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直方图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07341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常规直方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血常规直方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血常规直方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常规直方图解析 SYSMEX血常规直方图解析 一.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血细胞与等渗电解质溶液相比为相对的不良导体,其电阻值大于稀释液的电阻值。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小孔管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检测器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源电路上电阻值瞬间增大,造成两极之间电压的变化,产生一个电压脉冲信号。每次检测中产生的脉冲信号数,即相当于检测出的细胞数。一.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血细胞与等渗电解质溶液相比为操作时,位于小孔两侧的电极产生恒定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变化与电阻变化成正比,电阻值又同细胞体积成正比,血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在甄别器上的脉冲幅度就越大,各种大小不同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分别送入仪器内电脑的各个通道,经运算得出各种细胞参数。目前,多数仪器在给出细胞数据结果的同时还提供细胞群体大小分布情况图形,称之为细胞体积直方图。操作时,位于小孔两侧的电极产生恒定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变化 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细胞分析时,将每个细胞的脉冲根据其体积大小分配并存储在相应的体积通道中,每个通道收集的数据被统计出相对数,表示在Y轴上,体积数据以飞升(fl)为单位,表示在X轴上。可将白细胞体积从30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道1.64fl,依据体积大小分别将其放在不同的通道中,得到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初步确认:第一群是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体积在3590fl之间;第二群是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核细胞,体积在90160fl,;第三群为大细胞区,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它分叶多,颗粒多,体积可大至160fl以上。YX 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细胞分析时,将每个细胞的脉冲根据其体积大血小板和红细胞共用一个小孔管。正常人红细胞体积和血小板体积有明显的界限。因此血小板计数准确容易。当血细胞悬液中含有异常血细胞(如小红细胞)时,划分界限不清。为使血小板计数有较高的准确性,计算机对血小板和红细胞分布图进行判断,将血小板计数的上限阈值判定线放在红细胞和血小板分布图交叉部分的最低处计数。血小板和红细胞共用一个小孔管。正常人红细胞体积和血小板体积有二.白细胞直方图解析三分类的血液分析仪一般都以电阻抗原理进行白细胞分类,仪器依据大多数正常形态的白细胞细胞在溶血素作用后的大小排列,人为设置了4个辨别线,将白细胞直方图划分三个区域,来辨别小白细胞、中白细胞和大白细胞。二.白细胞直方图解析三分类的血液分析仪一般都以电阻抗原理进行1白细胞直方图的基本概念电阻抗原理 根据血细胞是非导电的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在通过检测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为基础,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和体积测量。直方图定义 以血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座标,不同体积的细胞出现的相对频率为纵座标,来描绘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称作血细胞直方图。白细胞直方图 在计数白细胞时,要加入溶血素使红细胞破坏,此时白细胞膜受到破坏,细胞浆流失,使白细胞体积大小发现变化,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在白细胞直方图上细胞排列的顺序不是细胞的原始大小,而是经溶血液修饰的细胞大小。1白细胞直方图的基本概念电阻抗原理 根据血细胞是非导电的图1,加入溶血素前的细胞大小N:10-14mL:大12-15m 小6-9mM:12-20mE:11-16mB:10-12mRBC:平均7.2mPLT:2-4m图1,加入溶血素前的细胞大小N:10-14mRBC:平均7 图2.为加入溶血素后的细胞大小GRANRBC、PLTLYMMOEOBASO 图2.为加入溶血素后的细胞大小GRANRB 2白细胞分类原理(一)辨别线的设置1.低辨别线(LD):在30至60fL之间自动寻找最适位置.2.高辨别线(UD):定在300fL,用作粒度分布异常监视。3.辨别线1(T1):自动寻找从LD至UD之间白细胞分布曲线的波谷,第一波谷值设为“TROUGH”辨别线1(T1).4.辨别线2(T2):自动寻找从LD至UD之间白细胞分布曲线的波谷,第二波谷值设为“TROUGH”辨别线2(T2).2白细胞分类原理(一)辨别线的设置 (二)辨别线的作用1.对正常形态的白细胞进行粒度分类 从以下两图可以直观地看到白细胞分类情况WL与T1之间为W-SCR,相当于LYM%;T1与T2之间为W-MCR%,相当于MEX%单核、嗜酸、嗜碱T2与WU之间为W-LCR%,相当于NEUT%。(二)辨别线的作用1.对正常形态的白细胞进行粒度分类 2.监视白细胞粒度分布的情况提供异常分布信息 白细胞粒度分布正常时,白细胞直方图显示三峰性分布,在低辨别线(LD)与高辨别线(UD)之间有两个谷值(T1)和(T2)。当谷值辨别线不能设定,或在设定的辨别线位置的度数比规定值高时,将标有白细胞粒度分布异常警号。下面将白细胞分布异常的警号按优先顺序来介绍,当有两个以上的警号符合时,将标上优先顺序最高的警号。1)WL:低辨别线(LD)的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可能存在血小板聚集或较多的巨大血小板。(2)T1:当第一谷值不能决定时。(3)T2:当第二谷值不能决定时。(4)F1:小白细胞分布异常。T1的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5)F2:中白细胞分布异常。T1或T2的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6)F3:大白细胞分布异常。T2的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7)WU:高辨别线(UD)的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可能为溶血不充分或存在较多的异常细胞所致。(8)AG:为小于LD的粒子数超过规定值。可能为血小板聚集所致。对血小板有异常警号。(2.监视白细胞粒度分布的情况提供异常分布信息 白细胞粒度分布3白细胞粒度分布异常实例分析LD度数高:(1)当LD度数高,存在T1和T2谷值的粒度分布时,WBC的所有参数将标上警号WL。常见于存在红细胞溶血不全,出现有核红细胞,大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析出等现象时。3白细胞粒度分布异常实例分析LD度数高:(1)当(2)当LD高,有T1,没T2的粒度分布分布时,在WBC、LYM%、LYM#结果上标有WL,余分类结果不出现结果,但也有WL警号。T2警号表示不能设定中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波谷鉴别线,常见于出现幼稚粒细胞、红细胞溶血不全,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情况。(2)当LD高,有T1,没T2的粒度分布分布时,在WBC、L(3)当LD高,没有T1、T2的粒度分布时,仅出现WBC结果,并标有警号WL,其他分类参数均不输出结果。?(3)当LD高,没有T1、T2的粒度分布时,仅出现WBC结果(4)黄疸病人的特征性改变:由于黄疸病人红细胞膜上脂质含量增多,蛋白质含量减少,对溶血素的拮抗作用增加,因而使红细胞难于破碎。(4)黄疸病人的特征性改变:由于黄疸病人红细胞膜上脂质含量增2.没有T1:不输出白细胞分类结果,T1警号表示不能设定淋巴细胞与中间细胞之间的波谷鉴别线,常见于出现幼稚粒细胞、红细胞溶血不全等情况。2.没有T1:不输出白细胞分类结果,T1警号表示不能设定淋3.没有T2T1高,T2没有的粒度分布:WBC结果无警号,LYM、LYM#结果标有警号F1,余参数不输出结果,但标有警号T2。警号F1表示T1鉴别线位置上相对度数超过预定值。常见于存在幼稚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增高,红细胞溶血不全,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情况。3.没有T2T1高,T2没有的粒度分布:WBC结果无警号4.T1高(1)仅T1高的粒度分布时:WBC、GRAN、GRAN#结果无警号,LYM%、LYM#结果标有警号F1,MXD、MXD结果标有警号F2。警号F2表示T1或T2鉴别线位置上相对度数超过预定值。常见于存在原始细胞、幼稚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增高,红细胞溶血不全,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情况。4.T1高(1)仅T1高的粒度分布时:WBC、GRAN(2)T1高,T2高,:WBC结果标有警号WU,LYM%、LYM#结果标有警号F1,MXD、MXD结果标有警号F2,GRAN、GRAN#结果标有警号F3。警号F3表示T2鉴别线位置上相对度数超过预定值。常见于存在幼稚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增高,红细胞溶血不全,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情况。(2)T1高,T2高,:WBC结果标有警号WU,LYM%、5.T2高(1)仅T2高的粒度分布时:WBC、LYM%、LYM#结果没有警号,MXD、MXD结果标有警号F2,GRAN、GRAN#结果标有警号F3。?5.T2高(1)仅T2高的粒度分布时:WBC、LYM%6.UD高:WBC结果标有警号WU,余参数的结 果都没有警号。?(7)LD以下的粒子数增多:PLT结果标有警号AG。6.UD高:WBC结果标有警号WU,余参数的结 图例图例血常规直方图课件四小结1.结果不输出:T1负责监视淋巴细胞区域和中间细胞区域,T2负责中间细胞区域和中性粒细胞区域,当白细胞粒度分布的曲线异常,仪器在该分布曲线上找不到谷低T1或T2,或T1、T2同时找不到时,T1和T2辨别线负责监视的细胞群结果就不输出。2.引起白细胞直方图异常原因分析(1)病理因素: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可反映血液中白细胞群体的改变,但这种变化没有特异性,引起血液学变化的病因不同,但其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相近,因此出现的提示警号就是给检验师的命令,要求我们进行显微镜复查血涂片。四小结1.结果不输出:T1负责监视淋巴细胞区域和中间细(2)非病理因素:(a)仪器因素:凡影响细胞脉冲信号的因素,都可以使白细胞直方图发生变化,除血细胞自身体积大小外,其他如仪器的阈值、孔电压和脉冲的增益都与脉冲大小有关。(b)试剂因素:试剂的性能好坏可直接影响细胞直方图的变化,如稀释液的电导率、渗透压、离子强度;溶血剂的种类、浓度、用量和溶血时间,都会产生干扰,使细胞直方图发生改变,因此应强调使用原装配套的稀释液和溶血剂。另外抗凝剂的种类和浓度也会影响细胞直方图,通常应选用EDTA-K,1.5-2.0mg抗凝剂抗凝1.0ml全血。(c)样本放置时间:一般认为样本应在采集后20分钟至二个小时内检测。若放置时间过短,可能存在血小板没有完全解离、抗凝剂未完全溶解等情况。若放置时间过长,则易引起细胞的变形,尤其是一些免疫功能亢进的病人,其淋巴细胞容易变成异型淋巴细胞,从而使白细胞直方图变形。(2)非病理因素:(a)仪器因素:凡影响细胞脉冲信号的因素三、红细胞直方图解析(一)基本概念仪器在36360fL范围内分析红细胞。横座标表示红细胞体积,纵座标表示不同体积的红细胞出现的频率。正常红细胞主要出现在50200fL之间,在直方图上可见两个细胞群体,从50150fL区域有一个几乎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正态分布曲线,在主峰右侧约分布在125200fL区域的细胞为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二)分类规则:在红细胞直方图上,依据细胞的大小,按以下的规则分类:(1)位于红细胞低鉴别位线(RL)和红细胞高鉴别位线(RU)之间的细胞为红细胞。(2)红细胞低鉴别位线(RL)为血小板与红细胞的分界线。如果存在小红细胞、大红细胞、血小板簇,可以根据红细胞直方图的改变检测出来。(3)超过高鉴别位线(RU)为存在红细胞聚集。三、红细胞直方图解析(一)基本概念仪器在36360fL(三)常见异常直方图及报警信号含意1.RL:低鉴别线与红细胞直方图交点高,提示存在电子噪声干扰,破碎红细胞,大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聚集等情况。(三)常见异常直方图及报警信号含意1.RL:低鉴别线与红2.RU:高鉴别线与红细胞直方图交点高,提示存在电子噪 声,冷聚集素的干扰或有白细胞极度增高。DW:相对度数20%处的高度线与红细胞直方图曲线交点 增高,提示红细胞明显大小不均。2.RU:高鉴别线与红细胞直方图交点高,提示存在电子噪 图 例图 例图例图例血常规直方图课件四、血小板直方图解析(一)基本概念仪器在230fL范围内分析血小板。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血小板主要集中在215fL内。仪器使用3条鉴别线来进行血小板的粒度解析,分别为2-6fl和12-30fl之间自动决定的2条浮动鉴别线(LD)和(UD),以及固定鉴别线12fl。通过对三条鉴别线对血小板直方图进行监控,检查是否存在LD、UD相对度数的异常,分布宽度的异常及双峰或多峰。(二)血小板粒度异常标记当血小板粒度分布不正常时,粒度分布异常标记将标在相应结果上。当有两个以上的标记时,将标上优先顺序最高的标记。四、血小板直方图解析(一)基本概念1.PL:低鉴别线(LD)处相对度数超过设定值。提示存在电子噪声、冷凝蛋白、破碎红细胞、白血病性白细胞碎片等的干扰。1.PL:低鉴别线(LD)处相对度数超过设定值。提示存在电2.PU:高鉴别线(UD)处相对度数超过设定值。提示存在电子噪声、冷凝蛋白、破碎红细胞、小红细胞、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干扰。DW:设峰值高度为100时,20度数处的粒度分布宽度异常。提示有破碎红细胞、血小板大小不均、冷凝蛋白干扰。2.PU:高鉴别线(UD)处相对度数超过设定值。提示存在电3.MP:当出现两个以上的粒度分布峰值时。提示存在血小板聚集或血小板值过低。3.MP:当出现两个以上的粒度分布峰值时。提示存在血小板聚图例图例谢谢 谢谢 欣欣 赏赏谢 谢 欣 赏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血常规直方图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