暫時的福報,沒有的、不該有的,我們強求不來。v要有而放下。勇者只能拥有提得起的东西;智者放要有而放下。勇者只能拥有提得起的东西;智者放得下,整个世界皆可为其所用。得下,整个世界皆可为其所用。关于死亡与放下医生是无法治疗死亡,或阻挡死亡的。死亡是必然的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